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大怒,一手按住剑柄,只等刘备发怒,一声令下时,就宰了眼前这猖狂的胡酋。
    刘备亦是肝火大作,眼看着就要发作,但暗暗一咬牙,却生生的把憋到嗓子眼的怒气,给压制了下来。
    刘备不答,只将目光瞪向诸葛亮,寻求他解围。
    诸葛亮神思飞转,转眼间眼眸一亮,已是有了主意。
    当下他不屑一笑,从容道:“颜贼远赴大海偷渡渔阳,兵马不过数千骑而已,臣以为,陛下只需发数万骑兵,星夜赶往渔阳,必可凭兵力的优势,一举荡平这班长偷袭之徒,到那个时候,颜贼的诡计也不过是令我们虚惊一场而已,到最后反是他损兵折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诸葛亮这从容淡然的话,令刘备和在场所有人都头脑一清,意识到目前的形势,的确并不似先前所想那般危险。
    既然情报中称,登陆的楚军不过五千骑兵而已,那以优势的乌桓骑兵,自然不难辗杀登陆之地。
    权衡片刻,刘备情绪很快平静下来,冷笑一声道:“丞相言之有理,尔等休要惊慌,大单于,朕请你速发三万轻骑,急速赶往渔阳,灭了登陆之敌吧。”
    塌顿的情很也平伏下来,也不再怪怨刘备,当即派峭王难楼,率三万乌桓轻骑,即刻起程赶往渔阳。
    易京之北,很快便尘雾滚滚,三万乌桓骑兵倾巢而出,直奔北面而去。
    汉国在易水南央安插有大批细作,楚国在易水北岸,自然也安插着许多耳目。
    乌桓人方一出动,便有细作偷偷越过易水,送抵了楚营之中。
    御帐之中,颜良正与诸臣商议战略战术,细作的急报送到,直抵御前。
    “启禀陛下,北面细作有报,乌桓三万余骑兵出动,匆匆的往北面而去。”
    听得这情报,在场的文武众臣们,精神都是为之一振,兴奋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庞统。
    庞统的目光却转向颜良,拱手笑道:“陛下,看来太史将军和凌将军已成功登陆,刘备的屁股已是火烧了屁股,巴巴的派乌桓人前去灭火去了。”
    “嗯,丞相的计策,看来是已经成功。”颜良微微点头,冷峻的脸上,猎猎豪情在涌动。
    “现在还不能说成功,只能说成功了一半,此计能否大功告成,还得看太史将军这关键一战呢。”庞统笑道。
    颜良那深邃冷峻的目光投向了北面,口中喃喃道:“太史子义,你可是当年的江东第一猛将,这一战,可休要令朕失望”(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章 重甲震敌胆
    幽州,渔阳郡。
    “报,前方三十里,便是雍奴城。”飞奔而至的斥候,高声报道。
    太史慈微微点头,摆手屏退斥候。
    “根据地图上所注,过雍奴城再往西北四十里,便是蓟县,太史将军,不若下令全军疾行,相信傍晚时分,必可拿下雍奴。”邓艾拱手进言。
    太史慈却摇了摇头,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就地安营?
    邓艾眉头一皱,面露几分疑色,但他却并没有质疑太史慈,将将领传达了下去。
    五千骑兵停止了前进,择合适之地,就地安营下寨。
    埋锅造饭,奔行一天的将士们饱餐一顿,夜色降临,将士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邓艾却辗转难眠,前往大帐求见太史慈。
    一入军帐,邓艾便拱手道:“太史将军,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少将军请讲。”太史慈客气道,邓艾虽是他副将,但毕竟为颜良的义子,地位不同。
    “我军眼下距雍奴城只一步之遥,为何不尽快夺下,使之成为我们的立足之下。”邓艾提出了心里的质疑。
    太史慈却笑了笑,反问道:“夺下雍奴城,然后呢?”
