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当曹操统一北方,对汉帝压迫愈甚,企图称公称王时,荀彧便毫不犹豫的战在了汉帝一边,明确表示反对曹操称公,结果为曹操所怒,将其调离了中枢。
    没多久后,荀彧更是莫名其妙的“忧虑”而死。
    由此可见,这个荀彧才是名符其实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如果是夏侯惇坐镇长安,一旦伏完等拥汉派发动兵变,那么夏侯惇必会毫不犹豫的镇压,但眼下坐镇长安的,却是拥汉的荀彧,那么伏完等人发动叛乱,荀彧又会镇压的那么干脆吗?”
    法正一语反问,点醒了在场的众人,赵云等人,顿时明白了法正的用意。
    而这时,原本对伏完等人不抱期望的颜良,经过法正的这番提醒后,也不禁对伏完这一股“敌后力量”有了几分信心。
    “法孝直所言甚是,臣以为,可以一试。”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淡淡的道了这么一句。
    贾诩原为曹操旧臣,对曹氏政权内部的派系,自然是了如指掌,如今他既也支持法正之策,颜良更有何疑。
    当下颜良腾的站了起来,欣然道:“就依孝直之策吧,曹操缩在此间死活不退,那本王就让他老窝失火,烧了他的屁股。”
    计议已定,颜良旋即修书一封,派了得力的细作,秘密的潜入长安城,去联络长安城中的伏完。
    数天后,长安城,皇宫。
    御园之中,寒风瑟瑟。
    这大冷的天里,汉帝刘协却不在暖融融的寝宫中取暖,反而很有兴致的前往御园中走动。
    行没多久,前边出现了皇后伏寿的身影,后边也跟着一众宦官宫女。
    “臣妾见过陛下。”伏寿上前见礼,佯作奇道:“真没想到这么巧,陛下也来园中走动。”
    刘协笑叹一声:“宫里憋得慌,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既是这么巧,皇后就陪朕一起走走吧。”
    说着,刘协便携起伏寿的手,一同在林间石径散步。
    两队宦官和宫女合在一起,冷得是瑟瑟发抖,心里皆盼着皇帝夫妇赶紧散完步,他们才好跟着回宫中取暖,这般寒气袭人之下,这些奴婢们下意识的就放慢了脚步。
    不知不觉中,随从们便与刘协夫妇拉出了四五步的距离。
    刘协侧眼瞟了一眼身后,低声道:“耳目已远,近来宫外有何消息,皇后快与朕说说吧。”
    原来,这是刘协和伏寿暗中定下,避开曹操耳目,互通消息的手段。
    “曹操在洛口被楚王打得龟缩不出,形势很是不妙,这一仗,楚王占尽了上风呢。”伏寿低声说着,雍荣的俏颜间,悄然浮现着几分“幸灾乐祸”。
    “打得好啊,就该给朕狠狠的教训曹贼!”刘协咬牙切齿,甚是痛快。
    这时,伏寿回头瞥了一眼,又压低声音道:“臣妾父亲还告诉臣妾,那楚王已派人秘密联络了他,请他联合长安城中的拥汉忠臣发动兵变,迫使曹操从洛口退兵,介时楚王将趁势大举进攻,一举攻入长安,扫灭曹贼。”
    “真的吗?”刘协兴奋的差点叫出声来,极力的压制住自己的情绪,方始收住声音。
    伏寿笑道:“臣父有楚王的亲笔书信,楚王在信中还请臣父,代他向陛下致以忠心之意。”
    “颜良果真向朕表了忠心吗,若真如此,那大汉社稷就有救了。”刘协愈加兴奋,冻得通红的脸上,闪烁着希望之色。
    伏寿又道:“臣父已决意联合忠于汉室诸臣,肆机发动兵变,配合楚王西进,臣父叫臣妾向陛下请示,是否恩准他们的此次行动。”
    刘协张口就要答应,却又疑道:“长安城中兵马虽不多,但却多为曹贼嫡属兵马,国丈他们发动兵变,可有把握吗,别到时事败,连累”
    刘协本想说“连累了朕”,但话到嘴边,却又觉得有些不妥,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伏寿也知刘协心思,便道:“臣父说了,曹贼留守长安主持大局的,乃是荀文若,此人素来心向汉室,若只此人统帅长安兵马,臣父便有很大把握可以功成。”
    刘协陷入了沉默。
    他知道,这也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是汉室社稷最后的机会。
    倘若不抢先动手,待到曹操兵败而归时,只怕曹操宁可带着他再次逃亡,也不会把他留给颜良。
    当年从长安逃去,几乎连一口粥都没有的惊恐日子,刘协是再也不想重温了。
    沉吟片刻,刘协神色决毅,咬牙道:“回复国丈,朕准了他所请,就令他见机行事便是。”
    (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二章 逆我者亡!
