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相很简单,那几十名亡命之徒,如若是强行劫持大乔母子,就势必要跟府中士卒交手,那些贼人能否突破两百精兵的阻挡且不说,至少一场激烈的战斗是无法避免的。
    而孙权派出监视者的回报,却是大乔母子乃是在府中护兵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的离开守备森严的府门,主动的上了那伙贼人的牛车。
    “真相只有一个,那伙贼人根本就没有劫持你们,而是嫂嫂你心甘情愿的跟着他们出逃,是也不是!”
    孙权陡然间一声厉喝。
    大乔神色一变,贝齿轻咬着嘴唇,双手暗暗揉着衣角,这般表情,显然是被孙权识破了心中意图。
    大乔再有气质,终究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又岂经过得孙权这般权谋之人的逼问。
    自知真相败露,大乔便想再说谎也没有意义,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承认了孙权的猜测。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跟着那些贼人出逃,而且还要带着绍儿,你到底有什么目的?”孙权厉声质问,脸庞也开始变得狰狞。
    大乔深吸了一口气,恢复了几分平静,淡淡道:“我能有什么目的,我只是听他们说要送我母子去皖口,我便想顺道带着绍儿去娘家看看,仅此而已。”
    大乔的娘家在皖县,从秣陵去皖县,必须要先到皖口,再沿皖水北上才能抵达。
    大乔的这个理由,似乎是合情合理,孙权满腔的质问,立时被顶了回去。
    孙权表情缓了几分,叹道:“嫂嫂若是想带着绍儿回娘家,大可与我讲一声便是,我自会派专人护送嫂嫂前去,嫂嫂又何必要不辞而别。”
    “叔叔你会吗?”大乔的反问中,流露着一丝讽意。
    自孙策去世之后,头两年时,孙权还对他母子十分礼敬,任其自由出行。
    但近年以来,当孙权渐渐坐稳江东之主的位子时,明面上依然供奉着他母子,但暗中却进行着监视,对他们的出行严加限制。
    大乔所讽,自然是孙权的言行不一。
    孙权的表情顿时就尴尬了起来,大乔的讽刺,让他隐约觉得有些愧欠。
    转旋即,那些许的愧欠之色便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阴冷的表情。
    “嫂嫂,我不让你们母子随意出行,那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要知道,江东不乏一些野心之辈,嫂嫂若是和绍儿落在那些人手里,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孙权言辞显是有所暗示。
    大乔却转过身来,正视着孙权,“但不知叔叔所指的野心之辈是谁?”
    孙权一下子就给堵了回去。
    他口中的野心之辈,自是在暗指周瑜,但如今证据并未确凿,窗户纸也没有撕破,孙权自不能明着就把周瑜的名字来点出来,那样做,只会节外生枝,打草惊蛇。
    “我所指是谁,嫂嫂心里自然清楚。”孙权冷哼了一声,语气有点酸。
    大乔看了孙权一眼,绝色淡雅的容颜良,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轻蔑。
    “既然叔叔不许我母子去皖县,这天色也不早了,绍儿还要休息,我母子就告辞回府了。”
    大乔也不愿再跟孙权逞口舌之辩,就算辩赢了也没用,便转身欲去。
    孙权一下子就急了,想也不想的就将大乔的手臂扯住,“我话还没问完,不许走。”
    眼见孙权竟对自己动起手来,大乔脸畔一红,顿时怒容满面,喝道:“伯符在天之灵正看着你,你焉敢轻薄于我。”
    这无所畏惧的一喝,只将孙权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松了手。
    大乔趁机摆脱他的纠缠,几步奔到门边,将大门忽的一声拉开,大步便欲走出。
    守在门边的陈武乃是孙权死忠,不得其号令,自不会放大乔离去,当即就伸手拦住了大乔去路。
    大乔花容大怒,瞪着他喝道:“大胆陈武,焉敢对本夫人无礼,莫非是伯符将军不在了,你就敢不把本夫人放在眼里了吗!”
