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是这个理。”连老爷子道。
  “爹,这外面冷,你进屋吧。”连守信道。
  “嗯。”连老爷子嘴上答应着,却站着没动。
  “爹,我扶你屋去吧。”连书信忙走过去,扶住连老爷子的一只胳膊,将他扶进了屋子里。
  连老爷子的样子,有些奇怪。连蔓儿不安地想道。
  第二天,雪停了,连守义和连守礼没有回来,老金又来吃了晚饭,这次他还带了一壶酒。
  第三天,天气晴,连守义和连守礼依旧不见踪影。老金来吃了晌午饭,没有走,又吃了晚饭才不紧不慢地走了。
  这一天,已经是腊月初三了。
  连老爷子的嘴上起了一圈火泡,嘴里也生了好几个火疮。他现在吃不下饽饽和黍米饭,每顿饭只能吃一点熬的稀烂的米粥。这样不过两天的工夫,他腮上的肉就都瘦没了,显得颧骨高高地支起,两个眼窝也扣了进去。
  周氏有些慌了,将舍不得吃的粳米拿出来,顿顿熬给连老爷子喝。
  “老四,明天你去县里一趟,看看是咋回事。这人要是再不回来,你爹就该扔出去了!”周氏的语气没有了平时的跋扈。扔出去,是他们这里的土话,就是人不行了,死了,要抬出去埋土里了。
  周氏这辈子并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即便是遇到事,她也只需要躲在家里,一直都有连老爷子为她遮风挡雨。
  连老爷子的身子骨历来结实,连最轻微的拉肚子似乎都没有过。看到他现在的样子,周氏被吓到了。别的儿子们都不在,家里只有老四一个儿子了,她只能依靠他。
  “行,我明天看看去。”连书信咬了咬牙,答应道。
  “我爷现在这样,大伯,二伯和三伯都不在家,我爹再去县里,家里有啥事咋办?”连蔓儿不同意。
  “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家的插啥嘴。”周氏怒道,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就此大闹大骂。她有点犹豫了,连蔓儿的话说的没错,如果连守信走了,家里再出点什么事,她要依靠谁?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说咋办?”周氏使气道。
  “要不还是我去,不管咋地,我当天就回来。”连守信看看躺在那睡的昏昏沉沉的连老爷子,又看了看眼圈通红的周氏,说道。
  “爹,不说二伯,三伯是啥样人你还不知道。他到现在还没回来。你去了,就保证能回来?”连蔓儿道。
  即便连守义不靠谱,但是老实的连守礼心里记挂着家里,肯定是想回来的。可他没回来,不知道县城发生了什么事,将他绊住了。连守信也一样的老实,即便去了县城,怕也不能改变什么。
  “爹,让二郎哥去一趟吧。”连蔓儿道低声跟连守信道。
  连守信眼睛顿时一亮,他怎么就没想到,二郎是最合适的人选。
  
  初四这天一大早,二郎出发了。
  连守信在铺子里干活,眼睛却时不时地看向官道。
  接近晌午的时候,一辆马车从官道上向三十里营子驶来,连守信将眼睛挪开了。
  马车渐渐驶近,这是辆带棚的马车,车帘子落着,看不见车里坐了什么人。
  有一个人跟在马车后面奔跑。
  “爹,你快看。”连蔓儿叫了起来。
  第一百八十三章 狠招
  “那、那不是三哥!”连守信仔细看了看,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们说话的这会工夫,那辆马车已经从他们面前跑了过去,沿着官道又往前走了约一丈来远,就拐进了村中的街道,往村子里去了。
  过了一会,连守礼才跑到他们跟前。
  “老四”连守礼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他依旧是从家里出门时的那套衣裳,因为奔跑的缘故,脸上通红,汗水将头发都浸湿了,看起来整个人就冒着热气。
  “三哥,进屋里说话吧。”连守信有许多话急着要问连守礼,但还是先忙着让连守礼进屋。外边冷,守礼出了一身的汗,骤然停止了剧烈的运动,很容易着了风寒。
  大家一起都进了里屋,张氏和赵氏看到连守礼,也都很吃惊。
  “三哥,出啥事了?咋才回来?二哥那?大哥回来了没,那钱拿回来了没有?”等连守礼在炕沿上坐下,连守信就忍不住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连守礼在大口喘气,屋子里暖和,他脸上冒出了更多的汗。
  “我”
  “喝碗热汤,喘口气。”张氏忙道。
  连守礼这一张嘴,连蔓儿才看到,他的嘴巴四周,还有嘴巴里都长了一圈的燎泡,看得连蔓儿忍不住咧嘴。
  “哎呀,他三伯你这嘴是咋整的?”张氏也看见了,顿时皱起了眉,“别喝热的了,把汤放放,凉凉再喝吧。”
  赵氏端了一碗热汤进来,听张氏这么说,就把汤放在了旁边。
  “叶儿他爹,这是咋整的?”
