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寒资料集-第7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玉人物龙纹磬
玉人物龙纹磬,明中期,长20。4cm,宽20。1cm,厚0。9cm。清宫旧藏。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磬是古代乐器,一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图案。
玉谷纹圭
玉谷纹圭,明,高21。3cm,宽6。3cm,厚0。9cm。清宫旧藏。玉圭表面有旧色,厚片状,顶部有凸起的圭角。两面饰纹相同,为5列凸起的谷纹。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饰填金纹饰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顶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阴线夔龙纹,座四面共饰12组图案,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处的凹槽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种谷圭在明代墓葬中发现多件,为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玉圭的木座为清代宫廷所制。
玉组佩
玉组佩,明晚期,通长53。6cm。清宫旧藏。组佩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这类成组玉饰产生的年代很早,与《诗经》中所言“杂佩”类似,按不同的部位,玉件被称为“珩”、“琚”、“瑀”、“冲牙”,佩戴于人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与此件类似的组佩。这组玉佩所用白玉质地优良,加工精致,是宫廷玉器中的精品。
玉谷纹圭
玉谷纹圭,明,高21。3cm,宽6。3cm,厚0。9cm。清宫旧藏。玉圭表面有旧色,厚片状,顶部有凸起的圭角。两面饰纹相同,为5列凸起的谷纹。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饰填金纹饰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顶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阴线夔龙纹,座四面共饰12组图案,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处的凹槽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种谷圭在明代墓葬中发现多件,为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玉圭的木座为清代宫廷所制。
玉九螭璧
玉九螭璧,明,直径20。4cm,孔径5。8cm,厚2cm。清宫旧藏。玉璧为暗青色,有黄斑,圆形,一面饰谷纹,一面浮雕9条螭纹。璧中央孔中1条螭纹为龙首、兽身,一前爪握火珠。璧正面凸雕5条螭纹,皆小头独角,团团围住中孔之螭。璧边缘处有3条螭,后肢与尾在璧的背面。古人认为螭是龙的一种。宋、元以后,多以螭龙纹装饰玉璧。此作品以玉璧表示天际的广阔,以九螭表示皇族的兴旺,应是明代宫廷用品。
玉螭纹笔
玉螭纹笔,明,通长23。7cm,管径1。6cm,帽径2cm。清宫旧藏。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顶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纹,中部亦雕一螭。一般毛笔应由笔管、笔毫、笔帽三部分组成。一些笔因毫较多,需另配笔斗以固定笔毫,谓之斗笔。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玉卧兽形砚滴
玉卧兽形砚滴,明,长12。7cm,宽6。5cm,高5。1cm。清宫旧藏。砚滴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但有较大变化,兽头有双角,粗眉,大眼,口衔小羽觞,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焰纹装饰,背后部有骨椎状装饰,卷尾。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刻。背部有孔可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砚滴为文房用品,一般配有滴注,可用滴注将所蓄之水吸出,滴于砚。汉代已有飞熊、卧羊、辟邪、鸠凤等多种样式的玉质砚滴,常为后代所模仿。这种砚滴在明代又被称为“水中丞”,除用于蓄水外还是文房内的陈设品。
玉双管式笔插
玉双管式笔插,明,高21。9cm,大口径5。5-6cm,小口径4。5-4。7cm。清宫旧藏。笔插青玉制,色略暗。形制为竹节及桃桩相连式,竹节略高,内空,其外有小竹枝、灵芝相附。桃桩与竹节相并,内空,其外有桃枝、桃叶及果实,一桃枝伸展,连于竹节之上,桃桩下部饰兰花之花叶。笔插是文房用品,管内可插笔或其它物品。明代,室内陈设及文房用品中多有此类作品。笔插取竹、桃、兰、芝之形,以象征君子之德。此作品造型高低错落,生动逼真,是明代玉器中的精品。
玉兽面纹匜杯
