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晕缃裎颐且训么蟀敫鲂熘荩滞呓饬瞬芰趿侄孕矶家幌叩慕ィ蝗艏镁褪眨痛顺繁!
    颜良微微点头,庞统之言,甚合他心思。
    与曹刘的战争,将是长期性的,颜良必须眼光长远,而非只顾眼前为今之计,迅速的结速这场战争,避免影响秋收,积蓄力量以待再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话虽如此,可是本王想息兵,曹刘二人却未必肯,本王总不能单独退兵吧。”颜良顾虑道。
    庞统道:“曹操兵力虽弱,只要刘备退兵,他自不敢独战,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迫使刘备罢兵北归。”
    说话之时,庞统眉头暗锁,显然一时并无良策。
    便在这个时候,帐外亲军再度来报,言出今春派往辽东的使团船队,数天前已在海西靠岸,使臣伊籍已飞马赶到前线,今正在帐外候见。
    伊藉回来了!
    颜良的精神,顿时为之一震,一时便将眼前的难题暂且放下,当即宣诏伊藉前来相见。
    此时的颜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伊藉此行,是否与他所愿,成功的联合了那公孙康。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四章 颜良的“疯狂”战略
    未几,伊藉带着一脸风尘步入,拱手上前拜见。
    未待伊藉拜下,颜良已抬手道:“机伯此行辛苦,就不必多礼了。”
    “多谢大王。”伊藉直起身来,疲惫的脸上,并没有颜良想象的那般兴奋。
    看伊藉的表情,颜良隐约感觉到,伊藉此番辽东之行,似乎并不太顺利。
    “机伯,那公孙康可愿与本王联手,共同对付刘备吗?”颜良问道。
    伊藉轻叹一声:“公孙康此人颇为狡猾,臣此番出使辽东,费尽了唇舌,但这公孙康却并没有答应联手,但也没有拒绝,只是一味的推说要仔细考虑考虑。”
    听得此言,颜良算是明白了。
    公孙康这是想首鼠两端,周旋于颜良和刘备之间,既不得罪刘备这个近邻,也不得罪颜良这个远邻。
    “看来,本王是小看了孙公康这小子的智谋了。”颜良冷哼了一声。
    帐中诸臣,得知结联公孙康的计划失利,众人皆有些唏嘘遗憾。
    此时,庞统淡淡问道:“机伯,大王除了命你结连公孙康之外,还命你从辽东购买战马,这件事你办的怎样?”
    “我本想联合不成,至少也购他几千匹战马,可那公孙康却暗使手段,使我只购得五百匹战马,藉此番出使,有负大王重托,实在是惭愧呀。”伊藉面露愧色道。
    伊藉这边惭愧,庞统却嘴角掠起一丝诡秘,说道:“大王,或许臣已经想到了迫使刘备退兵的计策了。”
    颜良精神一振,眉宇间亦是闪烁出兴奋之色。
    几天后,颜良尽撤郯城之军,收兵回往下邳。
    颜良王驾抵达下邳的第二天,伊藉就率领着他的使团,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下邳城。
    伊藉公开宣称,辽东侯公孙康,已然决定归顺于楚王殿下,如今正调集兵马,打算渡过辽水,进攻幽州,在背后给刘备狠狠的插上一刀。
    随同伊藉入城的,除了他的使团之外,还有近三千匹的战马,伊籍称这些良马,皆是公孙康给楚王的进贡,以作为他归顺的献礼。
    伊藉归来未久,颜良便宣称留吕蒙率军四万,固守下邳,颜良将自率大军,前往许都去对付曹操的进攻。
    颜良主力西移,以及孙公康献马的消息,很快便传往了郯城,这个消息自然是令刘备阵营大为震动。
    公孙康雄踞辽东,麾下有数万铁骑,倘若当真大举进攻幽州,幽州方面仅余的几万兵马,未必能够挡得住,后院起火,刘备的形势将愈加不利。
