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此去柳城,尚有百余里路程,不若等步军赶来会合,大军再继续前行。”赵云进言道。
    颜良却摇了摇头:“这里已近草原,乌桓人不久必会得知我军的行迹,不能再等步军,大军即刻进入平原,直取柳城。”
    兵贵神速,颜良不走滨海道,而选择走人迹罕至的卢龙道,为的就是杀乌桓人一个措手不及,又岂会在这个时候停下脚步。
    赵云深知兵法,自知颜良的用意,也不犹豫,当即将颜良的旨意传下。
    三万楚军轻骑,只略作了休息,便即进入塞外平原,开始了真正的长途奔袭。
    此番的出塞作战中,颜良带了文丑、赵云、太史慈三员大将,这三将皆是统帅骑兵的好手。
    诸将各统本部神行骑,随着颜良一路狂奔,昼夜不停,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奔行了一百余里。
    旭曰东升,无尽的原野上,一道山岗印入眼帘。
    向导称,那座山岗即是白狼山。
    过了白狼山,柳城就在眼前。
    颜良精神振奋,策马上山,驻足远望,果然见东北方向,一座城池在晨雾中若隐若隐。
    那城池的四围,密密麻麻的扎满了帐篷,不计其数,足以容纳十余万落人居住。
    毫无终问,那里便是乌桓的大本营了。
    柳城方向,隐隐约约的听到急促的号角声,那应该是紧急集合的示警声,到了这个时候,乌桓人终于也发现了楚军的行迹。
    一支支的乌桓骑兵队,仓促的从营落在奔出,向着白狼牙附近集结,观其仓促之状,显然是事先前没有任何准备。
    颜良的嘴角,掠起了一抹冷笑,他想要的兵贵神速的效果,看来是达到了。
    五百里塞外绝地,果然是没白走。
    颜良豪气干天,马鞭一扬,厉声道:“传朕旨意,诸军结阵,这一战,朕要一举灭尽乌桓!”(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章 让胡虏血债血偿
    柳城中,乌桓的大单于塌顿,尚在他的王庭皮帐中,银辱着从汉地劫来的女子。
    雍奴一战,塌顿损失了近三万的骑兵,就连他所依倚的左膀右臂,峭王难楼,也在那一役中丧命。
    可以说,乌桓的实力,在那一役遭受了重创。
    那一役后,塌顿才真正认清了楚国的可怕,认清了颜良的可怕,他很明智的选择了率部众从右北平和辽西撤出,撤往了这柳城老巢避难。
    如今滨海道隔断,楚军对他是鞭长而莫及,塌顿紧绷的精神,这才松了下来,暗自为自己的果决而庆幸。
    危急解除,精神大悦的塌顿,自然就开始了他奢银的生活,曰曰纵酒,夜夜靡乱,享受着从汉地抢来的财富和美人。
    塌顿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情的享乐,养精蓄锐,等到入冬之后,滨海道冻结可行之时,他就可以率他的轻骑入塞,肆意的烧杀抢掠,以报当初一败之仇。
    正行乐时,一名乌桓兵闯入大帐,尖叫道:“启禀大单于,大大大事不好了。”
    “何事这般慌张,扰了老子的兴致。”正搂着抢来女人,享受那香喷喷酥胸的塌顿,没好气的喝斥道。
    “禀大单于,白狼山发现大股楚国骑兵,正向着柳城杀来。”乌桓兵颤声叫道。
    “什么!”塌顿大吃一惊,将怀中女子一推,腾的跳了起来。
    塌顿几步上前,将那乌桓兵一把拎起,大叫道:“滨海道已断,楚军如何能出现在白狼山?”
    “小的,小的也不知啊。”
    塌顿惊恐万分,也不及再多问,急是披挂出营,传令汗鲁王乌延,以及诸部的统领,即刻出营集结,往白狼山迎击楚军。
    数万名乌桓个个惊愕不解,在示警的号角声催促下,仓促出营,向着白狼山飞奔而去。
    当塌顿进抵白狼山前时,却发现数不清的楚军,已列阵已待。
    刀戟森森如林,战旗滚滚如涛,那冲天而起的杀气,汹涌可怖。
    果然是楚军,而且还是一支规模庞大的楚军骑兵。
    塌顿惊愕万分,怎也想不通,楚军如何能通过滨海道,避过他的耳目,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自己的老巢门前。
    “大单于,楚军必是走了卢龙古道,方才能突然出现在白狼牙。”奔驰而来的汗鲁王乌延,放声大叫。
    卢龙古道!
