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作者:刘澍-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一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再加上汪曾祺在官司缠身的阶段意外离去,所以,这个并不是重大事件的文坛官司,就分外引人注目。时间也由此便倒回到40多年前早已经流逝的日子里去
        汪曾祺在1957年全国进行“反右派”斗争的运动中,在北京市文联就职的他,就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分子”,下放劳动改造长达5年之久。直到1962年,因其良好表现,才摘掉“右派帽子”。在翻看他的人事档案中,因其早年由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再加上他本人酷爱京剧,并在文学界工作多年,而被重新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被视为组织上给他的第二次生命,汪曾祺自然是心存感激,发奋努力,他利用3年的时间,系统地研读了中国传统的京剧曲目,并在这一期间,参加了将华北戏剧会演的优秀剧目《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的专项创作小组。 

        1963年的冬天,刚刚从香港、澳门演出回来的北京京剧团,意外地从上级有关部门那里,接到了经江青之手转过来的一个沪剧剧本《芦荡火种》,并要求他们抓紧时间改编成现代京剧。
        对于沪剧《芦荡火种》,北京京剧团迅速了解到,最早是取材于崔左夫所撰写的一篇革命回忆录《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文章重点记述了当时谭震林部队属下的36个新四军伤病员,在敌占区坚持革命斗争的真实故事。早在50年代末期,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的专业编剧文牧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认为不但事件特别,故事感人,而且在文艺界流行“革命斗争题材”的当时,是非常适合编写为一出富有地方特色、剧情曲折复杂的现代沪剧来。于是,由文牧执笔,集体创作,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以这篇革命回忆录为素材,重新创作出了一台完整的沪剧剧本《碧水红旗》,并迅速投入了排练,根据剧情的简洁和人物出场的需要,把36个伤病员改为18个,并参照许多相关历史资料,以革命回忆录所记述的发生地为轴心,融进了大量来源的其他真实事件、且以艺术化创作了完整故事,精心塑造出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胡传魁、刁德一等性格突出的正反面人物形象。在1960年正式公演的时候,满大街张贴的海报宣传的剧名更改为《芦荡火种》,由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扮演剧中女主角阿庆嫂,邵滨孙扮演剧中男主角郭建光。
        沪剧《芦荡火种》,主要描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秋天,江苏常熟地区的沙家浜住着以教导员郭建光为首的18名新四军伤病员,国民党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伪司令胡传魁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寇相勾结,前往沙家浜去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地下党员、党支书阿庆嫂以“春来茶馆”的老板娘身份为掩护,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的矛盾,与他们斗智斗勇,并设法将伤病员安全转移到芦苇荡。郭建光等18人伤愈之后,进一步发展抗敌武装力量,最后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胡传魁与刁德一,解放了沙家浜。该剧上演以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自然是受到了北京方面的注意。北京京剧团又得知这一剧本是由“第一夫人”亲自推荐,对此次改编的任务,更感到是重中之重。作为隶属地方领导的北京京剧团,演员队伍中的“四梁”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四柱”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都是蜚声京剧界的一代名角。剧团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四个人联合改编沪剧剧本,琴师李慕良设计唱腔,并重点突出沪剧中的地下斗争这一条主线,把改编成的京剧剧本取名为《地下联络员》,并由萧甲、迟金声担任导演,赵燕侠扮演阿庆嫂,高宝贤扮演郭建光,周和桐扮演胡传魁,万一英扮演沙奶奶。当初,汪曾祺参加剧本改编和重新创作,还是从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下放劳动回来之后,被北京京剧团临时拉进来的。
