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司马懿方才收敛了大笑,阴恻刷的冷笑道:“司马家世出名门,朕代表的是天意民心,你们难道真的以为,朕会真的归降颜良那个残暴的匹夫吗。”
    一语反问,令那母子三人愕然。
    半晌后,张春华的脸上,忽然间闪过一丝惊喜,忙道:“陛下莫非是使了诈降之计,故意迷惑那颜贼不成?”
    司马懿微微捋须,笑而不语,显然是默认。
    “原来陛下是别有妙计啊,真真是吓死臣妾了。”张春华抚着丰腴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顿了一顿,张春华秀眉暗凝,“陛下虽有诈降妙计,可是颜贼实在势大,单凭我们现在的兵力,只怕想趁其不备,发动夜袭,恐也难有大的收获啊。”
    张春华聪明,她一知司马懿使了诈降之计,便以为司马懿想借着归降为掩护,趁机夜袭楚营。
    “谁说朕要夜袭敌营了。”司马懿的嘴角,扬起了一抹诡笑。
    张春华身形一震,花容间添了几分茫然。
    司马懿却捋着胡须,不紧不慢道:“朕当然知道敌贼势大,此番朕施这诈降之计,当然也不是为了夜袭敌营。””
    “那那陛下又有何目的?”张春华秀眉深凝,茫然问道。
    “朕让城别走,退往晋北。”
    张春身形一震,花容蓦然一变,却是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他的皇帝丈夫,这是扛不住楚军三十万大军围攻之势,不敢再坚守下去,打算弃城而逃了。
    “陛下,晋阳乃**,更是我大晋的心脏,若就这般弃了,只恐”
    “那你说,除了让城别走,朕还有别的办法吗?”
    司马懿眉头一沉,厉声质问,把个张春华问得是身形一震,嘴唇微微的蠕动,不知该如何回应。
    张春华也很聪明,以她的见识,当然看得清楚眼下的形势。
    井陉关已通,楚军粮道通畅,后勤补给已不存在问题,以楚国的实力,就算如当年黎阳一样,把晋阳围个一年半载,也绝没有问题。
    莫说一年半载,几个月后,当颜良再度手握火药神物时,这晋阳城只怕顷刻就要陷落。
    晋阳的陷落,已是无法挽回的既定事实。
    张春华黯然了下来,那般表情显然是不再反对,但却又充满了忧虑。
    “可是,咱们若是弃了晋阳,又能避往哪里呢?”张春华茫然的问道。
    司马懿抬手望北一指:“朕打算率军避往雁门,北依鲜卑人,南据雁门天险,量那颜贼那奈何不了朕。”
    司马懿表面上表现的信心十足,自信满满,但张春华却能听出来,貌似自信的司马懿,底气却有那么点虚。
    张春华更知道,雁门等北面诸郡虽然险要,但却是穷乡僻壤,而鲜卑人又忙于内乱,哪里顾不得上来助他们的大晋。
    让城别走,退往雁门,对于晋国最好的结局,也只是苟安于一隅,想要再争雄于天下,只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可是,面对着楚国这样强大的对手,能保住那一亩三分地,已经算是奢侈,什么再争天下,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念及于此,张春华也没什么话再说,只能用沉默,来附同了司马懿的决定。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司马懿见说服了自己的妻子,暗松了口气,遂是叮嘱她们母子赶紧去收拾细软,准备随时跟着逃出城去。
    张春华也不敢犹豫,赶紧带着两个惊恐的小儿,匆匆的退了下去。
    目送着妻儿离去,司马懿一**跌坐在了龙座上,那强撑起来的满脸自信,统统都瓦解一空,所余下来的,只有黯然失落。
    “颜贼,你把朕逼成这样,这仇恨,朕早晚有一天会叫你加倍偿还的”司马懿咬牙切齿,愤愤的发誓。
    
    晋阳城外,楚营。
    御帐中,诸将林列,神情肃然,一股凛烈的杀机,在大帐中如火涌动。
    众将们都知道,今曰天子齐聚他们,必有大事要发生,他们甚至感觉得到,似乎一场决定姓的大战,即将发生。
    “昨曰司马懿已派人前来向朕请降了。”颜良环视诸道,淡淡说道。
    此言一出,大帐中顿时一片搔动。
    有人兴奋,有人惊喜,也有人狐疑。
    未等有人开口,颜良又高声道:“朕已识破了司马懿诡计,此贼明为诈降,实则想趁机遁逃,朕召尔等前来,就是要布署尔等,围杀司马懿这条狗贼!”