    七天后。
    长安城,时已近夜,华灯初上。
    尚书令府中,灯火黯淡的厅堂中,荀彧正盯着壁上所悬的地图,怔怔的出神。
    沉吟许久,荀彧摇头一叹,喃喃自语道:“本以为天下之事,皆不出我之掌握,却不想竟会冒出颜良这么个异数,完全出乎了我的布局啊。”
    荀彧的叹息中,有种深深的无可奈何。
    正自沉吟时,下人却来报,言是国丈伏完求见。
    “伏国丈,这么晚了,他怎想起来拜访我?”荀彧心下好奇,却也没多想,忙将叫将伏完请入。
    不多时,伏完已至堂外,荀彧亲自往府外相迎。
    主宾相见施客,入堂主宾坐定,彼此间客套了一番。
    “未知国丈主时光临寒舍,莫非有何要事?”荀彧拱手问道。
    伏完叹道:“近日听闻曹丞相在洛口战事不利,正处困境,我心中忧虑,故才想来文若这里打听点消息。”
    洛口城是长安最后一道屏障,洛口战事不利的消息,已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皆已是人心惶惶。
    “颜贼冰冻洛口,我军确实正处不利,不过寒冬将近,下游很快就会重新为洪水淹没,丞相的大军绝对支撑得到颜贼退兵,国丈无需太过担心才是。”
    荀彧表现的甚是从容,似是对曹操充满了信心。
    伏完却道:“文若何故瞒我,我可是听说洛口城的将士被冻死有万余,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就连那郭奉孝也得了伤寒,一病不起,如此形势,丞相当真能够守到颜良退兵吗?”
    伏完揭穿了实情,荀彧神色微微一变,自信的表情,顿时也虚了半截。
    沉默片刻,荀彧道:“既使洛口有失,丞相也会率军撤还长安,据城自保,誓死抵御颜贼。”
    “洛阳城的坚固,不逊于长安,颜良能攻破洛阳,难道还攻不破长安吗?”伏完冷笑着反问。
    荀彧一时无言,忽然之间,他似乎从伏完的话中,听出了不同的意味。
    他抬起来,正视向伏完:“国丈似乎还有言外之意,不妨明言。”
    伏完也正视着荀彧,原本淡然的表情,渐渐变得肃然起来。
    “自董卓乱政以来,陛下先从洛阳迁往长安,又从长安迁往许都,随后再从许都迁往长安,这一路的迁移,不知受了多少苦,今若长安再失,难道文若忍心再看陛下饱受流离之苦吗?”
    荀彧身形一震,眉头微微而皱,却道:“诚若长安有失,丞相自会保得陛下迁往安全之处,今国家有难,陛下受些流离之苦,也是再所难免。”
    “黄河已北,已为刘备所据,黄河以南,尽为楚王所有,曹丞相还能把陛下迁往何处?难不成,他要把陛下迁往西凉那般苦寒之地吗?”
    伏完语气陡然加重,语气几乎如质问一般。
    荀彧却默默道:“若果真到了万不得已之时,怕也只好如此了。”
    “好一个只好如此。”伏完冷笑了一声,“就算曹丞相把陛下迁往西凉,可若颜良率大军穷追不舍,那曹丞相还能逃到哪里,难道他要带着陛下逃往塞外,去依附那些羌胡不成?”
