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不是传说-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古女皇当大写
武则天这个唐朝小女子,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去探索她的成功之道。要知道,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女人可不像今天女同胞这般独立和强大,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身份的人。可武则天却从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小秘书,最终成长为大唐帝国最高领导人,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历史奇迹!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框架下,武则天竟能冲破重重势力障碍,在水深火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险恶宫廷里,机智击败一个个竞争对手,轻松搞定一个个人生目标,并率领帝国班子成就一番伟业,这又是一个伟大而不朽的奇迹!
  我敬佩这个伟大而不朽的女人!可千百年来,男权思想左右着人们,在男人眼里,女人就该屈服于男人。武则天偏偏挑战了男权,还颠覆了传统。这样,她即使有再大的丰功伟绩,也不被传统道德伦理所接受和认可,固守传统的人们更是对她不屑。于是,她的某些越轨行为,就成了很多文人骚客鞭笞和炮轰的对象,很多人把她描绘成一个阴险狡诈、心狠手辣、荒淫无耻、灭绝人性、杀人如麻的女人。总之,她被描绘得很黄很暴力。
  不幸的是,文人骚客们的一些不实之词被写进了正史,很多史料都对她持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近代一些关于她的人物传记,也没能跳出这个框架。这些史料和传记把武则天描写得很阴暗,把情节塑造得很沉重,阅读起来很不轻松!
  历史上的武则天,在皇权斗争中使用的一些权谋手段,确实令谦谦君子所不容。但作为一个人,她是可以有缺点的,也是可以有污点的,我们允许一个人存在缺点或污点,就不能以偏概全。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武则天使出的那些权谋手段,也是形势所迫和目标使然。她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女人,她渴望成功,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她就会不择手段。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政治革命,无一不是以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搞政治革命的大多是男人,他们尚且如此狠,就别揪着武则天这个女人的缺点和污点不放了。
  遥想当年,武则天混得很不容易。初入宫廷,她并不受宠,甚至前景堪忧。但她当时并没有急功近利献身上位,也没有实施阴险狡诈之术篡权夺位。在那个险恶的宫廷环境中,她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她遇事冷静,处事果断;她目标清晰,知行合一。经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她深谙宫廷潜规则,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应该打击的势力。于是,她壮大了实力,提升了身价,排除了异己,化解了凶险,且步步为营,屡获升迁,   最终统治那个庞大的帝国!
  武则天深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践踏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如此一来,就必须承受方方面面的非议和压力,哪怕世世代代……
  事实确实如此。但总体来说,武则天的过失,是不能跟她的功绩相提并论的。在大面积否定和排斥武则天的背后,我们应该圈点她的人性光辉和历史功绩。比如,她聪明能干、坚强勇敢;她知书达理、知人善用;她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她锐意改革、破旧立新;她敢作敢为,勇于向世俗和男权挑战,从根本上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社会地位;她文治武功、励精图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武则天身上具备的人性光辉,既是她成为唐朝最高领导人的必备要素,也是她缔造丰功伟绩的根本条件。也只有具备这些人性光辉,她才能统治那个庞大的帝国。
  本书旨在探寻武则天当年在宫廷里的生存技能、人生目标、竞争策略和成功法则。因为,她的生存技能、人生目标、竞争策略和成功法则非同寻常,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当然,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像武则天那样走向辉煌的人生巅峰,但武则天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榜样!
  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在宫廷里打拼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武则天,告诉大家传奇的武则天不是传说,但愿大家能够从她的身上获取点有益的东西,仅此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引言
在读这本书之前,建议您浏览一下武则天的个人简历。这样,您就会对我们的主人公有个大致了解,同时看看人家这辈子是怎么混的,请看下表:
  武则天简历表
  基本情况
姓名
武则天
曾用名
武媚、武曌
性别

民族

学历
自修大学
籍贯
山西文水
出生地
  陕西长安
 生卒年
624年—705年
特长及爱好
权力、政治、文史
性格
敢为天下先
格言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工作经历
  时间
  职务与职称
  工作内容
637年—649年
才人(秘书,正五品)
安排宫廷宴会,记录、处理宫廷文件
649年—651年
尼姑(被迫辞职)
潜心充电,尤其对佛学有深入研究
652年—655年
昭仪(正二品)
离间王皇后、萧淑妃,培植势力,开始辅助皇帝理政
655年—674年
皇后
大力辅助皇帝理政,直至垂帘听政、二圣临朝
674年—683年
天后(皇后升级版)
更进一步理政,基本上代理了皇帝
683年—690年
皇太后
两个儿子都被废,全权理政
690年—705年
皇帝(混到家了)
女主天下,党政军权一手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武则天有个牛爸爸(1)
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说武则天。
  几乎所有的史书和人物传记都说武则天出身寒门,这就让人不理解了:她出生前后,她老爸武士彟(yuē)担任工部尚书(建设部部长,正三品),还被封为应国公(爵位,从一品),在今天看来,这也算是省部级的领导干部和中央要员了,怎能算是寒门呢?
