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已近晚,华灯高挂。
    寝宫中,颜良盘坐在原属于汉帝刘协的御榻上,凝目审视着御案上的地图,脑海中构思着决战的战略。
    脚步声响起,周仓从外而入,拱手道:“启禀大王,那个女人带到了。”
    “带她进来吧。”颜良摆手道。
    周仓退去,过不得片刻,伴随着淡淡的幽香,一名少妇面带着不安,款款的步入了寝宫。
    “民妇诸葛铃,拜见大王。”少妇屈身一礼,恭顺的语气中,含着几分惧意。
    思绪从战争中收回,颜良抬起头来,刀锋似的双眸,扫向了眼前这个他几乎快要忘记模样的女人。
    这少妇,便是诸葛亮的姐姐。
    颜良身边不乏美人,这诸葛铃虽有几分姿色,但与他铜雀台的众姬妾中,却也排不上号。
    故此,当年襄阳一见后,颜良便把这诸葛铃给忘在了脑后。
    而今时,在闻知诸葛亮一手促成刘备南侵的情报后,颜良对诸葛亮的厌恨之意,使他想了起来,那个讨厌的卧龙,他还有一个亲姐姐落在自己的手里。
    既有此物,焉有不用的道理,故是颜良出征之前,就下令将诸葛铃送往许都,等着他处置。
    “诸葛铃,你可知罪。”颜良冷冷问道。
    诸葛铃娇躯一震,颤声道:“恕民女愚鲁,不知犯了何罪,请大王明示。”
    “你弟诸葛亮,先是教唆刘琦与孤作对,后又联手你兄诸葛瑾,煽动孙权无故攻打本王,今又投奔刘备,助纣为虐,一再的唆使刘备侵我楚国。诸葛亮罪该万死,你诸葛家该当被罪诛灭九族,你身为他的姐姐,难道还不知罪吗?”
    一番威喝,只将诸葛铃吓得面色苍白,冷汗直流。
    畏惧之下,诸葛铃忙是匍匐于地,颤声道:“孔明所为,民妇一点都不知情,况且民妇已嫁与他人,已算不得是诸葛家的人,恳请大王明鉴。”
    颜良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
    这诸葛家的女人,倒是识时务的很,自己只几句威胁,这诸葛铃就赶紧跟诸葛亮撇清关系。
    “要想让本王恕你之罪,你必须为本王做两件事,这头一件事,就是写一封书信给诸葛亮,劝他归降于本王。”颜良用命令的语气道。
    诸葛铃虽觉写这书信,有辱诸葛家的声名,但事到如今,为了保全性命,也唯有如此。
    于是,诸葛铃便只能抛下声名,被迫的写下了一封书信,劝他弟弟诸葛亮归降于颜良。
    书信写好,诸葛铃双手捧上,颤声道:“信已写好,未知大王第二件事要民妇做什么?”
    “第二件事,嘿嘿——”颜良眼眸中扬起邪笑,手掌往御榻轻轻一拍,“先坐过来,本王慢慢告诉你第二件事是什么。”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 气急败坏的孔明
    与王同床!
    诸葛铃心头一震,猛然间有种受宠若惊的错觉。
    但惊诧的她,很快就看到了颜良那邪火涌动的目光,看到了那不怀好意的笑容,经历过人事的她,已不再是天真的少女,她岂能不知颜良那眼神是意味着什么。
    绯红的潮色,霎时间从心底涌起,只转眼间,诸葛铃便已羞得面红耳赤。
    心中惊羞的她,不禁低下了头,一时间犹犹豫豫不肯动弹。
    颜良见她不肯顺从,剑眉微凝,愠道:“怎么,难道本王说出去的话,不管用吗?”
