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话怎讲?”刘备神色一动。
    诸葛亮摇着羽扇道:“黎阳城的百姓已饿死大半,余下的百姓就算尽为云长吃了,也最多只能再支撑一月。如今颜贼已围黎阳六个多月,试想一下,他会在乎再多围一个月吗?”
    听得诸葛亮此言,刘备松了一口气,似乎竟是为黎阳守之不住而感到庆幸。
    转眼,刘备就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所不妥,马上跟着又流露出忧虑之色。
    “唉~~”刘备叹了一声,“黎阳若是失陷,颜贼必当长驱直入,直逼邺城而来,这可不是朕想看到的呀。”
    这时,诸葛亮却笑道:“陛下其实无需担心,颜贼今围黎阳六个多月,粮草已是大损,而从黎阳往邺城几百里的平原,并无河道可供运粮,颜贼只能走陆路,以民力来用粮。那个时候,我军只需坚壁不战,再以轻骑出击,肆意袭扰其陆上粮道,颜贼粮草不济,终究还不是得不战而退。”
    听得诸葛亮洋洋洒洒的分板,刘备紧绷的神经,终于是松缓了下来。
    他站起身来,踱步于帐中,良久的沉思权衡。
    许久后,刘备微微点头,默默道:“丞相言之有理,既是如此,那便传朕旨意,明日全军北撤,退往邺城去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兄弟,讲义气
    黎阳,楚营。
    颜良和楚国众臣们,听得刘备撤兵消息,都笑了。
    屯兵荡阴五个月之久,观望了许久的刘备,终于撤退了,这也意味着他终于放弃了黎阳,放弃了关羽。
    “关羽好歹跟刘备也是结义兄弟,刘备竟然就这么把关羽抛弃了,真不知道关羽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是何等心情。”庞统感慨道。
    颜良却冷哼一声,不以为然道:“关羽当刘备是兄弟,刘备却当关羽只不过是一颗随时可弃的棋子而已。”
    曾经的历史中,关羽在荆州跟一波又一波的曹军死斗,刘备却在成都享受着他汉中王的尊荣,不发一兵相助,直至关羽兵败麦城时,关羽都始终在独自与曹操、孙权二人两面作战。
    刘备那个时候不救关羽,那么眼下抛弃关羽,又有什么不可以。
    “刘备之所以撤兵,显然是心知黎阳已无法可救,想退据邺城,待我军北进时,以轻骑袭扰我粮道。”法正一语,道破了刘备的图谋。
    颜良却拂手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眼下首要之事,乃是如何将黎阳拿下。”
    诸臣均是点头,附合颜良之意。
    这时,庞统捋须说道:“关羽之所以死守黎阳,甚至不惜吃人肉,就是认为刘备早晚必定会来救他,倘若关羽和黎阳守军知道刘备抛弃了他们,必然人心崩溃,如此正有利于我军破城。”
    颜良微微点头:“丞相言之极是,看来,该是将铁桶围营开个口子的时候了。”
    军议已定,当下颜良便下令,命将北围的围墙拆毁,并撤除围城,给关羽放开了一道缺口。
    颜良此举,当然是为了让刘备撤归邺城的消息,能够透入围城,传入黎阳汉军的耳中,以瓦解他们的斗志。
    而颜良又在缺口之外,北往邺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只要关羽率军想逃,颜良便将他就地围杀。
    同时颜良又下旨,如果是关羽弃城突围,则伏兵尽起围杀,倘只是关羽派出的小股求援人马,则放他们过去。
    数天后,北城外的围墙拆除,城头的汉军,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城头上,关羽亲自目睹了楚军拆除围墙,撤走北面围营的整个过程,这让关羽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狐疑。
    关羽当即便在军府中,召集了众将议事。
    “颜贼忽然撤了北围,不知这狗贼又在耍什么花招,尔等都怎么看?”关羽环视诸将问道。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个主意。
