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寒资料集-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来之前向内退缩,当时的场景正如中世纪一位历史学家所描绘的那样:苏格兰的军队“由于过于拥挤而互相践踏至死,其因挤压至死的人数多于被箭射死的人数。”苏格兰军队同时受到了三方面的攻击,所处的态势类似于当年罗马军队在坎尼战争中的处境,而且“那令人惊叹的场面是以往所见到过的战役战斗中所未曾真正看到或听说过的,尸体堆起的高度甚至高于长矛的长度。”当苏格兰军队最后开始撤退时,许多英格兰的骑兵们则上马追击,又给苏格兰人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相反,英格兰人的伤亡甚微,苏格兰人根本就没有伤着他们的弓箭手。
第二年,在哈利敦西尔,苏格兰又去攻击英格兰人的队形。聪慧且精力旺盛的年轻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在一个险峻的山上占领阵地,采用新的战术,即让骑兵下马作战,将弓箭兵分散部署在下马骑兵的两侧及队形间隙。当苏格兰军队向前推进时,弓箭手从山上往下射击,长弓兵在没有重骑兵协助的情况下转向攻击重步兵,来到停止不前的长矛兵跟前。苏格兰军队不久就后撤了,而将会战的胜利留给了爱德华三世。这位当时只有20岁的国王从此便开始了他几乎不败的军事生涯。
2。7小结
从与威尔士和苏格兰人的战争中,英格兰人发展起了一套优秀的战术体系。在部队处于防御状态的基础上,让骑兵下马成为重步兵,让十分厉害的轻步兵(长弓兵)在攻击的重步兵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以成功的防御杀伤对方。以轻、重步兵混合编成,可以战胜任何武装力量系统协同进行的正面攻击——当然,全部由轻步兵实施的攻击除外。对付全部由轻步兵实施的攻击,英格兰的骑兵则又将上马作战,以马撞击弓箭手。对付同样由轻、重步兵实施的协同攻击,防御者则拥有进攻者不具有的防御作战的优势。这样,英格兰人就由原来的主张以重骑兵进攻,转而创造出这种完美的防御战术体系。运用这一战术体系,英格兰人不仅制服了苏格兰人,也能击败帕提亚人。
自杜普林会战和哈利敦西尔会战失败之后,苏格兰人就又回到了罗伯特国王制定的理智而有效的战略上来了。罗伯特国王曾强调指出:要避免会战,依赖山丘、沼泽地、森林提供防护,而不是依托要塞;进攻行动要局限于达成突然性或实施伏击战。他还提出了一种后勤战略思想,即当入侵者来时就破坏庄稼,因为“当入侵者着不到有任何可索取的东西,到处一片荒凉,他们也就匆匆经过而不久留”。这种后勤战略比起战争带来的破坏要小得多。因为,英格兰侵略者来时也将破坏他们所未能消耗掉的东西。而苏格兰人可以经常性地掠夺邻近英格兰的领地以作为一种补偿。在250年断断续续的战争中,双方的战术、战略,以及总体态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苏格兰人始终没有培养出能与盎格鲁…威尔士的长弓射手相当的弓箭手,而英格兰人也从没有制服过苏格兰人,也没有遏制住苏格兰人的袭击。在哈利敦西尔会战胜利后不久,爱德华三世就将主要精力转到与法兰西人战争上来了。
3。百年战争的开始与克雷西战役
3。1爱德华三世父子对长弓兵的运用
在1339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开始了他对法兰西的第一次战役。他计划采用他在1333年哈利敦西尔会战中成功运用的战术体系,在防御会战中依赖下马重骑兵和长弓兵打击对方。爱德华三世在友好的荷兰省领地登陆(即现在的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兰西境内的邻近地方),与盟军的一支部队会师后,入侵法兰西。那是一个到处建有砖砌的坚固城堡的国家。为创造一个便于实施防御的条件,以便采用他的防御战术,他对法兰西的农村进行了一次破坏性袭击,希望能迫使菲利普六世发起进攻。
