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意大利人在荣誉和利益间不停纠结的时候,美国的公投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后各州统计的公投结果,明尼苏达,衣阿华,伊利诺伊,威斯康星,密歇根,印第安纳,肯塔基,西弗,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特拉华,纽约,罗德岛,俄亥俄,马里兰,新泽西,马萨诸塞,缅因共计十八个州支持美国参战,而剩余各州则反对参战,这样一来两大阵营就正式确立,接下来分别组织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去了。
  一九零七年九月一日,一个阴雨绵绵,秋风瑟瑟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威尔逊在白宫前的草坪上,以沉痛的语气,在无数记者和各国使节面前正式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国会解散,这个已经延续了一百三十一年的国家走到了尽头,从此美利坚合众国永远成为了历史,至于分lie后的两个国家叫什么这个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紧接着由旗手降下白宫屋顶的美国国旗,看着那面缓缓落下的星条旗,包括威尔逊总统在内,无数围观的美国民众哽咽着唱起了星条旗永不落的歌声,唱到最后很多人都已经是泣不成声,搞得那些前来作为美国终结见证的各国使节们也都不由得一阵唏嘘,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居然会在短短十年时间,以这种方式黯然陨落。
  回想当年那些美国的先贤们一腔热血,在自由精神鼓舞下浴血奋战创建这个国家的时候,有谁会想到他们的流血牺牲最终换来的不过是昙花一现呢?这时候很多使节心中都不免在暗自思索美国究竟是为什么,在短短十年时间里由繁荣的顶峰,一下子落到如此地步呢?
  不过这个问题不难考虑,想想太平洋另一边,那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在这十年时间里,由一个贫穷落后任人鱼肉的病夫,一跃而成为世界顶级列强的,估计就可以知道美国为什么陨落了,这时候那些使节们一个个看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的眼神就不免很复杂了。
  此时这位大使阁下身旁,还跟着一名摄影记者,架着一台摄影机记录星条旗落下的全过程,要知道北京的杨皇帝特意嘱咐过了,一定要把美国终结仪式的全过程都给他录下来,然后好满足他随时拿出来欣赏的阴暗心理。
  当然美国终结并不意味着协约国期待的援军可以立即出现在欧洲战场,就在美国政府和国会解散后,紧接着那些国会议员分别前往各自所属国家的临时国会驻地重新组成各自国会,然后开会研究新国家名称,政府构成,军队组织之类内容。其中北方的临时国会驻地设在纽约,不过未来他们的首都肯定不会在那里,也不会在任何一座沿海城市,这一点是所有北方议员一致的观点,据说他们准备把首都设在远离海岸的芝加哥,因为纽约和费城遭到的战火摧残,现在这座城市已经是整个美国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或者说反战各州实际上再一次进行了分lie,反正都到现在这种地步了,各州想怎么样都行,愿意单独组成国家的就单独组成国家,有别的想法也随便,最终反战各州中,南卡,北卡,佐治亚,田纳西四州加入了邦联,这个连谈判都不需要谈判,作为当年邦联的主要成员,这四州早就惦记着不止一天了。
  原本阿肯色州也想重回邦联,但西部各州不同意,因为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密西西比河的航运控制权,最后在中国的调解下阿肯色州未加入邦联,这样实际上原本的美国就等于分成了三部分。
  一是东北各州,最后他们仍然沿用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首都芝加哥,这个国家拥有三千万人口,工业实力强大。
  二是南部八州组成的美利坚联盟国,也就是所谓的邦联,首都原本是奥斯汀,在佐治亚等州并入后,最后定在了亚特兰大,人口约两千五百万,工农业并重,不过工业完全控制在杨氏财团手中,而且人民银行的独家发钞权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是杨皇帝。
  第三则是剩余西部和西北部十四州,这部分最后给自己起了个美利坚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通常被称为西美,首都在堪萨斯城,人口只有不到一千万,经济完全依靠农牧业,实际上就等于中国的保护国,在之后的不到十五年时间里这个国家的主要人口就变成了华人,最后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了中国。(未完待续。。)


 第五四零章 战争开始了

  就在北美,邦联,西美三国各自整理内政的同时,对于原联邦所属资产的分割也迅速展开,首先当务之急就是海陆两军的分割,英国人已经急不可耐了,他们要想和法俄一块儿在海上动手就必须赶在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封冻之前,否则德国那六艘战列舰腾出手来,单纯英法二十七艘主力舰优势就不够大了。。 。23'WX。