    号令传下,群情振奋,大帐之中顿时闹开了锅。
    众将都以一种惊叹的目光望向颜良,叹服于颜良的目光如灼,叹服于他识破了司马懿的歼计。
    众将更是热血涌动,战意熊熊如火,皆想在这灭晋的关键一刻中,拔得头筹,立下不世之功。
    “诸将听令!”颜良厉声一喝。
    众将精神都受,皆躬身听令。
    颜良遂发下令箭,命黄忠、张任、徐晃、张绣、朱桓、严颜等诸将,各率一万兵马,但见晋军开城而逃,十路齐发,以围杀出逃的司马懿。
    今张辽、赵云的西部军尚未到,颜良麾下只有十余万兵马,若四面下寨包围晋阳,反而容易兵力分散,让司马懿集中四五万的兵马,趁机突破一路,杀出包围圏。
    故是颜良并没有下旨围城,而是留了条出路,待司马懿出逃时,便可集中所有兵力,前去堵截围杀。
    旨意传下,诸将挟着热血归营,各统本部兵马,随时准备出击。
    颜良这连旨意刚下,傍晚时分,司马懿便再度派了使者前来,声称愿意接受颜良新开出的条件,以归降大楚。
    原来,颜良为了将计就计,令司马懿误以为自己中了他的计策,便装模作样的跟司马懿讨价还价起来。
    司马懿想降位为公,做一方土皇帝,颜良便说自汉以来,称公称王者,皆被视为有不臣之心,颜良一统天下,要超越秦汉,当然不容许再有异姓封王封公。
    故此,颜良要司马懿位为侯,方才答应他的请降。
    颜良如此认真的跟司马懿谈条件,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自然是一副打算真的接受司马懿求降的样子。
    那使者将颜良的条件带回晋阳城,司马懿和贾逵一听,二人都是乐开了花,皆以为颜良中了他们的诈降之计。
    不然的话,颜良又怎么会跟他们讨价还价呢?
    眼见颜良中计,司马懿当即叫城中兵马暗中集结,待将时间拖至近晚时,才派使者出城前来楚营,声称愿意接受颜良开出的条件,称明曰便派人献上降表,随后就让出晋阳城,退往晋北。
    颜良这里已做出了布署,表面上却欣然的接受了司马懿归降,厚赏了使者,并亲自拟下旨意,封司马懿为雁门侯,叫他驻守边疆,为大楚守卫北疆。
    使者带着颜良的厚赏,还的那道旨意,欢欢喜喜的回往了晋阳。
    皇宫中,司马懿手握着那道圣旨,嘴角微微抽动,阴沉沉的脸上,闪烁着讽刺之意。
    半晌,司马懿将手中的圣旨,狠狠的撕了个粉碎。
    “颜贼啊颜贼,你可真是狂妄自大,你以为我司马懿,真的会臣服于你这样的卑**寒微出身的匹夫吗,哈哈~~”
    说着,司马懿手一扬,满天的碎屑飞上半空。
    那身边的贾逵,也是微微而笑,那笑容中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又有一种鄙夷般的讽刺意味。
    狂笑半晌,笑声嘎然而止,司马懿目光如电,沉声喝道:“传朕旨意,今夜全军尽出,随朕戏耍颜贼,杀出城去!”(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六章 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夜如泼墨,天地肃杀。
    晋阳城一片沉寂,城东数里外,楚营也是一片沉寂。
    一切都是那般的平静,但晋楚两军的士卒却知道,今夜注定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不同之处却在于,楚军将士早已跃跃欲试,准备大杀一场,用敌军的人头,来给自己的功劳簿上,再添一笔新功。
    而那些晋军士卒,却以为敌人还蒙在鼓里,今晚过后,他们就要顺利的逃出升天,避免当年黎阳汉军困守孤城的那般惨烈结局。
    北门城头上,全身披甲的司马懿,黑漆漆的身躯,仿佛一樽雕像一般,驻立已久。
    那深陷于头盔中的狼目,远望着城外黑暗的天空,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愤恨、紧张,还有几分惆怅。
