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氏又开始怪怨了起来,不过这一回语气却已缓和了许多。
    “母亲教训的是,儿这么做,也是因走投无路,儿又何尝不想顾及孙家的名声,可是,若是江东的基业没了,孙家破灭,要声名又有何用。”
    孙权见吴氏脾气缓和,便趁机自辩起来。
    吴氏摇头一声长叹,似乎终于是体谅了自家儿子的难处。
    感叹半晌,吴氏问道:“人既然已经送了,为娘再怪你也无济于事,只是不知结果如何,那颜良可曾答应言和吗?”
    “子瑜带回的消息,说是那颜良不肯言和,但这几天以来,颜军却一直没有动静,儿在猜想,那颜良师老已疲,估计还在犹豫之中。”孙权忙道。
    吴氏的表情又缓和了几分,微微点头道:“若是真能换取和平,保住咱们孙家的基业,她娘儿俩的牺牲也值了。不过仲谋啊,颜良那狗贼若是退兵,你一定得到你大哥的墓前磕几个头,好好的乞求他的原谅才是。”
    吴氏此言,代表着好已经完全默认了孙权的作法。
    孙权暗松了一口气,忙是诚恳的应诺。
    吴氏这才满意,正打算起身而走时,猛听得堂外传来一声惊涛骇浪般的巨响,似乎山洪决堤一般。
    孙权和吴氏俱是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是,忙是走出堂外去瞧是何动静。
    二人站在高阶,举目远望,惊见秣陵城东南方向,竟是真的有漫漫大水,正汹涌的撞击着秣陵城墙。
    母子二人神色大变,皆是惊恐难当。
    孙权更是惊叫道:“怎么回事,怎会突然有洪水冲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仅是孙权,整个军府上下,见得此情景的男女,无不是赫然失色。
    正当孙权惊疑难当之时,却见鲁肃飞奔而来,大叫道:“主公,大事不好,颜军决了玄武湖,要水淹秣陵啊——”
    水淹秣陵!
    霎时之间,孙权的身躯僵化在了那里,吴氏那风韵犹存的脸庞,亦是袭满了惊恐之色。
    而当此时刻,秣陵城东的钟山下,颜良却驻马执鞭,兴致勃勃的欣赏着山下大水淹城的壮观景象。
    这几天的时间里,颜良表面上并未对秣陵发动进攻,看起来似乎有息兵的迹象。
    实际上,他却在暗中移岸于高地,并派士卒每日暗掘玄武湖的湖堤。
    诸般准备已然就绪,颜良遂于今日一举掘开湖堤,要以这茫茫大水来灌淹坚不可摧的秣陵城。
    这一招,正是当日庞统所献,不消一兵一卒而取秣陵之计。
    洪波涛涛,不消半个时辰,便将大半个秣陵城包围,滚滚的大水,从各处缝逊灌入城中,不出半日城中街道房舍尽数被浸淹其中。
    身处钟山上的颜良,甚至能清楚的看到城中吴人惊恐避水的狼狈情景。
    “碧眼儿,大水滔天,老子看你还能支撑多久。”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淹你老窝
    大水漫城,黄昏之时,整个秣陵外城已浸泡在了决崩的湖水之中。
    城中水深近腰,各条街道尽被淹没,数不清的吴人只能举家爬到房顶,惊恐悲切的躲避汹涌浸入的大水。
    即使是内城里面,大水也齐了膝盖,唯有孙权所在的军府,因地势较高,方才没有被洪水所淹。
    高阶下的孙权,俯视着一城的汪洋,整个人已是被吓得失魂落魄,呆若木鸡。
    就在不久前,孙权还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以为颜良连日来的按兵不动,乃是因为锐气已尽,打算退兵而去。
    但眼前,这滔滔的洪水,却击碎了孙权残存的那丁点的希望。
    大水灌城,这大自然的力量,已非人力所能抗拒,在此恶劣之极的条件下,仅凭着几千惶惶之军,又如何还能坚守下去。
    “怎会这样,难道,当真是天要亡我孙氏不成?”孙权仰望苍天,心境悲凉无比。
    正自悲怆之际,蓦听得身后一声惊臆的叫声,回头看去,却见吴氏已是吓得昏了过去。
    “母亲,母亲——”孙权大吃一惊,急是扑了上前。
    震惊中的孙权,也顾不得外面滔滔洪水,只能喝斥着那些惊慌的婢女们,将吴氏扶回房中去休息。