    只微微一怒,诸葛铃便已吓得娇躯颤栗,彻骨的寒意由袭遍全身。
    “不不,民妇岂敢。”惊惧之下,诸葛铃只得强压下羞意,低着头,不情愿的挪步过去,坐在了颜良的身旁。
    未等她屁股坐定,颜良顺势一揽,便将她那丰腴的身子,紧紧是的贴向了自己。
    诸葛铃惊臆一声,本能的就想挣扎,但当她瞥到颜良那刀锋似的目光中,畏惧之下,便不敢乱动。
    又怕又羞的诸葛铃,只能低眉羞脸,紧咬着红唇,任由颜良的虎掌在她的身上肆意游走。
    几番抚弄,颜良手端起了诸葛玲的尖下巴,冷冷的欣赏着那张羞怯惶恐的脸。
    “哼,诸葛亮,你不是死缠烂打的要跟本王作对吗,很好,本王就蹂躏你的姐姐,看你能怎样。”
    心中,一股复仇的恨意,油然而生。
    血脉贲张,烈火渐焚。
    颜良的虎躯猛然一动,便将诸葛铃按倒在了御床上。
    “大王,不要啊,不要——”此时的诸葛铃,眼见颜良要占有她的身子,一时间忘了畏惧,本能的就挣扎哀求。
    颜良并没有粗鲁的对待,只冷冷道:“顺从本王者死,逆本王者死,诸葛铃,是生是死,你可要想清楚。”
    生与死诸葛铃欲待挣扎的意志,瞬时间就土崩瓦解了。
    她不想死,她怕死,她想活下去,在生存面前,什么名声尊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愣怔了片刻,诸葛铃放下了抗拒的双臂,紧紧闭上眼睛,满脸含羞的打算接受了这残酷的事实。
    眼见诸葛铃顺从屈服,颜良心中那个痛快啊,他放声狂笑,如虎狼一般扑向猎物,肆意的征伐。
    曾经的汉宫中,春色满屋,云雨再起。
    淋漓的春雨中,渐渐的响起了女人靡靡的哼吟之声。
    三天后,封丘城南,燕军大营。
    军帐之中的诸葛亮,正轻摇着羽扇,凝视着地图,琢磨着南下的战略。
    这时,亲军入内,言是楚军信使,将一封诸葛铃的家书,还有颜良的亲笔信送到。
    听得姐姐的名字,诸葛亮神色一震,手中羽扇也不禁停了下来。
    他也不及多想,忙将两封书信拿来,先将自己姐姐的书信拆了开来。
    看不得几眼,诸葛亮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眉宇之中,开始浮现出阴怒之色。
    那哪里是一封家书,根本就是一封劝降之书。
    书信中,诸葛铃大赞了颜良的英名神武,痛斥了刘备的虚伪无能,劝说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以诸葛家的前途为重,不要再助纣为虐,当尽快弃暗投明,归顺楚王殿下。
    啪!
    诸葛亮狠狠的将那一封姐姐的“家书”摔在了案上,俊朗的脸上,已皆是怒色。
    诸葛亮当然知道,自己的姐姐不可能主动写这样,有辱诸葛家门风的书信,此定是为颜良所胁迫,不得已而书之。
    诸葛亮更清楚,颜良逼诸葛铃写这道劝降书,目的就是要警告诸葛亮:再敢跟老子我做对,你姐姐的性命便将难保。
    “可恨颜良,竟然手段如此卑鄙——”诸葛亮咬牙切齿怒骂。
    一想到姐姐有可能死于颜良之手,诸葛亮的心中,就一阵彻骨的痛。
    他自幼丧父,一家迁往荆州这些年,都是姐姐诸葛铃,如母亲一般的照料着他。
    于诸葛亮而言,诸葛铃不仅仅是姐姐,更于他有养育之恩。
    痛苦半天,诸葛亮却无奈的一叹,叹惜道:“阿姐呀,非是亮儿不孝,只是那颜贼乃世之大患,亮必须为天下人除去这魔头,亮也是逼不得已,只能选择牺牲姐姐你。弟弟我发誓,倘若你真遭颜贼毒手,为弟我终有一日,会杀了他为姐姐你报仇”
    诸葛亮在心中大发着誓愿,又为自己寻了一番堂皇的理由,为“大义”,只能决心舍弃姐姐这“小义”。
    姐姐的家书看罢,痛愤难当的诸葛亮,目光转向了另一封信。
    那是颜良的亲笔手书。
    诸葛亮以为,那封信也只是颜良的劝降书而已,只是随手拆开,作好了再一番痛斥的准备。
    但当诸葛亮看到那封信的内容时,俊朗的脸上,却涌起了羞愤之色。
    因为,颜良在那封信中,不仅仅劝降了诸葛亮,还称他已纳了诸葛铃为姬妾,你诸葛亮说起来现在也是我颜良的小舅子,一家人不打一家人,何如弃了刘备,来我这里给自家人效力。
    原来,颜良根本就没打算杀诸葛铃,而是要占有她的身体,蹂躏她,以此来羞辱诸葛亮。
    得知真相的诸葛亮,霎时间勃然大怒。
    自己的哥哥诸葛瑾,为颜良所俘,被发配去喂猪,如今自己的姐姐,又为颜良那禽兽玷污身体,这对于诸葛家,对于诸葛亮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羞辱。
    某个瞬间,诸葛亮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母亲般的姐姐,那干干净净的身体,蜷缩在颜良那禽兽之躯下的画面。
    羞愤,羞愤难当。
    此刻的诸葛亮,甚至宁愿自己的姐姐为颜良所害,也不想让姐姐为颜良所蹂躏占有。
    又有那么一刻,诸葛亮的心中产生了一线怀疑,怀疑自己牺牲了哥哥和姐姐,只为铁了心和颜良作对,到底值不值得。
    不过,这怀疑只在脑海闪过一瞬,便即烟销云散。
    “为天下众生牺牲我诸葛家的几个儿女,值得!”