  原因很简单:历史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唐朝社会,虽然高度发达文明,但它依旧是封建社会,社会等级森严,门第观念很强。
  当时,人被划分为士族和庶族两大阶级。士族是上层社会的豪门大姓,庶族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有一点,你姓什么,他姓什么,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甚至会以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颁发,够狠吧!
  武爸爸经商发家
  武家世代居住在山西文水县,被划分为地方小姓,世代都以务农为生,武则天连一点儿光都没沾上。武家属于寒门,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她无法改变,估计她挺郁闷。
  然而,武则天的老爸武士彟却是个厉害的主儿,完全称得上是一大牛人。武士彟排行老四,由于是小儿子,所以他就有机会去读书。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后,他就一心琢磨发家致富的事,甚至很想到外面去转转。很快,他发现了致富良机:贩卖木材。
  这跟隋炀帝杨广有关。杨广这个人我就不提了,大家知道他是一个荒淫无耻、挥霍无度的皇帝就行了。然而,就是他的挥霍无度,却成就了武士彟,也间接地成就了武则天。
  事情是这样的:杨广当时在全国大兴土木工程,工地需要大量木材,而武士彟所在的文水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于是他就瞅准了这一商机。
  在今天看来,武士彟的这点商业头脑算不上精明,但在当时,很少有人去做生意。因为按“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划分,商人处于社会最低层,比农民还低两个档次。也就是说,在当时,即使你靠经商成为千万富翁,住着豪华别墅,开着宝马奔驰,养着一堆小老婆,也没人看得起你。你是很有钱,但这并不能改变你的身份和地位,因为你在人们眼中还是那个经商的下下等人,你挣得那些钱,完全是靠投机取巧,这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认识。
  武士彟不管这些,他只想把生意做大做强。埋头贩卖了几年木材后,他真的成了富翁,且远近闻名。这就是敢于降低身份去吃螃蟹的结果,武士彟靠贩卖木材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武士彟是个十分上进的人,也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拥有更多的财富,以获取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却在无意之中得罪了贪财的隋朝尚书令(国家总理,正二品)杨素。原来,武士彟只顾着挣大钱,却不谙官场之道,他想承包大工程,却没把朝廷最大的包工头杨素喂饱,这下就惹了麻烦,何况杨素还是杨广的堂弟。
  没有捞够好处费的杨素,就要给武士彟罗织罪名了。到底是生意人,闻到风声后,武士彟立即挥重金公关,这才保全了他和家人的性命。
  弃商从军发迹
  生意不能再做下去了,甚至要隐居起来。可隐居也不是办法呀,还是赶紧另谋出路吧,要不然再撞到杨素这个死老头子的枪口上,那就必死无疑了。思来想去,武士彟觉得从军是个光明的出路。因为对寒门百姓来说,从军是不需要考察家世背景的,从军也是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
  隋大业七年(611年),杨广征高句丽失败。国内从此开始大乱,地方军阀各自为政,起义烽火不断燃起。武士彟认为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绝好机会,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隋军,担任鹰扬府队正,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连排长。。 最好的txt下载网

武则天有个牛爸爸(2)
武士彟的选择和决定绝对正确。他不能继续做商人,也不愿当农民,那么就参军吧,参军是他唯一的选择,参军可以让他开始新的一切!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武士彟参军后,还是拥有那么多财富。无论何时何地,拥有很多财富的人,总是拥有很多机会。但有时候,机会需要等待,武士彟在等待一个好领导,一个能够带领他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英明领导。
  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唐国公李渊。
  李渊出身关陇士族,祖上几辈为官,父亲李柄曾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老妈是姐妹,他是正宗的皇亲国戚,还世袭唐国公爵位。李渊无尽地享受着皇恩,先被隋炀帝任命为弘化(今甘肃合水县)留守(地方行政官),兼任关西(今函谷关以西)军事长官。杨广上任后,拜李渊为殿内少监(掌管宫中事务,正四品)、卫尉少卿(掌管宫中警务,正四品)。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杨广组团到山西旅游时,又提升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使,他从此成了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地方军政领导。
  杨广在山西游山玩水时,河津地区一带发生农民起义。这扫了他的玩兴,于是命令李渊率兵*。
  李渊所带领的部队正好经过武士彟的领地,武士彟一直在等着这天。他深知李渊在朝中身居要职,实力强大,前途无量。他还知道李渊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事业心强,将来肯定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综合考量一下,他觉得李渊是个可以投靠的领导,也是众多领导中的潜力股,可以下赌注。说明白点吧,武士彟要搞政治投机,他很有思想。
  这不,李渊刚进入他的领地,他就殷勤地把李渊请到府上,好生款待。临别时,还没少赠送财物。武士彟的富足和豪爽给李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也为能交上武士彟这样的朋友感到高兴。但李渊也懂得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他要找机会回报武士彟。
  进入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后,隋朝乱成了一锅粥。全国人民都在干一件事:造反!可就在这样一种水深火热的形势下,我们的杨广皇帝,居然还悠然自得地带领他的后宫佳丽们在扬州旅游。
  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全国人民也活该造反!