    况且,伊藉带回来的那三千匹战马,不禁令刘备更加确信,公孙康的确是投靠了颜良。
    而颜良主力的西移,也使刘备在徐州方面压力骤减,有了抽身的空隙。
    于是,经过一番的权衡后,刘备便留关羽镇郯城,督青徐之兵,命张飞坐镇濮阳,都督兖州之兵,两员最信任的大将留守中原,刘备自率主力,急匆匆的退往河北。
    东边的刘备一退兵,西边的曹操,马上就做出了反应。
    原本云集于太谷关,号称要南下进攻许都的曹操,当即把大军撤还了洛阳,接着,曹操为了向颜良显示无意南下之心,便自率主力退往关中,只调夏侯惇率三万兵马,镇守洛阳一线。
    许都城,王宫大殿。
    颜良看罢来自于洛阳的情报,冷笑道:“士元军师,你这一计当真是妙啊,只可惜啊,把公孙康给推进了火坑里。”
    庞统微微捋须,笑而不语,眉宇间闪烁着些许得意。
    其实,孙公康哪有送给颜良三千匹战马,下邳城那浩浩荡荡入城的战马,只不过是颜良抽调了自己的骑兵,星夜赶至海西,然后又从海西,装模作样的回到下邳而已。
    这正是庞统的计策,借此让刘备认为公孙康已与他联合,迫使刘备害怕后方有失,不得不选择退兵。
    至于曹操,以其现在之实力,刘备一退,就算借曹操十个胆,也不敢独自挑衅颜良,当然是见好就收,退兵而去。
    “大王,今曹操南侵之兵已散,时将近秋,我军先当尽早南归,好使那数十万的丁夫能早些回家收庄稼。”庞统拱手进言。
    颜良微微点头,摆手道:“传本王诏令,明日班师回应天。”
    此番北伐,颜良成功的击退了刘备和曹操联手的进攻,前后杀伤刘备兵马达四五万之众,而且还夺取了彭城、下邳等大半个徐州,收获已是极重。
    为了保证入冬之后,楚国的经济能够继续支撑他大规模用兵,也该是撤兵的时候了。
    号令传下,次日天一亮,颜良便亲率着主力中军,浩浩荡荡的班师还京。
    临行前,颜良再次做出了布署,依旧以徐庶、文丑、文聘等镇守许都、宛城、陈留一线,负责中原的防务。
    而吕蒙这个淮南都督,则为颜良改任为徐州都督,率领他的四万兵马,据守彭城、下邳一线,以对抗郯城的关羽所部。
    大军自许都而发,沿涡水南下入淮,再油淝水南下,不十日间,颜良的大军便由濡须口进入长江。
    天高云淡,颜良驻立于楼船之上,远望着滚滚大江,巍峨的应天城,已隐约可见。
    看着那涛涛江水,颜良的眉宇间,除了得胜归来的得意之外,隐约还有几分深邃。
    “大王莫非有何心思不成,不知臣可否为大王分忧?”庞统体察了颜良的心思,便问道。
    “知我者,莫过于军师也。”颜良淡淡一笑,语气忽然变得低沉起来,“军师猜得不错,本王自离下邳以来,其实心里一直在想着关于公孙康之事。”
    庞统轻叹一声:“公孙康不识抬举,不肯与大王联手,确实是可恶,只是此贼远在辽东,我们对他也是鞭长莫及,如今所做的,也只有善加安抚,令其多少能给刘备生些事端而已。”
    仅仅只是给刘备生些事端吗。
    颜良的目光转向了北方,他的视野仿佛越过茫茫大海,看到了辽东那片广袤的土地,看到成千上万的骏马,在原野上奔驰。
    那片盛产良马之地,却为公孙康这个目光狭窄之徒所据,仅仅只给刘备生些事端,未免也太过可惜了。
    “军师,倘若公孙康能尽起辽东之兵,大举进攻幽州,对我们的北伐,会有多少帮助?”颜良忽然问道。
    庞统微微一怔,沉吟片刻,说道:“辽东本为偏远之地,然天下大乱后,不少幽并士民为避战乱,皆举族避入辽东,使辽东人口剧增。经过公孙氏多年以营,臣以为此刻公孙康手中,至少有铁骑三万,他若尽起三万铁骑进攻幽州,至少能拖住刘备五万左右的兵力,这对我军北进,自然是有极大的帮助。”
    颜良微微点头,似是庞统所说,与他心中所想正好暗合。