    塌顿恍然惊醒,这时才猛然想起,除了滨海道之外,竟还有一条卢龙古道。
    可是,那条古道已经废弃了两百余年,楚军又是怎么可能走通的呢?
    塌顿难以置信,他的乌桓骑士们皆也惊慌失措,整个乌桓军团中,都在弥漫着一种恐慌的气氛。
    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从白狼山上响起,山顶上,那一面高耸的大楚皇族,正飞舞摇动。
    山顶上,颜良驻马扶剑,俯视着仓促而来的敌兵,眼眸中杀意凛烈。
    “陛下,乌桓人也有三万多骑,且以逸待劳,我军此战恐怕会很艰难啊。”周仓凝眉顾虑到。
    颜良却自信无比,没有丁点的顾忌。
    乌桓人虽是众多,又是以逸待劳,但他们单兵战斗力强,整体作战却逊于训练有素,军纪如铁的楚军。
    且看今阵势,乌桓人全无防备,仓促前来迎战,连阵形都没结好,如此之敌,焉有何惧。
    颜良马鞭一指,傲然道:“狭路相逢,勇者制胜,传朕旨意,全军出击,给朕杀尽胡虏——”
    呜呜呜~~
    咚咚咚~~
    号角声,战鼓声,冲天而起,震天撼地。
    “杀尽胡虏!”
    “杀尽胡虏!”
    愤怒的吼声,如满天惊雷,方圆数十里皆为这雄浑热血的吼声所笼罩。
    赵云、文丑、太史慈,三员当世名将,率领着本部兵马,轰然裂阵而出,向着迎面而来的乌桓之团冲击。
    从天空俯视,三万神行铁骑,如一柄硕大的巨矛,贴着辽阔的草原,飞射而出。
    黑色的战甲,反射着旭曰的晨光,凛烈至极的杀气,令天地变色。
    楚军,抢先发动进攻。
    如此浩荡的气势,直令乌桓人为之震撼,未战,胆色已怯。
    塌顿震惊了,他没有想到,楚军从卢龙道远道而来,竟是不顾拔山涉水之苦,胆敢抢先发动进攻。
    眼见敌人声势浩大,己军士气已沉,塌顿心知形势不利于本方。
    若换作平时,形势不利,塌顿早就下令全军撤退,不敢跟楚军硬碰硬。
    这一次,塌顿却不得不战,因为他的身后就是柳城,近十七八万的乌桓男女丁口,都在那里。
    塌顿若是一退,楚军长驱而至,必将屠尽这十七八万的乌桓人。
    无别选择,唯有一战!
    “大乌桓的勇士们,给本单于挡住楚狗,保卫我们的家园!”嘶吼声中,塌顿抖擞精神,纵马舞棒,狂杀而出。
    汗鲁王乌延也纵马而出,口中大叫:“杀尽楚狗——”
    乌桓的两在统帅,皆已杀出,军心震恐的乌桓人,只得鼓起勇气,追随而出。
    三万阵形凌乱的乌桓骑兵,迎着楚军锐不可挡的楔形巨矛,嚎叫着冲了上去。
    草原一望无际,最适合骑兵奔驰,只转眼间,两支骑兵军团,便是轰然撞在了一起。
    撞击的一瞬间,马嘶人嚎,兵器断折,肉血摧裂之声,响彻了旷野,将天地间一切的声音,统统都淹没。
    紧接着,一股股的鲜血喷上天空,转眼形成了遮天的血雾。
    太史慈一马当先,率领着五百铁浮屠重骑,冲杀在阵形的最前端。
    这五百铁浮屠,就如同大枪上的枪头,锋利无双,将阻挡前进的一切撕碎。
    此番出塞远征,因是长途奔袭,重骑不利于行军,故颜良将大多数的铁浮屠,都留在了幽州,仅只带了五百铁浮屠。
    但仅仅只是这五百重骑,已然经足够了,厚重的铠甲,那恐怖的防御力与冲击力,是任何乌桓铁骑都无法阻挡的。
    在铁浮屠的开路中,楚军由南向北,生生的将乌桓军团从中截成两段。
    阵形一破,本就军心不整的乌桓人,旋即陷入了更加混乱之中。
    此时,文丑和赵云各率一军,分从左右两侧斜刺里杀出,很快又将乌桓两截的军队,再度冲散。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三万乌桓骑兵便被撕扯得四分五裂,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混乱境地。
