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宋第二册·十字-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王旁口中说出来,更显见白水潭学院的出类拔萃之处。一席长谈,直听得王昉悠然神往,恨不得自己能亲自去白水潭学院看看。   

  *** *   

  几天来,赵顼一直都心神不宁。熙宁五年的春节眨瞬即过,粉饰出来的太平景象随着上元灯节的结束也被打回了原形。一个宰相请辞,一个参政告病,冯京独木难支,中书要处理的公文堆满了几案。而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如曾布这样的大臣则坚持要等王安石回来再做处置,结果便是政务一天天堆积,帝国运转的效率降到了最低。   

  除开日常的政务被荒怠之外,朝中与地方的官员个个都心存观望,无心理政,他们更关心的反倒是王安石的去留,也许是因为这件事和他们的前途关系更紧密吧……赵顼带着恶意的猜想。但是身为大宋朝的皇帝,面对这样的臣子,他也无可奈何。新党与旧党交章上表,或者希望皇帝挽留王安石,或者敦促皇帝早日批准王安石去职,任命新的宰相,政局愈发动荡不安。   

  赵顼坐在龙椅上,想起昨天和石越的对话。   

  〃陛下,王丞相去留,不可不早下决断,否则政务荒怠,为祸不浅。〃   

  〃朕也是这样想,但是王丞相执意请辞,如之奈何?〃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朕与你君臣相知,有话但说无妨。〃   

  〃那么臣敢问陛下,究竟仅仅是王丞相执意请辞,不肯从命,还是陛下心里也有点犹豫呢?〃   

  〃……〃   

  〃白水潭之案,与臣休戚相关,但臣不敢以私心坏国事。今日之事,陛下不早定白水潭之案,王丞相就不可能复职,王丞相不复职,陛下锐意求变之心,由谁来实现?〃   

  〃……〃   

  〃即便是陛下真的不想用王丞相了,也应当早点下决断,臣以为中书的权威较之新法的权威更重要。中书省诸事不决,地方便有轻朝廷之心,上行下效,地方官吏便会怠于政务,国家之坏,正始于此,陛下三思。〃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第六章 拗相公(5)         

  ……   

  正在出神,李向安轻轻走了过来,奏道:〃官家,太皇太后和太后要见您。〃   

  太皇太后曹氏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庆历八年卫卒作乱,她临危不乱,亲率宫女宦侍死战,坚持到天亮,平定叛乱,实在不愧是将门之女。她的祖父曹彬,也是中国历史最值得尊敬的将军之一,禀承祖父的那种举重若轻的气质,她在仁宗死后,立赵顼的父亲英宗为帝,并且曾经垂帘听政,对英宗一朝的政局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赵顼一即位,立即尊她为太皇太后。这个女子,在大宋朝野享有崇高的威望。虽然曹太后不是赵顼的亲祖母,但是赵顼历来都很尊重她的意见。而曹氏也并不是那种对权力有着变态的渴望的女人,虽然二人之间因为种种原因,有着不可避免的隔阂,但是彼此的聪明与尊重,让这种隔阂变得那么极不显眼。   

  皇太后高氏是曹太后的亲侄女,是曹太后亲姐姐的女儿,也是赵顼的亲生母亲,这也是个很谨慎的皇太后。赵顼屡次想为舅舅家盖座好房子,都被高太后阻止了。最后为高家盖的房子,都是高太后自己的月俸里省出来的,没有用过朝廷的一文钱。   

  这两个女人在不同的时代受到过不同的评价,但是仅仅在当时而言,她们却有极好的声誉。当时的人们不会因为后世的眼光而改变他们意志。   

  〃叩见娘娘、母后。〃娘娘是皇帝对曹太后的称呼。   

  〃官家起来吧。〃曹太后笑着扶起年轻的赵顼,在皇宫里,她们都管皇帝叫〃官家〃。   

  赵顼站了起来,也笑道:〃不知娘娘和母后找朕有什么事?〃   

  曹太后正容说道:〃我听说外间王安石请辞,中书百事俱废,心中忧虑,我是快要去见仁宗的人了,万一有天去了,仁宗问起来今日的朝局,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请官家来问问,看官家是何打算?〃   

