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彻底清洗国内的白银流通,封闭海关白银输入以后,让主要存在这些地主手的白银全部转到人民银行,根据黄金和白银比价兑换给他们等值的华元。可以想象当金本位制改造完成之后,国际上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下降,现在依然使用银本位的国家货币将继续贬值,尤其是美国的白银生产商会遭到沉重打击。而从国抽到列强手的白银,同样也将无法再用于国市场,只能转向那些白银国家,这实际上就是原本历史上国实施金本位,逼得日本不得不放弃蚕食政策转入全面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现在杨皇帝不怕外部威胁,国白银主要在英国人手,但英国的市场太多了,墨西哥,印度,南美这些国家都是银本位,虽然多少会有一些损失,可绝对不值得为这点损失跟杨丰撕破脸,毕竟他们的损失可以转嫁出去,但杨丰是的柴油机是独一无二的,再说这时候的国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最终损失最惨的,依然是美国,所以说金本位绝对不只是换一种货币那么简单,它代表着国从被殖民时代彻底割裂出来。
  至于收回的白银,对人民银行并没有太大影响,老百姓谁也不会全拿着华元去把杨皇帝那几千吨黄金全换出去,黄金还在他的金库里,他放出去的只不过是印刷的钞票而已,但却从国内抽出来大批现银,然后用这些白银去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比如说给他在日本的工人发工资,给墨西哥的桑托斯搞革命,从南美为杨氏财团在德克萨斯的工厂购买原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从国内一下捞了不计其数的资金。


 第三三五章 杨丰的俾斯麦

  继续增兵东北很显然是不行的,目前杨皇帝跟尼古拉正处于蜜月期,可以说互相之间已经达成了战略平衡,俄军在远东维持十万陆军,国除了沈阳军区,再加上隶属北京军区的库伦驻军一个师,实际上维持的兵力是个师,十万多一点。
  当然国后面还有关内在北京一带驻扎的三个师,但俄军在北海道和青森同样还有十万人,真发生战争可以快速支援,所以说双方兵力半斤八两,鉴于国陆军战斗力强于俄军,而且尼古拉现在盘开得太大,也无力再挑衅国,所以双方的东北边境线上基本处于平衡当,暂时杨皇帝还没兴趣打破平衡。
  “先这样吧,另外你们可以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汉族移民大量发放武器,反正淘汰下来的旧式枪械有的是,家家户户都给他们发上枪,平时没事组织起来搞搞军事训练,弹药消耗算在你们的日常消耗里面,甚至像掷弹筒,迫击炮什么的也不妨教他们用一下,真要有个紧急情况直接组织起来就行。”想了想杨丰说道,武装移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陈忠点了点头,实际上目前他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紧接着杨皇帝又在他和一帮高级将领陪同下检阅了一下军队,然后才启程沿铁路南下,以视察旅顺要塞区为名看他的秘密基地去了。
  首先是鞍山钢铁厂,这座去年年底才刚刚投产的钢铁厂,设计年产量为三十万吨,另外还有年产量为五万吨的最新式电弧炉特种钢生产线,这是专门用来生产造船钢和装甲钢的,现在还只是在试验阶段。毕竟就算杨皇帝有技术,也得足够的人能理解这些先进差不多四十年的技术才行。
  为此在这里还有家专门的钢铁研究院,由从福州和博福斯,汉阳这些钢铁厂调来的工程师。再加上一帮杭州大学的冶金方面高才生凑到一起。互相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在那里研究杨皇帝提供的,对他们来说都快赶上天书的技术资料。好在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折腾差不多两年了,不说吃透至少已经具备生产的能力。
  这些人可是真正的宝贝,随随便便哪个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拉到国外都得算是国宝级别,实际上杨皇帝对钢铁研究所的安保搞得比他皇宫都严密,好在这些人都是本土培养出来的华人,就连博福斯来的那些,都是最初跟他从美国回来的华侨弟,这些人还是比较让他放心的。
  勉励一下这些科学家,到钢铁厂参观一下生产。甚至还去家属区慰问一下工人家属,去附属的学校逗逗小朋友,杨皇帝在一片歌功颂德声心满意足地继续南下。
  从金州开始,整个后世的旅大地区现在已经全部被列为军事禁区。包括这个范围内的所有老百姓都已经被迁移出去,金州,大连,旅顺三地现在已经没有居民了,除了军队就是工人和家属,尤其是大连湾后世大连港区一带,甚至都被用围墙圈了起来,在船厂还有一道十几米高的围墙,就连临海的一面都被高墙堵死,整个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
  不但这样,以大山岛为顶点,左右两侧海上全部砸下钢梁然后互相直接用铁索相连,形成从大山岛分别到老虎滩和大孤山的海上封锁线,大山岛上有一个营的驻军和大型探照灯,海上铁索上同样带着电灯,任何人不得进入这片海域,外面还有北洋舰队的巡逻艇转,可以确保任何人都无法进入,对外就声称这是海军部的潜艇试验基地,反正现在各国都在搞潜艇。
