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忙道:“主公,事不宜迟,就请主公速往吴郡退去,肃当乘船北上,走海路去往徐州。”
    武进城临江,江岸边不乏大船,鲁肃想要从此间去往徐州,必须沿江东下出海,再走海路北去徐州。
    形势紧迫,孙权也无暇多想,遂又重托了鲁肃一番,随即主臣二人便就此分别。
    孙权那头,带了自己的老妈吴氏,在百余亲兵马护送上离开武进,一路吴郡继续撤逃。
    鲁肃这边则出城望北,直抵江岸,征用了一艘大型的商船,带着几个贴身的家仆老卒,走水路顺江而去。
    船行渐远,望着渐渐远去的江南岸,负手立于船头的鲁肃,表情却是无比释然。
    “主人,那刘皇叔会答应救咱江东吗?”身边的老卒,好奇的问道。
    鲁肃冷哼了一声,“刘玄德志在争夺北方,若是贸然收取淮南,就意味着要和颜良全面开战,以刘玄德的智谋,他才不会为了区区一淮南,就影响了他争夺北方的大业。”
    听得这话,老仆就糊涂了,茫然道:“既是如此,那主人为何还要向主公献此一计,不辞辛劳的远赴徐州做使者?”
    “我不献此一计,抽身去往徐州,难道留在江东,等着给孙氏陪葬吗。”鲁肃轻捋着胡须,眼眸之中流露出了一丝诡笑。
    那老仆茫然了半边,陡然间恍然大悟,这时才惊知,自家主人已是打算抛弃孙权,什么出使徐州的名头,不过是他抽身的借口罢了。
    远望着渐远的江岸,鲁肃的脸上不曾有一丝的愧色,更多的却是一种释然。
    自投归孙权以来,鲁肃自问自己尽心竭力为孙权卖命,哪怕是到了秣陵被围,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鲁肃都依然未曾背叛。
    只可惜,鲁肃的对手是颜良,那个智勇双全枭雄,麾下智谋之士更是不可胜数。
    面对这样的强大的敌人,鲁肃自觉就算自己屡战屡败,也没什么可丢脸的,就算是换作别人,也未必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然后孙权,每一次的失败之后,却都把责任推在了他的身上,更是多次在众人面前,公然的斥责自己的无能。
    而每每绝望着之时,孙权又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继续厚颜无耻的来向自己问计。
    几次三番,鲁肃已经受够了,他对孙权的忠心,早已被孙权一次次的指责声消磨了个干干净净。
    “孙仲谋,非是我负你,实是你有负于我,咱们就此别过,你自求多福吧。”
    冷笑一声后,鲁肃拂袖进入船舱,再无一眼回头。
    秣陵城。
    四门与武库,孙权留下的军府,诸般要害之地,已尽插上了“颜”字的大旗。
    只区区几天的功夫,颜良便顺利的完成了对秣陵的彻底控制。
    城内城外的洪水,已然褪尽,大部分的入城的颜军,已退至了城外大营。
    秣陵城诸处的粮仓也已被打开,成为新主公的颜良,正开仓赈济灾民,以显示他新主的恩威。
    恩威并施之下,秣陵的士民的敌意渐去,很快的就选择归顺颜良这个新主。
    坐镇秣陵的颜良,一面安抚人心,一面派黄忠、吕蒙等诸将,率两万余大军,尾随于凌统之后,继续深入追击孙权。
    为了瓦解吴郡世族豪强们对孙权的支持,颜良又命陆逊和朱桓这两个江东大族出身的将领,各率部曲前往吴郡,向各豪强们阐明颜良的恩威,以煽动这些世族豪强们“弃暗投明”,抛弃孙权。
    收拾人心,追击残敌,诸事颜良都在有条不紊的处置。
    时日,颜良更是在秣陵城,他新的军府中大宴诸文武以,庆贺攻破秣陵的大功。
    宴会之中,高昂的情绪如火狂烧,诸将兴致大作,无不豪饮。
    而在庆功宴的气氛达到顶点之时,兴奋高兴的颜良,便是借此机会,向众人宣布了两个决定。
    这头一个决定,便是他决定将秣陵改名为应天。
    秣陵虽为王气之地,但地名却不甚响亮,历史上,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就曾将秣陵改为建业,以象征建立大业的寓意。
    颜良却嫌建业不够霸气,决定把秣陵改为应天,寓意顺应天命之意,以向他的群臣,和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志向。
    此外,建都南方的政权,自古以来鲜有北伐成功,唯有朱元璋获得成功。
    而朱元璋攻下秣陵后,便曾将此城改名为应天。
    颜良之意,正也是要借一借“应天”之名,所带来的气运。
    “应天应天,顺应天命,这个名字好啊,统举双手赞成。”作为伐吴的谋主,庞统头一个站出来支持。