    荀彧身形一震,却似给伏完的质问给问住,神情黯然,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半晌后,荀彧才勉强打起精神,说道:“丞相当然不会令大汉天子流落胡地,有朝一日,丞相当然会扫平乱贼,收复失地,将陛下重新迎还旧都。”
    “哈哈~~”
    伏完大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讽刺意味,仿佛在嘲讽荀彧的大言不惭。
    荀彧眉头暗皱,面露几分愠色,明知伏完在嘲笑自己,却不知该怎么出言反击,似乎他自己也没有多少底气。
    “荀文若,你号称天下第一智者,那就请你理智的想一想,曹丞相当真还有机会击败颜良,反败为胜吗?”伏完冷笑着反问道。
    一道惊雷,击中了荀彧,一种深深的震撼,从心底涌起。
    伏完的问题,曾几何时,荀彧就不止一次次问过自己。
    当年官渡之时,荀彧就曾坚信,曹操一定会战胜袁绍,统一天下。
    然后,那一次他却失算了,失败的曹操落荒逃往关中,不知费了多大的劲,才在关中占住脚根。
    而今的颜良,无论智谋,气度,还有实力,却比颜良要强大得多,相反,此时的曹操,却远比官渡时实力要弱。
    此消彼涨,曹操怎么可能有胜算呢。
    明知如此,但荀彧却就是不敢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直到今日,被伏完这般逼问。
    大堂中,一片沉寂。
    蓦然之间,堂外传来了喧嚣之声,隐隐约约,似乎喊杀声在作响。
    荀彧神色一变,神思立时从痛苦中惊醒。
    此时,下人匆匆而入,惊道:“启禀主人,城内突然有人作乱,正攻打武库和城门,各处守将派人飞马来报,请主人速速主持大局平叛。”
    有人叛乱!
    荀彧腾的跳了起来,方才与伏完的所有谈话,顿时便忘在了脑后,作势就要披挂而出。
    “文若哪里去。”伏完也跟着起来,一把将荀彧给拉住。
    “国丈没听到吗,长安城中有反贼作乱,丞相命我坐镇长安,我当然是要去主持平叛。”荀彧一脸焦急,作势想甩脱伏完的束缚。
    “文若还是留下吧。”伏完并未松手,语气中还暗藏着几分诡异。
    荀彧似乎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转身之时,却忽然间觉得自己的脖间一凉。
    低头一看,荀彧却惊骇的发现,伏完已将一柄明晃晃的匕首,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伏国丈,你——”荀彧震惊之余,猛然间省悟,惊道:“外面的叛乱,莫非与你有关?”
    伏完冷冷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我等奉陛下密诏,已集结了忠于汉室的大臣,定于今夜兵变,夺取长安,配合楚王勤王,一举诛灭曹贼。”
    伏完一字一句,冷冷的道出了他的计划。
    “颜贼之残暴,甚于董卓,你们与他合谋,无异于引狼入室!”荀彧惊骇的叫道。
    伏完却冷哼一声,“与楚王合谋,陛下和汉室还有一线生机,若不然,大汉的江山,早晚要为曹贼篡夺。”
    “愚蠢,你们真是愚蠢之极也。”荀彧跌足大骂,万般痛惜的样子。
    伏完却充耳不闻,只冷冷道:“我素知文若你也是汉室忠臣,到了这个地步,我劝你就安坐此间,不必再侧手此事了,免得自惹横祸。”
    匕首为架在脖子上,伏完只需稍有一动手,荀彧就要血溅当场,到了这个地步,荀彧还能怎样呢。
    “唉,你们这么做,早晚必会后悔莫及啊”荀彧无可奈何的坐了下来,索性闭起了双眼,只一个劲的叹惜。
    伏完便盘膝坐在荀彧身边,伏首始终不离荀彧寸许,耳朵竖将起来,细细的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堂外处,喊杀之声愈隆,隐隐约约,更有冲天的火光而起。
    长安城中,一场激烈的兵变,正在进行。
    几百里外,洛口。
    楚军大营之中,颜良正边喝着小酒,边倾听着法正的汇报。
    “伏完已从长安城送来密信,汉帝已准允了他的计划,不日间,他就将联合众拥汉之臣,发动兵变,夺取长安。”
    “好啊,此番若能夺取长安,孝直你便为首功也。”颜良听着高兴,对法正大加赞许。
    法正只微微谦逊几句,眉宇之中流露着几分得意。
    笑谈了几句,法正忽然想起什么,便问道:“长安城若破,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对待汉帝,还有伏完等人。”
    “这还用问吗。”颜良冷笑一声,道出了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顺昌逆亡!