    孙权忙着去照顾老娘,抗洪之事,只能留给了鲁肃。
    此时的鲁肃,自然也形如那热锅上的蚂蚁,忙得是手足无措。
    他和孙权一样,自以为将大乔母子送出,颜良几日不攻,乃是动了息兵之念。
    鲁肃却万没有想到,颜良会这么狠,非但没有息兵,而且竟然是使出了水灌秣陵这一招。
    面对着滔滔的大水,鲁肃又能如何。
    眼看着一城的军民浸泡在水中,叫苦连天,人心惶惶。
    眼看着四围的城墙,在大水的冲击的浸泡下,数处已开始坍塌,男女老幼担土抬石都填之不住。
    眼看着秣陵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崩溃的败势再难挽回。
    鲁肃绝望了。
    在大水淹城的第三天,浑身泥巴的鲁肃,不得不带着一脸沉重的表情,前去见孙权。
    阴冷的大堂中,孙权枯坐在那里,正在一杯接一杯的给自己灌着酒,绝望如他,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主公,城东有数处城墙坍塌,肃已率男女老幼拼命填堵,怎奈水势太大,堵之不住啊。”
    鲁肃一进门就给孙权送上一个坏消息。
    孙权身形微微一震,苦笑了一声,只低头继续灌酒。
    此时的孙权,已有些麻木,似乎放弃了希望,只等着城破的那一刻。
    鲁肃却不愿意,想他与颜良作对多年,今若城破,自己只怕就是死路一条,纵然是归降,颜良多半也不会放过自己。
    念及于此,鲁肃便移上近前,语重心长道:“主公,让城别走吧,就算失了秣陵,我们还有吴郡、会稽诸郡在手,拼力一搏,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东山再起吗?
    孙权苦笑了一声,“你休要再安慰我了,当年我据有整个扬州,都敌不过颜良,如今大半个扬州都给颜良占了,就凭区区几个郡,如何能反败为胜,最终还不是落得个身死名灭的下场。”
    孙权已经不相信鲁肃,半醉半醒的孙权,已然放弃了希望。
    “主公可不要忘了,刘备和曹操,皆是颜良的死敌,如今北方的战事日趋明了,曹操和刘备瓜分北方的态势已很明显,一旦他二人抽出身来,必会南下向颜良动武。主公虽只余数郡,但只要能苦撑下去,撑到天下大势改变之日,焉能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鲁肃洋洋洒洒一番话,搬出了曹操和刘备,来做孙权的救星。
    原本已绝望着的孙权,给鲁肃这般一劝,心底处不禁又升起一丝残念。
    “难道,我堂堂孙仲谋,就这么醉倒在这里,等着颜良那狗贼破城来取我性命吗?孙仲谋啊孙仲谋,你岂能就此甘心?”
    内心中,一个声音回响在脑海,那是活命的念头,在做垂死的挣扎。
    孙权缓缓的放下了酒杯,萎靡的脸上,渐渐的浮现出一丝沉静,鲁肃的话让他开始思考起来。
    正当这时,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同样一身泥巴的周泰,匆匆的闯了进来。
    “主公,秣陵城是守不住了,再撑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请主公下令全军突围,我周泰必拼死保得主公杀出重围。”
    周泰伏于阶下,慨然请命。
    见着周泰时,孙权眼眸中的那一丝希望之色,瞬间更亮了几分。
    孙权先前不敢突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诸将降的降,死的死,使他对杀出重围失去了信心。
    但如今,周泰的慷慨出现,让他猛然间意识,自己麾下还有这么一员忠贞勇猛的大将。
    “主公,事不宜迟,请让肃和周将军,保着主公杀出重围吧。”鲁肃也慷慨起来。
    孙权缓缓的站了起来,看着两个忠贞的臣子,目光渐渐变得刚毅起来。
    啪~~孙权猛的将手中的杯子摔在了地上,奋然道:“颜良狗贼想要杀我,可没那么简单,我绝不会让他图霸扬州的阴谋得逞。传令下去,明日全军尽出,我要率尔等杀出重围去!”
