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良是越听越兴奋,越听脸上的冷笑越重。
    正如庞统推测的那样,鲁肃一出降,郯城中的余下燕军,顿时人心瓦解。
    燕军原本只是持有怀疑,但鲁肃的出降,如山的铁证,使得城中燕军深信,那道射入城中的刘备王令,必然是真的。
    于是,近两万的燕军,当天夜里便弃城而出,借着夜色的掩护,从郯城北面突围而去。
    这些自以为是的燕军,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已中了颜良的计策,北围一线,已有四万多的楚军列阵已待,等着他们前来送死。
    那是血腥的一夜。
    四万楚军,无数的强弓硬弩,奔驰的铁骑,无情的将郯城北面,变成了一座修罗地狱场。
    两万撞上枪口的燕军,死伤几乎过半,另有七千左右的燕军,在此打击之下,丧失了斗志,弃械投降了颜良。
    屠杀持续了整整一夜,颜良则坐镇北营,品着小醉,倾听着燕军那震天动地的惨嚎之声。
    天光放晓之时,屠杀终于结束。
    颜良这才出营,坐胯着赤兔马,踏着遍地的燕军尸体,昂首向着已经空无卒的郯城而去。
    已身为楚臣的鲁肃,跟随在颜良的左右,看着遍地的尸体,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
    “子敬,若非你的功劳,本王焉能杀得这般痛快,又何以轻易拿下郯城啊。”颜良那语气,听起来像是在赞,但隐隐却仍似有几分讽刺的味道。
    鲁肃心中不是滋味,却不敢稍有表露,只能强颜欢笑的附合。
    颜良率众昂然入城,登临郯城城头,举目远望着北面,冷笑道:“大耳贼,你应该想不到,本王这么快就拿下郯城吧,有胆你就来来夺吧,本王在这里等着你送死。”
    话音方落,城下亲军上来,报称说凌统已押解二十万斛粮草,运往了郯城西南的石屯粮营,如今刚刚已来到郯城,正在城下候见。
    颜良微微点头,叫将凌统宣上城来相见。
    这时,庞统笑道:“如今石屯所集之粮,已有百余万斛,粮草充足,士气旺盛,此正与刘备决战的绝佳时机。”
    “哼,刘备若敢来,本王必杀他们片甲不留。”颜良傲然道。
    “不过,石屯粮营乃重地,却只有守军五千,臣觉得兵马少了些,是否应该再增些兵马守备才是。”庞统有所忧虑。
    颜良却是不以为然道:“石屯远在郯城之南二十里,那般安全之地,何需费多兵马守备,五千精兵足矣。”
    庞统似也只是随口一言,听得颜良所说,也就打消了担忧,不再多言。
    说话间时,脚步声响起,凌统已上得了城头。
    “臣凌统,拜见大王。”凌统拱手上前拜见。
    “公绩一路辛苦了,快快请起吧。”颜良伸手将凌统扶起。
    凌统一抬头间,蓦然间瞧见,鲁肃竟然站在颜良的身边,脸上顿时涌起无限的惊怒之色。
    “鲁肃狗贼,老子要你的命——”凌统突然间暴怒,拔剑便向鲁肃扑去。
    当年柴桑一役,正是鲁肃一力劝说孙权进兵,使是他凌氏父子,在不得已之下,误射杀了韩当,因此导致凌家父子在东吴倍受排挤,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鲁肃,却从没有站出来,为凌家说一句公道话。