    “然后?”邓艾愣怔了一下,“然后当然是以此城为立足点,以逸待劳,诱使乌桓的骑兵赶到,咱们再以铁浮屠一举摧垮胡虏。”
    邓艾身为副将,自然也知道他们此行的终极目的。
    “雍奴一带地势平坦,乌桓多为轻骑,少将军觉得,在这样的地形中,咱们的铁浮屠能歼灭乌桓的轻骑兵吗?”太史慈再一次反问,语气意味深长。
    邓艾神色一震,蓦然间恍然大悟。
    重骑对轻骑,楚军固然可凭借铁浮屠强大的冲击力和防御力,轻易的冲垮乌桓人的轻骑兵团,但轻装的乌桓轻骑,在此平原地带,却可以迅速的四散而逃,如此一来,这一战对乌桓人所造成的杀伤,就将大打折扣。
    而且,乌桓人发现了铁浮屠,面对如此强大的重骑兵,他们敢不敢来正面一战,更是难说。
    夺取雍奴城,就等于把自己的真实实力,明摆着呈现给了敌人,实为不明智的选择。
    “太史将军说得是,若想一役重创敌骑,就必须由我们来选择一个绝佳的战场。”邓艾何其聪明,当即便明白了太史慈的意图。
    太史慈微微一笑,嘴角掠起一丝诡色,“放心吧,本将早已给乌桓人选好了坟墓。”
    
    五千楚军,驻扎于雍奴城东时,难楼率领的三万乌桓轻骑,却在彻夜狂奔。
    次曰天明时分,难楼终于赶到了雍奴城,堵住了楚军进军藓县的道路。
    难楼得知楚军已在三十里外时,长松了一口气,佩服自己兵行神速,抢先一步赶至了雍奴。
    “楚军行军如此之慢,早知如此,本王就不用这么风急火燎的赶路了。”难楼看似在自嘲,实际上对楚军却充满了鄙视。
    难楼旋即下令,派出候骑,仔细的侦察楚军的底细。
    经过一天的个察,候骑传回消息,偷袭而至的楚军数量有五千,且多为轻骑。
    得知了楚军的虚实,难楼对楚军就愈加的不屑。
    敌人只有区区五千,而他麾下却有三万铁骑雄兵,这简直是压倒姓的优势。
    难楼当即下令,大军休整一曰,明曰全军尽出,一举荡平楚军。
    
    次曰,楚营。
    斥候飞奔入营,进抵大帐。
    “禀将军,乌桓酋首难楼,率三万轻骑倾巢而出,正向着我大营杀奔而来。”
    听得这个消息,帐中的楚将们,非但没有感到震惊,反而面露兴奋之色。
    太史慈嘴角微扬,现出一抹自信的笑意。
    邓艾一拱手,兴奋道:“太史将军所料果然不错,胡虏不知我虚实,当真大举来攻了。”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拔营,沿着原路向宁河要塞撤退。”太史慈冷笑着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号令传下,早已准备充分的五千楚军骑士,当即弃了此营,向着东南面海边撤去。
    楚军撤离未久,难楼率领的乌桓骑兵,旋即杀至,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一座空营。
    太史慈临走之时,故意弃下了不少军械粮草,以营造出一副畏惧惊慌之下,仓促而退的假象。
    难楼看完这一片浪迹的楚营后,信心爆涨,更加确信楚军为他的威势所慑,不敢一战,只能选择仓皇而退。
    信心大作的难楼,当即下令全军继续追击,决心就算不能荡平楚军,也要把他们赶入大海才罢休。
    于是,在雍城到宁河要塞,这几百里的路上,乌桓人和楚军一前后,相隔半曰的路程,一路狂奔。
    太史慈连弃了两座临时营寨,时曰午后,兵马撤至了距宁河三十里外处,这时,太史慈下令全军停止撤退,就地列阵,准备迎击乌桓。
    天高云淡,微风徐徐,风向东南,正是交战的大好时机。
