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结果也算大获全胜。
    看着对岸远去的敌人,颜良扬鞭一喝:“回师,该是去收拾曹操的时候了。”
    颜良勒马转身,率领着他的数万兵马,扬长而去。
    当天,颜良的十余万大军,攻陷陕城重镇,一举打开了通往弘农的大门。
    弘农一郡,两头窄中间宽,陕城一破,望西的地势将越来越平坦,更适合颜良的大兵团展开。
    颜良在陕县休整两日,随后便尽起大军,向着被曹操围攻的弘农城杀奔而去。
    弘农城外,曹营大营。
    大帐中的曹操,正不停的踱步,焦虑不安的等候着陕县的消息。
    “三万大军,那可是三万大军啊,乐文谦,你可不能辜负本相的重托,你一定要把三万兵马,给本相活着带回来才行”
    曹操口中喃喃自语着,忐忑的心情,已是尽显于色。
    郭嘉从旁安慰道:“丞相已授密计于乐将军,相信只要乐将军依计而行,必可顺利的将大军撤往河东,最不济也只是有几千号人,倾覆在黄河之中而已,丞相不必太过担心。”
    “希望如此吧。”曹操叹了一声,不安的情绪,稍稍的平伏了几分。
    正这时,帐外许褚通传,言是刘晔在外求见。
    刘晔分管情报,他此来,必是有关陕城最新的情报。
    曹操神经一紧,忙是令将刘晔传入。
    不过时,刘晔匆匆步入帐中,脸上那份凝重的表情,令曹操的心情顿时紧张了起来。
    “丞相,陕城方面有消息了。”
    “怎么样,乐文谦可成功的把大军撤往北岸河东郡了吗?”曹操迫不及待的问道。
    刘晔默默道:“乐将军确实是撤往了河东,只是”
    见刘晔吞吐,曹操心头顿时为阴影笼罩,皱眉道:“只是什么,快说。”
    “唉。”刘晔叹了一声,“乐将军虽撤往了河乐,但在登船之时,为颜良追至,三万大军损失了大半,只有一万余众,侥幸的逃往了河东。”
    曹操心头如被重击一拳,满脸震惊。
    三万大军,损失两万,如此惨重的损失,对曹操来说,简直比雪上加霜还要惨烈。
    “乐进难道没有按本相的密计行事吗,怎会损失如此惨重?”曹操愤怒的大吼。
    刘晔只得无可奈何的,将陕城的战事,如实的向曹操道来。
    听过了真相,曹操这才恍然惊悟,原来他所谓的密计,根本已为颜良识破。
    愤慨、惊愕的曹操,一时愣怔在了那里,一言不发。
    “大王,乐将军虽损了些兵马,但好歹保住了一万将士,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今颜贼已破陕县,下一步必会向弘农城杀奔而来,整个弘农郡已无法再守,还请丞相速速下令,全师撤往潼关固守吧。”
    郭嘉的进言,将曹操从失神中叫醒,让他意识到眼前还有更紧急的情况,需要他冷静下来面对。
    “本相还有潼关在手,颜贼纵有十万大军,又有何惧!”曹操自己给自己打气,强行的振作了起来。
    当下,曹操便下令,尽撤弘农城之围,即刻起程往潼关一线退守。
    于此同时,曹操派人往河东传令,命徐晃和乐进会师之后,驻守于黄河北岸,万不可使颜良渡河,威胁河东郡。
    诸事分排已毕,曹操这才喘了口气,准备收拾收拾,卷铺盖退往潼关。
    这时,刘晔却又进言道:“丞相,晔以为,潼关虽险,但颜贼从南阳和汉中同时进兵,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只怕是难以三面兼顾啊。”
    刘晔的话提醒了曹操,他这时才猛然想起,颜良欲攻入关中,可并非只有潼关一途。
    曹操的心情,顿时又沉重起来,抬头问道:“那依子扬之见,本相当如何是好。”
    刘晔干咳了几声,默默道:“依晔之见,到了这个时候,咱们必须得向刘备求援了。”
    向刘备求援!