  “热汤正好,我趁热喝。”连守礼似乎是渴极了,拿过汤碗,两手捧着,咕咚咕咚就将一海碗热汤喝了个底朝天。喝完了汤,他长出了一口气。
  “叶儿他爹,你咋才回来,咱爹都急病了。”赵氏道,“你不知道,我们大家伙这担心,还以为你出啥事了。”
  “我也想回来,去的当天就想回来。”连守礼苦着脸道。
  “三哥,这是咋回事?”连守信问。
  “让他三伯慢慢说,你没看,他三伯这也上老火了。”张氏看着连守礼嘴上的泡,同情地道。
  连守礼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下,这才将事情经过大体说了一遍。
  他们那天天没亮就出发,晌午的时候到了县城。他们先是去了连兰儿家,把饽饽和冻豆腐送了去。
  “大姐留我们吃了晌午饭。”连守礼道,“我们把事跟大姐说了,吃完饭,大姐就找人带路,领我们去找大哥。大哥一家不在大姐家住了,他们另外找了房子,离大姐家还挺老远的。”
  那个带路的人,将连守礼和连守义领到了地方,就走了。
  “我和二哥就上去敲门,老半天,才有人开门。我们也不认识那人是谁,他问我们找谁,我们就说找大哥,连守仁。说了半天,那人才告诉我和二哥,大哥、大嫂一家人都不在家。让我们改天再去。”说到这,连守礼的脸色有些黯然。
  连蔓儿察言观色,已经能想到,连守礼和连守义在连守仁的家门口,所受到的冷遇和怠慢只怕不止这些。连守礼老实,厚道,不愿意将受的委屈都说出来。
  “后来还是二哥跟他说,我们是大哥的亲兄弟,他才让我们在门口等。”连守礼又接着说道。
  他和连守义蹲在大门口一直等,后来两个人都是又渴又饿,身上又没钱,连守义就想进屋去等,说连守仁既然雇了看门的,那里面肯定也有别的佣人,让他们能好好歇歇,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那看门人鼻子孔朝天,不搭理他们,连守义和看门人就争执了起来。
  就在连守礼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时候,连守仁和古氏终于坐着马车回来了,连守礼和连守义这才跟着进了屋。
  “我和二哥就把爹的话跟大哥说了。”连守义道,“大哥说他也着急,这些天早出晚归的,就是在想法子凑钱。”
  连守仁招待他们吃了饭,告诉他们再等等,他明天再去想法子凑钱。
  “我着急啊,可大哥说没筹够钱,我也没法子。”
  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连守礼和连守义又去找连守仁。
  “结果大哥已经出门了。大哥的管家说,大哥、大嫂一早上就出去了,是去凑钱了,让我和二哥在家里等着,哪也别去。我想,要凑够一千多两银子是不容易,我也帮不上忙,只好等着。我也想到爹在家肯定着急,就跟那个管家说,能不能找人给家里捎个信。那个管家说大哥都有安排,让我不用操心。”
  连守礼说到这,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没人给家里捎信,咱爹急的都火上房了。”连守礼道。