    乱军中,但见赵云枪舞如风,银枪过处,数不清的乌桓骑兵被放倒在地。
    身陷困境的那汗鲁王乌延,眼见赵云威不可挡,心中生怒,狂啸一声,挥舞着大斧冲杀而来。
    “楚狗,敢在本王面前逞狂,老子要你的脑袋。”狂啸声中,乌延直冲而来,手中大斧呼呼生风,向着赵枪狂斩而下。
    浴血的赵云,却毫无惧色,冷峻的脸上,反而涌起了一丝不屑。
    胡虏狗贼,也敢在我常山赵子龙面前得瑟,简直是自寻死路。
    一声低啸,赵云拨马回身,枪如游龙一般电射而出。
    那一招出势极快,枪式变化莫测,竟是后发而先至,轻易的穿破了乌延的大斧,直射向他的胸口。
    一招交手,乌延骇然变色,他万没有想到,这员楚将的武艺,竟是强大到如此地步。
    惊骇的一瞬,赵云的银枪已瞬息射至。
    “啊~~”一声惨叫,乌延的胸口已被洞穿,鲜血瞬间如泉水奔涌。
    乌延眼珠睁到斗大,几乎要迸裂出来,那垂死前的惊骇眼神,仿佛无法相信,自己这大乌桓的汗鲁王,竟然在一招之前,就被这楚将杀败。
    噗!
    赵云猛一收枪,枪柄反扫而出,将乌延击落于马。
    那乌延猛哼一声,栽落马下,本还尚有一口气,却被随后辗来的楚军铁骑,踩踏成粉身碎骨。
    汗鲁王一死,乌桓左翼之阵,就此崩溃,神魂瓦解的乌桓胡虏,成了楚军将士任意宰杀的羔羊。
    “大单于,左翼完全崩溃了,咱们要撑不下去了。”左翼处,一名头领向塌顿惊叫。
    塌顿举目远望,果然见左翼方向,汗鲁王的大旗已经倒下,乌桓军正望风而溃。
    塌顿骇然变色,万不想楚军在长途奔袭,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战斗力竟仍如此的强劲,竟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击溃了自己的左翼军团。
    左翼一崩,右翼的乌桓残兵,斗志也跟着被摧毁,许多人不得号令,便是抱头而逃,擅自的退出战场。
    “不许逃,给本单于顶住,为了我们的家园,给本单于顶住。”塌顿厉声吼叫,试图镇压崩溃的军势。
    无济于事!
    军纪不整的乌桓人,处于优势时,尚可奋勇一战,一旦处于劣势,所有的缺点就都逞现出来。
    成百上千的乌桓四下溃散,却为穷追不舍的楚军,从后辗杀。
    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方圆数里的战场,都变成了一片血之沼泽。
    正当塌顿声嘶力竭的吼叫声,斜刺里处,一队楚军如奔雷般狂袭而至。
    当先那一员大将,威风凛凛,手中大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收割着乌桓人的人头。
    大楚第一大将,骠骑将军文丑,枪舞大枪,直取塌顿而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一章 血洗胡营
    “文”字的大旗,猎猎飞舞,塌顿一眼认出,那向着自己杀来的敌将,必是楚国大将文丑。
    当年文丑尚在袁绍麾下时,就已纵横河北,声名远播。
    如今,再次杀回河北,那赫赫的战功,早已令天下之人,哪怕是塞外的胡虏,也闻风丧胆。
    塌顿眼见文丑杀来,焉敢与战,也顾不得什么保护家园的誓言,拨马就逃。
    文丑岂容这酋首走脱,纵马舞枪,一路狂追。
    “快,给本单于拦下那敌将!”惊恐的塌顿,一面催马狂奔,一声尖叫。
    左右那些乌桓亲骑不识文丑之名,听得命令,皆拨马回身,前来阻挡文丑。
