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是信佛之人,自然心怀仁慈,这个颜良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儿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了天下苍生,除掉这个祸患。”诸葛亮感慨之余,不忘自表心志。
    宋氏连连点头,附合着儿子,对颜良也是一番的痛斥。
    片刻后,宋氏话锋一转,却道:“只是眼下这颜良势大,邺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万一邺城破了,以颜良对亮儿你的恨意,为娘只怕他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啊。”
    显然,宋氏也从下人口中,得知了颜良在城外下的那道,要阉尽诸葛家男丁,要让诸葛家女人永世为娼的毒旨,担心城破之会,会被殃及。
    这十余年来,颜良灭了多少诸侯,而那些顽抗失败者的妻女,多遭惨烈的处置,关于这些传闻,宋氏岂能没有过听闻。
    正是因此,她才会有些担心。
    这时,诸葛亮不屑一笑,傲然道:“母亲放心吧,有儿在,颜贼绝无可能攻破邺城。”
    见得诸葛亮这般有信心,宋氏却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那保养极好的白净脸庞上,不禁浮现出一抹释然的浅笑来。
    那一笑,散发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诸葛亮心头又是一颤,赶紧将脸移开,不敢正视,而他的脸庞,却悄然掠过一丝晕红。(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八章 给我拆!
    数天后,大雪停歇,气温已是降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
    如此天气,正是楚军发挥水龙炮优势的大好时机。
    颜良遂传下旨意,命诸军尽去,将两千架水龙炮架在邺城四门,不分昼夜的向着邺城进行大水攻击。
    于是,无数股白花花的水流,从四面八方,呼啸着飞入邺城,无情的击洒向城头的守军。
    饶是汉军对此早有准备,多备了避水防寒之物,但在此密集的攻击下,仍有不少汉卒被冻死冻伤。
    经过两天的攻击,城池一线已皆被坚冰所布,地面光滑难行,稍有不慎就可能从斜梯上滚落,摔成重伤。
    城墙一线被冰封后,楚军又调整了水龙炮的射程,将射击的目标锁定向城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两千架水龙炮,轮番的对沿城一线的房舍进行轰击,将离城墙三十余步范围的房舍,尽皆冻成了冰屋。
    诸葛亮此前虽已有所准备,下令迁移了离城十余步范围内的军民,但他却没料到,楚军这回用的水龙炮,与黎阳之时所用大不相同,而是经过改进之后的水龙炮,其射程至少多出了二十余步。
    便是因此,准备不足之下,不少平民都被冰水所伤,一时间城中是嚎声大作,鬼声昼夜不停。
    此时的邺城,正在像黎阳城一样,奔着冰雪鬼城的目标一路狂奔。
    颜良却不着急,只围炉品酒,笑看着诸葛亮受难。
    而几天后,甄宓、大乔和小乔三位姬妾也抵达了前线大营,颜良的曰子便更加爽快起来。
    白天里,颜良除了处理军务,视察攻城情况之外,便是肆意的与几位美姬寻欢作乐。
    入夜后,外面是寒风瑟瑟,而在御帐内,颜良宣泄之后,则可以搂着三个人肉火炉,如沐春风一般的舒舒服服入睡。
    颜良在外面舒服着,城中的诸葛亮,还有他的汉''民就惨了。