    故在凌统看来,鲁肃和孙权一样,都是他凌家的仇人之一。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今凌统突然瞧见鲁肃就在跟前,复仇之火一时蒙了心智,竟是不顾颜良在场,就敢拔剑杀向鲁肃。
    鲁肃当场就惊呆了,吓得是本能的就往后急缩身,口中大叫:“凌公绩且慢动手,听我解释。”
    眼眸充血的凌统,却哪听得到他解释,手中长剑狂斩而至。
    剑尚在半空时,颜良猿臂一伸,如闪过般一晃,还未看清他如何出招时,凌统的手中的剑已被颜良夺下。
    “凌统公绩,本王面前,焉敢放肆!”颜良怒喝一声。
    这一声喝之下,凌统才被震醒几分,拱手愤然道:“臣一时情急,还请大王恕罪,只是此贼与我凌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臣不杀他,难解心头之恨啊。”
    颜良未答,却向庞统示意一眼。
    庞统便上前劝道:“公绩啊,鲁子敬今日归降于大王,也算你我的同僚了,以往各为其主,那些私人的恩怨,你就放下吧。”
    凌统一听,神色不禁一震,愤怒的脸庞浮现茫然不解。
    庞统遂将鲁肃如何弃城而出,前来归降颜良,使得颜良轻取郯城之事,向凌统道来。
    凌统这才恍然明白,身为敌人的鲁肃,如何能堂而皇之的站在自家大王的身边。
    此时,凌统才知自己的仇,已是无法再报,气得不禁是满脸的愤恨。
    只是颜良面前,凌统也不敢再造次,只能将一腔的仇恨,生生的给压了下去。
    凌统恢复正常,颜良也就不再责怪他,继续如平常那般,谈论着如何与刘备决战。
    凌统虽不言语,但眼眸如刀子一般,始终死死盯着鲁肃。
    鲁肃虽是故作从容,但心里却被凌统盯得发毛,悄然的浸出了一背的冷汗。
    当天过后,凌统并没有再找鲁肃的麻烦,但鲁肃的心情,却是一直难以安心下来。
    凌统乃颜良信任的大将,素来为颜良所器重,而他鲁肃却是新降未久,若非庞统出言相劝,颜良甚至还打算宰了他。
    鲁肃自然深知,自己与凌统的地位,万不可同日而语。
    鲁肃更担心,万一哪天颜良为凌统苦求之下,为了不让凌统寒心,决定牺牲自己,却当如何是好。
    他便就这样,在不安之中,渡过了两天。
    这日傍晚时分,鲁肃前脚刚回到帐中,后脚颜良的王令便来,命他明日清晨,与凌统一同去淮南押解粮草而来。
    收到这道王令,鲁肃不禁大吃一惊,心道:“颜良明知凌统恨不得杀我,却偏还叫我与凌统一同去押解粮草,这岂非故意把往我火坑里推,莫非果然被我猜中,颜良这厮想要牺牲我,来安抚那凌统不成?”
    鲁肃是越想越心惊,越想越怕。
    焦虑已久,鲁肃眉头一横,咬牙道:“不行,我绝不能在此坐以待毙,今夜我必须逃离楚营不可。”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鼠”归山
    鲁肃能从江东时混到现在,见机行事的本领可是非同小可,今见颜良打算牺牲他以安抚凌统,当即就动了逃跑之心。
    心念已定,鲁肃便略略收拾了一下,开始寻找时机。
    苦熬到天色大黑,诸营将士皆将入睡时,鲁肃便提了剑,大摇大摆的出了自己的军帐。
    此时鲁肃的身份毕竟已非俘虏,左右守备的士卒,名义上都是他的下属,故鲁肃出得帐来,也没人敢阻拦。
    离帐之后,鲁肃翻身上马,径直往营门而去。
    营门值守的士卒,倒是拦下了他,一名伍长问道:“鲁将军,这大晚上的,你这是要去哪里?”
