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往生记-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博士好歹有底子,亲手设计扩散炉,操作所有的工艺步骤,力求了解整个反应过程,还设计更大的夹具,用来对付这些更大的硅片。
    所幸开发成功了,只是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有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成品率下降。虞博士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原来是作业员并未遵循处理步骤;导致一些工艺特性发生变化。
    唯一的改善之道;是对作业员施以在职训练;并将所有操作细节写成手册;要求作业员严格遵守。果然;成品率很快又直线上升。
    不但如此,为了能够使得3英寸的硅晶圆有更好的品质,虞博士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表面活性配方,用来增加晶圆表面的平滑度,可以使3英寸硅圆大批量的生产。这是虞博士他们的秘密,知道很多年之后才公开。
    至于其它类似的设备、工艺改进那是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没有这些经历,虞博士也不可能被华夏聘请为国家实验室的顾问,总领全局。
    后来虞博士投资失败之后才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没有自己的芯片生产线什么都是假的,芯片制造是上有产业,其利润可以最大化,这才是硬道理。
    因此,现在离目标越来越近,虞博士不由得激动起来。
    ~~~~~~~~~~
    正文 一百一十四
     更新时间:2008…12…13 3:24:01 本章字数:2787
    往生记正文一百一十四我我鱼
    虞博士一步步的把芯片工厂的架子搭起来,这是个细活,急不得。
    'url''/url'
    公司里的事情则放手给了张怡,交换机的推销、和任天堂公司的谈判,包括美国软件销售,全她一手掌握,权力一时无两。
    'url''/url'
    而长久则带着一帮电子工程师开始了芯片工厂建成之后的产品开发,以长久的估计,任天堂肯定抵御不了低价的诱惑,只要谈判能成,自己的芯片工厂每年2、3百万片的产能肯定要开足的,光任天堂一家的订货就得把生产计划排满,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新建的工厂是为任天堂准备的。
    'url''/url'
    而历史上任天堂红白机的销量是个神话数字,光正版就上了6000万,遑论那铺天盖地的盗版机了,因此芯片工厂肯定得接着再建。
    'url''/url'
    为任天堂的游戏机供货只是生存的基础,021处理器是成熟的产品,制造上应该没什么大的难度,因此作为第一个大规模生产型号可以用来练手,积累生产经验。
    但是要想真正赚钱,牟取暴利,那还得打入主流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芯片产品。比如英特尔以前的动态存储器系列,现在cpu和可擦写ROM,不但别人无法提供,而且还牢牢的控制着下游衍生产品,只要想做就可以进入。
    因此长久就考虑了如何正常的进入这个市场,其实以生产者看来,做cpu实在是亏本的买卖,不但要花大本钱研制,还得花大力气推广,而且一部电脑上能有几块cpu?除了游戏机这种另类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在这个时代能大规模生产并消化cpu的产品并不多,就连这个时代的英特尔也是靠着存储器这个吸金产品养活着处理器部门。
    有人统计过,世界上每卖出一个cpu,就能卖出至少8块存储器,至于其它的电路芯片更是数不胜数。
    只是动态存储器价高利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再过几年日本人大规模进入这个市场,那更是无利可图。
    70年代末,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日本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集成电路制造工业。
    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个公司出一名室主任,共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
    共享的基础技术开发成功,四家公司立即拿回去各自开发自己的产品。几乎一夜之间,国际市场上大量的出现了日本动态存储器,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到世界各地,就连美国人也招架不住,一时间动态存储器生产厂纷纷倒闭或转产。
    就连英特尔也受到了很大冲击,抵抗了一阵子之后不得不放弃了动态存储器产品,专心的搞cpu。