菲利普国王是一个残忍的人,可以说是一位很合格的军人。当他率领他的庞大军队进行远距离行军时,爱德华国王就将自己的军队摆成三线,徒步的重骑兵在第一线,两翼是他的弓箭兵。然而,菲利普国王也并不进攻,而是将自己的部队驻扎在离对方一定距离远的地方,等待英军的攻击。尽管英格兰的战术中也规定了可以实施进攻,但爱德华国王还是犹豫不决。他解释道:因为,菲利普国王‘在他的周围挖掘了许多堑壕,并砍下大树挡在路上,以阻止我们接近。‘一段时间后,双方军队的粮草耗尽了,各自撤离了战场。尽管菲利普国王并不完全知道英格兰徒步重骑兵的威力,也不清楚长弓兵所能带来的致命性威胁,但是,他的谨慎防止了他向一支严密组织的大规模部队发起攻击。
在1340年,爱德华三世又回到了同一战场。在这次战役中,他围困了特耐城堡近2个月,利用一条河阻止救援部队靠近城堡。由于财力不支,英格兰国王不得不同意他的盟友的休战要求。这个战役最终未能占领特耐城堡,也没能进行一次会战。
在1341年,爱德华国王掌握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遂将战场转移至布列塔尼的达奇。布列塔尼是位于法兰西最西部的一个省。在此,爱德华国王支持一位亲英的人(译注:蒙特弗侯爵约翰)继承布列塔尼的侯爵地位。于是英法之间展开了多年的中世纪典型的拉锯战。与此同时,法兰西军队正稳步地向吉耶纳公国推进。这是英格兰在法兰西东南部的长期占领地。在长达6年的战役中,法军已经推进到了距波尔多25英里的地方。同时,在1345年,爱德华国王能干的侄子亨利(兰开斯特伯爵),也率领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到达此地。亨利的才能使他扭转了英格兰的命运。
兰开斯特伯爵向占领倍尔拉镇的法兰西军队主力开进,并很快就发起了实际上短暂的围攻。在停泊在河上的船队的支援下,在弓箭手们迅速的箭雨打击下,兰开斯特伯爵很快拿下了这个城镇,法军则逃跑了。接着,他继续向前推进,避开皮里格这个坚固的要塞,占领了距波得克斯约1见英里的城镇奥帕劳齐。然而,当英格兰指挥官再回到海滨时,法军又采取攻势行动,围攻了奥柏劳齐。兰开斯特伯爵则率领一支由重骑兵和弓箭手组成的小部队,迅速赶来解救。在一天下午的晚些时候,他突然袭击了围攻奥帕劳齐的法军,击败了围攻者。随后,兰开斯特伯爵又占领了三个城镇,包括拉里奥。在此,他一方面运用移动堡垒接近城堡,另一方面,他告诉守军,他已经在城墙下面挖了一条坑道,并放火烧掉支撑木,以此劝说法军投降。兰开斯特不仅夺回了丢失的领地,而且威胁到了法军长期占领的地方。这些行动的成功引来了庞大的法军部队。这支部队由法兰西国王的儿子指挥,首先围攻艾吉龙,而英军只有一支非常小的部队,采取有限的救援活动,为城堡提供补给。
3。21346年爱德华三世国王的作战行动:克雷西'cr&;#277;;;cy'战役
布列塔尼战役也体现了中世纪围绕城堡围攻与解围的作战特点。经过7年的战事,几乎都没有什么会战值得记载的。在1346年夏天,正当法军围攻艾吉龙时,爱德华三世国王在英格兰准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公开宣布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吉耶纳。爱德华国王打算以此声明欺骗法军,所以,当他的舰队启航后,他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制海权在诺曼底登陆,在法兰西的东北部进行一次战役。爱德华的战略思维能力赶不上他在战术上的造诣。看起来似乎他要和从荷兰来的盟军联合行动,但是他却在与盟军相距200英里的地方登陆。两支军队不得不对位于他们之间的法军外围线采取行动。他确实解除了在吉耶纳公国领地上英国人的压力,因为,菲利普国王下令法军离开,但是没有按时到达他指定的地方与爱德华军队会战。如果,爱德华国王希望挑起会战,并能够使用他在哈利敦西尔会战中的防御战术,那么,他或许会成功,但要冒很大的风险。
