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来欺负张氏和她们。
  “那、那咱奶要是真上来劲,真把咱爹掐个好歹的,那、那咋办啊?”小七毕竟年纪还小,就认了真,很担忧地道。
  连守信扭脸抹了把泪,还是他这小儿子最心疼他。
  “小七,想要啥东西啊,从爹工钱里扣,爱买啥买啥!”连守信感动之余,很大方地道。
  “爹,我奶要是掐你,我肯定去救你。”小七立刻星星眼道。
  大家又笑了一阵。
  “也别当是玩笑话,没办法了,这还真就是个办法。”张氏最后道。
  “嗯。”连守信郑重地点头,他总得活下去,也不能总让妻儿跟着他受气。下次,若是周氏再逼迫他,他还真得试试这两个法子。
  一家人说笑着将韭菜馅饼全包好了,又在锅里用油煎的香香的,摆上桌来。
  “还给上房送点不?”没动筷子之前,张氏就问连守信。
  “上房晚上吃啥?”
  “也是韭菜馅的馅饼,也有肉。”小七就道。
  “那就算了。都吃的一样,还送啥。”连守信道。
  如果是她们吃的比连老爷子他们吃的好,那自然是要送过去一些。两家都吃的一样,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嗯。”张氏答应一声,招呼孩子们上桌吃饭。
  
  转天,连蔓儿一家就开始种北边的四十五亩地。
  首先种的是玉米。玉米和高粱的种法差不多,都比种花生要简单。只需要犁杖将垄犁开,然后撒进去玉米种子,在将垄合上就可以了。玉米种子并不像花生种子那样,要间隔一扎的距离播种,而是随手撒进去。等出苗的时候,再进行间苗。
  不过因为手里的玉米种子珍贵,她们可不敢随意浪费,撒种子的时候非常的小心。也因为玉米的珍贵,在播种的时候,她们还在两边各留出几条垄的地来,两端地头也留出了一段距离。
  “这空出来的地,到时候咱就种上大豆。”连守信道。
  这是一种防盗的措施,并不是连守信的发明。一般的庄户人家,在种高粱、糜子这些青杆作物的时候,都会在地头留出一块空地种豆子。这样颇能有效地防止有人偷折高粱或糜子的青杆回去喂牲口。
  一连种了三天,这天连蔓儿她们刚下地,天上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没人回去躲雨,相反,大家的干劲更足了,都想趁着下雨,多种上几亩地。
  “今年的年成好啊!”老庄稼把式们的脸上都透着喜色。
  这一场雨,虽然让地里泥泞了起来,但是它保障了刚种下去的种子的出苗率,也让接下来的耕种更有保障。所谓春雨贵如油,指的就是这个。
  连蔓儿一家自然也很高兴,即便雨水加上汗水,很快地就将他们的肩头和后背都打湿了。
  “小七,回家把草帽拿来。”连守信就让小七回家去拿草帽。
  身上淋湿了不要紧,头却是要好好保护的。而且,他们家也只有草帽,蓑衣这种东西,虽算不上奢侈品,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
  “哎。”小七答应了一声,就从地里往外跑。
  “慢着点,看着点地下,别摔着。”张氏就忙嘱咐道。
  “知道了。”小七一边答应着,一边已经跑远了。
  雨丝渐渐地细密起来,连蔓儿抬起头,抹了一把脸。对面的地里,正有几个人架了犁杖快步地走过来。
  “爹,你看那是谁,好像朝咱地里来了。”连蔓儿对连守信道。
  “啊?”连守信吃了一惊,顺着连蔓儿所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脸上紧张的神色就缓和了下来。
  “吴三哥,咋你在这还有地?”连守信冲着走过来的吴玉贵笑着招呼道。
  “四叔,我们是帮你种地来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
  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带来了一架骡子拉的犁杖,还有两个短工。
