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哭了,尼玛,不带这么玩的!这不是坑人嘛!
  尤其是刚刚向意大利战场投入了超过一个集团军的希腊,这时候国王带着首相骂街的心都有了。
  不过好在法国人的du气虽然凶残,但德国人的飞艇加凝固qiyou弹也不是好惹的,在空旷的伊泽尔河谷效果差了点,但在狭窄的阿尔克河谷,这东西还是无敌的,这也就意味着德军虽然不可能杀出阿尔卑斯山,但法军也没有能力打回意大利,毕竟他们也只是靠着du气弹凶残,这东西对头顶的飞艇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也就意味着,阿尔卑斯山战线和法国,乌克兰这些战线一样,进入了旷日持久的僵持,在经过了数月的战争和数十万人的伤亡之后,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无可奈何地发现,他们还是奈何不了对方。
  当然,这段时间的输家也是有的,那就是倒霉的意大利了,意呆们不但损失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土,而且还要面临两面夹击,可想而知接下来,在明白打进法国已经没有希望后,集结在意大利西北部的三个德奥集团军的目标会转向哪儿。
  如果放弃了进攻法国,那么德奥只需要一个集团军就能堵死阿尔卑斯山,剩下两个干什么?肯定掉过头以雷霆之势灭了意大利,反正这时候希腊人已经在他们南部登陆,德奥希黑四国加起来将有六个集团军用于对意大利作战,在明白这一点后,意大利首相利蒂尼也傻了。
  当然这时候意大利人已经暂时没有了改投门户的念头,毕竟目前局势已经发生变化,谁也看不出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谁,虽然同盟国在战场上依然占据优势,但如果法国人把他们的新式du气弹用在马恩河战场,或者给英国人用在荷兰战场,那么德国人能不能挡住这东西就不好说了,尤其是荷兰战场,一旦德国人挡不住,那可就直接打进他们的国土了。
  这下子意大利也暂时坚定了立场,利蒂尼首相和王后陛下发出动员令,再动员一百万陆军,全力以赴把所有侵略者赶出意大利的土地,因为王储翁贝尼才三岁,所以在埃玛努埃莱三世被俘后,现在意大利由王后埃莱娜摄政,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这位王后是黑山公主。
  当然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向协约国表决心而已,现在的意大利哪还能动员一百万人,光奥地利的战俘营里就关着一百五十多万呢!说白了意大利人就是在拖,拖着看接下来的战局发展。如果德奥真南下进攻罗马,而英国人又不再增兵帮他们,那说不得意大利就只好投降了,反正有王后父亲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的关系,暗地里先联络着德国人,如果英国人增兵来帮忙,那就打下去呗,反正有英国人顶着,意大利只需要帮着打个下手就行。
  而且要是英国人真从法国人那里弄来新式du气弹,说不定还真能逆转战局,到时候收复国土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1292


 第五一三章 英国人的选择

  英国人的确也正在联系法国人,想从他们手搞一批新式du气弹然后拿到荷兰战场让德军尝尝失败的滋味,但可惜法国人却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这种东西的生产非常困难,伊泽尔河战场上他们使用的,那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才攒出来的,现在所剩仅有不足一吨,别说匀给英国了,就是他们自己现在正提心吊胆,生怕德军再发起进攻呢!