    长久自认还没英特尔那么大的本事,因此对投资动态存储器产品那是敬谢不敏,等你工厂建成了,存储器产品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还是坚持处理器产品吧,貌似那个西门子的老外总裁都说了,欧洲现在卖的比较好的微机也就是0521了,IBM的pc机还没在欧洲。
    IBM公司是在83年才在法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pc机,真正在欧洲流行的也是英特尔,它的单板机控制器系列先占了市场。
    021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快,在实时控制领域的地位无与伦比,因此高端的控制系统用021处理器的多。
    长久的021处理器是八位的设计,脱胎于risc架构。以当时的生产技术能做到晶体管数量和性能的最佳配比,这还是很不容易的。
    只是现在已现颓势,这个世界已经进入16位处理器大应用的时代,那些准32位的处理器也出现了。没有人会在微机上继续使用8位cpu,如那个西门子的老外所说,8位系统实在和玩具差不多,玩不了高级的大型程序,即便是0521也只是个高级的玩具而已。
    因此长久就在计划着如何开发021处理器的下一代产品,兼容肯定是必须的,否则没人会鸟你,哪怕你的号召力再大都不行。
    Zilog公司不是很鸟吗?号称后无来者,主力产品z80当年都快卖疯了,最后头脑发热居然了一个不兼容的16位产品,仆的一塌糊涂。
    这个错误长久肯定不会犯,哪怕降低处理器的性能也要保证兼容,现在的问题只是到底是按部就班搞16位,还是暴起直接上32位的。
    以系统复杂度而论,risc的扩展并不需要多少晶体管,16位、32位的区别并不大,设计难度不是主要问题。
    以32位的处理器而论,以长久的设计只需要3到4万个晶体管即可实现,而且risc的处理器架构规整合理,没有微指令控制部分,特别适合计算机布线,设计所需要的人工时间大大降低。
    而且据虞博士讲,他的生产线设计可以保证2微米的精度,而且生产线还有潜力可挖,只要有时间,可以升级到一微米。
    但这只是技术上的先进,关键是要市场配合。目前的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的8位外部设备,就连16位的也不是很多,遑论32位的外设了,这也是pc与苹果二代赖以生存的根本。
    32位绝对是趋势,而且长久的架构设计制造起来也没有啥难度,但是时间还不到,市场还没准备好,高居于云端上的作品只能是一朵鲜花,叫好不叫座。
    当年的APHLA也是一个例子,号称世界上第一个64位处理器,长期霸占性能第一的宝座,但是市场根本不认,最后还是惨淡收场。
    如何做好协调,能够做出32位性能,又能接入16位的外设,这可是个大问题。长久目前想到的做法还是借鉴摩托罗拉的68000,虽然是个cisc的处理器,庞大无比(整整70000个晶体管),但是它的设计理念还是好的。
    那就是内核以32位运行,外部接口则以16位的速度传输,兼顾性能与市场,连成本都降了好多。
    这也是借鉴8086和8088的关系,长久终究决定直接跳过16位系统,直接上32位cpu。
    新处理器是32位内核,16位的外部总线,生产的时候完全一样,必要时候只要将外部封装一改,那就是一个崭新的32位处理器。
    ~~~~~~
    正文 一百一十五
     更新时间:2008…12…13 3:24:02 本章字数:3917
    一百一十五
    新处理器是32位内核,16位的外部总线,生产的时候完全一样,必要时候只要将外部封装一改,那就是一个崭新的32位处理器。
    计算机的架构很难发展,如同武学一般,能够另辟蹊径开宗立派那都是令人仰视的存在,只图灵、冯诺伊曼、大卫帕特森(risc)、约翰˙轩尼诗(mips)等寥寥数人而已。
    长久的架构是他记忆中的大路货,纯正血统的risc,精简的不能再精简了,千锤百炼之下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晶体管那么少却性能超群的原因。
    相对cisc处理器来讲,risc型处理器的内核和设计比较容易找到,因为都是开源的,甚至如同ARM公司那样的变态,只要你使用他的内核设计,啥都给你。
    长久在梦中颇是研究了几个经典的架构设计,8位的是练手,因为这个记得最清楚,至于32位的也做过,只是大了许多,公认的最简单结构也得塞上3万来个晶体管。
    后世市场做的最好的处理器是risc型是ARM,铺天盖地,只不过这家公司并不生产,只是提供内核设计搞授权,而且系统精简,价格便宜,因此是系统集成商们的最爱,绝大多数的单片系统用的都是ARM的内核,比如手机。
    只是这家公司主攻系统继承,名声不显,桌面领域则是IBM的power系列长盛不衰,sun的sparc也是很有名。
    处理器从设计到制造,投资巨大,长久可没有多余的银子交学费,不得不仔细考虑自己的产品日后得向哪方面发展,桌面还是单片系统。
    单片系统要得就是一个量,类似于电子元件了,零售价格都在五美圆以下。长久打死也不想自己的工厂生产这种货色,这些都是定制项目,没有百万销量妄谈利润,只是日后有可能倒可以授权制造,因此pass。
    主攻桌面系统的话,那竞争可算的上残酷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实力公司都对这一块虎视眈眈。90年代后的激烈市场搏杀,长久至今记忆中依然清晰,迈出这一步费尽思量。
    万幸,长久好歹也是一能人,先手以得,英特尔天下还未尽收,若是有了后世这么多的经验还打不赢还不得后悔死?
