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前传 原创 第一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第一章 章名
(2)第一章章内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第二章 章名
(2)第二章章内容
  

(2)第三章 章名
(2)第三章章内容
   txt小说上传分享

(3)(VIP)第一章 章名
(3)(VIP)第一章章内容
   。。

(3)(VIP)第二章 章名
(3)(VIP)第二章章内容
   。 想看书来

(3)(VIP)第三章 章名(1)
(3)(VIP)第三章章内容
  【原创】亮剑(前传)第一章
  本文除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外,其他纯属虚构、
  1927年秋,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的七里坪镇正街上的文昌宫,中共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刚刚结束,新成立的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在完成了改组黄安县委,保留麻城县委依旧的同时,也完成了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议程那就是成立了黄麻起义总指挥部。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
  李云龙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去黄冈递送一份特级机密文件的任务的。黄麻起义总指挥部选择李云龙递送这份文件,首先是考虑到李云龙没有参加第一次黄麻起义,在国民党方面没有任何的他的资料,不会引起敌人的警觉,有可靠的安全性。第一次起义的失败,给组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是更多的是使组织有了对敌斗争经验的积累。选择李云龙送这份文件的第二个原因是李云龙年轻,机警,善于随机应变,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党组织的忠诚。
  接到任务的李云龙并不轻松。从敌人不断增加到镇里的兵力,可以判断出敌人似乎已经嗅到了什么。
  总指挥部首长在送李云龙出发时就说了三句话:一是必须在8号前到达黄冈见到接头的同志。二是行动属于绝对机密。三是不能走大路。至于怎么走你李云龙自己决定。
  这第三点对于李云龙来说是最要命的。要命的地方在哪?就在于不能走大路,就在总指挥部首长说出这第三条时,李云龙已经在脑子里勾勒出不走大路走小路的大致路线了。那就是绕过麻城,走小龟山,经骆驼坳,再斜插到黄冈,路程比大道远了近百公里,这在他李云龙都不是问题,有问题是他要走的这段路正是这段时间在黄麻两县闹腾得沸沸扬扬的毒水问题,据说这段路上的水源有很大一部分有剧毒,近来人们谈到这段路都大为失色。这样看来这段路现在也是最安全的了。
  李云龙算了算时间,要在8号前到达目的地,他只有5天时间,5天要走近300公里路,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回到家里李云龙要老爹蒸了一屉玉米面窝窝,拣条粗布包着,带上自己家的两只狗,任由老爹在后面追着问去哪,他还是头也不回的向孔捷家里跑去。
  李云龙娘死得早,在李云龙三岁时就撇下李云龙和他爹走了。老爹就在家里的二亩地里刨着爷俩的生计,把李云龙拉扯到了现在。正想着自己可以歇歇,地里的事情可以交给这小兔崽子去打理了的时候,李云龙却不买老爹的帐,整天神秘兮兮的,做什么也不告诉老爹,把老爹气得见他就骂他小兔崽子。
  李云龙跑到孔捷家里,一眼就看见孔捷家的那只大黑狗用绳子系着栓在大门口。他上去解开绳子,拉着大黑狗就走。大黑狗汪汪的叫声引出了孔捷。
  “李云龙,你他娘的拉我家狗干嘛?”
  “借我用几天就还你。”李云龙头也不回,一个劲向外冲去。
  “李云龙,你是土匪还是老财?你还讲理不讲理?”