    曹操心头一震,不情不愿的表情,旋即浮现于色。
    他当然不会忘记,就在去岁之时,身为盟友的他,还趁着刘备为颜良牵制,从刘备的手中“窃取”了洛阳。
    而如今,自己势危,却又要厚着脸皮,去向刘备求援,刘备又会是如何脸色呢。
    “大耳贼么”曹操暗暗咬牙,似是不愿。
    这时,郭嘉也郑重道:“丞相,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啊。”
    曹操默然不语,沉默许久之后,无奈的摇头一叹。
    从陕城到弘农,从弘农到湖县,从湖县再到潼关。
    颜良的十余万大军,沿着曹操撤退的路线,一路高歌猛进,数日之间,便直抵潼关以东。
    经过洛阳之败,再加上陕县之败,此时,曹操的总兵力总数,已经不足八万之众。
    为了应对颜良数十万大军的进攻,曹操在河东布署了两万兵马,防止颜良北击并州,尚有一万兵马驻扎于晋阳,由曹仁统帅,以防刘备从背后捅刀。
    潼关方向,曹操则布下三万精兵,全力阻挡颜良的正面进攻。
    此外,商县一带,曹操布下五千兵马,以抵御颜良南阳之军,而在陈仓和祁山一带,曹操则布下一万余众,抵挡颜良的汉中兵团。
    诸军尽出,长安城中,只留有不到五千的守军。
    为了对付颜良,曹操这一次已是倾家荡产,把压箱底的家当都搬了出来。
    曹操自己,也常驻于潼关,拼死的抵挡着颜良十多万主力军团的正面进攻。
    而颜良大军进抵潼关之前,一连攻城数日,倒确为潼关坚城所拒,无法逾越这通往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
    攻关不利的颜良,在庞统的建议下,决定加强对曹操侧翼的进攻。
    于是,一骑飞奔南下,直往汉中,向益州的诸将,下达了颜良的王令。
    颜良命坐镇成都的李严,尽起益州之兵,北入汉中与陆逊会合颜良又以汉中都督陆逊为正帅,以李严为副帅,法正为谋,张任、严颜等为将,尽起八万蜀兵出秦岭,北击关中。
    经过数日的集结,八万川兵,北出祁山,浩浩荡荡的杀奔陇西而去。
    (未完待续)


第七百章 逼到曹操出下策
    西线的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往潼关。
    作为西线统帅的夏侯渊,此时已是威风大不如往日。
    当年为黄忠重伤,整整休养了近一年,夏侯渊才重新回到战场,而再骑上马的他,武艺已是退步了许多。
    而现在的他,更是要以一万多的兵马,抵挡颜良的八万蜀兵。
    八比一的悬殊兵力,而率领之将,又是陆逊、李严、法正、张任这等天下英才,这一支益州兵团,实可谓天下精锐之师。
    要怜的夏侯渊,却几乎只能以一己之力,来抵挡强大楚国益州兵团。
    没办法,谁让这些年来,曹操屡败于颜良,许多良将都为颜良所杀,麾下早不复当年良将如雨的盛况。
    如果说夏侯渊唯有的优势,那便是他拥有近三千的西凉铁骑,靠着骑兵的优势,夏侯渊也只能勉强的延缓楚军北进的速度而已。
    节节后撤的夏侯渊,无奈之下,只能不断的向曹操告急,请求曹操的援兵。
    潼关大帐,曹操看着夏侯渊的告急文书,脸色一片的沉重。
    陈群已经去往了邺城,向刘备求援,至少没有得到回复,此时的曹操,正面临着颜良强大的压力,他哪里还有什么兵马去增援夏侯渊。
    “颜贼相攻何急,再这么下去,陇西只怕难保啊。”曹操无奈的叹息,将手中的告急文书,愤怒的往案上一摔。
    麾下文武,皆默不作声。
    即使如荀攸、刘晔等谋士,面对着这般不利的大势,亦无回天之策。
    曹操看着那些曾经足智多谋的众谋臣们,焦虑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一片沉默中,郭嘉再次站了出来,拱手道:“丞相,刘备迟迟没有发兵相援的迹象,而陇西的形势又危急,丞相不可不发兵相救啊。”
    “本相又何尝不想发兵。”曹操苦叹一声,“可是眼下诸路兵马都捉襟见肘,除了从并州还能调些兵马,本相哪里还有闲余兵马给妙才。就算是并州的那点兵马,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陇西之危。”
    曹操所说,也正是其余谋士们所想,这也正是他们无从献计的原因。
    郭嘉却微微一笑:“丞相忘了么,其实我们还有一支兵马可以利用。”
    还有一支兵马?
