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妹妹武则天-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零八章 种痘之法,离间君臣

  “我游历过很多的地方,远到极西方的一处名为英格兰的大岛之上这那片土地上,我住在了一位农场主琴纳的家中,他向我感叹,自己的女儿因为出了天花,所以成了麻子,以后怎么嫁人呢?说道这里,他无意间说起了农场中的为奶牛挤奶的女工,前些日子天花横行,居然没有一个得了天花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路行来之时,我就注意哪些挤奶的女工,发现她们几乎都没有得过天花。这一点让我很是惊奇,因为我的师门也想过很多办法来治疗天花,都没有效果。
  天生一物必有一物相克,天花必然有治疗的方法,我观察之后发现牛的身上也有天花,挤奶的女工手掌会沾染那些牛痘上的液体,同时联想到人痘之事——得了天花之人,以后不会再得天花,那么这些女子,是不是从牛身上染了天花,从此之后,不再畏惧天花之事?”
  虽然吴元说的话,让在场的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但大家还是静静的听着,因为作为大宗师的吴元,有这个威望。
  “于是,我就在我身上做了实验,发现将牛身上的天花移植到人身上——也就是牛痘,真的有效。可惜我后来炼气大成,脱胎换骨,所种牛痘疤痕消失无影,不然我可以让诸位看看我的疤痕。”
  吴元这句话一出,场中马上传来了沙沙沙的议论声,一位年老之人,对吴元拱手道:“吴先生。你还在别的人身上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当然。我实验过数百人。各种人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牛痘之事,几乎毫无危险,种了之后,不再为天花之事所困扰。
  各位家中如有幼童或者未曾得天花之人,可以将其引来,我来为他种痘。如何?声明一下,种痘只能用于未曾得了天花之人,对已经得了天花的人,我也没有好办法。”
  “可是,这牛痘”
  有人还犹豫不决的,但已经有年轻人站出来,走到了吴元的面前,跪倒在地,狠狠的磕头:“吴先生,我未曾发过天花。但家中两名幼弟死于天花,街坊邻居也有孩童死于天花。今日听闻吴先生找出治疗之法,再下感觉不尽,请吴先生为我种痘。”
  “你叫什么名字?”
  吴元目光扫过这名年轻人,这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
  “在下段子合。”
  “很好,还有谁?”
  “在下可以吗?”
  说话的是荣盛阁的胖老板安陵,笑嘻嘻的他走到了吴元的身侧,拍着胸膛说道,“吴先生请为我种痘,还有我们荣盛阁的伙计,能否请吴先生帮忙种痘,我们可不是冒险,而是托吴先生的福分,免除天花之灾,荣盛阁就先谢谢吴先生了。”
  安胖子的话,让吴元不由的高看了他一眼,这个人是安隆的侄子,但也很有能力。
  不久之后,十来头臭烘烘的牛被牵入荣盛阁中,哞哞叫唤的牛这一刻在众人的眼中无比的可爱,吴元在其中找到了一头染了天花的牛,让众人观看。
  “就这头吧,种痘很简单,就是将牛身上的痘痘刺破,用布条蘸上其中的液体,然后在人的胳膊上弄个小口,再将布条按到上面,就行了。”
  “这样简单?”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
  “有几个要点要注意,首先木条必须干净消毒过,不然容易引发细菌等传染,第二绝对要谨记,每次布条用完之后,必须要扔掉,绝不能用在第二个人身上!第三就是要观察,六七天之后,看看孩子的皮肤上会不会出现疤痕”
  吴元微笑着,将该注意的事项一点点的说透,这时候,吴元身后响起了无限美好的声音,那是石青璇。
  “吴君,让我先来。”
  她之所以现在才说,因为不知道种痘是否要露出身体。
  “好!”
  吴元没有推辞,对着场中的人们说道,”和我去小房间,我可不想让他们看到青璇的胳膊,还有安老板,找几个侍女帮忙,青璇之后我来为大家表演,如何种痘。”
  沸腾的热水中,撕碎的布条和小木棍正在消毒,将牛身上的痘痘刺破,挤出无色的液体之后,吴元凝视着这滴晶莹的液体。
  没有犹豫,吴元的拿起了一根小木棍,蘸上了液体,按在了患者胳膊的伤口上。等以后有棉花了,那就更简单。
  从这一刻开始,古代困扰无数人的天花之症,将会逐步的绝迹,如果这个世界有功德之说的话,吴元将会功德无量。
  =============
  当夜色降临成都城的时候,荣盛阁中依旧灯火辉煌。
  今天吴元为众人种痘之后,要过几天后才有效果,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热火朝天的议论,尤其是对吴元的关注。
  亩产千斤,防治天花这两个话题,无论放到了那里,都会产生轰动性的效果,而说出这种话的吴元,自然会被无数人议论。
  年轻人炫耀的露出了胳膊上的伤口,据说两三天之后会出现类似疱疹痊愈后的伤口,但这不是坏事,却是好事,从此之后,不再担心天花之事了。
  “你们说,要是一亩地能亩产千斤,这是多大的好事呀?”