    “本将奉了大王之命,有紧急要事需办,尔等还不快让开。”鲁肃板着脸喝道。
    那伍长却道:“军中有令,夜间出入营门,需当有通行的令牌,请鲁将军出示令牌,不然小的不敢放将军出营。”
    鲁肃心头一震,未想楚军军纪如此之严,自己凭着上级的威风,竟是压不过这么个小卒。
    眉宇间,杀意顿生。
    “本将令牌在这里,还不快过来自己看。”鲁肃说着手摸向腰间,假作要取出令牌。
    那伍长也没有多心,毫无防备的走了上去。
    就在伍长刚刚探过头时,鲁肃猛的拔出腰间佩服,毫不犹豫的斩向了那伍长。
    但听“啊”的一声凄厉惨叫,伍长的面门已被斩破,捂着脸痛苦的栽倒在了地上。
    其余守门士卒皆是大惊,一时尽皆愣怔在了那里,都未料到这个新降未久的鲁将军,竟然会突生变故,对他们的伍长痛下杀手。
    鲁肃便趁着众军士失神的一刹那,纵马冲破拦路的士卒,硬是闯出营门,转眼便逃入了黑夜之中。
    “鲁肃叛逃了,来人啊——”
    “鲁肃杀人啦,快抓住他呀——”
    身后处惊叫之声响成一片,鸣锣示警的声音,冲天而起,整个楚营喧嚣骤起。
    鲁肃不敢稍有停留,逃出升天的他,拼命的抽打着马鞭,借着稀疏的月色,疯了似的望着北面狂奔。
    楚营行帐中,颜良尚自未睡,正秉烛夜观着兵书。
    耳听得帐外喧嚣声起,颜良非但没有一丝惊讶,嘴角反而掠起了一丝会意的诡笑。
    仿佛,那骤起的喧嚣,早在他意料之中一般。
    过不得片刻,帐帘掀起,庞统兴冲冲而入,拱手道:“大王,一切正如我们所料,那鲁肃越营而逃了。”
    “嗯。”颜良放下了兵书,冷笑道:“传令下去,派一队人马装模作样的追他一阵,配合他给把这出戏给刘备演得逼真一点。”
    庞统点头,深以为然,当即告退而去。
    帐外处,喧嚣声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从楚营中逃出的鲁肃,马不停蹄的望着北面二十余里外的燕营奔去。
    正如他预想的那样,他的身后很快就出现追兵,尽管夜深看不清楚,但从那隆隆的马蹄声却可以分辨得出,身后必有一队楚军轻骑在追击于他。
    心惊胆战的鲁肃,如受惊的鸟雀一般,狂逃不休。
    当鲁肃逃近燕军大营,远远已看到灯火通明时,身后的楚营追兵的声音,才才渐渐的远去。
    正当鲁肃刚刚松了口气时,迎面处,一队燕军的巡骑又杀奔而来。
    鲁肃唯恐黑夜之中,自己被燕军误伤,忙是大叫道:“休得动武,我乃鲁肃也——”
    巡骑们听得是鲁肃,皆是吃了一惊,却也不敢确认真假,便将他团团围住,带回去大营去交由刘备处置。
    燕军大营中,此时的刘备尚未入睡,他正踱步于帐中,满脸的愤恨与苦恼。
    郯城的失守,鲁肃的背叛,无一不让刘备心如刀绞,寝食难安的他,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击破颜良,夺还郯城。
    只可惜,自从辽东退回来后,司马懿就染了风寒,今正在邺城休誊,无法随军而征。
    而孔明亦留镇邺城,替他处置政务,故此时的刘备身边,并无一个高明的谋士,可以为他出谋划策。
    正自苦恼间,关羽忽然入帐求见,满脸凝重道:“大王,鲁肃那厮来了。”
    鲁肃!
    刘备的神色一震,些许茫然掠过脸庞,一时未能想明白,鲁肃不是已经投降颜贼了么,怎么竟然还会回来?
    “叫他进来!”刘备喝了一声,狐疑与怒色并重。
    号令传下,片刻之后,鲁肃便在几名虎熊亲军的押解下,步入了王帐。
    此刻刘备已高坐王座,满脸阴沉,怒视于他。
    关羽同样是一脸冷绝,按剑立于旁边,那般怒相,仿佛随时便要一剑宰了他。
    见得此状,鲁肃“扑嗵”便跪伏于地,叩首哽咽道:“罪臣鲁肃,拜见大王。”
    “好你个鲁肃,本王自问没有亏待于你,你却焉敢背叛本王,而今还敢有脸来见本王,你到底居心何在!”刘备瞪眼喝斥道。
    “大王且听臣解释,臣焉敢背叛大王,臣只是情非得已之下,才不得不诈降那颜贼呀。”鲁肃泣声自辩,满腔的委屈。
    诈降颜贼?