  法国人倒没说假话,他们剩下的sh林炮弹真就还有不到一吨了,而且袁侍从长还告诉他们因为产能原因,他很难保证下一批sh林炮弹会什么时候送到法国。
  当然他这话就纯属扯淡来,那艘送货的巡洋舰,这时候正在瑞典呢,而且据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将在哥德堡停留至少半年,至于这个特殊情况,那肯定是杨皇帝什么时候感觉应该再让法国打一场胜仗了。
  这一点法国人也懂,他们不介意配合一下,反正无论马恩河还是阿尔卑斯山战场,现在都已经基本平静下来,德军没有胆量再进攻,法军也没有能力反攻,双方都很默契地在那里僵持着。
  意大利战场上的德奥联军已经开始转移了攻击目标,现在正在对热那亚发起攻势,很明显是准备集力量把意大利推了,既然是这样,法国人很乐意看一下热闹。
  虽然不相信法国人的话,英国人也无可奈何。不过他们还是没有想太多,毕竟如果法国有的话,不可能不拿到马恩河战线上使用。既然没有这样做,那肯定也就是没有了。
  但没有这种新式du气弹的话,英军还真就没法突破德荷联军在荷兰的防线,就连鹿特丹都没法真正占领,从登陆到现在,英军在这座城市已经损失了二十万人,整个鹿特丹几乎找不到任何一栋完整的建筑。战斗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一堆堆废墟间进行着,这座曾经的欧洲主要商业心,已经完全变成了地狱。
  但德荷联军的防线丝毫没有动摇,尤其是随着荷兰人伤亡数量的增加。荷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也在增加,为了给战死的亲人报仇,大批原本对英国人的还算温和的荷兰人,也开始主动加入了对英国人的战争,包括海牙和阿姆斯特丹这些英国占领区都出现了越来越频繁的袭击,这时候的荷兰对英国来说,已经变成了一座泥沼。
  现在英国人必须面临一个抉择,是继续荷兰这个烂摊子,还是索性放弃。把荷兰战场的一个集团军解脱出来,投入到其他战场,尤其是意大利战场。虽然在德军兵败伊泽尔河后。意大利人已经不再喊什么改投门户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弄不好意呆是要被灭的。
  意军总兵力不过一百五十万,另外还有不到二十万英军,可现在意大利战场上协约国总计一百七十万人,却需要面对同盟国的整整个集团军。另外还加上一个五万人的黑山远征军,双方总兵力相差无几。考虑到意大利人那恐怖的战斗力,那里的结果不难预料。
  一旦解决意大利,那么同盟国这超过一百五十万陆军立刻就会压到其他战场,尤其是俄国战场,东线的平衡立刻被打破,本来就在三心二意的尼古拉,跟德国幕后交易一下退出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然后就是整个协约国集团的失败。
  所以说相比起来,放弃荷兰最多会让一个德国集团军解脱出来,输掉意大利战场,却可以让至少五个同盟国集团军解脱出来,这两者的取舍并不难决定。
  就在德军正式放弃继续从阿尔卑斯山区向法国进攻,留下第十四集团军防御,剩余两个集团军掉头南下,会和原本警戒意大利人的两个奥匈集团军恍如压路机般碾过亚平宁山区,分三路向热那亚,佛罗伦萨和意大利东部沿海发起全线进攻的时候,英国人终于做出一个虽然丢人但却理智的选择。他们开始撤出已经激战半年的鹿特丹,并且直接向本土撤退,这实际上就等于他们的荷兰之战彻底失败,在以堪称卑鄙的方式入侵这个立国,并且为此损失了四艘主力舰和二十万陆军士兵后,大英帝国终于无可奈何的承认了失败。
  这个消息在英国报纸上引起一片嘘声,当初主导荷兰之战的前海军大臣丘吉尔再次被揪出来受到全国舆论的一致声讨,不但他本人在伦敦的住所遭到愤怒的群众攻击,甚至还有不少阵亡将士的家属,跑到布伦海姆宫外面焚烧丘吉尔画像的,整个马尔博罗家族可以说声名扫地。
  当然这只是小插曲而已,实际上这时候丘胖子早就带着一身耻辱上战场,到遥远的意大利去准备用鲜血捍卫祖先的荣誉去了。