  “哎。”连守礼握住拳头,砸在自己的脑门上,似乎是自责没把事情办好。
  “三哥,这事不赖你。”连守信道。就是连守礼不说,连守仁也应该找人捎信。看连守礼那一嘴的泡,就知道他这两天是怎么过的。连守信了解他这三哥老实的性子,这事真不能怪连守礼。
  这一整天,连守仁和古氏都不见人影,只有那个管家吃饭的时候叫连守礼和连守义。连守义待不住,下晌的时候也出了门,只留下连守义一个人。
  到了晚上,连守义才又看见连守仁。
  连守仁说凑了些钱,但是还差很多,让他们再等一天。
  第三天,依旧和第二天一样,只不过这次连守义也和连守仁一起出门了。
  “我待到晌午,脑门上直冒火。就想也出去走走,结果大门锁着,管家和看门的都说我人生地不熟,不让我随便走。他们说的不错,我身上一个大子都没有,县城的路也不认识,我不能再给大哥添麻烦。我待的着急啊。”
  “这晚大哥回来了,我就说,实在不行,我先回来,让大哥给个准日子,好让爹和娘放心。”
  “三伯,你这是先回来了,那钱凑够没?”连蔓儿问,她左看右看,连守礼身上都不像是带了一千两银子的样子。
  “大哥凑了一些钱,让我和你二伯先拿回来。钱在你二伯那。”连守礼道。
  “那我二伯那?”
  “你二伯坐马车回来的”连守礼道。
  屋里的众人都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这话不应当我说,他二伯这也太欺负人了吧。”张氏不等连守礼说完,就怒道,“一辆马车坐三四个人也挤得开,他二伯咋能自己坐马车,让他三伯自己个走路回来。”
  “三哥,你从县城跑回来的?”连守信皱眉。
  “不是,是还没到镇子的时候,二哥跟我说,家里等钱,肯定着急。马车上坐的人多,马车跑不快。就让我下车,他让马车快点跑,先把钱送回家,好让爹和娘安心。”连守义答道
  “结果你就下了车,自己走回来了?”
  “我跑的快,一直缀着马车,怕出啥事。”连守礼道,毕竟连守义身上带着钱。
  这根本就不是重点。
  连蔓儿突然心中一动。
  “二伯坐的,就是刚才的那辆马车?”连蔓儿问。
  “对,就是那辆,在我前头。”连守礼答道。
  连守义为什么抛下连守礼,自己先回来?只是坏心眼发作那么简单吗?刚才路过早点铺子,连守义为什么不停下来和他们打个招呼,这么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
  一定有什么理由,让连守义想先回家里。这个理由是什么那?连蔓儿想不出头绪,不过已经这半天了,现在急着赶过去也是来不及了,那就先不去管她。
  听连守礼的叙述,连守仁有单独的院子、有管家、有看门人,看来日子过的不错。在县城的时候,连守义和连守仁只怕是单独叙谈过了,而连守礼的行动却一直被限制的。
  “三伯,大伯凑了多少钱,你不知道吧?”连蔓儿问。
  “这个我知道。”连守礼答道,“那钱是大哥当着我和二哥两个人的面拿出来的,还跟我们数了一遍。”
  “哦,是这样。那大伯给凑的是多少钱?”