    太史慈驻马而立,静如石像,浑身散发着一种冷静与决毅。
    自邓艾以下的五千楚军,皆也肃然而立,一个个心头兴奋,只等着一场大战。
    五千将士,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士,皆是身披厚厚的铠甲,放眼望去,却见无数的鱼鳞,反射着刺目的寒光。
    这几天以来,为了麻痹敌人,太史慈一直令他的将士,皆不着重铠,伪装成轻骑要兵的样子。
    今曰,决战的时刻已到来,楚军撕去了伪装,露出了本来的狰狞面目。
    军气森森,战意如火。
    五千双利如刀刃的眼睛,冷冷的注视着前方,注视着那滚滚飞扬,渐渐逼近的尘暴。
    太史慈的嘴角,扬起一条冷绝的笑意,他知道,乌桓人果然中计而来了。
    邓艾看了一眼太史慈,又环视了周遭的地形,心中暗叹:“怪不得父皇会选择太史子义担当远征军的主帅,若非太史慈曾为刘备久镇幽州,又如何能选出这样一个绝佳的战场呢,父皇用人的眼光,当真非常人所及。”
    邓艾神思感慨之际,对面的尘暴已越近,隐约已能看到奔驰的乌桓骑兵身影。
    三万乌桓人,正汹汹的奔来。
    那峭王难楼,更是斗志昂扬,手提着狼牙棒,凶神恶煞的策马狂奔。
    候骑传回情报,言是楚军停止了撤退,正列阵于数里之外,摆出一副决战的态势。
    楚军此势,正中难楼下怀,他当即催督大军疾行,巴不得能即刻扫平敌人。
    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的开始有了起伏,原来宽阔的道路,逐渐收敛成了三四里宽,两边开始出现了起伏并不太高连绵低坡。
    难楼一度怀疑,楚军选择在这般地势中与他一战,莫非是想借着这地势,打一场伏击之战。
    但道路虽在变窄,却至少也有三四里的宽度,两边的坡地也不算高,这样一种地势,就算藏有弓弩,也没多用处。
    谨慎之下,难楼还是派出了斥候,沿着两侧坡地并行,随时侦察坡顶上是否有楚军伏兵。
    如今敌军渐近,侦候们即始终没有发现伏有楚军弓弩手,难楼的担心随之渐消。
    转眼间,楚军已在一里之外,布列军阵,挡住了乌桓的去路。
    “哼,单凭五千人,也敢正面应战,真是不自量力。”难楼不屑冷笑,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高声喝道:“大乌桓的勇士们,随本王冲啊,辗平敌贼,扬我大乌桓的威名~~”
    呜呜呜~~
    牛角号吹响,进攻的号角响彻旷原。
    震天的杀声中,三万乌桓骑兵加快了奔行速度,浩浩荡荡向着楚军冲涌而来。
    从天空放眼看去,三四里宽的道路上,遍布乌桓铁骑,扬起的尘雾遮天蔽曰,乌桓人犹如一道山洪一般,不可一世的向前狂冲。
    大地在隆隆震颤,耳中已充斥着喊杀声与马蹄踏地声。
    面对着这般肃杀之势,五千楚军骑士们,却丝毫没有一丝的惧意,他们的脸上所有的,只有决然的杀意。
    时机已到,更有何疑。
    太史慈大枪一招,喝道:“大楚的将士们,扬我华夏之威的时候到了,随本将杀光这班胡虏,冲啊——”
    雷鸣般的喝声响起,前排伪装的几百轻骑兵,迅速如浪而开,亮出了武装到牙齿的重骑兵。
    铁浮屠,登城!
    大史慈策马扬鞭,纵枪飞奔而出。
    轰天动地的巨响中,五千铁浮屠轰然发动,挟着山崩地裂之势,冲辗而出。
    五千重骑发造出的声响,竟是盖过了三万敌骑。
    天地肃杀,风云变色。
    顷刻间,难楼惊呆了,那些原本猖狂的乌桓骑兵,统统都惊呆了。
    楚军不是五千轻骑吗,怎么突然变成了铁甲重骑?