    这时,庞统却又叹道:“只可惜公孙康此贼一心只想骑墙自保,割据一方,他是不可能尽起全军去攻刘备。”
    “那么军师你可有什么计策,令公孙康听从本王号令,去进攻幽州吗?”颜良问道。
    “这——”庞统面露难色,尴尬一笑,“大王这可难住微臣了,臣纵有满腹韬略,骗骗刘备还行,想要令孙公康对大王言听计从,却是有些难为微臣了。”
    颜良的嘴角,却扬起一抹冷笑:“军师无计可施,本王这里,倒有一计。”
    庞统心头一震,不禁暗吃一惊,忙是狐疑询问颜良有何奇策。
    颜良负手而立,冷冷道:“公孙康占着茅坑不屙屎,那本王何如干脆就灭了他,将辽东据为己有,如今,自可以辽东良马大兴骑兵,袭取幽州,狠狠的踢刘备的屁股。”
    “灭了公孙康?”庞统就糊涂了。
    满脸迷茫的他,一时想不通,颜良如何能隔着一个刘备,灭了远在辽东的公孙康。
    “本王打算派一支舰队,由海上出发,登陆辽东,出其不意,一举扫灭公孙康,将辽东纳入我大楚国之版图。”颜良用豪迈的语气,道出了他的战略。
    海上出发,登陆辽东!
    庞统的脑海,蓦然嗡的一声响,仿佛这大白天的时候,当空响了一道惊雷一般。
    前番颜良海上偷袭徐州的计策,已经够异想天开,而今,颜良竟要派一支大军,横渡渤海,远赴数千里外去攻取辽东半岛!
    此等壮举,古往今来,不单是没有人尝试过,只怕连想到都不敢想过。
    颜良却那般轻描淡写的说出来,那自信的口吻,仿佛志在必得,根本没有将那茫茫大海放在眼里一般。
    庞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位主公,的确是天下间最“异想天开”,最不按常理出牌之的雄主。
    倘若换作是诸葛亮的话,当颜良提出这“不靠谱”的计策,诸葛亮多半会在第一时间就以“不稳妥”为由,当场否定。
    但颜良的这位首席谋士,却是庞统,一个和颜良“臭味相投”,同样有着冒险精神的绝顶谋士。
    庞统在最初的惊诧之后,渐渐的平静下来,沉眉不语,表情变幻,仿佛在权衡着此计的可行性。
    沉思半晌之后,庞统的脸上,亦扬起了几分豪然。
    他双拳一击,兴奋道:“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大王既然如此疯狂,那微臣就陪大王一块疯他一回!”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 及时行乐
    群臣之中,也只有庞统敢称颜良疯狂。
    “疯狂一回,很好,本王就喜欢做疯狂之事,哈哈——”颜良放声大笑,何等的豪情狂放。
    庞统陪站在旁边,也陪着颜良一块狂笑。
    江水涛涛,船行如风,浩浩荡荡的舰队,直归应天。
    登岸,入城,这一天的应天城,再度变成了欢庆的海洋。
    应天城的士民几乎是倾巢而出,万人空巷,跪伏于御道两侧,山呼着万岁欢迎着他们的楚王殿下凯旋。
    颜良坐胯赤兔马,手提青龙刀,在玄甲虎卫军的环护下,昂首入城。
    “吾王万岁——”
    “吾王万岁——”
    夹道跪伏的臣民们,发自内心的拜服山呼着,宣泄着他们对颜良的崇敬之情。
    北伐一役,颜良屡战屡胜,不但挫败了刘备和曹操的联手,更趁势夺取了大半个徐州,将大楚版图再度扩大,如此丰功伟绩,如何能不叫此间的臣民们,由衷的敬仰畏惧。
    当天,得胜的颜良,在欢呼的海洋中,意气风发的回往了应天城。
    入归王府的当天,颜良便下了一道密令,发给三吴沿岸的官有造船厂,命他们加班加点,日夜不停的赶建海船。
    公孙康麾下有数万铁骑,颜良若想从海上登陆,灭掉公孙康,吞并了辽东半岛,至少也得派出三四万的兵马。
    海运如此数量的兵马,现有的海船数量显然不够,颜良自然需要赶建更多数量的海船,以满足这般庞大的运量。
