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话,刘琦如茅塞顿开,大赞道:“异度当真是料事如神,那颜良只怕万万想不到,他的那点伎量与心思,已尽为异度你看穿。
    “主公谬赞了。”
    蒯越自呷了口酒,眉宇间掠过几分久违的得意。
    自打刘琮失了江陵之后,蒯越就从荆州第一谋士,沦为了不召人待见的宾客,蒯越心中自有着不甘。
    而今终于重新赢得刘琦的尊重,那久违的赞溢之词,如何能不叫蒯越听着得意。
    这时,兴奋的刘琦道:“颜良若北往中原,那我岂不就可趁势发兵攻取江陵和夏口,一举夺还先父的基业。”
    蒯越却摇头道:“颜良如今军势已强,即使北向中原,江陵等地也必会留有足够的兵马戒备,以主公眼下的兵力,恐怕还没到收复故土的时候。”
    “那怎么办?难道就什么都不做吗?”刘琦有些急了。
    看着急切的刘琦,蒯越的嘴角却掠起一丝诡笑。
    “当今之计,主公当趁着颜良无暇南顾之际,将武陵、零陵和桂阳三郡那几个阳奉阴违的太守收拾了,整合荆南四郡之力,然后才可谈北上收复失地。”
    一语点醒梦中人,刘琦主才恍然大悟。
    那零陵太守刘度、桂阳太守赵范,还有武陵太守金旋,表面上仍奉他刘琦为州牧,暗中却把他当个屁,当初江陵被围之时,只凑了几千老弱残兵相助,刘琦对他们早就恨之入骨。
    听得蒯越之计,刘琦的脸上难得又重聚起了往昔的信心。
    他冷笑着,心中暗道:“颜良狗贼,你不会得意太久,等我平定了三郡之后,早晚会夺还故土,将你的人头祭于我先父灵前!”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袁三公子软了
    襄阳,军府。
    颜良和他的谋士们,正兴致勃勃的谈论着北方的战事。
    正如颜良先前预计的那样,袁谭和刘备的联手,不但彻底的扭转不利局势,而且在军事上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刘备的三万大军自徐州北上,一路攻不无克,不十日间就攻陷了位于青州腹心地带的北海国。
    北海一陷,青州东部临海的城阳郡、东莱郡就此被断绝了与青州的联系,尽皆不战而降归顺了刘备。
    刘备遂率大军由北海国西进,大举直入齐国,连克益都、南丰数城,兵锋直指青州刺史部所在的临淄城。
    刘备的连战连捷,一时威震中原。
    颜良不得不感慨,刘备这厮果然是枭雄,此前未能成气候,所缺的只是世族的支持和智谋之士的辅佐而已。
    此番他再取徐州,联姻陈家,得到了徐州第一大世族的支持,更得到了陈登这等智谋之士的辅佐。
    此外,张绣、臧霸、程昱等曹操旧部的归顺,也极大的加强了刘备的实力。
    现在的刘备,可谓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名望有名望,如今又碰上袁家内斗这等天赐的良机,也难怪他会时来运转,刘备在青州方面的所向披靡,使得袁尚不得不从两河一线抽调兵马,派兵入援青州。
    如此一来,袁谭在河南的正面战场所受的压力顿时骤减,十天之前,袁谭更是发动了一场奇袭,成功的攻陷了黄河北岸重镇黎阳,将自己的兵锋引入了河北。
    黎阳乃黄河重镇,此城一陷,袁尚的魏国国都邺城,便将直接暴露在了袁谭的兵锋之下,袁谭的轻骑急行,不出一日就可直抵邺城城下。