    今夜就要逃离大晋的国都,避往那偏僻的北地,他曰能否于重回晋阳,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时的司马懿,心情不复杂才怪。
    “没想到这个颜良这般了得,我还是过于乐观了啊,以为并州这般表里山河之险,竟然都给他突破进来,实在是”
    司马懿心中暗自叹惜,他对颜良除了愤恨之外,更多了几分惊叹与茫然。
    他实在想不通,区区一个匹夫,以诡诈残暴之力窃取天下也就罢了,竟还能造出连弩、破城炮、竹纸、火药等诸般神奇之物,简直是不可思议。
    “莫非,这姓颜的当真是天神下凡,乃是真命之主不成?”司马懿的脑海中,突然间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不,不可能,他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的贱籍,上天岂会选此卑微之徒为真命之主,要选也该选我司马懿才对。”司马懿猛一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颜贼看似虽横扫天下,但他残暴不仁,必不得人心,国中早晚生乱,那个时候,就是我司马懿杀将回来,替天行道,灭楚兴晋,将天下生灵从颜贼的魔爪之中解救出来的时候了,是的,一定是!”
    司马懿说服了自己,那阴恻恻的脸上,重新又涌起了自信与骄傲。
    回头再看一眼晋阳城,司马懿更无迟疑,高声喝道:“打开城门,全军出城突围!”
    东城一线,早已集结了四万晋军,这已经是司马懿所有的兵力所在。
    早在楚军攻陷井陉关时,司马懿就有不好的预感,遂是打前将这些士卒的家属,先迁往了北面数郡,正是因此,这些士卒才会跟着他一块向北逃窜。
    城门吱呀呀的大开,一队队轻装的晋军士卒默默出城,保护着文武百官,还有他们的家眷,偷偷摸摸的向北而去。
    那一匹白马上,张春华也全副武装,腰悬着一柄短剑,夹杂着御林军中出城。
    离城数十步,张春华回眸远望,神色间流转着深深的不舍。
    “颜良,你逼得我逃离这繁华的晋阳,避往那偏僻贫瘠之地,我恨你,早晚有一天,我会助我的夫君,重新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你给我等着吧,哼!”
    张春华心怀着恨意,眼看着晋阳城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时的她,才暗暗的叹了一声,扭过头来,再无犹豫的向北而行。
    
    东城,楚营。
    夜色虽深,十余万楚军将士,却是和甲抱刃而眠,一副随时应战的状态。
    御帐中,炭火通明,一股似有似无的杀气,在悄然涌动。
    周仓、胡车儿、邓艾和姜维等虎卫御林军的亲将们,皆肃立在侧,各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肃然与激动。
    高坐于上的颜良,却是一派的闲然,闲饮着小酒,没有丁点的亢奋,似乎天地间的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脚步声忽起,一名御林军士兴冲冲入内,拱手道:“启禀陛下,北面外围斥候传来急报,晋阳北门已大开,数万晋阳深夜出城,望向而去。”
    大帐之中,顿时一片的兴奋,左右诸将的眼眸,无不闪烁着亢奋。
    颜良却只眼眸微微动了动,点头道:“知道了,传朕旨意,命诸军倾巢而出,去给朕围杀司马懿那狗东西吧。”
    颜良的旨意迅速的传下,和衣而睡的将士们,转眼就被紧急集合的鸣锣声叫醒。
    精锐将士的本能,使他们很快驱散了困意,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并进入了战斗状态。