  赵顼连忙笑道:〃娘娘身康体健,一定长命百岁。外间并无它事,朕会处理好的,娘娘尽可放心。〃   

  曹太后温言说道:〃官家,你也不用宽慰我,我五十多岁了,早就应当随仁宗而去。我并不是要干预朝政,昔日仁宗在时,民间若有疾苦传到我耳里,我一定会告知仁宗,请他下旨解救。现在我也是一样的。〃   

  赵顼笑道:〃这个朕深知的,只是当今民间却没什么怨言。〃   

  曹太后缓缓看了赵顼一眼,说道:〃官家,民间对于青苗、免役二法甚多抱怨,我也听说了。石越改良的青苗法效果不错,如果不能罢青苗法,就当于全国推行改良青苗法,何苦让他处百姓受苦?王安石虽有才学,前段却闹得数千学子叩阙,这种事情我死后若告诉仁宗,列祖列宗九泉之下如何能安心?他既然请辞,不如便把他罢免了。如果官家想保全他,就放到他到地方,他必定是一个出色的太守。况且中书不能长时间无相,如果政事荒怠,官家更应当早做决定。〃   

  赵顼连忙说道:〃娘娘教诲,孙儿不敢不听。石越青苗法改良和农业合作社,当预备推行全国。然而王安石也是极有才能的大臣,现在除他之外,仓促无人可用。〃   

  高太后听他这么说,在旁边说道:〃官家,何谓无人可用?韩琦、富弼老臣,司马光、文彦博老成之辈,苏轼兄弟是仁宗亲口说的宰相之才,便是石越,依我看,也只欠了一层资历。〃   

  赵顼苦笑道:〃韩琦老了,加上边防缺一帅才,非韩琦不能镇守,富弼病体缠身,文彦博已是枢密使,枢府亦不能无人,司马光太过保守,苏轼兄弟是轻佻之辈,行为不检,在地方历练或有所成,石越的确是个人才,但是他年轻太浅,资历太浅,用来参赞机务辄可,如果遂然重用,肯定不能服众。儿子亦有儿子的苦衷,国家之势,非变不可,不变法不足以富国强兵,不用王安石,儿子无人可用。况且王安石也有他的长处,不仅仅学问见识皆是人中之杰,而且敢任事不避嫌怨,不怕把天下的怨恨的聚于己身,一心想着国家百姓,这种人是难得的忠臣。〃   

  曹太后默然良久,方温言说道:〃官家自有官家的见识,只要官家记得,做皇帝关系天下的兴亡,行事一定要老成谨慎。时时刻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小心行事,就能做一个好皇帝。现在朝局乱成这样,稳定朝局才是关键,不管官家用不用王安石,都要早下决断,中书不可无宰相。有了宰相,朝中官员才不会首尾两端,一心想着谋自己的利益,他们才能安心办事。这一节官家一定要记住。〃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6节:第六章 拗相公(6)         

  赵顼笑道:〃娘娘的教训,孙儿牢记在心。〃   

  虽然赵顼决心召回王安石,但是催王安石视事的诏书却全部被王安石给退了回来。   

  王安石不仅仅是因为他心里还在犹疑不断,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政治气氛,不适合他回到相位上。白水潭之案未决,请皇帝罢免王安石的奏章没有被批驳下去,就证明皇帝的态度依然不够明朗,王安石是断然不会返回中书省的。   

