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以前周氏还是对赵秀娥这个孙子媳妇留了情面的,现在完全撕破了脸,周氏的斥骂,一句句地就像一把把尖刀,都刺到赵秀娥的心口上。
  “你们赵家,穷的没裤子穿了?开口就要百八十两银子聘礼,我呸,你们是几辈子没见着过银钱,卖闺女也没卖这么狠的。说啥嫁妆也有一二百银子,就你那几件破烂,还一二百,扔当街上都没人捡。还骗我们,说啥在嫁妆里带回来,你带回来一文还是两文?我们老连家的血汗钱,就这么让你们老赵家给吞了。 ”
  说到这,周氏也动了真感情,声音都带上了些哭腔,完全是被人骗财后的痛心模样。
  “卖人家一斤白糖,都要少给一两分量的,你们看银钱就那么亲,挣那亏心钱,急着给自己个买棺材那?你还跟我这摆啥大家千金的架子,嫌二郎配不上你,我们老连家亏待了你?我呸,你个恬不知耻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老连家,搁在别人家,你就是拿银钱买来的骡马,该拿鞭子抽你。你还挑吃挑喝,踩着鼻子上脸。你不是不跟二郎过了吗,?我们可没要去接你,是你们老赵家请来人求着我们,你自己腆着脸回来的。这家你不愿意待,你趁早滚。”
  周氏的一声滚,嘴里喷出的吐沫星子直喷到赵秀娥的脸上。
  “我走,我这就走。二郎,你快送我走!”赵秀娥被骂的脸色惨白,身子晃了晃,倒进了二郎的怀里。
  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
  赵秀娥让周氏给骂晕过去了?连蔓儿和连叶儿在西厢房门里,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同时想到。
  赵秀娥与周氏对骂,终因姜是老的辣,而败在了周氏的嘴下。但赵秀娥,也不应该如此娇弱啊。不,等等,别忘了赵秀娥是孕妇,而且自打怀了身孕后,各种折腾就一直没断过。
  连蔓儿正要走出去,眼角余光就看见连老爷子带着连守义、连守礼已经走进了院子,同时,上房外屋的门帘子吧嗒一声掀起,蒋氏一脸焦急地从屋里迈步走了出来。
  “这是咋地啦,我在后院听见声音,就赶紧过来了?奶、老姑,你俩咋气成这样?”蒋氏慌忙走向周氏和连秀儿,然后一扭脸,似乎这才看见二郎和赵秀娥。
  “秀娥这是?”蒋氏脚下一顿,似乎怔了怔,立刻就醒悟了过来,低声对二郎说道,“二郎,还不快点把秀娥抱屋去,请个郎中给秀娥看看。”
  二郎感激地看了蒋氏一眼,将赵秀娥抱起来,匆匆地进了东厢房。
  蒋氏略低了头,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刚才她看的清楚,赵秀娥的眼珠子在眼皮子底下咕噜噜地打转。赵秀娥根本就没有晕,不过是被周氏骂的太狠了,不好收场。又眼尖看见连老爷子回来了,所以故意示弱,装晕了事。
  来来回回这么几次,把自己的脸,连同赵家和连家两家人的脸,都给丢尽了。赵秀娥这次回来,难道不是因为在赵家待不下去了?既然这样,回来就该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打人不打脸,赵秀娥真以为拿嫁妆的事出来说,就能辖制住连家的人?赵秀娥这样闹。离了连家,赵家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回去了。
  明明是进退不得,境地糟糕透了的人,偏还认为自己占了上风。真不知道赵秀娥那趾高气扬的劲头,是从哪里来的。
  说起来,赵秀娥刚进门,周氏那样抬举赵秀娥,她一度还曾有些担心。谁知道。根本就不需要她做什么,赵秀娥就自己把自己给毁了。还真是胜之不武啊!