    “陈长文,你有何见解。”关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他军中唯一的智囊。
    陈群沉吟半晌,拱手道:“回将军,下官以为,颜良这可能是因久攻不下黎阳,所以才撤了北围,给我军开了一个口子,想让我们弃城突围,如此,他方才能顺利拿下黎阳。”
    陈群的猜测,得到了大多数诸将的赞同。
    近月以来,楚军猛攻多日,付出了巨大的死伤都没能拿下黎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打开口子寄希望于汉军突围,来拿下黎阳城,自然是极有可能。
    陈群的观点得到了赞同,此时,不少部将便向关羽进言,提议趁此时机正好率军突围。
    “本将早说过,天子有旨,命我等死守黎阳,没有天子旨意,本将决不会弃守黎阳!”关羽一喝,斩钉截铁的斥退了众人的提议。
    诸将皆是一颤,个个低头不敢再言。
    沉默之中,关兴道:“父帅决意死守黎阳,我等自然追随,只是眼下黎阳情况恶劣至此,儿以为父帅当即刻派人去向天子求援,倘若天子再不率军来摔,那这黎阳城早晚也要失陷。”
    关羽眉头暗凝,不觉沉默了下来。
    关兴说得没错,如今黎阳城中百姓已尽被捕杀,就算是这人肉军粮也维持不久多久,到时人肉一尽,这黎阳城还不是要落入颜良之手。
    沉默片刻,关羽环视诸将道:“尔等谁愿冒险出城,去向天子求援?”
    “下官愿突围出城,去向天子求救。”关羽话音方落,陈群便第一个站了出来。
    紧接着,其余诸将也纷纷大表慷慨,声言愿冒险出城求援。
    眼见诸将这般积极,关羽非但没有欣慰,眉头反而越凝越深。
    他很清楚,陈群这班人慷慨请命,去为他向天子求援并非主要目的,他们心里所想的,无非是想借着求援的名义,顺利的逃离黎阳城这座人间地狱。
    哼,一班没骨气的软蛋!
    关羽面露讽色,却将目光落入了关兴,高声道:“出城突围凶险万分,兴儿,这个重担本将就交给你了。”
    关兴一怔,却没想到关羽会让他去出城求援,愣怔一下,也只得应命。
    陈群等人却皆暗叹,个个的眼中均流露出憾色。
    他们也知道,关羽也不放心他们,怕他们名为求援,却借故逃脱。
    而关兴用关羽儿子,关羽让自己的儿子出城,自不必担心关兴会背弃他的父亲,去而不返。
    当天计议已定,关羽便拨给关兴五百精兵,十匹战马,命他趁夜空围出城。
    黎阳城的战马早被吃光,关羽特意留了二十匹不吃,就是为了急需时用,今求援的关键时刻,关羽也不敢再吝啬,一口气将半数的军马都交给了关兴。
    是夜,关兴率领着五百汉军,悄没声息的出了黎阳,从北围缺口一路逃去。
    关兴原还担心,会遇上楚军的半路阻击,但他却不知,颜良正盼着他去见刘备,把刘备那绝情的决定带回黎阳城。
    一路北行,关兴惊奇的发现,他竟未遇上楚军一兵一卒的阻挡。
    天亮时分,关兴终于逃出了黎阳范围。
    逃出升天的关兴,心中狂喜难抑,不敢稍有停歇,一路直奔邺城而去。
    几天后,疲惫不堪的关兴,终于抵达了邺城。
    此时刘备回京也未久,眼下正在宫中,与他的皇后刘氏亲热。
    当刘备得知关兴归来求见时,不禁大吃一惊,他万没有想到,被围成死城一般的黎阳,竟然有人能逃回邺城来。
    惊异的刘备,并没有在大殿上接见关兴,只下旨让关兴在御书房相见。
    偏殿中,焦虑的关兴等候多时,刘备才不紧不慢的入步了房中。
    一见刘备入内,关兴“扑嗵”便跪了上去,泣声道:“臣拜见陛下,黎阳城被围半年之久,臣父和一城将士均已濒临绝境,请陛下速速发兵相救,陛下若再不出兵,黎阳城就要被楚军攻破了。”
    “贤侄快快起来。”刘备紧上前两步,很是亲切的将关兴扶起。
    “朕知云长和尔等将士,统统都受苦了,说实话,朕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发兵去救你们呀。”刘备叹息道。
    听得这话,关兴安心了不少。
    这时,刘备却又奇道:“朕记得黎阳城中的粮草,只够不到半年之用,现下围城已久,不知云长是如何解决粮草的?”