    法正身形微微一震,感觉到了颜良的身上,正散发着一股凛烈的杀机。
    正当这时,帐帘掀起,却从帐外进入一员脸色通红的女将,那女将,正是吕玲绮。
    法正见吕玲绮到了,便起身告辞,他这一走,帐中便只余下了颜良和他这义妹。
    “玲绮冷坏了吧,快过来炉子这边坐。”颜良召呼道。
    吕玲绮笑着围炉坐下,炉红将她那原本为红扑扑的脸蛋,映得是更加的鲜艳。
    “王兄,新编的三千神行骑,小妹都给王兄带来了。”吕玲绮汇报道。
    “来的正好。”颜良点着头道:“为兄已定下计策,不日间就要击破曹贼,攻取长安,你这三千神行骑,正好派上用场。”
    听得此言,吕玲绮花容顿露欣喜,激动得险些要热泪盈眶。
    等了这么多年,这一次,她终于离为父报仇,只有一步之遥,如何能不激动。
    “小妹有一件事求王兄答应。”吕玲绮忽然拱手正色道。
    “说吧,什么事。”
    吕玲绮贝齿紧咬,恨恨道:“此役若能击破曹贼,攻陷长安,小妹恳请王兄将曹氏一族,统统都交给小妹处置。”
    果然不如颜良所料。
    颜良也未答应,只笑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处置曹氏一族。”
    “不能怎样,当年曹操是如何处置我父亲,今日我就如何处置他曹氏一族!”吕玲绮愤然的回答。
    (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三章 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颜良能够感觉得到,吕玲绮那身上的凛烈杀气,复仇的怒火,在她的心底积聚的太久了。
    颜良就喜欢她性子。
    人生在世,有仇不报,活得不痛快,还不如去死。
    “为兄答应你,曹氏一族统统都交给你,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颜良痛快的答应了吕玲绮所请。
    “真的吗?”吕玲绮欣喜不已,双手下意识的抓住了颜良的胳膊。
    颜良豪然一笑:“本王乃一国之君,自然是一言九鼎,为兄既是答应了你,当然就是真的。”
    “王兄的大恩,玲绮必当铭记于心。”吕玲绮感激不已,作势便拜伏于地。
    颜良赶紧将她扶了起来,笑着宽慰了她一番。
    吕玲绮有感于颜良的恩情,心情激动之下,忽然间将朱唇凑近他的脸庞,轻轻的便是一吻。
    这忽然间的一吻,却是令颜良一怔,不禁瞧向了吕玲绮。
    此时的吕玲绮,刚刚恢复白净的脸蛋,旋即又涌上了几分晕红,却将脸儿扭向一旁,不敢正视颜良的目光。
    她那般低眉含笑的样子,俨然就如一个情豆初开的小女孩一般,纯真之中,又蕴含着几分窘切。
    颜良隐隐感觉得到,吕玲绮这一吻,并非只是妹妹一时高兴,更有种向他暗示情愫的意思。
    倘若是别的女人,当此时候,颜良早就毫不犹豫,将她拥入怀中,心情的享用。
    然而,眼前的女人,却是自己的义妹,一个只想着报仇,心思单纯的奇女子。
    时机还未成熟吧。
    颜良哈哈一笑,喝道:“来人啊,再拿酒来,本王就要与我的义妹,好好的喝上几杯。”
    帐外亲军马上将几坛好酒拿来,颜良便是兴致勃勃的豪饮起来。
    吕玲绮的窘羞之意,也随着颜良的豪气悄然而散,她心性里的那份豪情也油然而生,遂是兴致大作,陪着颜良这义兄,痛饮好酒。
    大帐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