    周泰闻言大喜。
    鲁肃亦是一脸喜色,但那欣喜之外,却悄然掠过一丝别样的神色。
    次日,钟山。
    石亭间,酒已温好,香气四溢。
    颜良闲品着小酒,欣赏着山下水淹秣陵的盛景,好生快哉。
    脚步声响起,左右亲军分开一条路,小径上一个满脸阴郁之人,颇不情愿的步入了石亭。
    “黄老将军来得正好,酒且温,陪本将饮上几杯。”颜良笑道。
    被卸了武将,一身便服的黄盖,看了颜良一眼,闷不吭声的跪坐在颜良的对面。
    黄盖也不客气,自斟一杯便大口灌下。
    颜良也不以为怪,只笑道:“听闻黄老将军也是好酒之人,想必府上必珍藏了不少好酒,待这城外的大水退了之后,本将只怕要往老将军府上讨几杯好酒不可。”
    颜良言语自信,对拿下秣陵志在必得。
    黄盖看了一眼山下,眼看着汪洋一片的秣陵城,心情愈加的沉重,郁闷之下,自又灌起了酒。
    “秣陵城破在即,孙权的覆沿已成定局,老将军乃明智之人,何不就此归顺本将,助本将成就大业呢。”
    颜良向黄盖炫完武力,便是抛出了橄榄枝。
    黄盖身形一震,抬头看了颜良一眼,冷哼一声:“老夫乃孙氏三代之臣,你觉得我会投降于你这个孙家的死敌吗?”
    颜良就知道,黄盖必会搬出什么“三朝元老”的迂腐之词。
    他便冷笑道:“三代之臣又如何,孙坚和孙策还罢,此二人皆乃当世英雄,老将军忠于他父子也就罢了,似孙权这般庸碌无耻之主,老将军若还是忠心不二的话,那本将只能笑你是愚忠了。”
    耳听得颜良如此“贬低”孙权,更笑自己“愚忠”,黄盖脸色一变,不禁勃然生怒。
    “姓颜的,你焉敢辱没我家主公,我黄”
    “黄老将军也不用急,孙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老将军只消见一个人,心里自然就会有定论。”
    说着,颜良向周仓示意了一眼。
    周仓会意,马上吩咐了下去。
    黄盖本来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却给颜良这莫名其妙的话,还有奇怪的举动给压住,一脸的茫然,不知颜良是在耍什么花招。
    正当狐疑之时,忽听得身后脚步声响起,似是有人进入石亭。
    黄盖只是下意识的回头瞅了一眼,这一瞅不要紧,那张苍老的脸庞,陡然间大变。
    步入石亭之人,正是孙策的遗孀大乔。
    “夫人,你怎会在此?”黄盖一跃而起,惊诧的向大乔施礼相问。
    大乔同样是一脸的惊讶,此前他正在山脚的营中,却被颜良派人接到山上,不想竟会在此碰见孙家的老臣黄盖。
    “公覆老将军,我”惊讶的大乔,似乎不愿说出那些丑事。
    颜良却道:“乔夫人,烦劳你告诉黄老将军,你好端端不在秣陵享福,却为何会出现在此。”
    那命令般的口气,不容置疑。
    大乔不敢不听,只得轻叹了一声,无奈道:“老将军有所不知,是孙权把我和绍儿送给了颜将军的。”
    黄盖神色一变,表情愈加茫然,一时转不过这道弯来,无法理解大乔这话的意思。
    大乔便是将孙权如何为了求和,将她和孙绍母子二人,厚颜无耻的送给颜良之事,统统都如实的告知了黄盖。
    黄盖是越听越听,惊骇的神色如潮水一般,转眼袭遍了那张老脸。
    当大乔默默的讲述完之后,黄盖已是脸色铁青,额边爬满了豆大的冷汗。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主公他乃当世英雄,如何会作出此等无耻之举,不可能”
    黄盖口中喃喃自语,一个劲的摇着头,似乎难以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这时,也不用颜良说什么,大乔已是冷冷道:“我所说之词,句句属实,老将实,说句不中听话,这些年来你所效忠的那个孙权,其实根本就是一个衣冠禽兽!”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高贵也得端茶倒水
    衣冠禽兽!