  实际上杨皇帝也在搞,不过不是在大连,而是在福州。
  皇帝的专列停在了金州火车站,随行人员绝大多数都留在了这里,只有侍从长和一帮最亲信的侍卫在旅顺要塞区司令张作霖迎接下进入封锁线。
  “这两年辛苦你了。”杨皇帝很满意地拍着已经升到将军衔的张作霖说道。
  “为陛下办事,臣自当鞠躬尽瘁。”张作霖受宠若惊地说道。
  “嗯,听说你刚有了个儿?过几年大了以后,送到宫里跟着太一块儿读书。”杨皇帝随口说道。
  张作霖更是感激涕零,说话都有点哽咽了,这意味着他老张家至少保证三代富贵不成问题了,他可不知道自己儿最后被杨皇帝教育成了电影明星。
  当然负责船厂的并不是他,而是从马尾船厂调来的老牌工程师郑清濂,另外刚刚负责完成了太行和武夷两舰建造的杨廉臣和魏瀚也被调了过来,这三个人应该都算是当年福州船政局时代的元老了,这些年参与了马尾船厂从驱逐舰到战列舰的几乎所有战舰建设,技术水平和当年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贡献突出甚至都被杨皇帝封了爵。
  “陛下,这就是您设计的那艘战舰的十分之一比例模型。”在造船厂的一间大型厂房内,郑清濂指着一个长二十多米的巨大木制模型说道,这实际上就是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除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防空火炮减去之外,再就是把水平装甲稍微削减了一下,至于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样便于满足皇帝陛下对航速的要求,原版俾斯麦号极速不到三十二节,这对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便干脆削减水平装甲,反正在这个时代也没必要把水平装甲搞得太厚,这样估计减去个几百吨没什么问题,再加上小口径防空炮和炮兵,储备炮弹之类东西减去的重量,估计超过三十二节应该很轻松。
  他的图纸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当年小胡卖给他的正版图纸,主炮从设计到制造工艺全给他配齐的,不过问题就在于有图纸,有材料,甚至机器设备他也有,但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给他造出来,这一点他很没把握。
  “能造出来吗?”他看着模型问郑清濂三人。
  这三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郑清濂才皱着眉头说道:“能是能,但就是这时间恐怕不是三年两年的,五年内绝对没有任何希望,这两艘战舰实在太大了,而且里面有很多技术都是闻所未闻,我们必须得一项项研究,要我估计最少七年功夫。”
  “七年就七年吧!反正咱们现在也不急着用,无非就是再多造几艘昆仑级而已,这东西保咱们十年没海上威胁还是不成问题的,不过造的时候一定注意质量,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忽略这个问题。”杨丰说道。
  他的确不是很急,就算列强在五年后打起来,国也不能急于参战,至少得先发几年战争财再说,七年差不多可以了。
  “另一种战舰呢?”看完他的超级战列舰,杨皇帝又想起另一种好东西来,也就是他的航空母舰,在大连造船基地,同时准备开建的还有两艘航空母舰,这东西的难度应该远没有俾斯麦这么大了。
  郑清濂等人赶紧把他带到另一座厂房,在这里摆放的是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十分之一比例木制模型,实际上杨皇帝自己都觉得自己造这样的航母过于浪费了,不过既然要玩高,那就索性使劲高点,反正再困难也不会比俾斯麦更困难。
  “陛下,臣实在不明白您造这样一款巨舰的用途,如果说它用来当海上机场,实在是没必要这么大,咱们的那些飞机只需要不到一半长度就可以飞起来,而且降落的时候也完全不需要您所说的阻拦索,更何况以它们的大小,无论机库大小还是升降机都有点太大了。”魏瀚看着面前的模型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对于飞机是很熟悉的,这时候福州的飞机制造厂都造了上百架了,而且在国际上卖得很火,尤其军用侦察方面那些水上飞机供不应求,民间买去当玩具的,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用途,就是运送邮件,现在邮电总署就有五十多架,专门在国内个大主要城市往返运送信件,尤其是那些边远交通不便的地方。
  但要说这东西能用来打仗,他们还真就不太相信,这种拿木头帆布或者胶合板制作的东西,怎么看都跟武器没法联系起来。
  “木头的飞机是不行,但要是金属的呢?”杨皇帝笑眯眯地说道。
  “金属的,钢铁?那它根本飞不起来。”魏瀚惊叫道。
  “谁说是钢铁的,为什么不能是铝的呢?”杨皇帝说道。
  “铝的话强度恐怕不行,而且如果把铝加工到飞机部件的程度,恐怕还不如木头结实,拿一些好的木头其实倒也可以把飞机造得更大。”杨廉臣说道。
  “我为什么要用纯铝呢?难道这东西不行吗?”杨皇帝正好看见旁边的张作霖居然带了一块使用铝合金表链的怀表,于是便随手拽出来说道。
  “轻银?那得多少钱一架?”张作霖眼珠差点瞪出来。