  英国从荷兰的撤军,立刻引起了德国的警惕,虽然只有一个集团军,但如果他们投入意大利战场的话,也会给那里的战局造成严重影响,虽说不至于使同盟国战败,但至少会让那里的战事拖延下去,说到底双方在意大利总兵力差不多,意大利人战斗力差归差,有亚平宁山区的天险,防御上本身就有极大优势。
  既然这样,威廉就肯定不能任由英国人离开了,在荷兰的德军立刻加强了攻势,但这时候他们的盟友却不愿意出力了,荷兰人巴不得英军赶快滚蛋呢,这场战场他们本来就是被迫卷入的,到现在为止最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墟,连士兵带平民死伤超过二十万,这么惨重的代价,让荷兰人都快哭了,现在英国人想走,他们放鞭炮欢送的心都有了,哪还想再给英国人制造麻烦。
  甚至荷兰政府,还有意的给德军进攻制造障碍,尽量避免双方再发生激烈交战,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英军主力很快撤出了鹿特丹,包括阿姆斯特丹的英军在内全部向海牙撤退,原本德国人还想用飞艇轰炸海牙,但威廉明娜女王直接向威廉提出了反对,威廉也不好太过无视她,索性也就给她个面子取消了计划。
  不过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英国人撤退,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公海舰队在他弟弟的亲自率领下,再次杀出了威廉港,与此同时在波罗的海的艘战列舰也通过基尔运河开过来加入这支舰队,二十三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气势汹汹地杀向荷兰沿海,德国海军第一次充满自信地迎战他们的宿敌。
  在得到公海舰队出港的消息后,英国本土舰队的二十八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同样开了出来,就像一个捍卫荣誉的武士,准备在擂台上再次迎战挑战者。
  这段时间双方的舰队规模都没有再增加,包括船台上原本还在建造的都停了下来,倒不是他们不想再造,而是都没钱了,无论德国还是英国,都几乎已经囊空如洗,有限的财力必须维持陆上战场,像战列舰这种烧钱的东西只能暂停了。
  两支舰队指挥官都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出海就是为了决战的,双方谁也没有玩什么花样,完全以最直接的方式硬碰硬地撞到了一起,弗里西亚群岛西部的北海波涛,英德海上终极对决,战争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战列舰决战就这样突然间拉开了序幕。
  两支相对而行的舰队,在互相发现的瞬间,就像上次一样分别开始编队转向,亮出恐怖的侧舷火力。
  英国人这一次可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知道把那些装甲薄弱的战巡单独编队,结果只能是让它们变成德国快速战列舰的靶子,所以这一次干脆直接编入战列舰队,虽然这样做同样很冒险,但英国人别无选择。在波罗的海的艘战列舰加入公海舰队后,英国本土舰队的数量优势已经很小了,二十八对二十三,结果正好是所有**德华七世级对艘快速战列舰,四艘英国战巡对四艘德国战巡,剩余英国战列舰和战巡混编后对其余德国战列舰,把英国人的数量优势变成火力优势。
  这场超级大战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排成两条经典的战列线的五十一艘海上巨兽,在北海的波涛犁开两道逐渐靠近的直线,一边航行一边各自向着自己的对手疯狂地倾泻炮火,一道道恐怖的火焰从一门门巨炮的炮口喷出,数百公斤重的炮弹在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带着刺耳的呼啸划过海面,就像劈开盔甲的战斧一般砸开对手厚重的装甲,紧接着爆炸的火焰带着钢铁的碎片从战舰内部喷出,大海就恍如爆发的火山般。