  月底,司天监灵台郎亢瑛上书:〃天久阴,乃大狱久拖未决之象;星失度,主中书无相,朝政紊乱,请陛下早下决断。〃   

  这道奏章立即成为了朝野关注的焦点,利用天象来敦促皇帝早日解决当时乱得一塌糊涂的朝局,正是各方面都盼望的,这两件事久拖不决,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赵顼把这道奏章发到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当天,冯京和文彦博就各自拜章,以为白水潭之案,不宜久拖,二人一齐推荐范纯仁权知开封府,审理此案;而曾布、王雱等人则推荐李定。   

  虽然各方面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人选来得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但是最后的任命却不是双方推荐的任何一人,而是以陈绎权知开封府,审理白水潭之案。   

  这道任命传来的时候,石越正和潘照临下棋,结果一着子落下,紧了自己一口气。   

  潘照临淡淡笑道:〃公子,不必如此担心,陈绎主审此案,正足以表明皇上的心迹。〃   

  〃何以见得?〃   

  〃陈绎一向被人认为是新党,和王安石关系密切,但是实际上却既不是衙内派,也不是吕派,陈绎一向以能平冤案,能断大案出名,是皇上亲口嘉叹断案不避权贵的强项令。这次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皇上是想借他的令名来堵住众人之嘴,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潘照临一边落子一边侃侃而谈,他说的〃衙内派〃即是指王雱派。   

  石越苦笑道:〃我们好不容易通过沈括,说服郎亢瑛,得到这次机会。本以为中书枢密一齐推荐范纯仁,皇上决无可能驳回。现在陈绎上任,又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变数了。〃   

  〃范纯仁得罪王安石不浅,名望虽高,终是难已复用,但一时却又找不出更好的人选来推荐,毕竟权知开封府,是需要待制以上的资历才行。陈绎虽然是新党,不过平时行事,在公事上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而且资历与威望,都是恰到好处。公子不必太担心,我以为陈绎断案,我们虽然不会有最好的结果,也不会太差。至少桑公子我敢担保无事。〃潘照临胸有成竹的说道。   

  〃也只好如是想了,总比李定要好。〃石越自我安慰道:〃潜光兄,你说是谁举荐的陈绎?如果只是圣心决断,皇上决不能同时驳了中书和枢密的面子。〃   

  〃还能是谁?只有王珪这个老狐狸。他揣摸上意,既不敢得罪王安石,又不敢得罪公子,便出了这么个主意。〃潘照临笑道,〃不过也好,公子可以去安慰桑家,长卿不久就可以出狱了。〃   

  〃我这就过去,桑夫人急得人都快垮了,这次总算有个准信了。杭州那件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石越一面吩咐侍剑备马。   

  〃唐甘南来信,说一切妥当,苏轼也报了平安。公子尽管放心。〃   

  〃海外船行的事情呢?〃   

  〃唐甘南说正在办,今年桑家和唐家的棉布生意赚了一大笔钱,再加上在两浙等三路办钱庄的收入,现在两家在全国都称得上是巨富之家了。海外贸易本来利润就高得惊人,现在他们财力足够,自然也会宽出手来支持。〃潘照临微微停顿,迟疑了一会,忽然说道:〃公子,有件事你还得注意……〃   

  石越漫不经心的问道:〃什么事?〃   

  〃桑唐两家现在财力越来越大,虽然说两家和公子荣辱相关,但是我担心总有一天他们会脱出我们的掌握,特别是将来公子难免要他们花大钱做一些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我以为应当早做打算。〃潘照临压低声音说道。   

  石越愕然望着潘照临,〃算计桑唐两家?〃   

  潘照临平静的点了点头,好像他说的是去隔壁酒家打壶酒一样,〃我们应当在桑唐两家中安插一些人手,以便于控制。另外,桑家小姐快到出阁的年纪了,她和公子情投意合,不如我去帮公子说亲,桑家断无不允之理。〃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7节:第六章 拗相公(7)         

  〃你说什么?你要我娶梓儿拉拢桑家?〃石越压低了嗓子吼道,狠狠的盯着潘照临。现在他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有奥贝斯坦类型的人物存在了。   