    孙策虽故,余威尚在,大乔这一声慷慨之喝,将铁血的陈武也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让在了一边。
    大乔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偏堂中,直到大乔的身影消失之后,孙权这才回过神来。
    眼见陈武将大乔放去,孙权不禁怒道:“没有我的准许,谁让你放她离去的?”
    “这个孙夫人把伯符将军搬了出来,末将岂敢再阻拦。”陈武一脸为难,战战兢兢的答道。
    此时的大乔,已然带着孙绍离去,孙权再发火也没用。
    连自己最心腹的武将,被大乔用孙策的名义一喝骂,也吓得忘了自己的这个主公的号令,此时的孙权,算是亲眼见识到了他那死去兄长的余威。
    孙权脸上的阴郁,愈加的浓重起来。
    “我以为伯符的影响力已经所剩无己,如今看来怕是未必如我所想,倘若有人用绍儿来兴风作浪,后果当真不堪设想,嗯,看来我是不得不采取措施了”
    数天之后,柴桑城。
    “启禀主公,秣陵的细作,刚刚传回了消息。”周仓兴冲冲的步入院中。
    “说吧。”
    颜良头也不回,继续举箭射靶。
    “那乔夫人果然和主公推测的那样,一听亡命徒们说要把她母子送往皖口周瑜那里,毫无防备的就跟随去了,只可惜半路上被孙权的兵马追上,我们所雇的亡命徒被杀戮几近,那母子两也被孙权夺了回去。”
    “这个庞士元,果然把孙家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很好。”
    颜良手指一松,一箭正中靶心。
    庞统告诉颜良,孙权明里对死去的孙策很尊敬,对大乔和孙绍母子也一直很照顾,但实际上对渐渐长大的孙绍却很是忌惮,近年以来,甚至发展到限制大乔母子自由的地步,没他的允许,连秣陵城都不许离开半步。
    庞统也曾暗加打听过,性情有些刚烈的大乔,对孙权如此所为,一直是存有怨意的。
    而今周瑜对孙权心存不满,欲拥孙绍自立的传言,在整个江东传的是沸沸扬扬,想来大乔必然也有所听闻。
    故是庞统推测,只要能有机会去皖口与周瑜会合,逃出孙权的控制,重新获得尊严,大乔绝对会冒险一试。
    正是基于如此推测,颜良才派人密往江东,花重金雇用当地的亡命徒,佯装成受周瑜指使,去接大乔母子往皖口。
    事实证明,颜良之目的,达到了。
    “四步棋已经下完,周瑜,接下来就等着你这条大龙上钩了。”
    低喝声中,箭矢离弦而出,再中靶心。
    “好箭法!”
    身后处,忽然传来一声喝彩之声。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苦逼周瑜!
    收弓回看,喝彩之人,正是他的四夫人孙尚香。
    颜良示意一眼,周仓拱手而退。
    “夫人什么时候来的。”颜良把弓丢给了侍卫,笑着走了上去,一把将孙尚香的蛮腰揽住。
    当着旁人的面被颜良这般亲昵,孙尚香低眉浅笑,暗生几分羞意。
    “妾身本不敢打扰夫君练箭,只是适才妾身听见夫君好似提到我那嫂嫂乔夫人,还有侄儿孙绍,好奇心起,方才进来的。”
    颜良揽着孙尚香,漫步于庭院中,淡淡道:“也没什么,只是江东有传闻,说是你那二兄觊觑你的嫂嫂大乔美色,本将听着觉的很有意思,所有派人去打听打听。”
    孙尚香闻言变色,急道:“这传闻真是胡说八道,我二兄对嫂嫂礼敬有加,怎么会有此禽兽之心。”
    老二贪恋老大的未亡人,这般韵事有辱于孙家的名声,孙尚香自是一听就急了。
    “夫人,传闻虽有添油加醋之嫌,但你仔细细想想,难道这传闻全是空穴来风吗?”颜良的话意味深长。
    当年孙策因器重孙权这个二弟,想要悉心培养,故经常令其常住府中,时时可以教诲,饮食起居,皆由大乔所照料。
    后来就又传闻,说是孙权少年不知事,渐对他这位国色天香的嫂嫂暗生仰慕,孙策后来有所察觉,便不再让孙权常留府中。