  “老子就不讲理了怎么了?借你家狗,是我看得起它家的主人。”李云龙仍然是不回头,说话间已经冲出50米开外。三只狗被他拽着一窜一窜的。
  “李云龙,你娘的真是狗都不如,你要不还我大黑,我跟你没完。”看着远去的李云龙,孔捷知道狗是被他带走定了,只是在心里想这小子唱的是哪一出,带这么多狗去干嘛。
  李云龙和孔捷从小就是一对冤家,两人身上的伤疤都是相互之间留下的。要是镇里有几天没有传出李孔二人打架的事情,人们都不习惯了。说他们是冤家,那是他们打完架后就象没事似的,好起来又像一个人了。
  最可气的是两人在私塾里的三年时间楞是把先生气跑了无数个。最严重的一次是把先生给整到茅坑里去了,就整先生也就算了,两个人又楞是把师娘也整进去了。而整先生的理由却是先生不让他们俩在课堂睡觉。其实这个先生在知道他们俩喜欢捣乱后就很少管他们,读书不读书,睡觉不睡觉也懒得管他们。那次这俩小子整先生是因为先生实在是不忍他们俩在课堂上的鼾声比先生讲课的声音还大。被整怕了的先生坚决要求离开、私塾老板就慌了神,要再走了这个先生,镇上就请不来先生了,人家一听镇上有两个这样的刺儿头,谁都不愿意来了。没有办法,私塾老板提着他们家大人送来的作为学费的几袋玉米面,去到他们两家好说歹说,总算把他们俩给退了回去。
  健步如飞的李云龙已经穿过小镇的正街,从南城门楼子下出了镇。一路向南奔去。
  时年一十八岁的李云龙身子虽然单薄了些,但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小伙子却属于那种精瘦精神的人,长期的锻炼使他精力旺盛,所以走起路来一点也不辛苦,就连三只跟着他的狗也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伐。
  看着身后跟着自己跑的三只狗,李云龙不觉笑了起来。他这是在笑孔捷。笑自己和孔捷斗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吃过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李云龙生来就不做吃亏的买卖。
  记得刚进农会那阵,李云龙和孔捷这两只叫鸡公,在什么事情上都暗中较着劲。孔捷是从小死了爹,他从在娘的怀里就随娘改嫁到了豫鄂交界处一个叫松子关的佃户人家家里,可惜的是那佃户在孔捷三岁的时候患上肺痨死了,孔捷他娘一伤心决定再也不嫁人,就又带着孔捷回到了七里坪镇。不知就里的镇上那帮般般大的小伙伴们以为孔捷娘俩是外来户,就总是欺负孔捷。到了孔捷十岁冒头时,也不知道孔捷从哪学了功夫,没有一个小伙伴能打得过他了。而这时唯独李云龙能和孔捷过上几招,彼此还分不出输赢。这样两人打着打着就成了好朋友。也同时成了镇上的孩子王。到农会后两人总是想找艰巨的任务去做,农会老王也是有意思,每次见他们争执不下,就想些办法让他俩分个高低,讲个输赢,然后才派任务。第一次时,老王让他们过过招,点到为止,有个高低输赢就可以了。刚一上阵,李云龙就叫开了,说自己是学了八卦掌的,放倒孔捷你小子就眨眼间的事情。孔捷也不含糊,声称自己练过通臂拳,叫李云龙小心点。结果是一开始“切磋”两人都露出了马脚,其实他们谁都没有学过什么功夫,用的就是发小在一起打架的那些招数,彼此也就半斤八两分不出高低,你胜我一招我就会还你一招,都弄得鼻青脸肿的。最后一招老王还没有叫开始,李云龙就犯规,冲上去弯腰抱住孔捷的双腿,脑袋用力向孔捷的胸部撞去,孔捷猝不及防被李云龙顶了个四脚朝天。李云龙在边上却哈哈大笑。孔捷要老王评论。老王刚说了李云龙一句,李云龙胸一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这就叫出奇制胜。不管咋的,我赢了!老王苦笑不得,看着憨厚的孔捷,就把那次任务交给了孔捷。李云龙那个气哟,嗷嗷乱叫。其实老王心里还是喜欢李云龙的,喜欢这小子的没有章法。当前对敌斗争这样复杂,要的就是李云龙这样的人。

(3)(VIP)第三章 章名(2)