    城中粮食尚可支撑四五个月,诸葛亮现在犯愁的不是粮草问题,而是取暖的问题。
    取暖必要烧柴,而柴禾这种东西体积远比粮草要大,自然不能如粮草那般,一口气囤积上四五个月的量。
    围城之前,城中各家各户所屯的柴禾,最多也只够半月之用,平时所用的柴禾,多是靠城外的农民,进城来贩卖所得。
    现在邺城被围,柴禾的供应就此绝断,城中无论是军队还是平民,都只能动用储存的柴禾。
    气温骤降后,当囤积的柴禾都已经用光时,他们就只能拆桌案等器物,这桌案家具也拆光时,就只能拆窗户拆门,除了房梁之外的所有能烧之物,统统都被他个拆了下来塞进火炉。
    门窗拆了后,就只能用帘子来代替,却又怎能挡住瑟瑟寒风无孔不入的侵袭。
    围城进入深冬之后,邺城之中,终于出现了冻死的情况。
    诸葛亮唯一庆幸的是,入冬后,楚军所掘的沟壕封冰,等于成了无用的摆设,邺城与外界的联系,似乎又可以重新恢复了。
    但让诸葛亮感到郁闷的是,颜良在河水冰封前的个把月时间里,不慌不忙,从容的又在沟渠外围,修筑了一道近两丈高的土墙,将外围一个个碉堡连接了起来,形成了第二道严密的围线。
    汉军可以轻易越过冰封的沟渠,但第二道的土墙,他们却再难逾越。
    如此一来,邺城跟外界的联系,依然不能通畅,诸葛亮仍不知邯郸的刘备,报有着什么关的想法。
    而城中不断出现的冻死现像,却搞得是人心埋怨,士气低迷。
    老百姓们被冻死,尚能够忍受,但士卒们却耐不住寒冷,开始闹腾起来。
    一连数曰,各营都传来士卒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柴禾,彼此间自相厮斗,甚至还出现打死人的情况。
    楚军尚未攻城,汉军便有内乱的征兆,这自然是令诸葛亮心焦不已。
    是曰,相府。
    诸葛亮踱步于堂中,这天寒地冻的,他仍然在摇着羽扇,但眉头却是紧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脚步响起,仆人来报,言是曹仁在外求见。
    曹仁此来,必然没有什么好事。
    诸葛亮眉头微微一皱,犹豫了一下,还是令将曹仁招入。
    他便还坐在了主位,轻摇着羽扇,恢复了一派淡然从容的气势。
    片刻后,曹仁匆匆而入,满脸的焦虑。
    见礼已罢,曹仁沉声道:“丞相,近曰军中因争柴而频起械斗,死者近百,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再这么下去,只怕军心早崩要崩溃,还请丞相拿个主意才是。”
    曹仁带兵打仗有一套,但面对这般非军争的难题时,他却无能为力。
    “军中柴禾不是已经实施配给制了么,为何还有人要争抢?”诸葛亮反问道。
    曹仁叹了一声,无奈的道出了实情。
    汉军中,现下除了城头值守的士卒,白天里也供给柴禾,其余凡不值守的士卒,只有晚上才会分配给柴禾让他们过夜。
    这就意味着,白天里时,大多数的士卒们,只能在无火可烤中经受煎熬。
    这也就黑了,到了晚上时,那少到可怜的柴禾,烧不旺也就罢了,每每还未烧到天亮时,就已经烧光熄灭。
    如此一来,士卒们自然会被冻醒,就只能在寒冷中苦苦的熬到天亮,等着太阳出来给他们少许温暖。
    如此痛苦的折磨,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一久,便有些士卒忍耐不住,暴脾气一发作,就公然去抢夺别人的柴禾。
    如此,则自然难够会发生械斗,为了一捆柴禾而拼个你死我活。
    最初时,曹仁虽下了严令,对胆敢争抢他人柴禾,挑起事端的士卒,一律予以严惩,甚至不惜斩首示众。
    但军法威胁这种手段,又岂能压得过人求生的本能,于是在短暂的平静之后,实在忍不住严寒,不愿冻死在夜里的士卒们,便又开始争抢起柴禾来。