    曹操和其他谋士们,神色皆是一震,众人说皆茫然,扳着指头数来数去,实在想不通哪还有闲余兵马可用。
    “未知奉孝所指的,是哪一路兵马?”曹操半信半疑的问道。
    郭嘉抬手遥指北面,道出了五个字:“栾提呼厨泉。”
    栾提呼厨泉?
    这个怪异的而陌生的名字,让曹操愣怔住了,一时未反应过来。
    片刻后,曹操才然省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郭嘉这是在让他向南匈奴借兵啊!
    当年南匈奴内乱,其单于栾提于夫罗被迫归降于汉廷,遂为汉廷安置在了并州所属平阳一带。
    于夫罗病亡前,传于其于呼厨泉,任南匈奴单于。
    曹操退往长安后,又以朝廷的名义,正式策封了呼厨泉,并封南匈奴为五部。
    可以说,曹操是有恩于那呼厨泉的,在这个危机关头,曹操若向呼厨泉求援,呼厨泉多半会出兵。
    曹操沉思半晌,却道:“朝廷无力讨贼,而召胡虏助战,此若传扬出去,后世将如何评价我曹操。”
    “当年鲜卑叛乱,朝廷无力征讨,不也曾借南匈奴之力助战么。如今南匈奴既归顺于朝廷,便为朝廷臣民,丞相以朝廷的旨意,征召朝廷的臣民为国而战,又有何不妥。”
    郭嘉三言两语,巧妙的把匈奴外族的身份,转化成了汉朝的臣子身份。
    曹操眼眸微微一亮,显然郭嘉这一番话,令他大为动心,心中所存之顾虑,也大为减轻。
    此时,刘晔也道:“呼厨泉既归顺朝廷,那眼下朝廷有难,他为国出力也是合情合理。且呼厨泉麾下至少有铁骑四万,倘若能召得这样一支雄兵来,别说拒退颜贼,便是转守为攻,反败为胜也未尝没有可能。”
    听得刘晔此言,曹操身形猛的一震,眼眸中迸射出兴奋之色。
    四万铁骑,那可是四万铁骑啊。
    尽管曹操有西凉产马地,但屡战屡败之下,他的骑兵数量,也仅仅余下不足一万。
    四万匈奴铁骑,莫说是对付颜良,纵然是横扫天下也足够了。
    曹操心动了。
    权衡良久,他腾的起身,摆手道:“尔等言之有理,传本相之令,速以朝廷的名义,派使节前往南匈奴,命呼厨泉率军南下助战。”
    曹操终于放下包袱,决定引借匈奴之兵助战,麾下文武,有人暗松了口气,引以为喜,却也有人暗暗皱眉,但又不敢反对。
    曹操却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此刻他心中所想的,只有那四万铁骑洪流。
    “颜贼,你想逼死本相,可没那么容易,待本相借到四万匈奴铁骑后,看本相如休反败为胜,哼!”