    诸葛亮愤恨的脸上,转眼写满了决毅。
    愤恨下的他,正打算将手中书信撕碎时,却忽然想到了什么,却又将手中的信,缓缓的放了下来。
    “颜贼,你想激怒我,逼我将这书信撕毁,借此离间我与大王间的关系,哼,你以为我诸葛亮会这么轻易中你的奸计吗。”诸葛亮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
    正得意间,帐外脚步声响起,未几,却见刘备大步而入。
    诸葛亮忙收敛了怒容,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气态,拱手上前拜见。
    “军师,本王听说令姐有家书送到,不知她的安危如何,本王很关心呀。”刘备满脸关切之色。
    “消息好快,大王这么快就得知了,嗯,幸亏我没有中了颜贼的奸计”
    诸葛亮暗中庆幸,遂将手中书信双手捧上,从容道:“那颜贼送来了两封信,亮已看过,一封是逼迫我姐写的劝降信,另一封意思也差不多,颜贼此举,明显是想离间大王对亮的信任,亮正准备将这信呈于大王审阅,不想大王就来了。”
    诸葛亮抢先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清白与坦然。
    刘备看着他手中书信一眼,摆手笑道:“本王若不信军师,还能信谁,本王今来,也只是关心令姐的安危而已,军师千万莫到误会。”
    说着,刘备将诸葛亮的手推开,表示那书信他根本不必审阅。
    诸葛亮见刘备这般信任,心中暗松了一口气。
    不过,眼见刘备的眼睛,不时的还会瞅向那书信几眼,诸葛亮就知道,刘备未必完全放心。
    于是,诸葛亮想了一想,当即提起笔来,修书一封。
    书罢,诸葛亮将之亲手捧于刘备跟前,慨然道:“此乃亮回给颜贼的书信,请大王过目,看言辞是否合适。”
    这回刘备没的拒绝,顺手将书信接过来一看,看着看着,不禁微微点头。
    那一封回书中,诸葛亮乃尽了恶毒之语,痛斥了颜良“禽兽不如”的行径,并讽刺了颜良离间计的拙劣,声称他诸葛亮与颜贼誓不两立,水火不容。
    信看罢,刘备的脸上,已是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一天后,陈留城。
    颜良统率的楚军主力,已抵达了这座兖州重镇。
    陈留城东接梁国,西通洛阳,南屏许都,其地四通八达,乃是楚国最北端的一座重镇。
    早年梁国之战后,颜良就对陈留城大加修筑城防,将之构建成了一座拱卫北境的门户。
    刘备欲下许都,必先夺此城。
    安营已毕,颜良前脚方才坐下,后脚便有亲兵前来,将诸葛亮的回信送抵案前。
    披甲的颜良,将诸葛亮的书信拆开,漫不经心的看了一遍。
    从那一句句恶毒的痛斥中,颜良看到了一个气急败坏,大失气度的诸葛亮。
    “诸葛亮啊,本王只是要羞辱一下你而已,你还琢磨出个离间计来,你还真是自作多情呢。”
    将信随手一扔,颜良问道:“子丰,刘备的兵马现今在何处了?”