    邺城若失,袁尚集团只怕便将人心瓦解,袁尚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这位袁三公子都到了这份上,我就不信他还守着自家嫂嫂不放。”
    颜良一副坐观虎斗的轻闲状,脑海里不禁又想起了曹植《洛神赋》里的绝妙诗句。
    话音方落,却见许攸兴冲冲而入,一脸的喜色。
    颜良心中顿有预感,便笑问道:“子远,看你这副样子,必是有喜讯。”
    说着,颜良命人来许攸看茶。
    许攸一口吞尽,润过嗓子,笑眯眯道:“确实有喜讯,而且还有两道。”
    果然。
    “莫非是咱们的袁三公子,堂堂魏王终于低头了不成?”颜良随口问道。
    许攸面露奇色,显然是被颜良猜中。
    “主公当真料事如神,不错,袁尚这小子的确是撑不住了,故是今日派人前来送信,称他一月之内就把甄氏送到襄阳,恳请主公到时能如约发兵,以解他眼下的困境。”
    众人的神色皆为一振,彼此间互看了几眼,眼神中都含着同样的意思。
    北进中原的时机,终于就要到了。
    许攸、徐庶、贾诩颜良的这些谋士,在智慧上或许与孙权的那些谋士不相上下,但在志向上却要远胜一筹。
    许攸等人所想的首要之事,乃是辅佐颜良攻取中原,扫平天下,成就一番霸业。
    而孙权的那些谋士们,则首先想的是鼎立江东,全据长江,观天下之变,再行进图中原。
    一个把中原放在前,一个把中原放在后,眼光格局不同,志向与气魄也就有了高下之判。
    而今眼见袁尚求救,自家主公有了名正言顺北进中原的机会,这些志向远大的谋士们,如何能不为之振奋。
    “中原,洛神,哼,我颜良一个都不会放过”
    心中暗忖间,颜良刀锋似的眼眸中,杀气在渐渐聚集。
    这时,徐庶却道:“北进中原是必然的,不过还是得扫平荆南,断绝后患为上,却不知刘琦方面有何动向?”
    “嘿嘿,这第二道喜讯,正是关于刘琦这小子的。”许攸捋着花白的胡须,一脸的诡笑。
    接下来,许攸遂将司闻曹由荆南发来的情报,道与了颜良及众人。
    原来数日以前,刘琦命老将黄忠率三千步军,两千水军,以平定赵范叛乱为由,沿湘水南下,南征桂阳。
    也就是说,此时留守长沙的兵马,只有黄祖的八千水军,还有不到两千的长沙步军。
    听到了这个情报,颜良不禁面露奇色,“刘琦这小子胆子还真是大,竟然还敢抽兵去征讨桂阳。”
    “主公将兵马尽数北调,又连番向刘琦示以友好,想来刘琦已然中计,以为主公打算北伐中原,故才想趁机掌控荆南四郡。”
    许攸捋须笑道。
    颜良微微点头,“刘琦这小子应该没这个胆色,更没这个见识,料想这必定是那蒯越给他出的主意。”
    “蒯越此人玩弄权术还行,若论军谋,也不过是庸才一个而已,当年他断送了刘表,如今他这又是要断送刘琦呢。”
    徐庶言语中尽是鄙夷,极是自信的给蒯越的军谋能力下了定论。
    想想也是,当年刘表带甲十余万,若非是蒯越所谓的“妙计”,屡屡为颜良所破,颜良也不会有今日的声势,刘家也不会败落到了如此地步。
    这个蒯越,毁了刘表,毁了刘琮,眼下又要毁了刘琦,颜良忽然间觉得,自己并不是他老刘家最大的仇人,这个蒯越蒯大谋士才是名符其实的刘家最大的仇人。
    让颜良感到滑稽的是,蒯越明明屡屡断送刘家的基业,可从刘表到刘琦,却又屡屡的重用此人,他刘氏父子的用人准则,当真是不可用常理来揣测。
    啪!