  “就看明年了,就是不知道吴先生先在那里做试验播种。”
  “听洛阳回来的商人说,吴先生还有棉花等物品,说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又轻又绵”
  长孙无忌拿着酒杯,看着吴元和李恭孝一群人的谈笑风生。
  军人的性子都很爽直,自然容易赢得吴元的好感,加上李恭孝刻意结交吴元,大家的关系很快热火了起来。
  而长孙无忌这里,吴元只是过来敬酒一次之后,再也不过来,毕竟有长孙冲的冲突在前,解晖的质问在后,吴元又怎么能主动的来找长孙无忌?
  “爹爹,我们走吧。”
  说话的是长孙冲,这时候就连最迟钝的人,都能看出吴元对长孙无忌的冷落,既然这样,呆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
  “好,我们走。”
  向吴元和李恭孝告辞之后,长孙无忌离开了荣盛阁。
  外面的空气很冷,更冷的是长孙冲的心。
  “爹爹,我也没有想到,吴元还有这些手段”
  儿子在他的身边解释着,但长孙无忌只是冷笑。
  别人看他仿佛是生气,但实际上,他怎么会是如此浅薄之人?
  李恭孝呀李恭孝,这一次看你怎么完蛋!
  今天回府之后,他会写上两份奏折。
  一份是公开的,讲述吴元在蜀地所作之事,一份则是只有李世民才能看到,里面讲述了吴元对唐室不在意的态度,还有就是和宋缺的联络。里面自然会提到李恭孝,他会将今日李恭孝的小手段说一下,说李恭孝刻意结交吴元,有些过火,而不久之后,会有人在长安城中弹劾李恭孝有谋反之意。
  飞鸟尽,良弓藏,李靖扫平了突厥之后,大唐再无外患。宋缺那里只要不去刺激他,就会安然无事,只要等宋缺死去,宋家自然会逐渐衰落,不过无外患,并不是没有内患,巴蜀总管,扬州大都督李恭孝这时候自然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
  他麾下数十万大军,掌控着半个大唐的江山,他的副手李靖扫平突厥,立下了千秋万世之业。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有谋反之意,看的是他的实力,而不是想法,李世民杀兄杀父,自然会防备别人这样做,李恭孝有了这样的实力,那么他还能在巴蜀待多长时间?
  弹劾李恭孝谋反的奏折并不能要他的命,但会让他失去军权,连李靖都会牵连进去,昔日里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一批人,将会一点点的被李世民压制下去——这并不是长孙无忌的功劳,而是大势。
  如果在以前,这将是历史上一桩美事,君贤臣良,相处无忧,但是现在有了吴元的介入,将会是另外一副场景。
  可惜妹妹不让他将这些筹谋告诉吴元,说那个人心肠不错,有些事情做不出来,只是让他默默的去做,到时候收网。
  “爹爹,吴元他想做什么?”
  儿子在一旁问道,看得出他心中很是担忧。他和吴元的冲突现在成了一桩心事,万一吴元想要报复的话
  “你觉得,吴元能做到什么地步?假设他说的话都说真的,都能实现。放弃偏见,冷静的分析。”
  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长孙冲想了许久之后,说道:”凭着种痘、良种、棉花和纺机之事,未来百年内,他都是大唐第一人,就算是天子也不会轻慢与他,他如果加能够著书立言,并交好儒家,百年之后会有吴子之称。”
  吴子这是对于先贤的最佳的尊称,可是有谁知道,吴元的心更高更大?
  “冲儿,这次回去之后,和长乐公主解除婚约吧。”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长孙无忌闭上眼睛,不看儿子的痛苦表情。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希望儿子能够在磨难中得到教训。(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 即将复活的长孙无垢

  下来的日子,很是忙碌。
  吴元呆在了成都城,每日里帮助络绎不绝的人们种痘和解答问题。开始种痘的一批人,身上出了痘之后,几天后就恢复了正常,为首的几名年轻人,和安老板一起,将得了天花患者的脓液,涂在了自己的伤口上。
  大家都知道,得了天花之人的衣服一定要扔掉,不然很容易传染给别人,而上面的行为,只能用丧心病狂的自杀来形容。
  那四名年青人把自己关在了密闭的屋子里,三日后他们健康的出来了,这种结果,瞬间轰动了整个成都城。到处是敲锣打鼓传播喜讯的人群,街头巷尾都在说着牛痘的事情,当地的官员也坐不住了,汇报此事的折子如同雪片般的飞向了长安城。
  成都城的医生们都来到了荣盛阁,听吴元讲述该如何种牛痘,并且亲手开始操作,一批批种痘成功的人将好消息传播开来,荣盛阁一天到晚被围的水泄不通。
  这种盛况知道二十日之后,吴元告诉大家,他已将所知倾囊相授,如今他要去城外独尊堡闭关修炼——解晖死后,独尊堡落入了宋家的手中,后来被整理一新,作为礼物送给吴元,并命名为信阳堡。
  吴元出城的那一日,整个成都城的人出城相送,许许多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站立在大道的两侧,目送着吴元的离开。
  信阳堡里吴元成了新堡主,他告诉大家,会在蜀地好好的呆上一段时间。到了春暖花开之时。他会在在独尊堡的四周播种良种。如果产量被证实的话,良种会在蜀地先推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当第一朵雪花落下之际,天气不知不觉,进入了十一月中旬。