    当然,这等事均是传闻,谁也不会信以为真,颜良也只是听庞统提到过此事,如今碰上孙尚香这个孙家人在此,正好试上一试。
    谁知,颜良那一句反问,却让孙尚香陷入了恍惚。
    她自幼娇纵,仗着家人的宠爱,时常不经通传,便随便的出入别人府上,有时自然也会撞上一些尴尬秘事。
    当时她少女不懂事,没有放在心上,但眼下已为人妇,细细回想起来,却不禁想到些许端倪。
    她依稀记得,当年曾有一日,自己前往大乔府上,却正撞见二兄也在,还正伸手向大乔拉拉扯扯,被大乔狠狠推开,后孙权见着自己来时,便称来探望大乔母子,随后就匆匆的离开。
    那时的孙尚香不曾留意,今时再仔细想想,孙权当日的举动,的确有对大乔越礼这嫌。
    “难道说,二兄他当真对嫂嫂”
    孙尚香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更是暗暗咬牙,似乎隐隐有恨意。
    她这是意识到那传闻多半非虚,一想到自己素来崇敬的二兄,竟然会做出此等禽兽不如的事来,自令她不禁对孙权暗生恼恨。
    时时刻刻观察着孙尚香表情的颜良,见得自家夫人如此脸色变化,心中也不禁暗生奇意。
    他原只是随口试探一下而已,并未曾对那传闻的真实性抱有太大希望,但如今见孙尚香如此神情,他才惊奇的意识到,那传闻多半竟是真的。
    “老子我只是抢敌人的老婆女儿,没想到那碧眼儿竟对自己嫂嫂心存不轨,孙权,有你的啊”
    念及于此,颜良不由面生鄙意,哈哈大笑起来。
    “听闻吴有双乔,国色天香,你那二兄整天守着一个谗人的寡嫂,流些口水也是正常,夫人不必大惊小怪了,哈哈——”
    颜良笑声言语中充满了讽意,大笑着扬长而去。
    孙尚香独自僵在了那里,脑海中浮现出孙权往昔那英武仁慈的派头,心头处,不禁暗生几分恶心之意。
    千里之外,秣陵。
    啸啸风起,寒影重重,空荡的大堂上,孙权正自舞剑。
    每一剑下去,他都用尽全力,仿佛刺劈的不是空气,而是切齿的仇人一般。
    挥剑之时,他的口中还在念念有词,不知在咕嘀些什么。
    “不听我命,不听我命,我叫你不听我命——”
    脑海之中,大乔厉声喝斥,拂袖而去的那一幕,至今萦绕不散。
    那个刚烈不从的女人,让他的自尊心蒙受了羞辱,所以,他才要用舞剑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孙权啊孙权,你要隐忍,现在还不是你为所欲为的时候,一定要忍。”
    另一个理智的声音,却在不断的告诫着他。
    渐渐的,孙权的怒火泄尽,累得气喘吁吁时,终于停下了疯狂的舞剑。
    四周侍立的陈武等亲军,皆也跟着暗松了口气。
    舞剑罢,孙权屁股刚刚坐下,还来不及喝一口茶解渴时,门外亲军便来报,言是鲁肃从皖口赶来求见。
    一听到皖口,孙权几乎本能的就想到了周瑜,想到了那些传闻,想到大乔母子出逃之事。
    他立时意识到,鲁肃的此来,定然跟这些事脱不了干系。
    “速宣。”孙权摆手一喝孙权压制住吸呼,正襟危坐,摆出一副肃厉的样子。
    不多时,鲁肃步入堂中,主臣礼毕,彼此客套了一番。
    “子敬不在皖口辅佐公瑾,却来秣陵做甚?”孙权问道。
    “肃此番回吴,正是奉了公瑾所托,将一些东西呈给主公。”
    鲁肃说着,命随从将那一堆的书信呈上。
    孙权面露疑惑,鲁肃便解释道:“这些书信,都是颜良给公瑾的私人信件,公瑾想自己身为大都督,私既为公,故不敢将这些信件私留,便托肃来呈献给主公。”
    孙权这下就明白了,原来周瑜这是在主动的释疑,以向他表明忠诚。
    孙权心中的狐疑,因是周瑜主动的表现,这时不禁消减了几分。
    他便是将那些个帛书拆来,随意的翻看起来。
    “公瑾说了,近日来江东的一些传闻,多半是颜良在使离间之计,公瑾他说主公英明神武,必会不为颜良奸计所蒙蔽。不过,公瑾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还是要将这件信件,逞献给主公,公瑾”