  这是决战,两个帝国命运的决战,胜利者将赢得一切,失败者将输掉战争,为了荣誉,为了胜利,为了海上霸主的威严,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国海军和世界排名第二的德国海军,用钢铁,烈火和鲜血在蔚蓝色的书页上书写他们各自的史诗。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就在这时候真正的霸主,已经在遥远的东方诞生。(未完待续)


 第五一四章 海上霸主

  还没有彻底解冻的辽东湾,天空正在飘着零星的雪花,起伏的波涛中两艘巨型战舰一前一后高速航行,巨斧般的舰首在海面犁开两道长长的航迹,不时有浮冰撞在三百二十毫米厚的合金装甲上发出轻微的响声。舰体的起伏中侧舷那四条近三十米长的金色巨龙仿佛活的一般在海面飞翔,铁灰色的舰体上方,十六门恐怖的三八零毫米巨炮全部指向右舷,高高昂起的炮口瞄准远处的海面,在那里有一个就是望远镜都很难察觉的小黑点。
  “陛下,目标在哪儿呢?臣怎么找不到啊?”袁侍从肥胖的脑袋凑到大号的高倍望远镜前,有些茫然地说道,旁边的海军总参谋长刘步蟾赶紧给他指点方向。
  今天是华夏级战列舰主炮试验的日子,杨皇帝亲自带着侍从长阁下和海军总参谋长一起,大冷天跑到华夏号超级战列舰指挥塔的最高处,等着欣赏自己的镇国之宝是如何发威。
  不过侍从长找不到目标也很正常,作为靶船的伊利诺伊号战列舰距离这里足有二十五公里呢,这艘当年从美国人的造船厂直接俘虏来的战列舰,虽然此前经过了一番改装,在前后各加了一座三联装二八零毫米主炮,论性能拿到很多二流国家还是可以当主力舰使用的,但在目前财大气粗的中国海军,也就只能拿 来当靶船打着玩了。
  此前还有人提议应该留着展览,毕竟这也是中国海军俘虏的最大战舰,但这种小家子气的想法却被杨皇帝严重鄙视了,用不了多久,有的是俘虏可供展览的。
  当然袁侍从长看不到目标在哪儿无所谓,他就是来凑个热闹的,就在他们下面的火控室里,那些正在忙碌的雷达操作员可以是很清楚伊利诺伊号在哪儿。距离,方位一切都变成了他们面前屏幕上的数据,如果是在航行状态下,这艘一万多吨的战舰航向和航速也同样会清楚地出现在雷达操作员的脑海。
  这些数据直接输入了射击指挥仪的机械式弹道计算机,包括这艘战舰自身的航速,航向,风向,风速甚至空气湿度,大气压力,炮管磨损程度等等各方面数据都同时输入这台在目前看来可以说神迹的机器。然后解析计算出的射击参数直接以电流信号方式传递给各处主炮炮塔。自动控制炮塔旋转和火炮俯仰角度,同时根据火炮垂直稳定仪反馈的数据进行补偿调整。在这套原本历史上二战时期美国衣阿华号战列舰上所用的射击指挥仪控制下,炮兵已经不需要再瞄准了,他们的任务只是装弹,然后等待指示灯亮起开火就可以了。
  不但华夏级战列舰上使用这套东西,根据情况不同略做修改的不同版本,这时候也已经开始在昆仑级战列舰和洪武级战巡上安装,就连部分重巡洋舰也同样计划装备这东西,而且全部加装雷达系统。当然这套东西里面很多还不是这时候中国的技术水平能够解决的。其中有至少一半设备还是由美女头像完成,毕竟这些即便是二战时期,那也是属于顶尖科技,杨丰要不是当年趁火打劫逼美国人把密苏里号给了他否则也不至于弄到这东西。
  “陛下。是否可以开始?”刘步蟾问道。
  同样趴在一架望远镜前的杨皇帝很威严地点了点头,刘步蟾赶紧拿起身旁的电话通知下面,同时提醒杨丰和袁世凯抓牢身旁的扶手,免得炮击是的震动再把皇上摔了。然后仅仅过了不到半分钟。就看见华夏号舰首炮塔的一号主炮猛然喷出一道数十米长的火焰,炮弹出膛的气压冲击瞬间在海面推开一道扩散的弧线,与此同时就感觉脚下的战舰狠狠向后平推了一下。这时候惊天动地般的怒吼声传入耳中,猝不及防的袁侍从长吓得立刻尖叫起来。
  还没等他的叫声停止,紧接着二号主炮同样喷出火焰,在接下来的极短时间内,从前到后剩余六门主炮依次开火,巨大的后坐力把这艘四万吨的巨舰,从原来位置平推出去超过五十米。
  第一轮齐射瞬间结束,而这时候后第一发炮弹还没落下,在整个海面数千人的瞩目中,时间又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