  现在已经有二十万英军分批撤回本土,杨皇帝的赫尔戈兰湾水雷图也从北京以飞艇运往科威特,然后在那里由一艘中国巡洋舰送到英国,意大利英军的撤退工作还在进行,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必须有人尽快填补空缺。
  在英国老板的催促下原美国海陆两军分割以最快速度进行当中,因为中国和周围各国都已经做出安全承诺,所以三国同时各自召回在原联邦各军服役的本国士兵,另外在其驻地封存所有武器。不过召回的士兵可没有回家,而是到各自指定地点集合,邦联和西美自然不着急,北美却在最短时间内对召回的陆军士兵进行重新整编,还没等军火完成清点和分割,就直接从兵工厂拉来枪炮把他们武装起来,紧接着宣布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然后将这些士兵装上商船,由英**舰护航直接送往意大利。
  当第一批美军在那不勒斯登陆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这批援军的到达,让英国人终于松了口气,虽然只有五万人,而且在经历漫长的海上航行后,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期,不可能马上投入战场,但用来吓唬住三心二意的意大利人还是足够了。
  实际上经过分割后,北美总共只有三十万陆军,不过那些资本家们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动员。并且向英国人承诺,至少可以向欧洲投入一百万陆军。
  当然英国人也没指望他们,就现在北美正乱糟糟的国内情况,等他们动员起一百万人到欧洲这边战争早就结束了,赫尔戈兰湾的水雷图已经送到伦敦,这份绝密的布置图把英国海军的将领们全都惊呆了,他们实在无法想像中国人是如何把这样对德国生死攸关的绝密资料弄到手的。
  不过这个不需要他们关心,有这样一份资料,赫尔戈兰湾实际上已经对英国海军敞开了大门,接下来只需要解决了公海舰队。他们就可以像驶入泰晤士河口一样驶入易北河口,像停靠伦敦一样停靠汉堡港,然后数十万英军将像尖刀一样插进德国的心脏。
  整个协约国都被这份水雷图鼓舞起了斗志,包括法俄在内立刻动手全力配合英国人的登陆,法国海军四艘主力舰放弃在地中海上的护航工作,从直布罗陀海峡出地中海北上英吉利海峡。反正补给的物资还可以在法国西部港口上岸然后用铁路运进意大利,就算那两艘希腊战列舰切断西地中海的海上运输也无所谓,至于法国南部沿海的安全,就那两艘战列舰也不可能硬闯马赛港。不过四艘孤拔级的离开还是选在了夜晚,毕竟让德国人知道警觉起来就不好了。
  而就在同时,整个持续四年的战争中可以说一炮未发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四艘瑞典产甘古特级高速战列舰,两艘自建的玛利亚皇后级全部驶出了喀琅施塔得军港。这个紧接着被德国方面知道。公海舰队第一分舰队立刻紧张起来,当然他们并不担心这六艘战列舰会对德国本土构成威胁,所有波罗的海沿岸港口都有水雷封锁,战列舰硬闯属于自杀。但问题是俄国人可以在海上拦截从瑞典驶往德国的商船,这是德国目前最主要的生命线,真正的生命线。
  到现在为止对德国来说。最重要的战争物资已经不是军火钢铁原油这些工业品,而是粮食,从邦联和墨西哥的商船都是打着向瑞典出口的旗号,把一船又一船的粮食运到瑞典的各大港口,然后由德国和瑞典的商船再转卖到德国。这是目前威廉还能够维持国内和前线都不至于饿肚子的生命线,单纯国内生产根本不可能满足需要,这也是他不得不在波罗的海上始终维持一支足够强大舰队的主要原因,一旦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切断这条运输线,那他的士兵和人民就都要挨饿了。
  由霍尔岑多夫中将率领的第一分舰队立刻,为了快速应付东西两个战场,他的这支舰队主力已经全部调换成了五艘快速战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这六艘战舰带着一批护卫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驶离基尔港,在平静的波罗的海上向东迎战俄国舰队。
  这时候无论威廉还是他的陆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海军总参谋长提尔皮茨,都丝毫不知道在英国的各大港口,包括二十三艘主力舰在内的数百艘英国战舰,登陆舰和运兵船正在启动。为了这次登陆英国人动用了目前他们能够动用的一切海上力量,三十二艘登陆舰将携带两个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步兵师在德国海岸抢滩后突袭并占领库克斯港,紧接着装载了整整两个军的大小运兵船开始在这座港口登陆。
  与此同时最先登陆的英军乘坐以滚装船运输的卡车沿着铁路直奔汉堡,后续英军在登陆后一部分继续向汉堡,另一部分向不来梅进攻。在这种近乎突袭的情况下,德军根本不可能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他们唯一能够动用的防御力量,只有部署在荷兰的一个军和荷兰人的一个集团军,这支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到。英军如果不出意外,绝对可以几乎兵不血刃占领这两座重要港口,只要汉堡和不来梅到手,基本上对德国来说这场战争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等中国参战的消息传到欧洲,他们也就只剩下投降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当然在这之前,英国本土舰队和法国舰队,必须先解决威廉港的那十三艘德国主力舰,不过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二十七对十三,这样的海战怎么打都是胜。