那次执行任务回来的孔捷心里高兴,就直接奔到李云龙家,本想着李云龙会不理他,还生着他的气的。没有想到的是,李云龙正就着一锅狗肉和他爹在喝酒。刚见到李云龙,就见李云龙楞了有几秒的神,然后很热情的邀请孔捷坐下来喝酒,孔捷也不客套,两人就喝得天昏地暗的,酒力上孔捷不胜李云龙,不一会就哇哇吐了起来,等吐完的孔捷抬起头来突然发现自己家栓狗的绳子挂李云龙家门外的树枝上时,他突然明白了李云龙的热情,就疯了似的补向李云龙,可刚站起来就软软的倒了下去,第二天醒来时,李云龙正用那根狗绳捆着自己的双手笑嘻嘻的坐在自己的床边。说是负荆请罪来了。孔捷一看又好笑又好气。说:你小子还真就是一点亏都不吃的呀。事情就过去了。今天要不是李云龙说是借狗,孔捷肯定会和他不依不饶的。但是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带三只狗去干嘛了。
  带三只狗,李云龙自己心里当然有数得很。
  11月初在大别山边缘地带的山野已经很冷了。七里坪镇大财主张善人也穿上了貂皮坎肩。此时正泡着一壶鸡公山的毛尖有模有味的喝着。心里的滋味就象这清心润肺的茶喝进口里时一样舒坦。
  前不久的那次村民们的暴动,对自己一点损害都没有,相反的是因为自己养着的家丁给孙团长他们帮了大忙而得到了国民党部队的嘉奖,最得意的就是孙团长给他送来了一批足以装备一个连的军火。奶奶的,老子这次发大发了,他在心里喜滋滋的。高兴得连三姨太发嗲叫他的声音都没有听见。就在他还来不及发现三姨太在叫的声音时,孙团长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开口就是:要出大事了!
  张善人惊得从藤编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说:怎么了?
  “黄冈那边恐怕要出事,刚才内线来报,那边这几天共产党活动猖獗,不断有我们的人被暗杀,弄不好,你要过去支援一下。”孙团长并不象张善人那样惊慌。到底是国民党的正规军的团长,对于这样小股的赤匪,孙团长好像并没有放在眼里,而是把话题的中心轻松的就转移到了张善人要去支援黄冈的问题上。
  张善人听完孙团长的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事情以前就从来没有过,难怪要嘉奖我,还给我送这么多军火呢,原来是要老子做炮灰呀。
  这事情孙团长心里最清楚,他知道上峰是不会这么轻易的去辅助一个乡村的财主的。从上海“4、12”以来,蒋介石就对这些地方武装失去了应有的耐心,这是因为在“”中他们都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对自己剿灭共产党的方针和策略大打折扣,有的甚至不放一枪一弹,不抓一人一事,蒋介石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大业要靠这些人是没有希望的,还是只有靠自己的正规军。而自己的正规军又得保护实力,一方面是应付全国民众不断高涨的抗日呼声,一方面要尽最大的努力剿灭朱毛共产党,后者是他是心头大患。所以“”后自己心里对那些地方武装采取了绥靖的态度,得让他们为自己去出力,充当炮灰。这条不成文的条例就在国民党的正规军队里受到了欢迎,以至于象孙团长这样的人也狐假虎威的开始打张善人的主意了。从上峰调拨的物质和军需中只是给了一小部分给张善人,而事情还是要张善人去做的。
  “委员长现在贯彻的就是这样的作战方针,你必须这样去做,这样做也是保护你们自己的利益,要是那帮穷鬼闹腾大了,你还有什么,恐怕脑袋也保不住。”孙团长不露声色的说着。张善人心里很清楚要是真的去支援黄冈那边,他知道自己将要和一帮不要命的穷鬼去打仗,第一次黄麻起义虽然没有对自己造成什么损失,但是他还是领教了那些起义的共产党人的厉害的,被自己抓住的几个共产党在砍头的时候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还怒目圆睁的看着刽子手,看得刽子手心里发毛,拿刀的手哆哆嗦嗦的砍下去就没有一个准头,先是把其中一个共产党人耳朵削掉了,再砍下去又砍偏到头颅的上边,结果是把那共产党人的头削掉了一小半,人家人硬是没有倒下去,仍然把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刽子手,围观的群众这时群情激奋,眼看就要控制不了场面,张善人就给那个共产党人补了一枪。想到这些张善人心里都还怵得慌。