  潘照临直视石越的目光,淡然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公子和桑小姐非常相配,用婚姻来巩固彼此的关系,有何不可?我以为桑家也是非常希望的。〃   

  〃你闭嘴!我才不要因为这样恶心的原因结婚。〃石越翻身上马,狠狠的说道。   

  潘照临似笑非笑的看了石越一眼,不再说这个话题,〃沈括说后天是兵器研究院第一次试验新的炼钢法,公子要不要去看?〃   

  〃等我回来再说吧。〃石越抽了一下马,带着侍剑扬长而去。   

  正如潘照临所说,陈绎在新党中,是属于〃实干派〃。这些人支持新法,勇于实干,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新法给了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能够更快的得到提升,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新法本身,亦有着相当的政治认同。他们虽然有自私的一面,却有着极为出众的政治才华。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在新党只是少数,而且对决策的影响甚微。新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和旧党的争吵之上,甚至极端的走向〃旧党反对的,我们就支持〃这样的困境。   

  看着开封府的大门,陈绎颇有几分感触。自己终于可以走进这扇大门,坐在公案之后决断冤狱了。被皇帝亲口嘉奖〃断案不避权贵〃的自己,能不能和已经成为传奇被百姓们传唱的包拯一样,在开封府立下自己千世的令名呢?陈绎的手心全是热乎乎的汗水。天下睹目的白水潭之案,对自己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千载难得的机会。陈绎心里非常明白:史官一定会记录这件事的全过程!   

  心潮澎湃的陈绎,忽听到自己的家人轻声说道:〃王丞相公子来访。〃   

  陈绎微微冷笑了一下,他自然知道王雱所为何来,一面对家人说道:〃请王公子到客厅,我马上过去。〃   

  一直以来,王雱都有点看不起陈绎,因为陈绎〃闺门不肃〃,士林清议对此颇多指摘,但是王安石一向认为〃才俊之士,未必有行,择其材而用之可也〃,所以大胆的重用陈绎等一批官员。但王雱却没有父亲的胸襟与气度,这次要登门拜访陈绎,实在是情非得已。   

  在客厅等了好久,陈绎才从内室出来,见到王雱,连忙抱拳道:〃元泽久等了,恕罪、恕罪。〃   

  王雱挤出一丝笑容,挪揄道:〃哪里的话,和叔现在贵人事忙嘛。在下还没有恭喜和叔坐了开封府呢。〃   

  陈绎笑了一下,道:〃取笑了。元泽此来,不知有何指教?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王雱一边喝了一口茶,看了陈绎一眼,细里慢条的说道:〃和叔说得不错,在下此来,的确是有点事情。〃   

  〃还请明示?〃   

  〃和叔,不知你对白水潭之案有何看法?〃王雱投石问路。   

  〃圣上命我主审此案,其中案情我却还没来得及弄清楚,现在说有什么看法,实在是言之过早。〃陈绎一本正经的说道。   

  王雱笑道:〃哦,若依在下看,这案情却是很明白的。〃   

  陈绎若有所思的望了王雱一眼,微微笑道:〃愿闻其详。〃   

  〃桑充国与程颐、孙觉借《白水潭学刊》,指使、纵容李治平等十三名学生诋毁、污蔑朝政,事后段子介又挟刃拒捕,张淳、袁景文以及国子监李旭等十七人鼓动学生叩阙,要挟朝廷,以求侥幸脱罪。案情可谓清晰无比。〃王雱高声说道。   

  陈绎哑然失笑,道:〃若是如元泽所说,那邓文约就不会被皇上罢官了,皇上何必要我来知开封府,这样清晰的案情,韩维怎么会断不了?〃   

  王雱脸色一变,沉声问道:〃那么和叔的高见是?〃   

  陈绎笑道:〃现在案情未明,我身为主审官,不能妄下结论。待我查明案情,自然会禀公处理。〃   

  王雱冷笑一声,从袖子拿出来两份奏章,轻轻递给陈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