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后来曹军突然转向,却因延津与白马相及太近,细作们还来不及把新的情报送往北岸时,曹军就已经杀到了白马。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袁绍误判了曹操的用意,自己中了人家的计,做了错误的布署,面子上过不去,便趁机把责任推给许攸。
    “这个逢纪,对袁绍的心思拿捏的要真准,手下人都把心思用在了对付政敌身上,袁绍不败才怪了呢”
    颜良不动声色的权衡着利弊,眼见许攸那副尴尬样,忽然间产生了一个念头。
    “主公,末将以为,我军中计这件事,倒与子远先生并无关系。”
    此言一出,不光是逢纪,就连郭图和许攸本人都是一惊。
    逢纪那边连连皱眉,许攸则是面露奇色,他们自然不解颜良为何要为许攸开脱。
    颜良却有自己的算计。
    许攸此人号称“满腹经纶”,官渡之战,一条火烧乌巢的妙计,轻轻松松就摧毁了袁家王朝。
    这样一个足智多谋之士,自然是河北士人的眼中钉,此刻留守后方的审配等人,估计正在琢磨着拿许攸家人贪财之事来打击他。
    这也就是说,许攸早晚要背叛袁绍,那他与自己就可以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之士。
    既是这样,他便有将许攸收为己用的机会,颜良若要自立为雄,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若能将许攸这样的大才收入麾下,足抵十万雄兵。
    所以他要帮许攸说话,借此赢得许攸的好感。
    “子义,你这话什么意思?”袁绍的语气中有些不悦。
    “延津与白马相距较近,许先生的细作根本来不及把新的情报及时送抵主公手上,白马之事,末将以为怪只怪曹贼太过奸滑。”
    颜良以一个政敌的身份,公正的说出了许攸的心声,许攸的脸上不禁掠过几分感激。
    袁绍的表情却越来越阴沉,显然颜良的解释在他看来,与其是说曹操奸滑,倒不如是在称赞对方的智谋多端。
    这让袁绍听着很刺耳。
    颜良早就算定了袁绍心思,马上又冷笑道:“只可惜曹贼的奸滑,在主公面前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主公四海归心,挟大义的旗号,十万雄兵挥师南下,即使昨天的白马之役,曹操以奸计占了点小便宜,但最终也是蚍蜉撼树,难敌主公堂堂正正之师。”
    袁绍这下听着就舒服了,一句“跳梁小丑”,把袁绍听得是心花怒放,一脸的阴沉跟着就散了。
    如日中天的袁绍眼中,天下诸侯皆如蝼蚁一般,在他眼中,曹操可不就是跳梁小丑嘛。
    颜良的话,正是点中了袁绍的基点。
    “哈哈——”袁绍捋须大笑,“子义言之有理,我十万大军辗压南下,任曹贼使阴谋诡计,焉能抵我天威。”
    袁绍被马屁拍得爽到,把对许攸的责怪也抛之了脑后,当即下令全军渡河,再攻白马。
    军议结束,暗自庆幸的许攸和一脸恼火的郭图一同归帐。
    “子远,你说那颜良何时变得如此通达诡辩,明明是咱们设计他,最后却反被他哄得主公如此高兴。”郭图一脸的狐疑。
    许攸也奇道:“是啊,我也觉得不可思议,颜良素来有勇无谋,今日在主公面前的表现,实在是令我大感意外。而且,还有一点我搞不明白,他为何要主动为我辩护?”