在靠近诺曼底的西头附近上陆后,爱德华国王为自己的步兵配备了马车,使之具有与他的骑兵相匹配的战略机动能力。他先向东行军,尔后折向北,以便在现在的法兰西边境附近与他的盟军会合。当爱德华过了诺曼底,转向东,向靠近大城市鲁昂的塞纳河接近时,他发现法军已将所有的桥摧毁,并守卫着所有的徒涉场。他的对手,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六世,早已率大军到达鲁昂城。爱德华在河的对岸有法军追赶的情况下,向东朝着巴黎方向行进。爱德华已经到很靠近法兰西首都的地方了,也没发现一座他可以夺取并很快修复的桥梁。过于靠近巴黎这本是不利的因素,但爱德华却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派一支小部队去威胁巴黎城,同时让工兵花了3天的时间修复桥梁。菲利普国王被巴黎城的威胁所迷惑,掉头来保护巴黎,而不去阻止爱德华过河了、于是,爱德华率部队过了河。之后,爱德华便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以一天行军15英里的速度向着阻隔他和他的盟军的最后一道障碍——索姆河方向开进。从荷兰方面来的盟军根据承诺已向前推进。他们过了索姆河之后,这两支军队要么联合起来与法军交战,要么到己方领地寻找一块安全地带。
但是,当盟军过了索姆河后,他们又面临另一个威胁。因为,菲利普国王也在快速地向这边移动,再一次在爱德华后面的一条很宽的河上封锁了通道。菲利普防守了河上所有的徒涉场。现在,菲利普国王很快就要达到目的了,他将一支很小的英格兰军队逼到了河岸边,迫使其交战。一方面,菲利普国王通过动员民兵加入他的军队,使得本来已经够庞大的军队更加壮大,与此相反,英格兰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损耗了许多马匹,士兵也难以找到食物。当法军过河到达南岸准备与英军交战时,爱德华还正被索姆河困住而无所适从。他率领人马到了索姆河的一个潮汐形成的港湾处,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个低潮时,水深不满膝盖的徒涉场。尽管有法军的弓弩兵和骑兵封锁,英军还是从这个徒涉场过了河。爱德华从法兰西的眼皮底下逃走了。他的马车刚过,河水开始涨潮,潮水挡住了法军的追击。
当爱德华国王过了挡在他与他的盟军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时,他发现盟军因为遇到了坚决的抵抗而已经后撤了。然而,爱德华国王不愧为是一位很有造诣的战术家,考虑到前面还有一道撤退的安全线,又对自己的战术体系很有信心,便决定与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法军进行一次会战。因此,他将自己的部队部署在克雷西村庄附近的一个低矮的小山上。此山前面正对着一条路,法军将经过此处。爱德华将部队分编为3个大队,有两个部署在前,一个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后。每个大队都由下马的重骑兵及配置在两侧的长弓兵组成。这样,在整个阵形的前面一列不仅中间有弓箭手,两头还是弓箭手。弓箭兵占了这10000名英军的2/3。下马的重步兵有少量的威尔士长矛兵相助。英军阵形的两翼都有村庄作屏护,右边是克雷西村庄,左边是华地考特村。