    猛然拍案,颜良奋然而起,“荆南四郡,本将所虑者,唯一黄忠尔,如今刘琦即派黄忠南下桂阳,正乃天赐良机。眼下秋收已毕,本将已决定,克日发兵南下,荡平荆南——”
    猎猎的杀气在颜良身上流转,那威势之气,直令在场所有人为之震慑。
    战事将起,立功之时又到,众人的脸上,很快就涌动着蠢蠢欲动的兴奋。
    强烈的战意,转眼间已让众人沉寂未久的血液,重新沸腾起来。
    南伐之计既已定,颜良和他麾下文武,旋即开始暗中密作用兵的准备。
    为了进一步迷惑刘琦,颜良非但没有增兵巴丘,反而削弱了吕蒙所部水军,将吕蒙和部分抽调之军尽数调往襄阳。
    同时,颜良又故意放出风声,声称不日便将北伐中原。
    而为了营造北伐的假象,颜良更是大张旗鼓的抽调江陵、夏口之兵集结于襄阳。
    五天之后,襄阳已云集了三万大军,其中更包括七千水军。
    因是颜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保密性,除了数名机要谋士之外,以及当初献计的吕蒙之外,就连文丑这等心腹武将也不知道。
    为了掩人耳目,颜良甚至还将大批的冬装,提前发放给了三军将士,以御北方秋冬的寒冷。
    诸般的假象,使得云集襄阳的三军将士,也皆以为自家主公这回是真的要北伐中原,在给家中妻儿的信里,均是透露了将要北去的信息。
    刘琦在襄阳自然也安插了不少细作,甚至颜良的官吏中,尚有不少刘氏旧吏,私下里跟刘琦眉来眼去,为其充当着耳目。
    颜良这以假乱真的伪象,自然很快就传回了临湘,使得刘琦集团上下,都对颜良将要北伐信以为真。
    受此迷惑之下,刘琦又调了两千水军给黄忠,以期凭着优势的兵力,尽快的平定桂阳。
    刘琦再度抽调兵马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襄阳,当颜良得知黄祖的水军只余下六千左右时,旋即决定连夜起兵。
    残阳西斜,夜幕将至。
    襄阳水营之中,原本刚刚饱食过一餐,正打算回帐休息的水军士卒,却为紧急集合的锣声所惊,七千水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甲,拿好兵器,赶往校场集合。
    当众军赶到时,他们发现,他们的主公颜良已立于将台之时,那巍巍如铁塔般的身躯,散发着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敢仰视。
    目色沉沉,冷绝如刃。
    在颜良的身后,魏延、张郃、吕蒙三将分立左右,神情同样冷肃。
    诺大的校场上,黑压压的林列了数不清的将士,却无人敢喘一口大气。
    七千将士,鸦雀无声,静寂的像是同一个人。
    扫视众将士一眼,颜良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尔等云集襄阳久,今晚,本将就要命尔等再上沙场,为本将去扫灭一个大敌,本将还是那句话,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尔等可有信心?”
    厉声一喝,直令众军神色一震。
    接着,八千将士便齐声怒啸:
    “愿为主公死战——”
    颜良点了点头,以示满意,再度环视众将士,颜良遂是马鞭一扬,“全军即刻出发,南取长沙,扫灭刘琦——”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脸上都涌现出惊诧之色,纵然是魏延这等将领,也无不面露惊异。
    唯有早就知情的吕蒙,却是一脸淡然,嘴角微微掠起一丝笑意。
    魏延和张郃对视一眼,惊诧的表情变成了恍然大悟,直到此时他们才猛然省悟,原来自家主公要打的根本不是中原,而是刘琦。
    原来,先前诸般种种,都只是惑敌的假象,竟然是连自诩智谋的他们都被瞒过。
    恍悟之下,那二将不禁望向颜良,眼眸之中,透露的皆是对颜良的敬佩与惊叹之意。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马仔终于不爽了
    三军将士无不惊诧,几千号人愣怔了一刻,方始缓过神来。
    只觉寂了一刻,昂扬的斗志旋即又燃烧起来。
    打中原如何,打刘琦又如何,只要追随着自家颜右将军,颜家军就永远是战无不胜的铁军!