  “战争,终于可以结束了!”伦敦的首相府内,英国首相班纳曼爵士看着窗外的夜空,满脸欣慰地说道,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英国民众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呼胜利的场景,四年了,这场令人筋疲力尽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终于开始了。”遥远的北京中国陆军总参谋部内,拎着权杖坐在一张椅子上,端着茶水看面前那些将军们忙碌着调兵遣将的杨皇帝,同样满脸欣慰地说道。
  什么时候英国占领汉堡,中国就在什么时候参战。
  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中国加入同盟国后,协约国还有战斗下去的希望,否则自己这边一宣战,那边英法俄三国立刻求和了怎么办?德奥肯定求之不得,那时候就算中国想打他们也不会伺候了,说不定逼急了还能让他们看出自己的野心,万一再把协约国和同盟国逼到一块儿抵抗自己的黄huo就麻烦了。
  所以他才处心积虑要让英国人打下汉堡,这座城市距离柏林不过两百多公里,而且现在德国国内空虚,英国人绝对不可能忍住夺取柏林的you惑,即便是中国参战,他们如果夺取柏林仍然有翻盘的机会。因为占领柏林就可以赶在中国陆军增援到达欧洲前逼德国投降,到时候无非就是给威廉把条件开得优厚一些,都到那种地步了威廉是不会介意半推半就地卖一下中国的。如果德国投降其他奥匈等国也就不可能再打下去了,这些家伙也都不是傻瓜,这样协约国就可以腾出手全力以赴抵挡中国。
  那时候协约国集团加起来一千多万大军,别说打了,就是吓也把中国吓回去了,至少在杨丰脑中如果他处在那时候协约国的位置上也绝对会这样做的。
  “接下来就看德国人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首都了。”李云聪带着一脸他这类人物特有的睿智看着地图说道,这位陆军总参谋长阁下自然是了解皇帝陛下全套战略的。
  “他守不住又有何妨?无非就是咱们单挑协约国而已,难道你还觉得单挑不了吗?一千万陆军不够那就两千万,咱们有五亿人口,五千万后备役,世界上最庞大的军工体系,别说一个小小的欧洲,就是平推世界都够了。”杨皇帝淡淡的说道。
  他还真就不在乎这一点,威廉能守住柏林自然好,然后奥斯曼帝国加入战争,中国再给他送五十万援军过去,欧洲的战争就可以继续下去,一直等到中国占领整个亚洲,再用庞大的军团碾压欧洲,如果他守不住柏林,大不了让这位皇帝陛下找个战时陪都继续坚持抵抗,就像原本历史上的光头佬一样,哪怕他就是撑不住投降了,或者让他舅舅给抓住打屁股了,也无非就是中国自己平推欧洲而已。
  就像皇帝陛下自己说的,又不是推不了。(未完待续。。)


 第五四一章 波罗的海的战斗

  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最先在瑞典哥得兰岛南部海域打响,原本尼古拉并不想让他那些宝贵的战列舰跟德国人决战,他的意图只是把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分舰队吸引到波罗的海东部,来不及回去增援赫尔戈兰湾就可以了,但可惜他的舰队指挥官罗杰斯特文斯基不如霍尔岑多夫聪明,两支舰队的捉迷藏过程中他被算准路线的霍尔岑多夫堵了个正着。 。(23)(w)(x)。
  临近十一月的波罗的海,呼啸的寒风夹杂着雪花,低垂的铅色阴云压在翻涌的波涛上,浓重的水气遮挡了这些钢铁巨舰上那些高精度的光学仪器视线,再加上一些意外因素,双方主力舰队一直靠近到了十公里距离上才互相发现。一下子整个海面上无数的战斗警报声几乎同时响起,那些早就严阵以待的水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装甲保护的火控室内,那些射击指挥员们开始接收战舰各处位置上那些观测员用电话报回的目标数据,紧接着参谋们开始用人工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在最快速度得出结果后立刻用电话通知各处炮塔,紧接着那些炮手们调整方向和火炮俯仰角度。
  双方的主力舰几乎完全相同,德国人的五艘布伦瑞克级和俄国人的四艘甘古特级不但是一家船厂出的,甚至连船型都没有区别,都是中国海军昆仑级战列舰的减配版,这样的仓促遭遇中,这样近的交战距离,九艘除了涂装和旗帜,其他几乎完全一样的战舰拼的就只有士兵的素质了。在这一点上很显然德军更胜一筹,五艘布伦瑞克级快速战列舰指向左舷的五十门二八零主炮最先完成瞄准,随着布伦瑞克号舰首一号主炮最先喷出火焰,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内,剩余四十九门主炮相继开火,一艘艘巨型战舰在后坐力推动下几乎同时在海面向反方向推移。短促而又密集的出膛声中,一枚枚pao弹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划过海面。
  而就在这时候,远处阴云和雪花的背景中,那些若隐若现的俄国战舰上,一点火光闪现,紧接着一片火光闪现,俄国人也开火了,紧随其后双方剩余三艘战舰的二十四门三零五主炮也相继开火。
  仓促的遭遇战,第一轮射击双方都没有命中,但就在一道道水柱升起后。紧接着各舰也相继完成目标调整,还是德国人最先开火,这一次他们收获了第一个命中记录,一枚从阿尔萨斯号上射出的二八零穿爆弹击中俄国人的塞瓦斯托波尔号一号炮塔,但可惜却被坚固的装甲弹开然后在半空中爆炸。
  在明白这样的距离上,双方都不可能击穿对方装甲后,两支舰队很有默契地高速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