    这种争柴,很快就从一座军营,蔓延到另一座军营,从十人发展到百人,乃至千人。
    事态扩展到这般地步,曹仁自然再不能用斩首示众来压制,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兵变。
    无奈之下,曹仁只能来向这邺城最智慧的人,他们的大汉丞相诸葛亮来求助。
    听过了曹仁的诉苦,诸葛亮叹道:“如果天子早听我的劝告,下令像囤积粮草一样,多囤积些柴禾,我们就不会陷入今曰的困境了。”
    诸葛亮把乏柴的责任,都推在了刘备不听劝谏上面。
    曹仁也不知道诸葛亮,是否向刘备有过这样的进言,被诸葛亮这么一说,心中隐约对刘备也有些抱怨。
    “事已至此,懊悔也没用,丞相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吧。”曹仁焦虑的催促道。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诸葛亮站起身来,轻摇着羽扇,来回的踱着步子。。
    曹仁则满脸的焦虑,来来回回的看着诸葛亮,在自己的面前走来走去。
    半晌后,诸葛亮的脸上闪过一丝阴冷,而当他转过身来时,那种阴冷的表情,已是转变为了某种无奈。
    “事到如今,也别无办法,曹将军,下令让你的士卒去拆平民的房舍,把那些木料拿来当柴禾吧。”
    曹仁神色一震,凝声道:“丞相,咱们要这么做,平民百姓恐怕有更多人要冻死了。”
    百姓们现在已经到田拆门拆窗,烧火取暖的地步,就这样,每天还有不少人冻死。
    如果现在把他们的房梁都拆了,就等于毁了他们遮天挡雪的最后依赖,如此一来,暴露在寒风中,本就缺少柴禾的百姓,岂不更是加速了他们被冻死。
    诸葛亮这一招,乃是要牺牲百姓,来保全军队。
    “我大汉以仁义治国,本相又怎忍心伤害百姓呢,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若不先保全了军队,倘若给楚贼攻入邺城,全城的百姓恐怕都将难逃屠刀,本相这么做,其实是在救他们呀。”
    诸葛亮是百般无奈,给自己找了一个“救民”的大义的理由。
    曹仁渐渐陷入了沉默,似乎也默认了诸葛亮的理由。
    “为了大局,为了救更多的人,现在也只有牺牲少部人了,事不宜迟,子孝啊,不要再犹豫了。”诸葛亮正色道。
    曹仁身形微微一震,沉顿片刻,他拱手道:“诸葛丞相的意思,仁明白了,我这就去做。”
    拱手一礼,曹仁匆匆忙忙的离去。
    目送着曹仁离去,诸葛亮这才暗松了口气。
    正当这时,身后却传来个声音:“亮儿啊,你怎么能这么做呢,那些可都是无辜的生灵啊。”
    诸葛亮一震,猛然回头,却见自己的后母宋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进来。
    听她那话,看她那表情,显然是不小心听到了诸葛亮方才和曹仁的对话。
    宋氏吃斋念佛,心慈仁厚,听得诸葛亮要牺牲百姓的姓命,来保全军队,当然就有些看不下去。
    诸葛亮眉头一皱,眼珠子一转,心中便想到了应付自己后母的手段。
    诸葛亮当下便直起身来,正色道:“母亲此言差矣,儿并非是要牺牲那些百姓,儿是要成全那些百姓,助他们早曰成佛啊。”
    听得此言,宋氏就糊涂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九章 彼之包袱,我之珍宝
    拆了百姓的房子,让百姓在寒风之中瑟瑟的冻死,如此残忍的做法,怎还能说是成全了百姓呢?
    宋氏糊涂了,素白的脸庞间,不禁浮现出孤疑之色。
    诸葛亮却道:“母亲信奉佛学,可知佛经之中有个故事,曾说佛祖割肉喂鹰之事?”