  蒋氏心中冷笑,面上却满是焦急,走过去扶住了周氏。
  “这是咋地啦。吵吵的满街筒子都是人?”连老爷子走近了,问周氏道。他带着两个儿子去看地,听说家里吵吵起来了,这才急匆匆地回来。
  “赵秀娥打二郎下狠手,秀娥看不过眼,说了一句。她赵秀娥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骂秀儿的那话,都没法听。我个老婆子听见都臊的慌。咱秀儿还是没出门子的闺女那。”周氏立刻告状,“还骂到我的脸上,说我生了两儿子,是造孽。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让她哥小王八犊子把我骂的一文不值,我这也是白活了。我现在还能走能动,能干活那。等我爬不动了,落她手里,还不得把我扔沟里去。”
  庄户人家有爱看热闹的,不好进连家的门,在大门口外,听见了周氏的话,不禁都同情起周氏来。
  赵秀娥在东厢房里,恨的暗暗咬牙。却又不好立刻出去,再与周氏辩白。
  “咱等着下次的!”赵秀娥恨恨地道。
  连老爷子面沉似水,冲着周氏挥了挥手。
  “都屋里去。”连老爷子说着话,率先进了上房。
  周氏知道,连老爷子这是嫌她们吵吵,在村里丢了连家的脸。就也跟在后头往屋里走。
  “你个王八犊子,我可不是前世作孽,咋生了你这么个鳖犊子。我这辈子响当当的过来的,都败坏在你手里了。要不是因为你,我能老了老了,还让个小娘们指着鼻子骂我。你个没心没肺的,你还有脸笑,还不快点找何老六把钱要回来?”周氏走出两步,才注意到连守义在旁边。她心里还有气,便将气都撒到了连守义的身上。
  “娘,我咋没去要了,我一天去两趟堵何老六,谁知道他躲哪去了。”连守义陪笑道。
  连守义自小就这样,不管周氏怎么骂,他始终都是笑,周氏说啥话,他也不往心里去,这让周氏很没脾气。
  周氏的一只脚迈过门槛子,突然又一回头,正好瞧见何氏留着墙根从外面进来了。
  罪魁祸首是何老六,是何氏啊!周氏又火了。
  “你又上哪呱啦去了,吃饱了就走,你当这是饭店那?”周氏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指着何氏骂道,“你看看你那样,夹个尾巴,你当你是要下蛋的母鸡?”
  说到下蛋,周氏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看何氏越加不顺眼了。
  “去年秋下,你不吵吵怀上了吗?咋你这个蛋就这么夹着不舍得下?”
  何氏咧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门外,传来几声哄笑。西厢房里,连蔓儿和连枝儿也忍不住吃吃地笑了起来。去年,张氏小产了,开了几天小灶,也不能干活。何氏看着眼气,就说她怀了身子,也不去干活,要开小灶。
  这也是促成后来分家的一个因素。
  当然,分家之后,何氏怀了身子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不过,那之后,周氏一想起来,就要拿这件事敲打何氏。好在何氏脸皮厚,也不当一回事。
  “你个报谎的老母鸡!”周氏骂了一句,就带着连秀儿进屋去了。
  一般母鸡下蛋后,都会站起来叽叽咕咕叫上一阵。也有的母鸡,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和生理,偏也要这么叫,等主人赶过去一看,却没有蛋。庄户人家管母鸡这样的行为,叫做报谎。
  连家终于又恢复了安静。
  连守信出去串门,也听到消息回来了,一进西厢房,就感觉到屋里异常的安静。张氏呆呆地坐在炕上,几个孩子都小心地陪在跟前。
  “咋、咋地啦?”连守信吓了一跳,心想,难道是吵架也有张氏的份?
  连蔓儿就忙走过去,在连守信耳边小声将事情的原委说了。
  连守信稍微松了一口气,可看见张氏呆呆的样子。他的心也跟着疼了起来。
  张氏的这块伤疤,或者说这块心病,谁说什么样的话,都不能够有所缓解。这是一个母亲的伤痛,只有做母亲的自己,慢慢的用时间来治疗。
  “我没事,你们干啥都瞅着我?”过了一会,张氏似乎缓过来了一些。装作若无其事的道。
  “这不也没事,坐着待着呗。”连守信道。
  “哎。”张氏叹了口气。
  “我看啊,从今往后,这院子里就消停不下来了。”连蔓儿想了想。说道,“爹,你没看见,我奶和秀娥嫂子,吵的可凶了。我三伯娘在屋里吓的脸都变色了,直哆嗦。我们也都吓坏了。”
  “嗯,可吓人了。”小七点头。
  “爹,你看我娘,以后我怕还得有这样的事。”连蔓儿又道。
  周氏和赵秀娥。都是喜欢牵三扯四的人物。今天吵架的时候,话里话外,已经有些牵扯到她们了。这还只是开始,以后那?每次都将她们祭出来做下酒的小菜?