玉兽面纹匜杯,明,高9。2cm,口长13。2cm,口宽7。5cm。此匜杯由整块玉料琢成,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口,前凸而后方,凸出部分为流,口沿外侧饰夔纹、凤纹。中部为腹,上饰浅浮雕兽面纹。下部为长方形器足,足下有沿,足外饰夔纹。匜的四角及中部出戟。匜柄为兽吞式,柄上部为兽首,仿古样式,巨耳,粗眉,张口,口吞夔式柱,其外饰勾云纹。匜为古代盛水之器,此杯样式仿古匜而有所变化,装饰图案也与古器不同,凤纹的使用更具时代特色。此匜杯杯体方正,图案古朴,为明代仿古器的代表作之一。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明,高8。3cm,口径5。8cm。杯为双筒相连式,外饰两周绳纹,两筒间镂雕一凤为杯柄,杯前面雕双螭,并于两道绳结间雕方形饰,其上琢“万寿”二字。杯两侧分别琢凸起的篆文诗句,其中一侧杯口沿琢“子刚制”款识,杯身铭文为“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另一侧杯口沿琢“合卺杯”,杯身铭文为“温温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天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古时“合卺”多指婚姻之事,合卺杯亦应为大婚所用。此杯署“子刚制”款,陆子刚为明晚期治玉名家,与祝允明为同时代人,他的作品多为后人所仿冒。
玉寿鹿山子
玉寿鹿山子,明,高14。8cm,宽9cm。清宫旧藏。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树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穿孔,树木枝叶处精雕细琢,因势就形,边角处打磨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玉雕艺术的造型风格。这类玉雕作品主要用于室内陈设,今人称为“摆件”。
玉八出戟方觚
玉八出戟方觚,明,高22。7cm,口径8。1-8。5cm,足径4。9-6cm。清宫旧藏。作品为方柱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撇口,粗颈,其外饰阴线琢出的变形蝉纹及双夔纹,四面花纹相同。中部为觚腹,四面微外凸,饰变形蝉纹,花纹与觚颈纹饰相呼应。下部与上部对称但稍短,上饰变形蝉纹。足下有一周方形榫式座。觚四面的中部各有一道凸起的戟线,戟线分成多节,每一节上有阴线图案。觚的四角饰有镂雕的卷草形装饰,这类装饰称为“出戟”,四面及四角出戟者称为“八出戟”。明朝时多用觚作为室内陈设,觚内或插如意,或插博古挂件。
玉条纹兽耳簋
玉条纹兽耳簋,明,高8。8cm,口径13。2cm,足径9。4cm。清宫旧藏。簋玉色暗青,圆形,敞口,颈部微内收。簋两侧各有一个兽吞式耳,形为兽头口吞夔形柱。器身两面图案相同,每面各有两个用以装饰的凸戟,中部为凸雕片状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一阴线夔纹。簋的腹部排列纵向条纹,其下有圆形圈足。簋为商、周时流行的食器,这件作品为仿古器,造型较商、周古器有所变化。明代,这类仿古簋可用于室内陈设,也可用于燃香。此簋的木盖为清宫所配,紫檀木质,上雕仿古云纹及镂空卷草纹,盖钮为元代玉件。从木盖的形式上看,此物在清代宫廷中曾作为贮放香料的香薰。
详细地址内有图:http://tieba。baidu。com/f?kz=296395422&;bl=jrzt_p03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明代的神秘大青花瓷缸
一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明代青花瓷缸,昨日现身中拍国际拍卖公司,并将于本月20日拍卖。这只珍贵的大缸,缸体暗藏神秘佛像纹饰,此前曾在猪圈旁存放数载。
这只大缸近1米高,直径有六七十厘米,缸身有五爪金龙和云纹花饰。据该公司负责人鲁智勇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明代青花瓷缸。景德镇龙珠阁博物馆存有一件类似的宣德大缸,可惜是用残破的瓷片拼成的,而且比即将拍卖的这只小。鲁智勇透露,这只大缸原本保存在景德镇附近某明代王府的老宅中,8年前,一位武汉的收藏家,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这只大缸。谁知,那位藏家将大缸运回武汉后,却因缸体太大,无法进门,只得存放在郊区农村的一所柴房中。鲁智勇见到这只大缸时,只见柴房不远处就是一处猪圈,大缸蒙着一块白布,放在角落里。
这只巨缸周身有一圈接痕锔钉,看上去似乎曾破损过。鲁智勇解释,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难以制作如此巨大的陶土坯,所以这种巨缸都是烧制成两部分,然后锔接起来的。康熙年间后,随着瓷器技术发展,这种巨缸的锔钉打到了缸内,但明代都是在缸体外。
前几天,中拍国际拍卖公司为这只巨缸拍摄了照片,在照片上突然发现,其缸口花饰的图案中,竟然藏有数个佛像的暗纹。工作人员再到缸体上细看,却根本看不出佛像的暗纹来。反复实验之下,发现这种暗纹只能在照片上体现,缸体上看不出任何痕迹。这种现象令专家和工作人员惊讶不已。到底是当年的工匠采用了某种神秘技艺,故意留下的暗纹,还是一种巧合?目前尚不得而知。
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296390000&;bl=jrzt_p08
勾践剑的千古不锈之谜
铸剑师、湖北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所长许光国17日在介绍仿真越王勾践剑的铸造工艺。
高级仿真越王勾践剑17日在国家博物馆问世