    “这”关兴面露惭愧,犹豫了片刻,只得如实道来。
    当刘备听得关兴说,关羽乃是靠着吃城中百姓的人肉坚持下来时,原先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刘备那灰白的脸上,关切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唉,朕自起兵以来,靠的就是仁义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如今云长此举,虽说是不得已而之,可到底是唉~~”
    刘备唉声叹气不已,虽然没有明着对关羽指责,但那埋怨的言外之意,却已明显。
    刘备是在怪关羽吃人肉,损坏了他仁义的名声。
    听得刘备的暗怨之词,关兴只觉心头有些隐隐作痛。
    凭心而论,关兴也不同意关羽听人肉作法,甚至,他还对关羽的所为,有些引以为耻。
    可是关兴却也不知,他的父亲这么做,还不是为了给刘备守住黎阳城。
    关羽为了刘备的江山,甚至不惜损坏自己的名声,对刘备的这份忠心,当真已是非常人所及。
    可眼下,刘备却竟埋怨起了关羽,这如何能不叫关兴感到寒心。
    心中虽寒,但关兴却不敢稍有表露,只默默道:“臣父所为,皆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为了能守住黎阳城,未知陛下打算何时发兵救黎阳?”
    “这个嘛”刘备陷入了犹豫。
    早先与诸葛亮的商议中,他就决意放弃了黎阳城,否则也不会从荡阴撤兵回邺城。
    要是他却没有想到,楚军竟然是撤了北围,放关兴前来邺城求援。
    这个时候,刘备也只能告诉关兴,他打算放弃黎阳,让他回往黎阳去,叫关羽率众突围。
    就在刘备正打算实言相告时,脑海之中,却猛然间闪过一个念头。
    “云长倘若突围回来,朕又当如何待他?”
    刘备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关羽那桀骜不驯的表情,回想起了关羽不遵他号令的举动,耳边又响起了诸葛亮那些关于“关羽难制”的提醒。
    诸般种种,令刘备的眼眸中,渐渐的闪过不易觉察的阴冷。
    沉吟半晌,刘备暗吸一口气,笑道:“贤侄,你放心吧,云长是朕的兄弟,朕岂会不顾念兄弟义气,朕很快就会发兵去救黎阳城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兄与妹
    “臣代臣父拜谢陛下。”关兴感激涕零,扑嗵便跪倒在了地上,连连叩首。
    刘备赶紧将关兴扶起,将他宽慰了半天,然后才打发关兴前去休息。
    关兴泪流满面,这才怀着对刘备的感恩,还往了他关府。
    接下来的几天里,关兴在自家在除了吃就是睡,被困半年之久,所受的那些苦,总算是得到恢复。
    吃饱喝足,关兴就等着随着刘备的大军南下,去解救他被围的父亲。
    按照关兴的想法,天子很快就会下达全军队集结的命令,只消三四天的功夫,就会大军出发。
    但令关兴感到奇怪的是,他在家中接连等了五天,也没有等到天子出兵的旨意。
    关兴渐渐的开始不安起来,他无法再坐等下去,几次三番的入宫求见,希望催促刘备出兵。
    然而,关兴的数次求见,却总被刘备以政务烦忙为由,拒而不见。
    刘备据而不见,诸军也不见集结,邺城附近的军队,只是在不停的修筑城南的壁垒工事。
    一切的一切都似乎表明,刘备已打算放弃黎阳,将他的防线退至邺城一线。
    关兴是越熬越心冷,越熬越不安,到得第七曰,当关兴再度为刘备拒见后,他已是万念俱灰。
    关兴这下算是明白了,刘备压根就没打算去救黎阳,当曰宫中的那番话,只是敷衍自己而已。
    “天子既不愿救黎阳,那也该下一道旨意,命父帅率军突围啊,却怎还这般敷衍我,让父帅继续守城?”