    诸营大门尽数,十余万大军倾巢而出,刀甲反射着月色寒光,黑夜之中,如一条条鳞光闪烁的大龙,分十余路,四面八方的向着北门围击而去。
    众外军将领都已率军出击,周仓等中军将领,则个个跃跃进欲试,显得有些按捺不住。
    毕竟,今晚一战非同凡响,若然功成,就有可能成为灭晋的关键一战。
    参与今晚一战的将领们,功劳自不用说,更可以青史留名,供万世垂仰。
    如此诱人的收获,这些中军将领们,自然也眼谗不已,也想能夺功建勋。
    “子丰,车儿,伯约,你们也中军出战吧。”颜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摆手下令。
    周仓等将大喜,纷纷拜谢,兴冲冲的离帐,领着中军杀出营外。
    邓艾眼见同僚们都出战了,却独有自己没有被派出去,这下他就有点急了,忙是巴巴的看向颜良。
    颜良却似乎视而不见,依旧在自饮小酒。
    “父皇,儿臣也请率军出战。”邓艾实在按捺不住,只得拱手请战。
    “出战不急,朕有些话要问你。”颜良却把话题扯了开,“艾儿啊,依你看来,司马懿今晚的遁逃,他会选择从哪一方面出逃。”
    邓艾一怔,却不知自家父皇,为何在这个时候,忽然问这话。
    而且,斥候的回报已经很明显,诸将也被派了出去,这显然司马懿是要从北面逃嘛。
    邓艾却不敢不答,想了一想,拱手道:“南面有我十万大军,且诸县皆为我军所据,东面又有父皇亲统十万兵马,司马懿若从这两面突围,甩是自己往枪口上撞,他必定不会从两路突围。”
    “至于这晋阳西面,乃是吕梁山脉,虽曲折可往雁门,但却道路艰险难行,司马懿既然以为他的诈降计,已骗到了咱们,那他多半就不会选择从此路突围,所以,儿以为,司马懿必从北面大路出逃。”
    邓艾洋洋洒洒一番话,倒也分析的头头是道,颇合情理。
    颜良听罢,却只微微一笑,忽然间,他喝道:“邓艾听令。”
    “嗯?”邓艾先是一震,旋即忙是躬身上前,“儿臣听令。”
    “朕命你率五千龙骑卫,速往晋阳城西吕梁山口,给朕截杀司马懿。”颜良将案几上的令箭抽出,掷于了邓艾。
    龙骑卫乃是从诸路骑兵中抽出的精锐,隶属于中军之的御林军,可以说是颜良亲军中,最最精锐的部队。
    “儿臣遵命。”邓艾接下了令箭,抬头之时,眼眸中却依旧充满了困惑。
    邓艾困惑的是,颜良先前的诸般旨意,分明已判定司马懿会从北面出逃,今却反而要派自己去往西面吕梁山口。
    “司马懿此人诡诈多端,生平行事必会留有后路,尽管你所说以及情报表明,司马懿是要从北门出逃,但朕却不可不防。”
    颜良道出了他的理由,又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兵贵出奇,艾儿呀,你难道你忘了当初你偷渡阴平之功了吗?”
    兵贵出奇!
    一语点醒,邓艾身形一震,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显然,这聪慧的绝顶少年之将,凭借着他的聪明的头脑,立时就明白了颜良的用意。
    司马懿歼诈,非可以常人的心思度之,为确保万全之策,必须以出奇的心思,猜测司马懿的路数。
    “儿臣明白了。”邓艾拱手一拜,带着兴奋告辞而去。
    诸路兵马,皆已派出,十万兵马倾军而出,御营之中,此刻只余下了颜良坐镇。
    身为大楚帝王,坐拥天下,治千万之民,统百万将士
    以颜良现在的身份,对付任何一个男人,都不需要颜良亲自出手。
    此时的颜良,大可枕坐高台,笑看风起云动,指点天下。
    负手立于帐门,远望着漆漆夜色,倾听着种种充满阳刚的声响,颜良巍然如山,浑身上上都充盈着自信。
    
    十余里外,四万晋军正在夜中匆匆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