        因为突击改编剧本,时间仓促,再加加紧排戏的周期又是很短的缘故,北京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和负责主抓文艺的江青等人,应邀观看这出戏的首场彩排,大家却对这台起初期待很高的京剧演出,深感有明显不足,大失所望的江青,在台上接见演员的时候,紧绷着脸不说一句话,并在此之后对此不闻不问,随后,屁股一拍,就到南方疗养去了。而彭真市长、还有当时陪同观看的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都意见一致地认为这出戏的基础相当不错,就这样白白丢下实在可惜,他们便多次抽空打电话到北京京剧团里来,鼓励和支持他们不要泄气,用“十年磨一戏”这个道理来安慰他们,希望不要放弃这个戏,而是要改好再重新排练。彭真等人的几次来电,对北京京剧团的党委和剧组人员来说,当然都是一种精神鼓舞,他们又重新调整了演员阵容,增删了一些与沪剧发展的不同情节,由该团的著名演员谭元寿扮演郭建光,马长礼扮演刁德一。1961年1月,又趁着文化部安排上海人民沪剧团到京演出《芦荡火种》的机会,剧组的人员匆匆赶往剧院,每天晚上都进行重复观看,然后,第二天白天在一起碰头,再进行反复地切磋、研究,畅谈观摩的体会和感受,发表各自的建议和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加工,在经过重新排练的这出《地下联络员》的戏中,无论从剧本、导演还是到表演、音乐,都在原基础上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和提高。剧组人员还认为,《地下联络员》剧名太单一,其中主要角色不但有联络员身份的阿庆嫂,还有新四军教导员郭建光,以及基层的革命群众沙奶奶,所以,还是沪剧原名的《芦荡火种》最为贴切。当年的3月底,彭真等北京市领导人经北京京剧团的再次邀请,重新审看了焕然一新的易名为《芦荡火种》的京剧,不但对正宗的京腔京韵依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同一题材、不同剧种所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观感效果也大加赞赏,并立刻批准对外公开演出。 

        1964年4月,北京京剧团的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在北京正式公演,并同样造成了与沪剧一样的轰动效应,无论是剧中珠联璧合的京剧名家所组成的强大的舞台演出阵容,还是相同或区别于沪剧的情节发展,乃至极其富有地方特色的舞台布景设计,特别是在剧中郭建光的唱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盼望着胜利归来的侦察员”、郭建光与沙奶奶的串唱“你待同志亲如一家”、阿庆嫂和胡传魁、刁德一三人唱段“智斗”、阿庆嫂的唱段“远走高飞难找寻”、“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郭建光等人合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沙奶奶的唱段“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由于唱腔优美,朗朗上口,很快在民间像流行歌曲一样流行开来,并广为传唱。阿庆嫂特殊身份的人物角色和与众不同的鲜明形象,连同脍炙人口的“智斗”一起,影响甚远,该剧一连演出100余场,盛况空前。
        1964年4月中旬,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即将在北京举行,江青从上海赶回北京的当天晚上,就前往北京工人俱乐部观看北京京剧团正在公演的京剧《芦荡火种》,对经重新修改的戏,也是深表满意,并把此剧列入自己正在规划和萌芽中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之内。
        1964年4月27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陆定一、邓子恢、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等,一道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演出结束以后,他们高兴地走上舞台同演员们合影留念,并对此剧赞不绝口。
        1964年7月23号,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谭震林、康生等观看了北京京剧团演出的《芦荡火种》。在演出结束以后,毛泽东主席亲自走上台去与演员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还掰着手称赞说:“阿庆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并且还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在此之前,谭震林也曾对剧名提出过意见,他认为剧情中的这段故事,自己曾有亲身经历,当时的革命形势已成燎原之势,再用“火种”显然给观众造成一种过于单薄、软弱之感。为此,毛主席专门对此剧亲自做出三点指示:第一,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音乐形象,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第二,原沪剧《芦荡火种》的结尾,是新四军利用胡传魁结婚,化装成吹鼓手、轿夫,搞出其不意地袭击。最初改编成京剧时,也是这样处理的。这样一来,结尾成了闹剧,全剧就成为风格不同的两截子了。应该改为新四军正面打进去。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第三,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定为《沙家浜》。
        几天以后,江青又赶到北京京剧团,亲自传达了毛泽东对此剧的“重要指示”。江青借题发挥强调剧组要重点突出郭建光的武装斗争,为此,把原来已经公演中的结尾处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进敌人内部,再把胡传魁一伙一举消灭的精彩情节,改为郭建光等人养好伤后,配合大部队杀出芦苇荡,出奇制胜,攻打胡传魁,最后取得全面胜利,舞台帷幕是一轮红日在全体扮演正面角色的演员集体亮相当中冉冉升起时徐徐拉合。此外,剧中又增加了郭建光的唱腔设计,让郭建光真正成为与剧中阿庆嫂旗鼓相当、并驾齐驱的男女主角。1964年底,正式定名为《沙家浜》的现代京剧再次公演,江青为了显现个人成绩,以“不要突出功利思想”为由,武断地下令在“编剧”一栏一律写为“集体创作”。