  “翠环,今天的账目就放到这里,等一会将我熬制好的莲子羹给秀芳和青璇送过去。”
  说话的宋玉华,和宋佳鱼有七分相似的女子。安排完事情之后,目光落到了不远处的院落中。
  在那里,吴元正在和宋玉致石青璇两女比武。
  吴元手中的竹杖,如同清风拂面,又像是连绵秋雨,丝丝缕缕的敲在了宋玉致的长剑上,同时挡住了石青璇的攻击。
  这种剑法名为春雨,来自于帝心尊者,当日吴元击杀帝心尊者之后,在他身上发现一本大圆满杖法的秘籍。这套杖法很合吴元的胃口。和春雨剑法意境吻合,现在吴元施展的。就是这套杖法,不过更多的则是将这套杖法,融入到了他的剑法之中。
  要练剑,自然要找对手,留在蜀地的宋家姐妹、石青璇都成了吴元的陪练对象——宋缺离开了蜀地,但留下宋玉华、宋玉致姐妹两人,还有一些侍女侍卫。
  宋玉华作为解家的儿媳,如今解家灭门之后,她自然要站出来,重整解家,同时收拢解家的遗产,宋玉致则是主动留下来的。
  用长孙无垢的话说,色狼的美名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美丽的女孩已经等你采摘了。
  用宋玉致的解释,她是作为宋家的代表留下来,沟通吴元和宋家的关系。
  用宋玉华的目光来看,妹妹想要为宋家做些事情,而不惜牺牲自己。七年前,唐室一统天下之后,宋家的局势开始恶化,这时候,宋玉致终于体会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滋味。
  投降的李密、萧宪、窦建德、王世充等先后被杀,如果宋家投降的话,不但宋缺死无葬身之地,宋家也将被拆分打烂,那是宋家最黑暗的时刻,大家人心惶惶,所有的子弟都动员起来,准备面对唐军的进攻。这中间宋玉致承受了许许多多的风言风语,大家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她劝说寇仲以和平为念的话人尽皆知,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
  宋缺和宋智没有责怪过宋玉致,但她从那以后变了不少,宋玉华明白妹妹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遗憾和迷茫,更希望为家族做些事情来证明自己。
  所以她选择了留下,好在吴元并不像外界那样的好色,相反,这个人很是君子,将宋家姐妹当成了朋友来看待。
  “吴先生真的很刻苦呀,我们都比不上他。”
  说话的两位侍女,她们是宋玉致的侍女,长腿细腰的她们,充满了崇敬之色看着吴元。
  吴元很大方,和宋玉致、石青璇练剑之时,允许宋家的人旁观,这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是天大的福分,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宋家留在信阳堡中的侍卫侍女了解吴元是什么人。
  “我的天资并不好,领悟力也不强,唯有苦练,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吴元的话,每天早上,他都有两个时辰的练剑。这种练剑之法,宋玉华在父亲身上见过,一剑剑的挥动之下,会有一种积累和量变,用最小的力气,用最适合的角度,用最巧妙的方法,出剑,挥剑!
  “你的父亲是天才中的天才,我不及他。”
  这是吴元的话,宋缺离开之前,和吴元进行了一场比试,结果招式上吴元输了,不过吴元并不生气,那个人有自己的路。
  跟着吴元的日子,宋玉华看出来了,吴元在修炼一种极为深奥的剑法。这是一种涵盖极广的剑法,甚至直指大道,吴元一点点补全之后,将会是一门空古绝今的武功。
  三个人的练习,不久后就完结了。
  吴元和大家共进了早餐之后,就向着后院而去。
  那里是信阳堡中的一处禁地,建造于地下的石室,以前是解家存放重要账簿的地方,被巨大的青石其封闭,想要进去只有一条通道,而这条通道被严密的看守着。
  看守的人是一位青袍的老者,还有吴元的表妹孙吴钩。这两个人的修为极高,前者是和宋缺为不相上下的高手,而后者是吴元最宠爱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那间石室,连石青璇和尚秀芳都不能进去,只有孙吴钩可以进去。
  孙吴钩是吴元身边最神秘,也是最亲密的人,平日里她总是带着面纱,呆在那间石室中不出来,用吴元的话说,她在里面修炼武功,但真实如何,却没有人知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吴元在密室中所作之事,对于他非常的重要,吴元这一个月里,从未曾离开距离石室一里的距离,甚至没有和尚秀芳和石青璇亲热过。
  石室中吴元在做什么,这一点大家都有些好奇,不过好奇是好奇,宋玉华绝对不会去探究这个秘密,整个信阳堡里面的人也是一样,得到了叮嘱的大家,安心的做着本分之事,这个秘密只被极少的人知道。
  =============
  石室位于地下,在入口处,被宋家高手把守。不过他们并不能进入石室,真正负责把守的是韦怜香,这位老人足以挡住任何人。再往里面,推开沉重的石门,地下室中长孙无垢在里面忙碌着,而她的面前,躺着一位和她几乎一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