 第三三六章 箭在弦上

  “和炼钢一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东西你说值几个钱?”杨皇帝笑眯眯地把怀表扔给张作霖,然后和郑清濂几个继续研究他的航空母舰去了。
  张作霖在周围一片强忍的笑容,看着手高价购买的怀表,脸上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
  杨皇帝的目标就是造大型俯冲轰炸机,这个时代的战舰绝对不会考虑防空问题,可以说在大型俯冲轰炸机和五百公斤级航弹面前,那些威风凛凛的海上巨兽完全就是活靶,至于超级战列舰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爱好,巨舰大炮可是男人的终极追求,另外这种东西更是一种象征,无论对敌人来说还是对国内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种霸主地位的象征。
  至于造哪一种俯冲轰炸机,现在他还真没想好,这得看设在洛阳的铝合金工厂能把他的铝合金造到什么水平,另外还有他的超大型水压机的建造进展,这些目前都在洛阳进行当,如果短期,比如说一两年内解决,那就造几款二战后期水平的,如果不能解决那就造稍微差一点的,他在这个问题上不准备从现代购买,得让这时候的国人从基础上掌握这些技术。
  看完了战舰模型,接着又来到海边的船坞,四座长度达到四百米的巨型船坞已经接近完工,包括配套的大型吊车都已经安装起来,这种最大起吊重量达到五百吨的巨型龙门吊,实际上是杨丰从现代购买的成品,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真能把它们一座座立起来。
  “陛下,光对着您给的图纸和标准立起这些吊车,我们就用了差不多十个月时间。”郑清濂感慨地看着这些庞然大物说道。
  “如果再大的,你们有没有能力把它们立起来?”杨丰好奇地问道,实际上他最初想给这些人买几套八百吨的,就是担心他们立不起来,所以才不得不搞了这种在他看来非常初级的。
  “陛下,您只要能弄来,我们就能把它立起来。”郑清濂说道。
  “那行,下回我给你们弄几台八百吨的。”杨丰笑着说,实际上这时候他这些五百吨的就已经可以说奇迹了,这时候大型战列舰建造根本就没有这东西,还在玩塔吊呢,近百米跨度的巨型龙门吊根本还停留在科幻状态。
  除了起重机械,其他焊接,切割之类机械也绝大多数都是杨皇帝从现代搞来的,尤其是焊接机械,杨氏船厂在欧洲高高在上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它在焊接技术上的优势,这个时代仍然是铆接的时代,焊接技术直到二战还在发展状态,看看那些日本坦克上的铆钉就知道了,但在杨氏财团的工厂,焊接已经非常普及,尤其是在国的工厂,焊接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铆接。
  在国数量越来越多的技术学院里,焊接技术已经是最重要的培训科目,十几万年轻人捧着杨皇帝从现代购买的焊接技术培训资料,使用现代焊接设备,在那里全力以赴地学习着。
  对造船基地的视察很快结束,随后杨皇帝又到旅顺要塞区走了一趟,这座曾经的亚洲第一要塞目前的重要性正在日渐降低,包括北洋舰队的在海军的地位也在日益下降,驻扎在这里的都是些老式战舰,虽然这些老式战舰在目前来看仍然有着比较强的战斗力,但毕竟都是垂垂老矣。
  “哎呀,确实都老了!”看着军港内这些应该算是上个世纪的战舰,就连杨皇帝也忍不住大发感慨,旁边的北洋舰队司令程璧光忍不住幽怨地看了皇帝陛下一眼,心想您老才刚想起来呀。
  目前的北洋舰队,除了十二艘驱逐舰之外,剩下的全都是老式蒸汽动力战舰,新式巡洋舰是一艘也没有,更别说新式战列舰了。
  定镇七远,再加当年从智利购买的开远,逐远,从日本弄来的松岛,浪速,高千穗,好在从美洲回来以后,原本东洋舰队的海圻三舰,掠夺者号,这些已经不可能和新式主力舰队配合作战蒸汽动力战舰,在经过一番维护保养后,也都全部淘汰到了北洋舰队,看上去倒是实力大增,以至于现在必须威海和旅顺两座军港一起使用才能容得下如此多的战舰,可实际上还是一堆老古董,就连程璧光也被人起了个养老院长的外号。
  倒不是杨皇帝不重视北洋舰队,而是战略上只能这样安排,原本这支舰队的使命就是拱卫京畿,在过去国海军其他舰队实力几乎为零,没有能力防御海疆,所以这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成了最强的防线,可现在国海军都开始玩攻势防御了,这支舰队就成了鸡肋一样,从北方而来的最大威胁无非俄国远东舰队,现在尼古拉在亚洲的舰队只有几艘老式巡洋舰,这点实力想进攻渤海湾跟自杀没什么区别,甚至不用出对马海峡舟山基地的东洋舰队就能过去把它们灭了。
  至于从南方而来的敌人,则需要经过南洋和东洋两大舰队的封锁,这两支舰队实力加起来,就是目前的英国远东舰队都无力抗衡,加上密苏里号在内,三艘一等战列舰,三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原本只有一艘苍龙级,但不久前江南船厂和打狗船厂又各建成了两艘,另外还有改造完成的美国两艘圣路易斯级,总数一下达到了七艘,单纯这两支舰队加起来,就已经是太平洋上最强了,根本不可能还有用到北洋舰队的可能。
  杨皇帝正看着港内的舰队抒发感慨呢,袁世凯匆忙走过来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