    其余诸文武,自也尽皆附合,皆称这名字改得好,甚为霸气响亮。
    见众人无异,颜良兴致愈浓,便宣布了他第二个决定,准备秣陵城修葺完毕之后,就将军府从襄阳迁往应天。
    襄阳虽乃战略要地,割据一方时作为治所还可以,但颜良要争的乃是天下,自古南面称王称霸,争雄天下者,哪有不在应天定都的道理。
    此外,孙氏毕竟在江东多年,想要彻底镇服江东,颜良就必须亲自坐镇。
    历史上曹操灭了袁绍之后,将自己的霸府从许都迁往邺城,正是这个原因,颜良此举,正是学习曹操的手段。
    在场诸文武,都也是明理之人,自也体会得到颜良的用意,对于颜良这第二个决定,自也是纷纷赞成。
    大计定下,颜良心情大作,更是与诸将豪饮。
    便在这热闹的气氛之中,半醉的甘宁站了起来,高举着酒杯,欣然叫道:“主公平定江东在即,此等功业,谁人能及,依末将之见,主公还做什么右将军,何不自立为雄,就此称帝!”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六章 加官进爵
    听得“称帝”二字,颜良不得不承认,那一瞬间他的心头上着实的痒痒了一下。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杀得你死我活,昏天黑地,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一尝君临天下的滋味吗。
    刘备、孙权,哪一个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拥护汉帝,但到最后却都称帝称皇。
    纵使是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生前却已为儿子铺好了称帝的道路。
    而且颜良敢肯定,如果赤壁一役,曹操击败了孙刘联军的话,在有生之年就一统天下,他绝对不会再虚伪的做什么周公,称帝是百分之一百的。
    俗话说,没有皇帝梦的中国男人不是好男人,身为穿越者的颜良,又何尝不想过一回当皇帝的瘾。
    面对着甘宁亢奋的叫嚷,颜良笑而不语,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甘宁这么一劝进,麾下那些酒气上涌的武将们,顿时也跟着兴奋起来,群起叫嚷起来,纷纷的劝颜良称帝。
    武将们的智谋毕竟有血,酒气一上头,最容易凭一时血气行事,而那些谋士们,此刻却要冷静的多。
    “主公功业盖世,胜于秦皇汉武,身登九五,君临天下自是理所当然之事。”
    庞统也站了起来,大声的附合着众将的劝进。
    别人可能听不出来,颜良却听得出来,庞统那附合之言后面,一定还跟着一个“但是”。
    “但是,眼下孙权未灭,江东尚未完全平定,统以为,主公此时进位为帝,似乎有些仓促了。”
    果然还有一个“但是”。
    不过,庞统的这个“但是”,却并未让颜良感到不悦,因为庞统的态度也很明了,他的确是拥护自己称帝的,只不过在称帝的时机上有不同的见解。
    这时,甘宁却又道:“江东虽然未平,但孙权只余下几个郡,被灭是迟早的事情,眼下主公已拥三州之地,有这么大的地盘不称帝还等什么。”
    甘宁虽用兵如神,武艺过人,但在政治上却尚显不足。
    要知道,并非是谁的地盘大,谁就能称帝。
    若是这样的话,当年官渡之战拥,坐拥八州之地的袁绍,谁的地盘能有他的大,为何袁绍到死也只称了个魏王。
    颜良的头脑中,那一阵的心痒难耐已经过去,冷静的分析下,颜良很清楚,此时称帝为时尚早。
    但颜良这右将军的官职,当了也有些年,眼下已拥三州之地,也该是加官进爵的时候了,否则,颜良的官职不升,他手下的这班文臣武将,又如何跟着水涨船高。
    念及于此,思绪已定。
    颜良便是淡淡一笑,不紧不慢道:“尔等的心思,本将很是欣赏,不过士元说得在理,凡事要一步步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尔等都忘了袁术的下场了吗。”
    一句“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把在场的众将都听乐了。
    颜良的表态,让众将知道,他们的主公自有称帝之心,但却不打算操过太急。
    颜良一开口,众将想起袁术的旧事,情绪皆是冷静了下来,亢奋的情绪渐为缓和。
    这时,庞统又拱手道:“主公英明,实在我等之福。不过统以为,眼下主公已有三州之地,再居这右将军之职,实与主公的实力不相衬。统以为,主公当表奏朝廷,升任大司马之职,开大司马霸府,统御三州军民。”
    大司马!