    郭图摇了摇头,二人相视茫然。
    沉默半晌,郭图恨恨道:“颜良今日害咱们汝颍士人在主公面前失了面子,这笔帐一定得找回,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看你还是暂时压压火气吧,毕竟眼下大战在即,颜良乃可用骁将,报复之事将来也不晚,切不可因此坏了袁公的大事。”
    许攸因是方才颜良为他辩护,心存有些许感激,便不想再针对颜良。
    郭图冷哼了一声,眉宇间的那份阴怨之色,却依然有增无减。


第七章 抽身之计
    这周冲一下分类新人榜,新人不容易,每一个收藏和点击,每一张推荐票都是十分重要,都尉谢过。
    ——————————
    中军大帐的这场明争暗斗,让颜良更加深刻的见识了袁绍集团内部的纷争。
    手下群臣在官渡之战这等决定性的战争中,还依然为一己私利斗得你死我误,袁绍的御下手段实在是让颜良鄙视。
    再加上袁绍又宠爱幼子,几个儿子也不相和,如此危机重重的一个集团,将来就算是打败了曹操,必然也必将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尽快的脱离袁绍,脱离这个到处是明枪暗箭的漩涡。
    只是眼下时机未到,颜良却还得稍稍隐忍。
    颜良说袁绍的大军是“堂堂正正”之师,虽然有拍马屁的歉疑,不过袁军人数上的优势却是压倒性的。
    曹军尽管精锐,但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却也使曹操当真有些“蝼蚁撼树”的悲壮。
    十万袁绍军浩浩荡荡南下,曹操不敢与之争锋,主动的放弃了白马,率众南官渡南撤。
    撤退的途中,曹军数度主动出击,想方设法阻止袁军进兵,但实力悬殊太大,最终不得不将数万兵马全部退回官渡主营。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边虎牢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之北屏障。
    欲夺许都,必破官渡。
    曹操显然早就预料到会与袁绍在此决战,故于建安四年时,就在官渡修筑了十分稳固的堡垒和完善的防御工事。
    袁绍为了攻破官渡曹营,用尽了种种办法,先是堆土山,居高临下以弩弓手射曹营,结果被刘晔的霹雳车所破。
    接着袁绍又暗挖地道,想直达曹营腹地,又被曹操在营寨四周掘壕沟所破。
    十万袁军猛攻官渡两月,依旧无法突破曹操官渡主营。
    曹操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汤,不过颜良却很清楚,曹操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乏粮,只要袁绍一直跟他耗下去,曹操的失败在所难免。
    这日午后,颜良派去暗中监视刘备的眼线带回消息,说是刘备已经向袁绍提出请求,派他率军去汝南,支援起兵造反的黄巾余党刘辟所部,威胁许都之南。
    “刘玄德,你终于坐不住了,我等了你很久了。”
    颜良得知这个消息,马上起身赶往袁绍中军大帐。
    汝南一郡位于许都之南,乃是袁绍的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汝南拥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眼下袁绍势大,曹统区不少郡国都背曹投袁,汝南郡作为袁绍的老家,此时发生叛乱也是意料之中。
    颜良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借着去汝南为名,成功的脱离了袁绍的控制。
    熟读三国的颜良,自然早就想到借用刘备这一招,趁机离开袁绍。
    只是袁绍生性好忌,颜良怕他对自己的主动请缨有所怀疑,所以他就一直在等着刘备先出手,然后他才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中军大帐内,袁绍正在伏案观图,内中只有许攸在旁陪着。
    颜良入帐见礼后,便直接问道:“主公,末将听说刘玄德向请公请缨,由他率兵去汝南统率刘辟诸军,不知可有此事?”