  住在一个院子里,哪里就能完全的避开。若是人家有心将她们扯进去,那更是躲避也躲避不来的。连蔓儿担心,她们会被战火卷进去做炮灰。
  “我娘还禁得住她们一次次的刺激?哥和小七做功课。也得有个安静点的地方。还有我姐,家里成天这么吵,人家想要给我姐说亲的,怕都不敢来了。就怕有人说,天天听着看着这又骂又闹的,要是也学会了咋办?”连蔓儿忧心忡忡地道。
  “要不,咱就搬家吧。”张氏道。
  连蔓儿、五郎、连枝儿和小七都看着连守信。
  连守信毫无思想准备,被连蔓儿的话说出一头的冷汗来。
  “哪就至于了!”
  这里。是连守信的家,一生下来就住的地方。童年的、青年的,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在这里。连守信想过要为儿子们买地建房,却从没想过他会从这里搬出去。
  “很至于的。”连蔓儿道。
  连守信有些慌乱,他看了一眼张氏。张氏没说话,似乎在想着心事。
  “这事。得好好想想。再说,咱现在钱也不凑手,马上就要种地了,盖房不是小事,咋地也得等到等收了秋,到时候咱咱再看!”
  “嗯。”连蔓儿只得点头。她知道,这件事对于连守信,是件很重大、很难下决心的事情。连守信需要时间,来慢慢地适应这个想法。而且,客观上,她们的银钱还不足。
  本来倒是可以将钱先投入去建她们住的新房,连蔓儿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最后,她还是决定,先将银钱投入到能生钱的地方去。
  
  当天晚上,赵秀娥让二郎请了郎中来,说动了胎气。周氏立刻就在上房厥了过去,被救醒后,说是被气的犯了老毛病。
  连老爷子发了脾气,周氏和赵秀娥都不药而愈。
  从那以后,正如连蔓儿所预料的那样,连家开始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周氏和赵秀娥都很投入,越战越勇。
  春天万物生发,地里的野菜蓬勃地长了起来。这天连蔓儿和连枝儿两个早早的去了地里,捡最鲜嫩的荠菜,挖了一篮子回来。
  回到家,姐两个就忙了起来。她们包了一笼屉荠菜馅的饺子,又煮了十个鸡蛋,都用食盒装了起来。连枝儿装了一篮子的大枣和八里香犁,又将两双千层底缎子面的鞋子用帕子包好,放了进去,然后将篮子递给连蔓儿。
  “姐,篮子你拿着吧。咋你不想跟我一起去啊?”