    刚刚冷静下去的众将,耳听得大司马三个字,马上又兴奋起来。
    大司马位三公之上,高于大将军,统率国之军政大权,自皇帝以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颜良以今日之势,大司马的官职倒也的确符合他的实力。
    “好吧,大司马就大司马,就这么定了,士元,就劳你写一道奏表,送往长安去走个过场吧。”
    颜良也不做那假意推托的虚伪之举,觉得合适就干脆的决定。
    “统即刻就去办。”庞统的意见被采纳,欣然应命。
    诸将见颜良自表大司马,想他们的官爵也能水涨船高,自也欣慰不已,也不待奏表发出,当即便皆拜伏颜良,群起山呼“拜见大司马”。
    颜良兴致高昂,心情痛快,坦然受了群下拜见,高声笑道:“本将今既为大司马,少不了尔等的功劳,论功行赏,尔等尽当加官进爵。”
    听得颜良要封赏,众文武们无不大喜,更是齐呼拜谢。
    这时,庞统又笑道:“主公今日官职大司马,理当称孤道寡,方显主公的威仪。”
    称孤道寡么,庞统想的倒是周到。
    以汉之制,凡王公及县侯之爵,或是三公之尊,均有称孤道寡的权力。
    此前颜良的官职虽为右将军,但爵位却是襄阳县侯,本就是有权力称孤道寡的。
    不过颜良到底是穿越者,那时总觉得自称“孤”,或是“寡人”,有些别扭,故是每每以本将自称。
    但现在却不同了,既然自表为大司马,官职已位列三公之上,就算再别扭,也不能再拒绝“称孤道寡”,否则如何能彰显地位。
    “好吧,孤决定,众文武升赏完毕,孤当亲率大军东进,一举讨平孙权。”
    头一次称“孤”,颜良忽然觉得也不是那么别扭,相反,还别有一番快感。
    “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再所不辞!”麾下诸将,无不慷慨呼应。
    顶着大司马头衔的颜良,环视着麾下热血高昂的众文武,刀削似的脸庞上,不禁浮现出傲然之色。
    自称大司马的当天,颜良便拟定了一份名单,大行封赏群臣。
    黄忠、甘宁、魏延、吕蒙四人,东征的功劳最著,颜良遂封四人为平北、平南、平东、平西将军。
    文丑、文聘、张郃镇守中原,虽未参与征吴之役,但功劳却不能抹却,而且皆是元从功臣,颜良遂任命文丑为征北将军,任命文聘为镇北将军,以张郃为镇东将军。
    至于其余张辽、凌统、陆逊、朱桓、黄盖等将领,如张辽、陆逊之流,其才华虽然出众,但毕竟新降未久,没有建立卓越之功,论功行赏,故颜良只升任他们为荡寇、讨逆等杂号将军。
    至于许攸、田丰、贾诩、满宠、徐庶等人,皆也冠以杂号将军之名,但因这些人的谋士身份更浓,故颜良令他们又兼任长史、主簿、诸曹等大司马霸府的文官之职。
    而对于庞统,尽管归降颜良未久,但征吴之役屡献奇策,功劳着著,故颜良升他为军师将军,参署大司马府事。
    军师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但军师身份特殊,有谋主的身份在内,军师将军便想当于颜良麾下军事参谋长,再加上有“参署大司马府事”之权,其地位自在诸将军之上。
    庞统的功劳虽然摆在那里,不过他毕竟加入颜良集团未久,为了平衡人事,似许攸、田丰、徐庶等谋臣,也皆被赋予了参署大司马府事的权力,这同样是颜良制衡众臣,避免造成历史上诸葛亮那样权力独大的手段。