在重新开始追击之前,菲利普国王决定向英格兰入侵者发起攻击。他将他的部队分编为若干个梯队,并指定好它们各自在下一步战斗阵形中的位置。又从他的大队人马中抽出6000名'意大利'弓弩兵,让他们先靠近追击主力的前面,以便战斗中派到阵形的前面一列。在长距离的追赶中,法军没遇到什么情况。到了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了英军部署好的战斗阵形前。由于天色已晚,谨慎的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命令推迟攻击行动,到第二天早晨再说。然而,在大部分骑兵仍在抵达过程中,除了弓弩兵外,步兵们都还没有来的情况下,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法军长矛兵却坚持要打。因为局势已不好控制,菲利普国王只得同意发起攻击。
惟一符合国王预定计划的攻击行动是走在前面的轻步兵,他们使用弓弩射击徒步的英格兰骑兵。弓弩兵的首领,一位已习惯于在大部队服役的职业军人,将他的弓弩兵排成数列沿山坡向上推进,而山上的英军则早已严阵以待。由于轻步兵的队形松弛,弓弩兵们不得不两次停下来重整队形。他们在一个较远的距离上停下来,开始发射弩箭,而这些弩箭却射不到英国的长弓兵。这时,英格兰的长弓兵开始快速地向山下发射他们的长弓箭。长弓箭落在法军弓弩兵中间,造成了法军弓弩兵的严重伤亡,最后不得不撤下来。此时,先头的长矛兵开始冲击,嘴里喊着,‘赶走这些胆小的强盗,别让他们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这一冲击正好与撤下来的弓弩兵撞到一块,形成一片混乱,双双在英军的箭雨中停了下来。第二组骑兵也发起了冲击,越过了第一线残缺不全的队形,但是许多战马中箭而倒,他们也遭惨败而未能到达英军的阵线前。从黄昏一直战到天黑,当不同的编队到达已乱成一团的骑兵前面时,法军先后发起了十多次的猛冲。他们避开长弓兵,直接冲向前后排成6-8列的英格兰下马骑兵队形。尽管有的冲击到达了下马骑兵跟前,但是,这些骑在马上的骑兵陷入了与徒步的骑兵的残酷交战中。其结果又一次验证了过去以重骑兵正面冲击具有良好素质、精心编队的重步兵的失败教训。尽管法军占有3:1的数量优势,但是,爱德华国王还是像汉尼拔、西庇阿一样,高高站在风车顶上从容指挥会战,始终没有用他的预备队。
尽管有护甲的保护,法军仍然伤亡惨重。实践证明,马身上的护甲是完全没有用的,弓箭还是射伤或射死许多战马,倒下的马伤了不少骑手。然而,英格兰的战斗队形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如果菲利普国王能够控制住他的封建军队,并能够像爱德华那样做一名精明的战术家,那么,他应该等到第二天再发起攻击,而且应该像马其顿指挥官那样,用自己的骑兵来调动英军,派一支大部队绕过村庄到英军的左侧,从侧面后攻击没有机动能力的敌人。在攻击时,无论是从正面、翼侧还是后面实施攻击,都应该首先冲散长弓兵。法军的骑兵冒着箭雨冲击英军徒步重骑兵的勇气应该用来冲击英军长弓兵,用马撞倒英军的弓箭兵,就像当年英格兰的骑兵在福尔柯克会战中撞倒苏格兰的弓箭兵,或苏格兰的骑兵在班诺克本会战中撞倒英格兰长弓兵一样。然后,菲利普国王应该派十字弓弩兵射击徒步骑兵,直到对方很脆弱时才发起冲击。
由于在福尔柯克会战中,轻步兵就已经暴露出了弱点,因此,英格兰军队的阵地肯定为长弓兵提供了地形避护场所,但在记述这次作战的记录材料中却没有提及。在巴赖斯丁·;理查时代,狮心王理查就已经变换了弓箭手与长矛兵的战场地位,因而,挡住了突厥人没有护甲只带弓箭的轻骑兵的冲击。然而,正因为少量的长矛兵不能挡住法军重装甲防护且持重装备的骑兵的冲击,因此,英军的弓箭兵尽管不具备严密的屏障,但肯定有一定的地形作为蔽护。因为,法兰西人更喜欢俘获富有的骑士,以索取赎金。毫无疑问,骑士精神,和在会战中以重骑兵一次冲击决胜负的思想,导致了纪律涣散的法兰西封建军队实施这一次灾难性的攻击,而不是发挥自己数量及机动优势,去攻击英军的侧翼和后方。
当然,法兰西人应该避免决战,而利用自己对领土的控制和机动优势,去对付英格兰人的弱点和初期的后勤补给困难。比如,在英格兰军队的前面领地上实施坚壁清野政策,破坏他们通行的道路,杀掉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