    佛教虽传入中土时间不长,但在汉末这个时候已颇有些影响,诸葛亮喜好读书,三教九流的学说涉猎极广,对于这佛教的典故,自也有几分熟悉。
    “佛经中确有这个故事,可这又与现在的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宋氏茫然道。
    “当然有关系了,今百姓们把自己的房梁贡献出来,就如同佛祖,为了保全他人,而牺牲了自己。”
    “如此,百姓们纵然冻死,必也会得道成佛,魂归西方净土,这样看来,儿这么做,岂不是等于成全了百姓们呢。”
    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话,转眼把自己的残酷所为,说成了助百姓们身登极乐净土。
    宋氏愣怔了半晌,渐渐的陷入了诸葛亮的逻辑陷阱中,茫然片刻,忽露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啊,亮儿你这么一说,为娘心里就宽慰许多了,但愿那些百姓们,能够身登极乐吧。”宋氏感叹道。
    说服了继母,诸葛亮暗松了口气,嘴角悄然掠过一丝得意。
    “罢了,为娘就不打扰你了,娘这就去佛堂去,祈求佛祖收留那些勇于牺牲的百姓们吧。”
    说着,宋氏手捻着佛珠,念念有词的还往后堂。
    诸葛亮恭送继母离去,脸上转眼已重现阴冷,口中喃喃道:“无论你们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一切都是那颜贼造成的,你们的亡魂都去纠缠颜贼吧,这一切与我诸葛亮无关啊”
    诸葛亮叹息了半晌,一股冷风从窗户缝中钻入,诸葛亮背上一寒,不禁打了个冷战。
    “怎么这么冷,把火烧旺一点。”诸葛亮不满的抱怨道。
    左右仆丁,赶紧抱着大把大把的柴禾,毫不吝惜的往炉中塞去。
    转眼间,炉火熊熊,整个大堂已是温暖如春。
    相府之外,曹仁的拆迁行动,已经迅速的展开。
    曹仁的号令传下,近五千名身体强健的士卒,被分成十余队,深入到邺城各条大街小巷,闯入平民百姓家中,开始强行拆除房梁。
    一时间,邺城是嚎声震天,惊怖遍地。
    汉军的仁义之师,现在却变成了''队,不顾百姓哀求与阻拦,将一座座的房舍扒倒,把房梁房柱等一切能够燃烧的木料,统统的都搬走。
    百姓们自然不会甘心就范,哀求不成就只好阻拦,但汉军士卒却对那些阻拦的百姓,任意的拳打脚踢,毫不留情的动粗。
    阻拦无路,血流满面的百姓,只能哭着眼瞧着汉军把自家房子扒倒,把房中所有能烧的东西,统统都抢走。
    几天的时间里,汉军就拆了近一千座房舍,抢回的木梁是堆积如山。
    有了这些抢来的木料,汉军的柴禾供应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不再挨冻的士卒们,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自然不会再冒着军法处置的风险,去争抢柴禾。
    士卒们是爽了,可邺城的百姓却惨到了家。
    屋顶被拆,一家老小顶着茫茫天空,无处避风,无处躲雪,只能支个蓬子勉强御寒。
    可是,在此天寒地冻的时节,光靠一个篷子,如何能抵御得了风雪,无火取暖的他们,等待他们的只有冻死。
    果然,数天后,冻死的人数直线上升,老人小孩们身子弱,禁不住寒风,最先被冻死。
    至于年轻人们,虽然勉强可以撑一会,但除了严寒外,他们还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难关。
    无柴取暖,自然也无火煮饭,尽管百姓们粮草未绝,但看着白花花的粮米,却苦于无火去煮熟。
    没办法堵熟,便只有生吃,如此一来,因生吃而生病,又造成大面积死亡。
    时间进入深冬,邺城几乎已变成了冰封的地狱一般。
    是曰清晨,诸葛亮正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躺着,迷迷糊糊之中,却被耳边传来的哭啼吵闹之声吵醒。
    诸葛亮起了身来,很不满的问下人是何人在外吵闹。
    下人的回答,却让诸葛亮睡意全无,眉头不禁一皱,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
    此刻,数千名冻得手脚欲断,饿到发昏的百姓,正跪伏在相府门外的大街上,祈求诸葛亮能够可怜他们,分他们一点柴禾,以供他们取暖煮饭。
    诸葛亮穿上厚厚的袄子,一推房门,一股彻骨的寒意扑面而来。
    诸葛亮打了下冷战,下意识的把衣袄裹紧,不情愿的冒着严寒出门,前往府门而去。
    步入大院,上百名家丁和亲军,已肃列于紧闭的大门前。严阵以待,防备着门外的百姓破门而入。
    而声声凄凉的哀告声,在清晰的从门外传入,那悲惨的哭声,让这深冬的天气,显得更加的寒冷。
    “把门打”诸葛亮想要出府去安慰那些百姓,话到嘴边时,却又咽了回去。
    怎么安抚呢,那些百姓是来要柴的,除了给他们柴禾之外,任何安抚都是徒劳无功的。
    难道去跟他们说什么佛祖舍生的故事吗,这般借口,除了糊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