    “平长沙,杀刘琦——”
    “平长沙,杀刘琦——”
    怒吼声再度响起,猎猎的呼声冲天而起,直将盘旋在头顶上空的鸟群惊散,更是令七千将士无不热血沸腾。
    震天动地的啸声中,七千将士井然有序的离开校场,从数条栈桥开始登舰。
    颜良与诸将下得将台,策马向着栈桥而去。
    “子明,此战的方略,你可心中了然?”颜良问道。
    吕蒙拱手道:“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速度,蒙将率水军急速南下,以迅雷之势进入湘水水道,将黄祖的水军堵在湘水狭窄的水道上,令其施展不开,主公则率大军随后南下,便可从容将临湘围困。介时刘琦水陆两军被断绝了联系,我们再从中施展计策,相信不需数日,临湘必克。”
    吕蒙此番话深得用兵之妙,见他这般信心实足,颜良也就放了心。
    当下颜良豪然一笑,“很好,本将果然没看错人,那就由子明你先行开路,本将的大军随后就到。”
    “蒙必不负主公所托。”
    吕蒙慨然一语,随后便拨马而去,直上斗舰。
    四百余战舰,七千多水军精锐之士,由襄阳而发,顺汉水南下,一路疾驰向荆南而去。
    荆州之便利,就便利在有汉水和长江两条水道,而这两条水道,正好也为颜良的计策实施,提供了绝佳的先决条件。
    襄阳虽距长沙有千里之遥,但凭借着水运的快捷,四百战舰借风急行,先出汉水,再走长江,只三日时间就抵达了巴丘。
    三天的时间,刘琦安插在襄阳的细作,根本来不及把这惊变的情报送往临湘。
    而吕蒙进抵巴丘之后,只作稍稍的停留,全军即南下急入湘水。
    此时的黄祖,尚完全不知敌人大军已至,他的五千水军主力,尚驻扎在临湘城西,湘水东岸的水寨中日夜操练,打算为将来反攻做准备。
    吕蒙水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连陷数座沿岸营垒要塞,几乎没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
    这日清晨,吕蒙的兵锋,终于进抵了临湘以北二十里。
    临湘城,军府。
    大堂之中,刘琦尚用长棍划拉着地图,指点江山挥洒着他的自信。
    不久前,南征桂阳的黄忠传来捷报,他的大军南入桂阳,一路连克耒、便数县,已于两日前对桂阳郡治郴县完成了包围。
    桂阳太守赵范虽据城死守,但城中兵马不过两千,黄忠更是自信的保证,十日之内他必将郴县拿下,将赵范的人头送往临湘。
    “桂阳不日便将攻陷,黄老将军果然不愧是我荆州第一大将。”
    刘琦兴奋之下,也没多想,就给黄忠冠以了“荆州第一大将”的名号。
    听得此言,蒯越却干咳了几声,“主公,汉升老将军虽然勇猛无双,但这荆州第一大将的名号嘛,越以为还得是另一位黄将军才配称。”
    蒯越所指的另一位,自然是黄祖。
    他这是委婉的提醒刘琦。
    如今刘琦手下兵马总数不过一万四五千,而黄祖就手握一万水军精锐,可以说,黄祖的忠诚与否,直接决定着刘琦的生死存亡。
    谁才是荆州第一大将,决定的不是武艺和统兵之能,而是麾下的兵马多寡。
    经这一提醒,刘琦恍然大悟,方知言语有失,忙是笑道:“异度所言极是,黄将军的确是我荆州第一大将呀。”
    “主公英明。”蒯越拱手一笑,拍了刘琦一句马屁。
    刘琦面露几分得意,遂是信心满满的指点起了江山,畅想着不久之后,扫平荆南,收复旧土的宏伟大业。
    蒯越则从旁点拨,大谈特谈着自己的战略构思。
    刘琦听着是连连点头,不禁慨叹道:“我若能恢复先父旧业,斩杀颜良报得大仇,异度你便是我刘家复兴的第一功臣,我刘琦绝不会忘记你的大功。”
    蒯越心中得意,嘴上却谦然道:“越一生忠于刘氏,如今所做的一切,皆乃忠心所致,越万不敢居功。”
    主臣二人相视而笑,心情是何等的愉悦。
    正当这时,一军急奔而入,惊叫道:“启禀主公,黄将军急报,临湘以北发现颜军大批水军,形势紧迫,请主公速做示下。”
    “什么?”
    刘琦大吃一惊,满脸的春风得意,霎时间如风而散。
    “敌人有多少?”刘琦有点不敢相信,急问道。
    “大小战舰约有三四百,兵马数至少也有六七千左右。”
    四百战舰,七千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