  但是不去也是不行,正规军就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那好吧,我明天就带队伍出发。”张善人对孙团长说。
  “好的,但是不是明天出发,而是马上。我们会在两边策应的。大路上都是我的队伍,你们走小路吧。”孙团长指定张善人走的小路正是李云龙走的小路。
  听着孙团长不容置疑的话,张善人在心里骂着你这龟孙子,真是欺人太甚。行动上又不敢反抗,就没有好气的对副官吼道:你他娘的没有听见吗?还不快去准备。
  一路小跑的李云龙到傍晚的时候体力明显的下降了。他停下来开始吃东西。也就是带的那包玉米窝窝。三只狗围着也要吃,他就把玉米窝窝上抹了很多的盐巴给它们吃着,但是就是不给水它们喝,自己带的水一路跑了也喝得差不多了,还能够自己喝一次。饿急了的狗那管咸不咸,先吃了再说,结果是吃完就齁得慌,到处找水喝,但是绳子攥在李云龙的手里,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
  李云龙开始吵着要进农会的时候,就是觉得这世界太不公道,地主老财吃香喝辣,绫罗绸缎,自己每天肚子都吃不饱。但是听了几次农会老王的演讲,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那时起他身上就有了使不完的劲,不知道老王就是红军里赫赫有名的战将,更不知道后来他能把晋西北闹得天翻地覆。

(3)(VIP)第三章 章名(3)
吃了玉米窝窝的李云龙又一口气走到快黎明,才觉得自己实在是困得不行,找了棵大树,拿出绳子把自己绑在一根粗大的横枝上,三只狗分三个方向栓在离自己十几米的地方,头刚一着树枝,鼾声就响彻了整个山野。
  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零星的投射到地上的时候,李云龙醒来。他利索的解掉身上的绳子,刚跳到地上就发现装玉米窝窝的包和装水的壶不见了。心里一紧,完了,还有两天的路程,吃什么?喝什么?心里想,是那个狗娘养的敢摸老子的东西?三只狗怎么又没有叫呢?看看狗,咦—它们居然还在睡。走过去,三脚踢醒三只狗。回到树边再看时,地上有一长条松垮的泥土,象是什么东西在里面挖掘过的。蛇?第一反应在李云龙脑子里就是蛇。第二反应就是不象蛇,再反应过来时才知道应该是一条大蟒蛇从很远的地方钻过来偷走了自己的吃的喝的。心里倒吸一口凉气:乖乖,怎么就没有把我给吃了。也还怪佩服这蟒蛇的,居然躲过三只狗的眼睛和嗅觉,还偷袭成功。好战术!
  暗自庆幸的李云龙也顾不得有没有吃的,有没有喝的拔腿就上了路。
  走着走着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李云龙心里说要命。那有吃的呢?刚想到这里,眼角的余光就看见一条冬眠前最后在外面找食物的蛇游在树丛间,李云龙没有犹豫,拔出腰间的刀就向那蛇掷去,刀飞出了十多米后稳稳的扎在蛇的七寸上,然后又深深的扎进泥土里。蛇在拼命的摆动它的尾巴,想挣脱刀子,李云龙冲上去,再拔出自己腰间的那把开山用的砍刀,用猛劲在蛇的头部狠狠的砍了数下。直到把蛇的头给砍了下来。静下来的李云龙才发现这蛇足有口杯粗,心里乐开了花,看你偷吃我的东西。本想着是这蛇偷了自己的东西的,破膛一看,蛇肚子里什么都没有。空空的。就和自己肚子里一样。
  李云龙升起火,把蛇剁成段就放到火上烤着了。美美的吃完,又打发给了狗一点,把剩下的用树枝穿起来,扛在肩上接着出发。
  这就是李云龙,当中国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