    “回大王,斥候回报,刘备前锋张飞已抵浚仪,正向陈留逼近。”周仓指着地图应道。
    张飞作前锋么颜良的脑海中,已生一个念头,沉吟半晌,令道:“速去将士元军师,还有黄老将军给本王传来。”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刘备,你高兴早了
    浚仪城,燕国的大旗,正在城头猎猎的飞舞。
    张飞手扶着丈八蛇矛,虎目斜扫一眼那“燕”字大旗,慑人的凶目之中,涌动着几分傲然。
    他张飞乃是涿郡人,涿郡属幽州,而同为涿郡出身的刘备,正以“燕”为国号。
    素来以“燕人张飞”自称的张飞,如今身为燕国的左将军,统帅三万先锋军,如何能不感到引以为傲。
    就在张飞傲然神思之际,城外斥候飞奔而来,言是约有两万的楚军,正向着浚仪城杀奔而来。
    张飞立刻警觉起来,传令诸军登城,准备迎战。
    未几,果然见漫天尘土狂卷,数万楚军铺天盖地而来,不多时便杀至浚仪城下。
    近两万的颜军,列阵于城下,摆出一副大举攻城的耀武扬威之势。
    那一面“黄”字的大旗下,老将黄忠勒马提刀,傲然而立。
    敌军只有两万,而张飞麾下的先锋军,却有近三万之众,当张飞侦知敌军数量时,头脑便有些发热,想要率军出城一战,一举击溃楚军,夺取南征的首胜。
    但张飞很快又想起了,刘备命他严守城池,不得轻举妄战的叮嘱。
    于是,张飞只得强按下战意,只等挫败楚军的攻城。
    城外处,黄忠也不急于攻城,却将长刀向前一招,七八骑虎背熊腰之士,便策马奔出阵前。
    那七八骑楚卒直抵城前,扯起破锣嗓门,冲着城头便破口大骂起来。
    原来,这些楚卒皆乃嗓门粗大之士,今被黄忠派上前来,专门是为了叫骂。
    这些叫骂的楚卒,大骂刘备假仁假义,卑鄙无耻,大骂张飞胆小如鼠,从上到下把燕国有名有姓的君臣大骂了一遍。
    几人的粗嗓门如洪钟一般,嘹亮的骂声,令沿城一线的燕军,尽皆清晰可闻。
    张飞是越听越怒,不多久已是气得须发皆张,一腔的怒火犹如涌动的火山,几乎就要炸烈胸腔一般。
    “狗贼颜良,欺人太甚,竟然敢辱我大王,我张飞非杀了你不可!”
    暴怒的张飞,一怒之下,已是将刘备的叮嘱抛之脑后,当即点齐兵马,大开城门,呼啸着杀出了城去。
    两万多燕军,在张飞的率领下,如洪流一般冲出城门,直撞向楚军之阵。
    阵前处,眼见燕军汹汹扑来,黄忠非但没有畏色,嘴角反而是掠起了一丝冷笑。
    “大王和军师所说不错,这张飞果然是最易被激怒,哼,撤兵。”
    面对汹汹而至的燕军,黄忠也不与之战,长刀一挥,当即下令全军撤退。
    两万列阵的楚军,迅速掉转方向,后军作前军,望南便撤。
    奔杀而出的张飞,正处怒火焚身,岂肯善罢甘休,眼见楚军败逃,只道是为自己的威势气慑,遂也不假细想,只挥军拼命的掩杀。
    黄忠却头也不回,只一路向陈留方向退却浚仪城北,十里。
    那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残阳的夕照下,沿着大道向浚仪城徐徐挺进。
    身裹红袍的刘备,神色倨傲,满脸的自信。
    “过了浚仪城,再往南就是陈留,据闻颜贼的主力已尽集该城,军师,我军下一步当如何进兵?”刘备马鞭遥指南边问道。
    并马而行的诸葛亮,遥着羽扇道:“我军兵力占优,又有两万骑兵,可谓是占尽优势,颜贼若据守陈留不战,那我们就以轻骑抄袭其南,断其粮道,颜贼若敢决战,那也正中我们下怀,正好一战毙之。”
    “军师所言甚是,如此看来,此番南征,本王是必胜无疑了。”刘备一脸雄心壮志。
    诸葛亮拱手笑道:“大王英明神武,今御驾亲征,自当攻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