        在京剧《沙家浜》几个回合的改编和排演中,著名京剧演员赵燕侠一直担任剧中女主角阿庆嫂,通过一两年来角色的渗透,对以往善演传统戏的“旦角”演员赵燕侠来说,确实是一种新戏路的开拓和锻炼。
        江青对扮演阿庆嫂的赵燕侠也欣赏有加,并且经常让赵燕侠陪同她一起去观看电影和其他戏曲的演出,有一次,剧组到上海去演出《沙家浜》的时候,赵燕侠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到现场进行彩排,江青还很关心的看望和询问她,并叫张春桥给她送来一件自己的毛衣。或许赵燕侠是无意高攀江青这样一个颐指气使的大人物,也或许只是她一心沉醉在演戏事业当中,而无心过多顾及生活中复杂的人际交往,赵燕侠并没有把江青对自己的“特殊关照”心领神会。在排戏过程中,赵燕侠还因为阿庆嫂这个人物在脸部化妆时油彩轻重的问题,也曾与江青的意见存在一定的分歧,江青认为女主角阿庆嫂应该是红光满面,而赵燕侠则认为应该从地方特色和人物性格的方面去综合考虑和加以表现,不应该完全突出在面部化妆上做文章,况且是不暴露自己秘密身份的阿庆嫂,应该是那种白里透红、明显带有江南女子特色的淡妆来处理才对。对于这些在排戏过程中一些看似正常的小事情,赵燕侠又都是无条件地服从,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但是,江青却对此耿耿于怀,特别是当1964年的夏天,赵燕侠前往中南海参加周末舞会,与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一起跳舞之后,赵燕侠的命运急转直下。
        一个普通的京剧演员,成为“路线斗争”的牺牲品,江青出于个人目的和嫉妒王光美与刘少奇的夫妻恩爱,把对刘少奇刻骨铭心的仇恨,首先从同刘少奇跳过一次舞的赵燕侠身上开刀。她在全剧组演员中,唯独换掉了赵燕侠这个举足轻重的女主角。随后,由曾经在“世界青年艺术节”获得国际大奖、在1963年主演京剧戏曲艺术片《穆桂英大战洪洲》的年轻新秀刘秀荣顶上来,领衔续演。然而,好景不长,刘秀荣在不久爆发的“文革”运动中,作为“黑尖子”、“毒苗子”受到无情地冲击。当时,北京京剧院的“旦角”演员,并没有合适的人选马上后补上来,后来几经寻找,终于物色到北方昆曲剧团的青年演员洪雪飞,来顶替了赵燕侠的阿庆嫂。
        洪雪飞是被作为当时重点培养、并以扮演阿庆嫂而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无论从个人资历、还是舞台表演经验来说,当然在赵燕侠、刘秀荣等人之下,但是,由于她本人刻苦好学,再加上昆曲和京剧本来就是一脉相承,借用到北京京剧团。随后,北京京剧团由“团”改“院”,由此而来的洪雪飞,她的阿庆嫂的扮妆甫一亮相,再加上与其特有的高亢嗓音相配合,也完全得到了江青和剧组人员的认可和赞同。所以,后来在5年之后,该剧被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全国的广大观众是通过反复放映的电影,来认识和熟悉洪雪飞的阿庆嫂的。洪雪飞把阿庆嫂那种干练、泼辣、充满智慧、巧于周旋的“春来茶馆”的老板娘,表演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精湛的演技,自然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喝彩。
        步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八个样板戏”消失了十几年又重新“抬头”之后,《沙家浜》因其熟悉的剧情故事,经过百炼成钢已脍炙人口,被冠之为“红色经典”之一,以原本现代京剧的形式,再次唤起了许多人们的深情回忆,并以剧中诸多传唱不衰的著名唱段,深受当今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洪雪飞作为一名因阿庆嫂一角名扬天下而走近中国百姓万户千家的著名戏曲演员,也应邀频频出现在各种文艺演出中,她的一曲原汁原味的“智斗”,不知是翻来覆去演唱了多少次,痴迷的广大观众是百听不厌,津津乐道。不幸的是,洪雪飞在1994年9月14日的那一天,应邀到新疆边远的克拉玛依油田去演出的时候,突遭路途翻车,洪雪飞被抛出车外,送往医院不治而过世,当时年仅50岁。一时间,全国各大新闻宣传媒体纷纷进行重点报道,几乎是所有的标题都千篇一律的冠之为“阿庆嫂”洪雪飞的介绍字样,以唤起更多的人们对这个在特殊年代里家喻户晓的著名戏曲演员的一种深切惋惜和怀念之情。
        后来,洪雪飞的家人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补发的抚恤金全部捐献出来,联合北京剧协设立了“洪雪飞专项基金奖”,专门用于奖励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昆曲演员。这便是当年的《沙家浜》在时隔近40年之后,围绕着台前幕后所发生的一件令人关注的事情。可惜一代名伶意外故去,但是,她的阿庆嫂形象,却永久地在两代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一道永远也难以抹掉的深深印记。 

        1966年春末夏初,汪曾祺作为北京京剧院里的“黑鬼”、“小邓拓”、“黑爪牙”,连同马连良、赵燕侠、袁世海等大师级的“反动权威”、“戏霸”一起,被押上街头游街示众,并在单位天天遭受到残酷地批斗。因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况且平时在单位因为曾经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而吃过苦头,所以,其言行一向是谨小慎微。所在每次的批斗会上,也只是扮演一个陪斗的角色。汪曾祺在那个时候的心情,真是阴冷、灰暗到了极点,当他听说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因不堪受辱,而跳进了什刹后海的太平湖,他也曾想到一死了结。
        命运往往就是这样奇特而奇妙地不可思议,汪曾祺怎么也没有料想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