    官职封罢,但是爵位。
    因是颜良目下的爵位乃县侯,故他麾下之臣,爵位均在县侯以下,依功劳大小,各封都亭侯、亭侯、乡侯等爵。
    封官加爵已罢,颜良更是取秣陵库府,大赏三军。
    三军将士,文臣武将,加官的加官,进爵的进爵,受赏的受赏,无不欢欣鼓舞,整个颜良所统的三州士民,尽皆沉浸在欢庆之中。
    封赏未久,颜良遂调许攸前来守秣陵,自将万余兵马东进吴郡,与先期出发的诸军会合,向孙权发起最后一击。
    而当颜良这边正如日中天之时,逃往吴郡的孙权,却正陷入无尽的灰暗之中。
    因是抽调了朱桓一支兵马,使得会稽郡的防备空虚,鄱阳郡的魏延所部,便趁此时机,连破新安、长山、乌伤诸县,长驱直入杀入会稽腹地,兵锋直取会稽治所山阴。
    三吴诸郡,丹阳、吴郡和会稽,今丹阳已为颜良所得,会稽又被魏延攻略,此时的孙权只余下了一个吴郡。
    而奉颜良之命先期杀到的陆逊和朱桓,以江家大族的身份,大肆的劝降吴郡诸县,当地的豪强大族见孙权已无力回天,便纷纷响应陆逊二人的号召,群起而叛,大杀孙权委任的县令,尽皆献城而降。
    逃到吴县的孙权,无兵可调,无将可用,眼见诸县尽皆,颜良大军逼进,只得一路向南逃窜。
    从吴县到乌程,从乌程到永安,从永安到余杭,孙权带着他的老妈,一路逃到了吴郡的最南端。
    而颜良的大军,却一路追击,根本不给孙权喘息的机会。
    最终,无路可逃的孙权,只能坚守在余杭城中,麾下所用兵将,不过其舅吴景和不到四千勉强纠集起来的残兵。
    就在孙权逃到余杭未久,凌统等所统大军,相继追至,将余杭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未久之后,已自封为大司马的颜良,也率后续大军,亲自抵达了余杭。
    近三万的大军,将一座小小的余杭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此时的孙权,已如犹斗的困兽一般,这一座余杭城,已经是他最后的立足之地。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 最后的蹂躏
    旌旗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刀锋,如森林一般,铠甲反射出来的寒光,几欲将天穹映寒。
    一身玄甲的颜良,驻马傲立,远望着余杭城,刀削般的脸上,闪烁着不屑之色。
    “启禀主公,霹雳车已经集齐,请主公示下。”平东将军黄忠,策马直抵颜良马前。
    颜良扬鞭遥指,喝道:“所有的霹雳车齐射,给孤狠狠的打!”
    “诺。”那老将热血沸腾,策马飞策而去。
    号令传下,战鼓之声冲天而起,巨大的军旗如风而动。
    隆隆的战鼓声中,三百余架霹雳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人头大小的石弹,皆已被安装完毕。
    当战鼓声达到最高亢之时,三百辆霹雳车,同时开炮。
    山崩地裂般的轰鸣声中,数百枚石弹腾空而起,撕破空气的阻隔,划出一道道曼妙的弧线,如漫空而落的流星雨一般,向着敌城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