  后来,形势越来越不妙,杨广被困在了那里,他这才想到北方的安危。在北方,李渊是他最信任的得力干将,他立即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全权负责北方地区的军政事务。
  煽动李渊造反
  李渊升官后,并没有忘记武士彟这个朋友。他利用手中的职权,把武士彟提拔为行军司铠参军,掌管武器装备,归副留守王威领导。李渊虽不是武士彟的直接上司,但在工作中,他们经常接触。渐渐地,武士彟发现李渊是个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发现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心。李渊是皇亲国戚不假,但他对杨广和隋朝越来越不满,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他也想整个皇帝当当。
  武士彟很有眼力价,他觉得隋朝气数已尽,就大胆地找到李渊,郑重其事地说:“唐公啊,我梦见你骑马上天了,我们知道只有真龙才能上天,这说明你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啊!”这梦显然是武士彟事先设计的,李渊听了却欢欣鼓舞,随即对造反一事信心倍增。
  反就反了吧!不反白不反!
  武士彟编了一个梦,就基本达到了劝说李渊起兵的目的,实在是高。紧接着,他又把自己编写的《兵书简要》献给了李渊。这是一本主要讲军事策略和打仗技巧的书。李渊也不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激动地对武士彟说:“老弟,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万不能说出去啊,等革命成功后,咱们一起享福吧!”
  武士彟就这样搞定了李渊,他和李渊也结成了为共同利益而奋斗的死党。
  但在起兵之前,必须摆平两个人: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这两个人是杨广专门派来监视李渊的,别看杨广向来昏庸,但IQ(智商)不低,他早看出李渊是个不甘寄人篱下的家伙,就对他留了一手。
  王威、高雅君不敢怠慢,当他们发现李渊暗自命令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等人招兵买马的不法举动后,就立即展开调查。不巧的是,他们首先找到的是武士彟,武士彟不禁暗笑:你们这哥俩可真缺心眼,找我了解情况算你们倒霉!于是,武士彟开始忽悠:“搞什么搞啊?你们好歹也是李渊的下级,怎能这么不信任他呢?这事要是被他知道了,你们该怎么混啊?就此打住吧,否则吃亏的是你们,不是哥们我不告诉你们这些哦!”
  武士彟三言两语就把王威和高君雅这哥俩给忽悠了。不料,留守司兵田德平也起了疑心,他建议王威审查部队募兵情况,武士彟觉得事情不妙,便去忽悠田德平:“我说你就别出这馊主意了,人家唐公是司令,王威、高君雅只不过是在他手底下干活儿的,唐公都没要求这样做,他们查什么查啊?就是查了又能怎样呢?” 武士彟这一句话,就把田德平顶了回去。
  趁此良机,李渊迅速募集兵力。为了壮大李渊的实力,武士彟不仅倾尽全部家当,还把自己的部属和家门中有才干的人,也拉进李渊的队伍中,李渊对他感激不尽。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在太原晋王祠起兵。起兵那天,他使用反间计杀掉了王威和高君雅,然后建大将军府,大力提升有功之臣,其中把武士彟提升为铠曹参军,继续负责武器装备。七月,他率领起义部队进攻长安。
  这年十一月,李渊率部攻克了长安。但他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模仿曹操,挟杨广之孙杨侑为隋恭帝,以令天下造反派。他这一招却不好使,天下依旧大乱。
  功成名就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四月,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缢死了一代昏君杨广。消息传来,李渊立即在长安称帝,唐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祖。
  唐高祖统一全国后,下诏书加封14人为开国元勋,其中包括武士彟。李渊向武士彟兑现了他起兵前的承诺,他任命武士彟继续掌管军需,并授光禄大夫(官阶名,从一品),加封义原郡公(爵位,正二品)。几年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