    “刘辟诸军虽众,可惜无人统领,既然玄德主动请缨,我岂有不允。”袁绍淡淡道。
    颜良眉头一皱,沉声道:“主公,末将以为,刘玄德此举可疑,主公万不可应允。”
    袁绍一怔,脸上露出狐疑。
    旁边的许攸,神色也是微微一变。
    “刘玄德先后依附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却屡次背弃,可见此人断无忠心可言,末将以为,他此番主动请战,必是想借机背离主公。”
    颜良“损”了刘备一番,不过他所说的这些话,却也不是故意的中伤刘备,而是不争的事实。
    袁绍本是平静的表情,很快阴了下来,低头若有所思。
    颜良趁势又道:“实不瞒主公,前番白马之役时,末将曾与刘备的义弟关羽交手,当时刘备听闻关羽为曹贼效力,害怕主公听闻会追究他,便再三恳求末将不要报知主公。”
    “竟有此事?”袁绍吃惊道。
    颜良先前虽然答应过刘备,不跟袁绍说关羽的事,但到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出卖刘备。
    信义这玩意儿,也得看什么时机,在这个尔虞我诈的风云时代,盲目的信义只会让自己死无葬生之地。
    当年白门楼之时,刘备曾答应吕布向曹操求情,可转过头时,却劝曹操杀吕布以除后患。
    可见刘备也不是什么视信义如山的人,颜良跟他也没必要讲究什么。
    “末将当时想大战在即,内部的团结最重要,所以才没将此事禀于主公,以免刘玄德心生不安。眼下末将听闻玄德欲往汝南,这分明是害怕末将把此事暗禀主公,怕主公责怪于他,所以才急着想要逃离,主公若然应允,正中了玄德之计矣。”
    袁绍恍然大悟,猛一拍案,“我待玄德不薄,没想到他竟心生叛意,实在是可恶。”
    被颜良说动的袁绍,恼火之下,当即下令收回成命,不准刘备带兵去汝南。
    垂首而立的颜良,心中在暗笑,盘算着如何让自己取代刘备去汝南。
    正这时,旁边的许攸道:“玄德的用心虽然可疑,不过汝南的诸军不可忽视,攸以为主公还是得派一员得力的将领,前往汝南统领众军。”
    好你个许攸,我正愁着没人替我铺路呢,你这口开得及时啊。
    “子远先生言之有理,主公,末将愿率轻骑数千前往汝南,统领刘辟诸军,与主公南北夹击,共破许都。”
    许攸话一出口,颜良便慷然请战。
    颜良的请战,令袁绍精神为之一振,便转向许攸:“子义想请战前往汝南,子远以为如何?”
    “颜将军乃大将之才,由他前往汝南最合适不过,攸以为可行。”
    许攸回答的极是痛快,身为汝颍士人一员的他,当然巴不得颜良能把颜良从袁绍身边赶走,如今颜良主动请缨,自然是正中他下怀。
    “嗯,既是如此,那我就拨你轻骑三千,令你速去汝南统领刘辟诸军,子远,你可千万别令我失望。”
    许攸乃袁绍元老谋士,他都说行,袁绍当即欣然答应。
    颜良马上表了一番决心,声称必不辜负袁绍的重托。
    袁绍正要改发将令,颜良却忽然又道:“启禀主公,末将对汝南毕竟不太熟悉,所以此番前往汝南,希望能以子远先生随行。”
    许攸闻言变色,他原想把颜良趁机支走,却怎料到颜良还要把他顺便带走。
    颜良却有自己的如意盘算。
    官渡一战的胜负关键,就在于许攸的背叛。
    如果没有许攸的背叛,曹操就不可能知道乌巢的虚实,也就无法取得火烧乌巢的奇功。
    而没有火烧乌巢,也就没有张郃的临阵投敌,更不会有袁军的全线溃败。
    到那时,即使有荀彧和郭嘉所谓的“十胜十败”说,即使袁绍有着种种缺陷,粮尽的曹操,也只有失败一途。
    官渡之战,若是内部团结的曹操胜了,那统一北方后的曹操便将更加强大不可撼动。
    倘若是内部纷争不断的袁绍胜了,虽然会盛极一时,但只要袁绍一死,整个北方又会大乱,介时颜良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就是在官渡之战败后不久病死,虽然说是忧郁而死,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年势已高。
    所以袁绍就算官渡胜了,也活不过几年,到时候袁家的分裂必是再所难免。
    便是因此,颜良才决定把许攸这个胜负的关键带走,顺便也为自己收入一位满腹韬略的天才谋士。


第八章 宏图大计
    (差几名就可以上分类榜了,跪求推荐票,都尉拜谢)
    许攸却慌了。