    如果大乔未出现之时,黄盖听到有人如此侮辱他的主公,黄盖多半会抱着主辱臣死的心思,拼了命的也要去维护孙权的名声。
    但是这个时候,黄盖仅仅只是身形一震而已。
    那涌到嘴边的喷慨,方欲出口之时,却给黄盖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因为,“侮辱”孙权的不是别人,而是大乔。
    那个他曾经尊称为“主母”,那个受人尊敬的小霸王的正室夫人。
    尽管黄盖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他却丝毫不敢怀疑大乔所说的每一个字。
    事实就是如此,那个他一直效忠,貌似明主的孙家二郎,竟然是一个为苟活求全,不惜将自己的嫂嫂,还有自己的亲侄儿,送给死敌的无耻之徒。
    黄盖活了大把年纪,自问阅人无数,他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脸之人。
    而这个厚颜无耻,形如禽兽的人,竟然就是自己出生入死,为之所卖命的主公。
    黄盖的心,一下子就凉透了。
    他无力的瘫坐在那里,脸色难过,双目失魂落魄,甚至连愤慨的力气都没有,整个人的精神仿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黄盖已是对孙权失望透顶。
    这正是颜良所要的效果。
    颜良的嘴角微微上扬,向周仓使了个眼色,周仓便即派人把大乔送下山去。
    “黄老将军,你现在应该认清孙权的真正面目了吧。”颜良将目光转向了黄盖。
    黄盖一脸阴云,垂头丧气一言不发。
    半晌后,黄盖长吐了一口气,默默道:“就算孙仲谋是那样的人,你比他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既嘲讽老夫忠于孙仲谋,老夫再归顺于你,岂不更遭人嘲笑。”
    听得黄盖之言,颜良非但不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黄盖就困惑了,茫然的看着颜良,实不知他因何不以为怒,反而还笑得如此开心,而且,笑声中还掺杂着讽刺的意味。
    “有何可笑?”黄盖脸又是一沉。
    颜良收敛了讽笑,缓缓道:“本将当然是在笑你的识人之能,把本将跟孙权那小子相提并论,你的眼界可真不是一般的差。”
    黄盖又是惊疑,又是茫然,一时不知颜良此言深意。
    “不错,本将比孙权更狡诈,手段更狠辣,不过本将素来是敢作敢当,从没自吹自己是仁义之主,孙权那个装模作样的伪君子,他配和本将相提并论吗。”
    狡诈,狠辣,这些在别人看来是贬低之意的评价,颜良却毫不介意,坦坦荡荡的受之。
    而且,颜良那狂傲的话气,竟似还深以为荣。
    颜良的这份坦荡,这份自信,实是黄盖生平所未曾见过,这位江东老将,不禁心头为之一震。
    这一刻,原本怀有的恨意,正飞速的消散,黄盖的心头,隐约对颜良竟产生了些许敬意。
    “黄公覆,降还是不降,给个痛快话!”颜良看出黄盖已然动摇,当即又使出了激将之法。
    黄盖陷入了沉思,深深的沉思。
    石亭内外,一片的沉静。
    黄盖的心,却似那山下淹城之水,涛涛不绝。
    沉吟半晌,黄盖紧凝的眉头终于松开,抬头说道:“将军想要老朽投降也可以,不过老朽却还有一事相请,希望将军能够答应。”
    “说。”颜良很痛快。
    “老朽希望颜将能够留孙绍公子一条性命,也算为孙伯符将军留下点血脉,唯有如此,老朽才能安心的归顺于将军。”黄盖到底于孙家还是有些情谊,不忍孙家就此绝后。
    赶尽杀绝向来是颜良的作风,但远离江东,生性懦弱的小儿孙绍,却根本不惧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