    潼关。
    十四万楚军,连营十余里,战旗遮天蔽日。
    黄昏时分,颜良驻马城外,远望雄关,不禁感慨道:“潼关之险要,果然天下无双啊。”
    眼前之潼关,南有秦岭,北有渭、洛二水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山,实乃形胜之地。
    巍巍潼关周围是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者,唯一条狭窄的羊肠小,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如此之险关,也难怪颜良十余万大军,攻关多日,却毫无丁点破关而入的希望。
    又是一天攻关无果,颜良兴叹一番后,下令全军收兵。
    回往行帐,颜良召集了文臣武将,正待商议对策时,却有亲兵前河东细作发来的最新情报,送抵案前。
    颜良只道是曹操陇西形势不利,已调动了并州的兵马,前去陇西赴援。
    当颜良将那情报,展开来一看时,眉头却不禁微微一皱。
    左右文武,见得颜良脸色有变,皆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大王,河东有何军情?”庞统问道。
    颜良将那帛书往案上一丢,冷哼一声:“看来大名鼎鼎的曹操,终于也不能免俗,竟然要借胡虏之兵,来对付本王了。”
    众臣神色皆是一变。
    庞统将那帛书接过,与众臣一看,方才知道,原来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已于数日前南下,率领四万铁骑进入河东,并由蒲坂津西渡黄河,向潼关方向急行。
    大楚国的众将们,又岂会惧怕区区胡虏,但那四万铁骑,却着实令人听着头大。
    如今楚军虽有十余万之众,但因夺取辽东产马地的战果,尚来不及转化为成果,故十几万大军中,骑兵的数量仅有八千左右。
    这八千骑兵中,尚有近一半乃是新编练出来的,实际上并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大战。
    匈奴人乃马背上的民族,那四万铁骑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其战斗力之强,当然不可小视。
    王帐之中,气氛一下子沉重了起来。
    这时,颜良却忽然间狂笑起来,笑声中皆是傲然与不屑。
    心中忧虑的众人,不禁抬起头来,茫然的望向颜良。
    颜良扫视众将,冷傲道:“尔等难道都忘了吗,当年南阳之时,本王所据者,不过区区两郡,麾下将士不足数万,却杀得马超那四万西凉铁骑片甲不留。如今本王坐拥大半个天下,麾下雄兵十余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难道还会忌惮那几万胡虏铁骑不成!”
    这般豪然之词,霎时间感染了众文武,每个人的心灵,受是剧烈一震。
    是啊,当年的楚王,那般弱小,都能杀败四万西凉铁骑,难道今日还怕同样数目的匈奴骑兵吗?
    当然不可能,他们的楚王,神威无敌,根本就天地不畏。
    忧虑一扫而空,沉寂的热血,陡然沸腾。
    “匈奴人敢来一战,就让他们来好了,正好叫他们见识我大楚的天威,让他们永世都铭记对我大王的畏惧!”老将黄忠,第一个站出来,振臂高喝。
    这怒烈自信的豪言,如星火一般,将诸将激荡的情绪点燃。
    众将群情激怒,皆是振臂高呼,战斗如火狂燃。
    看着激愤慷慨的众将,颜良豪情大作,高声道:“好,很好,就让胡虏来啊,本王就陪他们战个痛快!”
    “颜良有什么了不起的,丞相放心,有我匈奴铁骑在,必将颜良杀个痛快!”
    几天后的潼关上,头上插着鸟毛的匈奴单于呼厨泉,拍着胸膛向曹操大发豪言。
    看着信誓旦旦的呼厨泉,曹操哈哈大笑,欣然道:“栾提单于忠心为国,勇气过人,实在朝廷之福,本相甚慰啊,来,本相与你共饮一杯。”
    呼厨泉哈哈大笑,将杯一饮而尽。
    酒饮尽,呼厨泉嘴巴上的酒还没抹干,便笑道:“曹丞相,我匈奴五部,为朝廷拼死而战,不知事成之后,朝廷有何赏赐。”
    这匈奴单于也不拐弯抹角,当着许多人的面,公然就跟曹操谈起了条件。
    曹操脸色微微有变,却哈哈笑道:“栾提单于果然直爽,金银绸缎,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呼厨泉便道:“金银绸缎,这些我都不要,我只希望朝廷能把西河、平阳还有冯翊三郡各割出一部分,赐给我们匈奴五部,做为我们永居之地,未知丞相可否愿意。”
    赐地匈奴!
    曹操听得此言,眉头顿时一皱。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华夏之贼
    曹操本来是打算,用一笔厚赏,来作为匈奴人出兵的回报,但如今看来,这个呼厨泉却看似粗鲁,实际上却精明的很,一开口便要地。
    赐地给匈奴的恶果,曹操岂能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