    自己跟在袁绍身边,那好歹是近臣,不用吃苦,不用受累,动动嘴皮子就行。
    眼下若是跟了颜良去汝南,冒着深入敌后的风险不说,还得路途颠簸,吃苦受累。
    今非夕比,如今的许攸过惯了奢华闲逸的生活,已经吃不惯那种奔波之苦了。
    “主公,其实”许攸当场就想推了这差事。
    话未出口,袁绍却摆手道:“子义考虑的很周全,就由子远随同你一起起汝南吧,就这么决定了。”
    袁绍最喜的就是玩平衡,颜良和许攸这对搭裆,一个是河北大将,一个是汝颍士人,彼此制衡才让他放心。
    许攸话到嗓子眼,却只得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袁绍已做决定,他还能说什么呢。
    许攸的不情愿逃不过颜良的眼睛,他知道此时的许攸,人虽跟自己走了,但心却尚在袁绍这里,若想收服他的话,还得费些功夫。
    “子远先生,此番汝南之行,就要有劳烦先生多多出谋划策了。”颜良向他拱手笑道。
    “好说好说,咱们都是为主公做事,有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许攸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
    得到袁绍的将令,颜良生怕节外生枝,当天就选定了一千轻骑南下,带着许悠一同南下。
    颜良原本是向袁绍请求三千轻骑,但袁绍后来舍不得他的宝贵骑兵,只答应给颜良拨一千骑兵。
    颜良便从中挑选了一千精锐骑士,而且这一千人大多都无家眷在河北,这样的话,将来颜良脱离袁绍时,也不怕他们为顾虑家眷而不肯跟从。
    带着这一千轻骑兵,颜良脱离了袁军大营,星夜倍道而行,很快脱离了袁军的控制范围。
    快马疾行,轻快的奔驰在中原广阔的原野上,颜良的心胸一下子也变得无比的开阔。
    手握着一千精锐之士,颜良相信,只要他能顺利的抵达汝南,就能够以此为骨干,纠结起一支数量可观的兵马。
    不过汝南只是颜良自立的开端,颜良最终的目的地则是荆州。
    想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凭兵马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当年的刘备屡屡战败,却依然能够复起,就是因为他有一批忠实的文臣武将,只要这些家底在,他随时都能够重新拉起一支队伍。
    以目前这种天下大势,河南中原一带,似二荀之类的王佐之才已尽归曹操麾下,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就更不可能挖到。
    至于江东孙氏,已历三代,孙家手下的那批人才也不可能轻易招揽。
    放眼天下,唯有荆州尚有许多蜇伏于野的人才尚未心归明主。
    似诸葛孔明、凤雏庞统、马良、蒋琬、黄忠诸多绝世的人才数不胜数,曾经历史上的刘备,正是靠着这批荆州人才,方才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而眼下荆州牧刘表,胸无大志,擅于养士而不擅于用士,包括其心腹蒯越、蔡瑁之类的荆州士人,都只把刘表当作一个临时的统治者,只要碰上合适的强者,这些人随时都可以另拥新主。
    颜良想自己既然是盗了刘备计划,索性就盗得干净一点,荆州这块肥肉与其留着给他们,何不自己收入囊中。
    轻骑疾行,不数日穿越兖州,进入徐州地界。
    曹操虽名义上占据了徐州,但其地位于曹统区的最东方,大多地势力一马平川,难以设关隘。再才徐州新定,经历几番屠杀,当地人烟稀少、民心不服。故此,官渡之战时,徐州是曹操统治力度最薄弱的地方。
    此时曹操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中原与袁绍对峙,徐州地方守备兵力薄弱,颜良仗着骑兵的速度,方能轻易的穿越徐州,进入到豫州所属的汝南郡。
    是日清晨,队伍即将进入一条山谷。
    “颜将军,前方有伏兵,且令兵马暂停前进。”一路不怎么说话的许攸,忽然间开了口。
    颜良极目远望,却见前方大道旁横卧着一山,穿山而过的林道间不见片尘,一眼望去,除了林子上空盘旋的鸟雀之外,不见半个人影旗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