    失望的关兴,旋即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不解。
    苦思许久,关兴的心头不禁一震,他想起了刘备那番含有“怨意”的话来。
    “难道,天子埋怨父帅吃人肉,损了他的仁义之名,所以想骗父帅死守黎阳,让父帅跟黎阳一同灭亡不成?”
    关兴心头剧震,深深的为这个念头而震惊。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除了天子想让他的父亲死之外,他再也想不出别的理由来。
    震惊之余,关兴的心头,不禁又涌上了无尽的悲愤。
    “刘玄德啊刘玄德,我父忠心耿耿,为你拼杀了半生,到最后,你却为了所谓的仁义之名,要致我父于死地,你当真是——”
    关兴心痛难当,他已经不知如何来形容自己的愤慨与失望。
    此时的关兴,才真正的认清了刘备的真面目,心中着实为关羽感到不值,暗想关羽所谓的忠心,却竟变成了愚忠。
    关兴心中痛恨也没办法,刘备就是不发兵救黎阳,无奈之下,关兴只能离开邺城,单枪匹马的去往黎阳。
    关兴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回往黎阳,向关羽道明刘备的铁心无情,劝关羽弃城突围。
    数天后,关兴率领着五百关家军,来到了黎阳城北。
    通往黎阳的大道,依然畅通无阻,楚军打开的北围,也依然没有合拢。
    关兴兵马潜伏半曰,待深夜时分,方自人衔枚,马裹蹄,向着黎阳北门方向潜去。
    兵行数里,左右静寂无声,黎阳城头那昏暗的灯火,已是隐隐约约能够看到。
    关兴紧绷的神经松了一半,以为可以顺利躲过楚军的耳目,回往黎阳。
    正当这时,忽听前方一声炮声,骤然间亮起无数火把,直将关兴刺得耳目难开。
    同时,喊杀奔腾声四面八方而起,当关兴和他的军兵睁开眼时,惊奇的发现,自己已身陷重围之中,数不清的楚军步骑,从四面围杀而来。
    伏兵,他们中了楚军的伏兵。
    关兴不及多想,只能打起精神,挥军前冲,试图强行冲过楚军的伏阵。
    大刀左挥右舞,关兴拍马狂冲,一路斩杀着阻挡前进的楚卒。
    “关兴,休得再愚忠下去,还不快下马投降!”一声惊雷般的厉喝,震动关兴耳膜。
    奔不出数步,关兴猛然瞅见,正前方向,一员敌将勒马横枪,挡在了他的去路。
    阻路者,正是赵云。
    关兴眉头一皱,喝道:“赵子龙,你这叛国之贼,焉敢挡我之路!”
    “汉朝气数已尽,刘玄德乃伪善之主,你何苦再愚忠下去,顺应天命归降大楚天子,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赵云高声厉喝,劝降着关兴。
    关兴心头一震,听得“伪善”二字,他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了邺城会面时,刘备信誓旦旦承诺出兵救黎阳时的嘴脸。
    “叛贼,闭嘴,关某跟你拼了~~”关兴恼羞成怒,大喝一声,拍马舞刀向着赵云杀来。
    见得关兴执迷不悟,赵云的剑眉微微一凝,暗暗的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关兴纵马舞刀,狂冲而至,赵云却驻马横枪,巍然不动,浑然不将关兴放在眼中。
    瞬息间,关兴已飞纵而至,手中战刀挟着凌烈的刃气,狂斩而去。
    “受死啊~~”暴喝声中,刀锋已至。
    蓦然间,赵云双臂如风而动,手中银枪后发而先至,快如闪电一般刺出。
    哧~~
    火星四溅,赵云的枪锋沿着关兴战刀之柄,一路刺去,竟是直奔关兴的五指而去。
    后发之招,快过闪电,快到关兴根本无从反应。
    关兴震撼万分,自知若不松手,自己的十个指头就要被赵云切下,千钧一发之际,几乎是本能的松了战刀。
    战刀落地,两骑错马而过。
    赵云左手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