    颜良在暗中赶造海船的同时,又命镇守徐州的吕蒙,挑选精壮的徐州籍的士卒,将之发往海西等沿岸水营,训练他们的海战能力。
    远渡大海,登陆辽东,所需的士卒不但要善于陆战,更要有良好的水性,否则,几万号人马,未等抵达辽东,只怕半道上晕船就已经晕死大半。
    再者,辽东乃寒冷之地,普通的江南水卒,根本无法适应那里干燥寒冷的天气,所以颜良才要从徐州挑选士卒,组建新的水军,以适应辽东的寒冷天气。
    诸般的远征事宜,都在暗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国中政务,都有田丰之类的优秀理政人才打量,颜良其实是垂拱而治,所要做的只是把握住大的方向而已,实质上轻松的紧。
    如今大战方休,难得清闲下来,以颜良的风格,自然少不了要趁机抓紧时间寻欢作乐。
    这一日,颜良处理完政务,眼见黄昏将近,便起驾前往铜雀台。
    车驾去往铜雀台时,夜幕已降,铜雀台上已是华灯高挂,灯火通明。
    宦侍婢女们早把颜良将要驾到的消息,通知了各房的美人们,众姬妾们闻知颜良将至,各是梳妆打扮,涂脂抹粉,巴巴的盼着楚王能够来临幸。
    颜良登上铜雀台,宦侍已准备好的玉牌装在盒中,双手高举,等着颜良揭牌。
    按照以往的惯例,秉承着公开公正的原则,颜良向来是不专宠于某一姬妾,随便揭牌,谁的运气好就临幸谁。
    “看看今晚谁的运气比较好吧。”颜良磨了磨拳头,伸手随意揭了一牌。
    玉牌的背面,写着大乔夫人四字。
    颜良的脑海之中,顿时浮现起了大乔那比素里高洁淡漠,床榻上却欲拒还休,娇柔百媚的样子。
    “嗯,不错,就晚就临幸她了。”颜良的脸上,已浮现几分兴奋。
    就待他正想往大乔房中时,脑海里忽然又闪过一个念头,便道:“临幸一人不够味道,再揭一牌吧。”
    宦侍刚想把玉盘端走,一听颜良之言,赶紧又端了回来,双手奉上。
    颜良便捋起袖子,伸手又揭一牌。
    玉牌背面所书,却是祝融二字。
    大乔,一个是汉家美人,祝融,却为南夷女子,有着别样风情,如此搭配,倒是颇为新鲜。
    颜良兴致愈盛,当即便命人去传了祝融,令其前往大乔房中侍寝。
    传令下云,颜良便带着一身的兴致,径直先往大乔住所而去。
    此时此刻,玉楼阁中,大乔正一边做着女红,一边和妹妹小乔闲聊家常。
    先前时,大乔本是怨小乔不顾姐妹之情,非要把她往火炕里推,对小乔一直存有怨意。
    但自她为颜良占有,几番侍寝后,渐也看得开了,默默的接受了这事实。
    这诺大的铜雀台中,美人无数,彼此间都暗存妒忌,皆想争宠,大乔渐渐意识到,真正贴心之人,也只有她的妹妹小乔。
    故是大乔便主动的放下身段,前云畅春阁探望着了小乔几次,姐妹二人便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于是,在颜良远征在外的这段时间里,她姐妹二人便时常往彼此住所来坐,聊一聊家常,排遣无聊寂寞的时光。
    “都已入秋了,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也不知绍儿添了衣裳没有。”大乔幽幽叹道。
    小乔却笑道:“绍儿在襄阳富贵不愁,姐姐你用不着替他操心,你倒是应该关心关心自己的男人才是。”
    小乔所指的“男人”,自然便是她姐妹共有的丈夫颜良。
    大乔先是一怔,旋即脸庞泛起些许红晕,如今她虽已接受事实,也甘愿服侍颜良,但总不及小乔那般放得开,每每听得妹妹这“戏言”时,总是还是暗生几分羞意。
    “大王的妻妾无数,我倒是想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