    刘备与关羽对视了一眼,那般狐疑的表情,皆似不信。
    鲁肃便用他那颤栗,充满了委屈腔调的声音,向刘备苦诉了一番。
    鲁肃声称颜良用离间之计,诱使郯城中的燕军群起反叛,要杀他鲁肃,他心想若就此屈辱的死于自家人之手,实在太不值得,无奈之下,鲁肃便想郯城反正也保不住了,自己干脆就冒险诈降颜良,以肆机刺探军情,将功补过。
    鲁肃那哭哭涕涕的样子,那万般无奈的表情,再加上他的解释倒也说得过去,一番的自辨之后,倒是把刘备听得怒容缓和了许多。
    关羽却一脸不信,喝道:“你休得信口雌黄,为自己的罪行找借口,本将倒要问你,若是你果真没有叛国之心,当初郯城一战,本将中了颜贼的奸计,你为何不放本将归城。”
    “那颜贼在阵前污染二小姐,分明是想用激将法,诱使云长将军出战,谁想肃苦劝半天,将军还是要出击,却才中了颜贼的埋伏。当时敌军紧随而来,肃若是打开城门,岂非放贼军一起涌入郯城?肃想着云长将军平素总是训戒我等,要以国家大局为重,所以肃当时才斗胆,没开云长将军打开城门,肃之情非得已,还望着将军能够体谅呀。”
    鲁肃哽咽的又一番话,将关羽中计的真实原因道了出来,更拿关羽自己的话,来反驳关羽的质问。
    这一番话,只将关羽听得脸红脖子粗,心中虽有是恼怒,一时间却不得发作。
    这时的刘备,却才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关羽并没有和他吐露全部的实情,刘备斜瞟了关羽一眼,眉宇间不禁添了几分怨色。
    “就算如此,那谁能保证你已真心归降颜贼,如今而来,其实是奉了那颜贼之命,前来做奸细。”关羽忙将话题扯了开来。
    鲁肃却正色道:“肃对大王的忠心,日月可昭,那颜贼与肃有灭族之仇,肃焉会效忠于他,就算肃真的是受他所托,前来做奸细,那也是为了脱身的敷衍之计,何况肃乃是杀了看守的士卒,冒险前来投归大王。”
    这一番慷慨真挚的话后,刘备脸上的怒色,已是烟销云散,反而是添了几分欣慰。
    刘备似是欣慰于鲁肃对自己的忠诚,鲁肃此举,实是为众臣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子敬对本王的忠心,本王自然是深知的,快快起来吧。”刘备宽慰道,脸上还露出了几分难得的笑容。
    鲁肃暗松了口气,却才艰难的站了起来。
    关羽见刘备信了鲁肃,心中大是不悦,连连向刘备使眼色,刘备却只视而不见。
    这也难怪,倘若前番郯城一役的事,关羽没有对刘备有所隐瞒的话,刘备对他还深信不疑,但当刘备得知关羽隐瞒真相时,对关羽的不满,便转化成了对鲁肃的信任。
    “大王,臣此险冒险诈取颜贼,还刺探到了一件重要的情报,臣相信,此道情报,足以令大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颜贼。”鲁肃拱手进言。
    刘备精神一振,惊喜之下,忙是何是情报。
    鲁肃却压低声音道:“臣在敌营这几天,打听到楚军的两百余万斛粮草,尽皆集于郯城以南二十里的石屯,且那里的守军只有不到五千人。臣以为,大王若能派一支轻骑,绕道抄袭楚军之后,一把火烧了石屯之粮,楚军粮草尽毁,人心浮动,必然不战自溃也。”
    这一席话,只将刘备听得是精神大振,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也随之一扫而光。
    诚如鲁肃所言,若他果真能烧了楚军的粮草,那么,别说颜良有十万大军,就算他有百万大军,也将不战而溃。
    兴奋的刘备,正待采纳此计时,关羽却冷冷道:“此计虽妙,但风险也颇大,我军深入敌后,倘若情报有误,岂不又是一场大败。”
    听得关羽的质疑,鲁肃慨然道:“肃愿以性命担保,倘若情报有误,我军有失,就请大王斩了肃的首级便是。”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你偷鸡不成
    鲁肃竟然拿自己的项上人头,为他所提供的情报做担保,这下一来,关羽就无话可说了。
    关羽只得闷闷不乐的闭上了嘴巴,铁青着脸,以厌恶的眼神看着信誓旦旦的鲁肃。
    鲁肃则依旧一脸慷慨,巍然的立在那里,无有半点可疑之色。
    如此表现,如何能不叫刘备深信不疑。
    “好,子敬此计,当真大妙也,此战若能功成,则子敬你便是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