    此等土鸡瓦狗之辈,又岂入文丑的法眼,但见他大枪招式如闪,正大雄浑,无可阻挡。
    枪锋过处,乌桓人的尸体尽被留在身后,血腥的杀戮,直令乌桓人胆战心惊,不敢抵挡。
    不过,正是这些乌桓人,拼了姓命的拖延,总算是迟滞了文丑的追击,使得塌顿能瞅得空隙,越逃越远。
    塌顿回头一瞥,眼见杀神般的文丑越来越远,心中才暗暗的松了口气,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就在塌顿转回身时,还来不及喘口气时,斜刺里,又有一队楚骑如电而至。
    当先那将,同样一杆大枪,亦是所向无敌,如狂风一般,射向塌顿。
    杀来楚将,正是东莱太史慈。
    原来,太史慈以铁浮屠重甲骑开路,撕裂了乌桓阵形后,便从北向南折返而来,重新加入了战场。
    立功心切的太史慈,从一开始就在寻找着塌顿地的王旗,今眼见他望北遁来,便率铁浮屠斜刺里辗来。
    铁浮屠无人能挡,一路平推而来,毫无阻挡的杀至了塌顿跟前。
    那塌顿大吃一惊,刚刚回身时,太史慈已纵马杀近,塌顿来不及思索,急是本能的挥起狼牙棒相挡。
    只是,太史慈这一击来势太快,大枪的力道势如开山,只听“铛”的一声,塌顿手中的狼牙棒,竟是脱手飞将而出。
    一招之际,损折了兵器,塌顿惊骇之余,更是气血翻滚,几难坐稳。
    这时,太史慈如风一般从他身边抹过,错马而过时,猿臂探出,呼的便将他从马上拖了下来。
    太史慈,只用了一招,便生擒塌顿。
    此时,文丑方才杀败阻挡乱军,追至了近前,见得塌顿已为太史慈所擒,欣喜之余,不禁又流露出憾色。
    “骠骑将军,对不住了,这擒拿酋首的大功,我太史慈抢先一步拿去了。”太史慈一手拎着塌顿,一手摇枪,向文丑“告罪”。
    文丑也不计较,只哈哈大笑,何等的豪迈。
    塌顿被擒,汗鲁王乌延被杀,乌桓人群龙无首,全线的奔溃。
    白狼山顶之上,驻马远望的颜良,清清楚楚的目睹了己军奋勇大胜的整个过程。
    见得乌桓单于大旗倒下,颜良更是兴奋难抑,热血沸腾。
    不多时,一骑斥候飞奔上山,激动的叫道:“启禀陛下,子龙将军阵斩乌延,太史将军生擒敌酋塌顿,全军大获全胜,乌桓人已是全线崩溃。”
    “好啊,这一仗打得漂亮。”颜良兴奋之极,马鞭向北一指:“传令全军杀奔柳城去,给朕把柳城屠了,城外的胡虏,统统都抓起来。”
    柳城之中居住者,多为乌桓贵族,这些人颜良自不会留情,当然要把他们统统杀光,以报复他们对汉地的抢掠。
    至于那些城外的那些普通乌桓男女,颜良活捉他们,当然也不是出于仁慈,而是要把他们罚为奴隶,令他们充当修筑驰道的劳动力。
    斥候飞奔下山,将颜良的旨意,传达给了诸将。
    众将们正杀得眼红,得此圣意,更是抖擞精神,催动着骑兵们向北狂辗而去。
    不多时间,楚军兵分三路,已是杀到了柳城。
    城外营帐中的乌桓男女老弱,个个已是惊恐失措,乱成一团四处逃命,却为楚军四处驱赶围困。
    文丑则率一军,穿过营帐区,直取柳城。
    此刻乌桓主力尽丧,柳城已是无人可守,文丑不费吹灰之力,便是纵骑杀入了城中。
    “陛下有旨意,屠尽柳城,大楚的将士们,给本将随便杀,杀得越多,功劳越大,哈哈——”
    文丑放声狂笑,手中大枪连舞,将几名穿着华贵,正抱头而逃的乌桓贵族,刺倒于枪下。
    楚军铁骑如潮水般涌入柳城,开始了对乌桓人的雪洗。
    自古以来,总是胡人牧马南下,不时的对汉朝的城池血洗屠杀。
    而汉朝呢,即使如汉武帝,主动的出击抗击匈奴,所求者也只是匈奴的臣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