新华网31日讯据科技日报报道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剑自从出土之日起,就引起文物界的极大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历史悠久,还因为它带有太多谜团。一个研究越王勾践剑仅十几年的钟表匠,真的破解了这些谜团?他仿制的越王勾践剑与真正的千年古剑是否完全一致?这把剑是采用现代高科技,还是一些失传的古代铸造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高仿越王勾践剑”的制作者许光国。
一把古剑
今年60岁的许光国出生于工艺世家,从小喜欢绘画和书法,对工艺品更是喜爱有加。越王勾践剑出土后,作为荆州市民间工艺师的他是仰慕者之一。
“说仿制剑,不得不说仿制剑的真品———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说起真的越王勾践剑,许光国的语气中充满了文学色彩。
“2400多年前,杰出的铸剑能手欧冶子望着手中的青铜宝剑,就像是捧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眼中却有闪闪泪光,这把剑就是越王勾践剑。你想啊,一个古人制造出如此精美的东西,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许光国对这把剑的历史熟记于心。
许光国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就是提着这把剑起兵灭吴,迫使夫差自刎。一代霸主越王勾践一雪前耻。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地区荆门市漳河水库渠。挖掘出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20余层纸一划而破。这把剑还是越王勾践剑。
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埋藏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剑一经出土,就引起众多工艺品厂家的注意力,他们都想仿制出高质量的越王勾践剑,满足文物爱好者的收藏需要,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这把千年古剑。但是仿制越王勾践剑需攻克许多难题。
五项难解
2004年,一双布满伤痕的手,颤巍巍地将一颗“作旧”的琉璃安于剑柄,高仿越王勾践剑问世。对于在文物界尚未定论的极大谜题,许光国用自己的方法将它们一一破解。
此时的许光国对越王勾践剑的研究、仿制已经经历了14年的时间,及上千次的失败。他收集了古代青铜器残片、断件和相关资料,数次跑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湖北省博物馆看越王勾践剑实物,对其外形、色泽、花纹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他悉心研读青铜器专著,特别是对《周礼·;考工记》等古人有关青铜器制作的典籍进行深入学习。曾做过工艺厂工人和修表匠的许光国,攻克了越王剑“精密铸造、防锈、防腐、错金”等四大工艺难关。仿制出了一把“越王勾践剑”。
难题一: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剑上是怎样铸制?
这把利器上的铜锡配比,特别是剑锋与剑身上的配比不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精确的量化数据,这直接关系到宝剑的色泽、气味等。许光国事后告诉记者,难度其实并不算太大,但需要反复实验,与真剑对比,“很费时间,没人愿意干”。
难题二:剑柄上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个同心圆如何铸造?
宝剑的尾部是圆锥体底座,座内内空,有极其规整的11个同心圆刻纹,间隔只有0。2毫米,圆圈中间还有细绳纹,这是现代的车床技术都无法实现的,春秋时代先人是如何能掌握此技术的?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这项技术一直被仿制者们用车床工艺代替着,许光国说“现代气息太浓了”,他的同心圆间隔最小的只有0。1毫米,这都是凭双手制造出来的,几十次、上百次地改变方法和模具,终于修成正果。精修钟表时打下的功底帮了他很大的忙。
难题三:剑身蛇鳞一样精美的菱形暗格如何制作?
越王剑上的菱形花纹,是多年以来人们在想方设法攻破的谜,有专家怀疑是化学外镀技术,而化学外镀技术是近代西方才出现的,难道当时的古人就已掌握?菱形花纹除了装饰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许光国在一次研讨会上得知这门工艺是一种化学反应时,独创出了“硫化工艺”,攻下这一难关。
作者:凤舞咸阳2007…12…1421:19回复此发言
————————————————————————————————————————
3回复:一把古剑五个谜团勾践剑的千古不锈之谜(图)
难题四:如何让仿制剑耐腐及外观上更神似?
虽然已经在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出了剑的合金比例,如何让仿剑在外表色彩上与真剑相同?许光国用了最近5年的时间,制造出了一种“包浆”为高仿越王剑穿上了一层2000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决防腐问题。“包浆”具体为何物?许光国只是透露主要成分是化学元素“铬”,具体研制过程,他以保密为由拒绝了。
难题五:八个金丝鸟篆铭文是如何制作?
越王剑上刻有“越王勾践/制造用剑”八个金丝字,这八个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