  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上加喜
  “我就不去了。 ”连枝儿摇了摇头,“爹娘都在铺子里家里这些鸡鸭啥的,离不开人。”
  “那好吧,”连蔓儿见连枝儿这样说,只得点头。连枝儿说的有道理,而且她今年十五岁了,虽然说定亲还嫌小了一些,但却也开始知道避忌,而且她性子偏爱安静,不像连蔓儿那么好动。
  连蔓儿就找了小和尚元坛来,帮着她提了篮子,到镇上来找王幼恒。前天是王幼恒十七岁的生日,王幼恒被他家里叫回县城去过生日了,说好今天回来。连蔓儿现在去找王幼恒,就是邀请他来吃一顿饭。
  至于鸡蛋和荠菜馅的饺子,是连蔓儿的主意。他们与王幼恒交好,常送些东西给王幼恒。那两双鞋子,是张氏和连枝儿一起做的。以前她们家条件不好,给王幼恒的是布鞋,现在她们的条件好起来了,鞋面就改用软缎子了。
  到了济生堂,王掌柜就迎了上来,说王幼恒已经回来了,在后院,还打发了一个小伙计帮着连蔓儿提东西。
  “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王幼恒正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卷书,见连蔓儿来了,就放下书卷,起身笑道。
  “不早了。”连蔓儿笑着将带来的东西都放在桌子上,
  王幼恒看了看小伙计放在桌上的食盒,还有连蔓儿提进来的篮子。
  “蔓儿,不是和你说了,怎么又拿这么多的东西来。”
  “都是家里的东西并没有花钱的。”连蔓儿笑道,接着又问,“幼恒哥,你吃过早饭了没。”
  王幼恒见连蔓儿转开话题,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连蔓儿一年待他至诚,若多推辞,反而显得生分。他让小伙计送上茶来,就和连蔓儿在桌子旁一起坐下来。
  “又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王幼恒笑着问。
  连蔓儿就将食盒打开来,旁边伺候的小伙计很有眼力劲地送上来碗筷。
  “是荠菜馅的饺子。 ”连蔓儿笑着告诉王幼恒“本来还能早点送来,可怕菜不新鲜,就早上现去挖的,回来包的饺子。幼恒哥,你吃过早饭了也没事。你先尝尝,看好吃不。剩下的,等晌午用油稍微煎一煎,就可好吃了。”
  这么说着话,连蔓儿又敲开了一个鸡蛋递给王幼恒。
  “幼恒哥,你再吃个鸡蛋。我们村里的规矩过生日都要吃饺子和鸡蛋。”
  王幼恒这才明白,连蔓儿是给他过生日来了。
  “好,”王幼恒吃了饺子又吃了一个鸡蛋,然后看在食盒里还剩下的九个鸡蛋,抬起头问,“蔓儿,你咋拿了这老些鸡蛋来,不是打算都让我一次吃我吧。”
  “是啊。”连蔓儿故意点头道,不过一说完,她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就算王幼恒肚子饿着一次吃下去十个鸡蛋,只怕也很困难。“我开玩笑的,幼恒哥这饺子和鸡蛋,你都慢慢吃没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王幼恒做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拍了拍胸口,“我还真吓了一跳。”
  “幼恒哥,你再试试这两双鞋,看合不合脚。”两个人笑了一会,连蔓儿又将那两双缎子面便鞋从篮子里取出来递给王幼恒。
  王幼恒略微迟疑还是将鞋子接了过去。一大早去挖野菜,就是为了给他包的饺子馅更新鲜鸡蛋一下子就送了十个。这些吃食还罢了,这两双鞋子庄户人家的千层底,一针一线,可是需要不少的工夫。而且,一般的关系,送什么都不会送鞋子。
  王幼恒将两双鞋子托在手上,两双鞋子的分量并不重,但鞋子上满载的深情厚谊,却是无法估量的。
  “蔓儿,你们现在这样忙,这鞋子以后还是······”王幼恒斟酌着说道。
  “幼恒哥,你可千万别和我说这样的话。再怎么忙,我们自己个就不穿鞋了。”连蔓儿拦住王幼恒的话头道。
  这话里的意思,是完全将王幼恒当成了自家人。
  “不过,幼恒哥,你这俩双鞋子,可是我娘和我姐特意多用了工夫给你做的,比给我我哥和小七做的都要用心。 我看着都有些眼红了那。”连蔓儿笑着道,“幼恒哥,你快试试吧。”
  王幼恒管张氏叫四婶,连枝儿就是妹子。她们两个人做的鞋,他确实能穿。
  “好。”王幼恒就不再推辞,将鞋子往脚上比了比,“嗯,很合适。”
  张氏母女已经给他做过两双鞋了,大小和样式都无可挑剔。不用真的穿上试,只要比一比,就知道合不合脚。
  “幼恒哥,你几天下晌没事吧。”连蔓儿看王幼恒试过了鞋子,就又问道,“我爹和我娘想请幼恒哥去我家吃晚饭。鲁先生到时候也在。”
  之前连蔓儿她们并不知道王幼恒的生日,现在知道了,就想请王幼恒吃顿饭,给他贺寿。有一次王幼恒去三十里营子,在她们的早点铺子里遇到了鲁先生。王幼恒也在读书,打算考科举,而且他还自幼就熟读药理。鲁先生对这些杂学很有兴趣,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