    更何况还有虞博士这等强人相助,那可是日后英特尔的顶梁柱啊。
    以桌面系统为目标,占领主流市场,至少要攻下欧洲,制定标准芯片,这才是和美国一帮子公司竞争的砝码,否则后果难想。
    毕竟生产的是标准化的东西,就可以卖给所有的厂商,与定制的系统投资一样,而回报则是许多倍,而且不依赖一家公司,这样才是王道。
    时日无多,长久拉了一帮人开始闭关。之前长久还特意咨询了一下虞博士,英特尔是怎么搞处理器项目的,自己只是野路子,甚至连中科院的人都不如。以前做的021是小把戏,自己单干尚可,现在要开发32位cpu,没个规矩和计划那是不可想象的,效率立即不同。
    虞博士也是过来人,英特尔的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很有一套,算是独具一格,在几十年弱肉强食的竞争中没有倒下,这些制度有大作用。
    虞博士给长久讲了当年他在仙童的事情,和英特尔的经历做了对比。仙童的人才不可谓不多,领军的全是大神级的人物,只是大头领肖克利刻薄寡恩,御下甚严,导致手下几员大将集体哗变,搞出了英特尔。
    后来的仙童被收购,能拍板的都是外行。当时硅谷有个说法,就是营销管理人才在那个行业都能做出成绩来。
    这个说法有点道理,只是在仙童身上没体现出来,电子工程师是一个接一个的跳走,徒呼奈何。
    其实也不能算是仙童的过错,这是那个时候的风气,只要作出了成绩,谁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风险投资商,开办自己的企业。
    英特尔也吃过这方面的亏,开发出第一块微处理器的工程费根出走,让英特尔很受伤。
    也许这就是高科技企业的魅力所在,只要你有技术,钱不是问题,这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个人的才华可以支撑起一个王朝。
    但是有着微处理器基础的老公司岂同泛泛,英特尔是个整体,最不怕的就是项目负责人一走了之。任何人或小组另谋他就,总会找出第二梯队。
    而且英特尔公司决不吝啬给新人出头的机会,只要有实力你就是上位,只要有潜力,你就得担担子。而且新人做事没有包袱,元老们也乐于帮助,因此成功的几率远大于失败。
    因此虞博士建议长久招兵买马,先拉起一支队伍,由长久自己做项目经理人,而不是总工程师。
    “我不懂管理啊,那个项目经理人是虾米玩意?”长久为难道,自己只精于技术,难道要转行?
    “不懂没关系,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虞博士道,“项目经理人的职责,其实很简单,就是确保其他研究成员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你只管掌握大方向,具体困难由其他人解决。你的设计厉害,总不能自己去绘图吧,那是一种浪费。”
    长久点点头:“有点道理,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忙不过来,分身乏术。”
    虞博士呵呵笑道:“忙要忙到点子上,否则就是瞎忙,事倍功半。你带一些项目负责人,只要每天和他们探讨一下研究进度,提供一些建议,就行了。”
    长久睁大了眼睛:“就说说话能行?那其他时间呢?”
    “恩,其他时间你就看看书,做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你英文好,这里有几本管理方面的书,拿去多看看。”虞博士列了一份书单,“我以前也有点转变不过来,要知道我可是做半导体物理研究的,初次做管理人很迷茫,后来也就这样,谈谈话提建议,适当的给你的部下一点鼓励,手下干得比你快多了,多余的时间就做做自己的研究。管理上不需要你花太多的精神。”
    长久迷糊了:“听起来很悠闲,感觉好像混日子。”
    “当然悠闲,因为生产线还没开张,这是我在仙童的经历。”虞博士道,“但是英特尔的管理不是这么悠闲的,就比如一个小组三个人,人人的任务都很重,分工合作,分头解决不同的问题,齐头并进。而项目管理人则像一个马车夫,要努力的控制好前进的方向,还要让所有的马合理使劲。”
    长久惊讶了一下:“好难啊!”
    “这还不算什么,这个小组还要不住的将研究成果写成报告,让生产系统了解开发工作,实时试验最新的方法。为了成品率,还得和品管打交道,总之整个英特尔公司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处。”虞博士慢慢说道,“而仙童,大家都是独立作战,喝喝茶,聊聊天,多数的产品也上不了生产线,因此互动很少。”
    长久笑道:“我都被您说胡涂了,到底是喝茶聊天还是互动协作呢?”
    虞博士说:“你现在的角色就是总设计师,指引方向就行了,而且你也没有什么制造的经验,设计是你的强项,你只做好底层设计的事情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事情,等生产线完成之后由其他人解决。”
    长久想了想:“我明白了。”
    有了这次探讨,长久还恶补了一下管理的知识,带着一帮学生就开始32位微处理器的研制工作。
    长久定下了研制目标,晶体管数量控制在3万~4万,性能至少要比现阶段出现的68000处理器快4倍,寻址空间要达到64兆(为了成本,否则就是4GB)。
    同时,长久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定下了10个月的开发周期。
    虞博士看了长久的开发计划,大吃一惊:“怎么这么短时间!这是不可能的。”
    长久道:“我觉得可以啊,似乎还有富余。”
    虞博士道:“你也太狂了点吧,英特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