    孙权翻看着信件,鲁肃则在下面为周瑜表忠。
    翻着翻着,孙权却蓦的神色一变,似乎从信中看到了什么可疑的蛛丝蚂迹。
    孙权表情马上肃然起来,将几封翻过的书信摆放在了一起,凝目从中扫来扫去。
    鲁肃似乎也感到了不对对劲,不由停了下来。
    “子敬,你过来一下。”孙权向他招手。
    鲁肃怀着不安上前,孙权指着摆在面前的几封帛书,冷冷道:“子敬,你倒说说,这信上为何有几处会被涂抹过。”
    鲁肃一怔,低着看去,却见那几封信确实都有涂抹的痕迹。
    “这个嘛,那颜良毕竟是一粗俗武夫,不通文墨,或许是书写之时有误,随笔一涂而已。”
    “随笔一涂,哼!”孙权冷哼了一指,手指一划拉,“就算姓颜的是随笔一涂,可为何每一处涂抹之处,都有相似之处。”
    这些书信周瑜也多示于皖口众将,鲁肃此前也是看过的,于这涂改之处也没留心,今日给孙权这么一提醒,方始仔细去看。
    细观半晌,鲁肃的神色微微一动,显然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
    原来,那几处信的涂改处,均是涉及到了一个人名,尽管皆被涂过,但从旁枝末笔一分析,便不难看出,这个人名前字为孙,后字则为绍。
    合将起来,正是孙绍。
    “孙绍!”鲁肃一声惊呼。
    在这样一个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孙绍的名字有多么敏感,鲁肃岂会不知道。
    更何况,这个名字现在还出现了颜良给周瑜的书信中,而且还是被涂抹过的。
    “子敬,这些书信,公瑾是一收到就当面示于你们,还是自己看过之后,才给你们展示?”孙权沉声问道。
    “颜良的这些书信,多时晚间送到,那时众将已散,都督往往都是次日才示于我等。”
    听得此言,孙权沉默片刻,“这也就是说,这信上内容,到底是颜良所涂,还是公瑾所涂,你们并不能确定,是也不是。”
    霎时间,鲁肃的脑海闪过无数的念头,一种前所未有惊怖涌起心头。
    “莫非,公瑾当真是心存”
    鲁肃不敢再想下去,但那表情却已出卖了他,是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号称是周瑜最好朋友的人,眼下已对周瑜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孙权的脸色也是阴沉无比,充满了痛恨。
    如果说先前他还只是怀疑的话,那么周瑜自作聪明的献上这些书信,却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孙权更加确信。
    周瑜必反!
    大堂之中,一片的肃静。
    “子敬,我孙权待你如何?”孙权忽然开口问道。
    鲁肃愣怔了一下,忙道:“主公对肃恩重如山。”
    顿了一顿,孙权又缓缓问道:“那倘若周公瑾打算拥兵自立,你是站在我这边,还是站在他那边。”
    孙权这是在要鲁肃站队。
    惊愕的鲁肃,心中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个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自己的主公,两者必选其一。
    “鲁自然是忠于主公,若公瑾真有谋反之心,肃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尽管心中经过了一番权衡,但在孙权看来,鲁肃却是毫不犹豫的表明了忠心。
    孙权很是满意,起身轻抚着鲁肃的肩,欣慰道:“子敬呀,我果真没有看错你,你的确没令我失望。”
    鲁肃暗松了一口气,背上却已湿了一大片。
    此刻,面对着孙权的夸奖,鲁肃的心头,隐隐却对周瑜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