  连守礼的脸上露出些为难的神色。
  “你大伯说,东凑西凑,还是花儿拿了大头,他们就留下几件随身的衣裳,别的衣裳都当了。凑了四百两银子。”
  还债要一千多两银子。这么多天,还让连守义和连守礼在县城里等了两天,连守仁才凑了四百两银子!连蔓儿有了不好的预感。
  “大哥也一起回来了呗!”连守信道。
  “今个早上出门的时候,没看见大哥。大嫂说大哥病了,这几天为了凑钱啥的,得了病。说这些钱先让我们拿回来还债,剩下的他们一定会尽快凑够,让让家里先想想办法。”
  听连守礼说到这里,为什么债务到期,连守仁却迟迟不肯回来,连个口信也没有,为什么连守义要抛下连守礼先回家,这些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
  好自私狠毒的算盘,只是,这次有她连蔓儿,决不能让他们如意。
  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
  听连守礼说完了进县城的经过,在铺子里的几个人,包括连守信、张氏、连蔓儿、五郎、连叶儿和小七都很气愤,同时脸上也都带上了忧色。
  “大哥只凑了四百两银子?”连守信有些不敢置信,目光中透露中浓浓的担忧,“这也差的太多了吧?让家里想办法,家里啥情况大哥能不知道,这、这不是要把爹和娘往死里逼吗?”
  连守信一手拍在炕沿上,借此发泄心中的恼怒。
  当初连守仁说的债务是五百两,后来为了还债,还想着手头宽裕些,从老金的手里借的是六百两的高利贷。拿到手的银子是五百四十两,现在过四个月,利滚利,要还给老金一千二百四十四两挂零的银子,才能消了这笔高利贷。
  连守仁只凑了四百两,还差八百多两啊。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一时之间上哪去凑八百两银子?八百两,可不是八十两。别说一时之间了,就是给他们几年时间,一家人不吃不喝,也攒不出八百两银子。
  连蔓儿想了想,如果她是连老爷子,这个时候一定吐血。
  “走,回家看看去!”连守信站起身道。
  这就是所谓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一边是责任心为零,自私过度的老大连守仁,一边就是责任心爆棚,无私过了头的连守信。
  无私是优良的品质,但是凡事都有个度。无私过了头,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对无私者最亲近的人来说。
  “爹,等一会再回去。”连蔓儿拦住连守信,“咱外边还有客人没吃完,不能就这么扔下就走。让我三伯和三伯娘他们先回去吧,咱们收拾收拾再回去。”
  “那边火都上房了。”连守信的脸通红,不过对连蔓儿的语气还算柔和。是不能把店就这么扔下不管。“我先和你三伯过去,你们帮着你娘收拾完了再回去。”
  连蔓儿心里很生气。
  虽然分家出来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在某些方面,连守信已经有了完全的独立意识。比如说他们现在的小家,不能再依附连老爷子的那个大家。但是在另一方面,连守信的独立意识还远远不够。
  换句话说连守信在心理上,并没有和连老爷子的那个大家,划定出适当的、正确的距离。
  “爹,你就知道那边火上房,你咋不看看我娘还有我们,我们也着急。”连蔓儿抹眼睛,“爹你看不出来吗,我娘在害怕,我们也害怕。”
  连守信听连蔓儿这么说,立刻愣住了。
  张氏、五郎和小七都默默地站在那,看着连守信。
  “爹,你现在忙着过去,也帮不上啥忙。我二伯不回来了吗,路过咱这根本就没叫咱。我大伯人家应该也有打算。你这么红头涨脸地回去,我爷和我奶看见了,不得更着急。”连蔓儿见连守信站住了又接着说道。
  “三哥,那你们先回去,我这收拾收拾就来。”连守信想了想,就对连守礼说道。
  “叶儿他爹,你回去吧,我帮着把活干完再回去。”赵氏就道,她就算跟着回去了,也没有啥发言权。
  “我跟我爹回去。”连叶儿说着,又压低声音跟连蔓儿说话,“蔓儿姐我先回去,听二伯他们都说啥。”
  连蔓儿点了点头。
  连守礼和连叶儿就走了,赵氏跟到灶间去干活,将屋子留给连守信一家人。
  “他大伯这办的叫啥事!”张氏愤愤地道,她心中充满了对连守仁一家的鄙视,扭过脸去呸了一声低声骂了一句:“缺德!”
  连守信慢慢坐回炕沿上。他感觉得道,连蔓儿拦住他,不是连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