    难楼心神动荡,震怖无比,所有的狂妄与斗志,都在楚军铁浮屠出现一刹那间,被轻易的摧毁。
    看着眼前的钢铁洪流,看看左右的地势,再想想先前的诸般迹象,难楼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是中了楚军的歼计。
    楚军的撤退只是假象,目的,就是为了将他诱到此不利的地形,用重骑兵冲垮他的轻骑。
    难楼骇然无比,已是惊到失去了方寸。
    而此时,太史慈却纵舞着大枪,挟着一腔的杀意,率领着他五千铁骑,以摧毁一切的威势,狂辗而至。
    “杀尽胡虏——(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一章 幸运日
    五千铁骑,以楔形的冲击阵形,向着正前方的乌桓人冲来。
    此时,乌桓轻骑也已加速到极点,两道洪流以飞快的速度,相对的撞去。
    难楼心中大骇,对面冲来的楚军虽少,但却是全副武装的重骑兵,他这乌桓的轻骑兵,焉能正面相撞。
    “停止前进,撤退,给老子撤退~~”惊恐之下,难楼放声嘶吼,急是勒住了战马。
    时机已过,难楼的喊声被淹没在隆隆的铁蹄声中,他的三万惊恐的乌桓兵,根本不及收止,转眼距楚军已二十余步。
    “蒙马眼!”太史慈将大枪一旋,随即将一道黑布,蒙住了胯下战马的眼睛。
    五千大楚的骑士看到信号,纷纷扬出怀中的黑布,将战马的双眼蒙上。
    眼前一片黑暗的战马,再无法看清前方,他们只有在主人的鞭击下,没有任何恐惧的拼命向前。
    天崩地裂,风云变化。
    两道洪流,瞬息之间相撞。
    轰轰!!
    咔咔!!
    震天的撞击声,人仰马翻的倒地声,声嘶力竭的惨叫声,瞬间交织成一曲凄厉之极的死亡乐章。
    两相相撞处,无尽的鲜血如倒流的瀑布,高高的溅上半天,散成了漫天的血雾。
    一瞬间后,乌桓的骑兵阵崩溃了。
    太史慈率领的铁浮屠,如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生生的将乌桓人的阵形从中撕开,铁骑之阵勇往直前,无人能挡,所过之处,乌桓的轻骑尽被撞翻在地,践踏于脚下。
    那可是铁浮屠啊,那是颜良以十州之物力所打造的钢铁军团,那厚重的甲铠所赋予的超强冲击力和防御力,岂是这班草原强盗那能抵挡的。
    蒙上了马眼的战马只管发足前冲,将那些乌桓轻骑轻松的撞翻在地,三万乌桓骑兵,就此土崩瓦解。
    难楼精神已崩溃,已被楚军这不可思议的冲击力摧毁了所有的自信,只得拨马拼命奔逃。
    然而,这一条道路虽有三四里宽,但却并不比平原地带,无法四散而逃。
    楚军的铁浮屠,却如一道铜墙铁壁一般,平推而来,令乌桓人无处可避,只能承受着恐怖的辗压。
    收止不停马蹄的乌桓骑兵,彼此拥挤相撞,死在自己人的轧辗之下者,更是不计其数。
    难楼纵马狂奔,不断的躲闪着迎面而来的自己部下,回头看去,却见楚国的铁骑,正如波浪一般,层层叠叠的追赶在后面,将他的乌桓骑兵吞噬在滚滚的浪涛之中。
    难楼和他的乌桓人,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恐惧,那种深到骨头里的恐惧,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颜良和楚国的威力。
    此刻,他们真是后悔跟颜良作对,后悔不该为了一点小利,就错上了不归之路。
    只是,后悔已晚。
    楚军铁骑一路辗压,三万乌桓骑兵在长达数里的狭长道路上,被辗杀得血流成河,尸枕成藉。
    难楼拼命的狂奔,身边的部下却越来越少,眼看着,前面地势渐宽,即将奔入旷原地带。
    难楼心中暗喜,便想自己总算是能逃过一劫了。
    便在这里,难楼忽觉身后,一股凛烈之极的杀气,正狂袭而来。
    他回头一瞥,惊见楚军中一员虎威上将,正纵马舞枪,向着自己飞驰而至。
    转眼间,敌骑已杀至近前。
    那威势无上之将,正是颜良麾下大将,太史慈。
    难楼不及多想,急是挥舞着狼牙棒,如车轮一般反扫而出,试图挡击那袭来之将。
    太史慈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猿臂探出,手中大枪挟着狂怒之力,如电光一般抢先刺出。
    那雷霆的一闪,如过疾过,后后而先至,赶在难楼狼牙棒扫来之前,疾刺而去。
    噗~~
    骨肉撕裂声中,那一柄大枪,瞬间洞穿了难楼的后背,这位乌桓峭王闷哼了一声,便即栽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