  “哎呦,这可使不得。”连守信急忙推辞“吴三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家也有地,这个时候都是抢种的时候,这哪能让你们把自家地撂下,帮我种地那。”别看就我和孩子他娘带几个孩子,我们这也有犁杖,这几亩地,还种的过来。”
  “守信兄弟,你还和我客气啥。”吴玉贵就笑道“跟你说吧,我们家的地都种完了,这才过来帮你们一把。你们就这几口人,还得忙活早点铺子的生意,干起活来没个黑天白夜的。一天两天的行,时间长了哪能行。再说了,这种地的时候不等人。这两天赶紧把地种完了,也省得地里都干了,到时候还得挑水种地,那可就费事了。”
  “是啊,四叔,我们家地种完了,帮你们一把,不耽误我们自家的事。”吴家兴也道。连守信还有些犹豫。“别人跟我们比不了。咱两家是啥关系,咱是实在亲戚。”吴玉贵似乎猜出了连守信的顾虑,就又说道。周氏的一个堂姐嫁进了三十里营子的吴家,生了儿子名字叫做吴玉昌。吴玉贵与吴玉昌是嫡亲的堂兄弟。这么论起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连守信和吴玉贵也是表兄弟。何况两家人近来走的越发近了。“咱别唠闲嗑了。赶紧把地种完,也让弟妹和几个孩子早点回家歇歇。”吴玉贵又道。吴玉贵把话都说到了,连守信就也不再推辞了。吴玉贵、吴家兴、连同两个壮劳力的短工。再加上一架犁杖的加入,让连蔓儿家种地的速度增加了不止一倍。一边干活,连守信和吴玉贵一边还唠嗑。
  吴玉贵平常做着牙侩的行当,收入颇丰,家里另有一百多亩的地。他家里常年雇着一个打杂的粗使,另外每到农忙的时节,都会雇佣短工。一年两季、春耕和秋收。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都会下地,领着短工干活。至于平常侍弄庄稼,就多交给可靠的短工来做。吴家兴的娘王氏和妹妹吴家玉都是不用下地干粗活的,只在家负责做饭。“守信兄弟,你家那铺子是来钱的行当。依着我,以后这下地的活计,还是雇几个工来做。要不,你们这两下忙着,身子吃不消。还耽误了生意。”因为交情越发好了。吴玉贵对连守信说的话就比较实在。“这十里八村的人我都熟,你要雇人,我介绍几个本分可靠的给你。保准你不操心。”连守信开买卖赚钱,这统共不到一年的工夫。他的思想意识里,还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地少不够种,多多买地自己种。雇人种地这种事,他是想都没有想过的。“现在你这五十来亩地,你自己种勉强还种的过来。等你再买了地,你就种不过来了。”吴玉贵笑道。连蔓儿在后面听见了吴玉贵说的话,暗暗的点头。他们家肯定还会再置买田地的。到时候他们种不过来,不是佃出去给人种。就是雇人帮着种。
  庄户人家中,有的比较贫穷,地少甚至没有土地。这些人为了糊口,或者佃种别人的土地,或者给人打短工,当然也有受雇做长工的。比如吴玉贵这样,地不算太多的地主,请的是短工种地。而像王举人家那样的大地主,家里可是养了十几个的长工种地。
  连蔓儿家虽然种地没有雇工,但是她们的早点铺子里,跑堂的石娃子、厨房帮工的赵氏,还有打扫厕所的王老汉,也都是她家雇的工。
  “吴三叔,那咱说好了,等我家要雇工,你帮我们找几个可靠能干的人。”连蔓儿就道。
  “好咧,包我身上。”吴玉贵笑着答应,又扭头向着连守信和张氏道“枝儿和蔓儿这俩孩子可真难得,又勤快,又心灵手巧的,这家里家外的活一把手抓。这以后谁家娶回去,那就是谁家有福气。”连枝儿的动作就慢了下来,她已经到了听到说自己的婚事,就会害羞的年纪了。连蔓儿倒是没什么,可也知道这个时候她不好再往前凑,只是两只耳朵恨不得竖起来,听吴玉贵和连守信他们接下来会说些什么。“我这俩闺女都是大脚,也不想高攀啥富贵的人家,就咱这普通庄户人家,只要家里和睦,老人们和气,待她们好,孩子们和和气气、对脾气的就行。”张氏接上了吴玉贵的话茬道。这会工夫,雨又大了一点。吴家兴牵着牲口,走过连枝儿的身边,脚步就慢了下来。连枝儿的头发已经被雨给淋湿了,吴家兴四下打量了一下,见没人注意他,就抬手将自己头上戴的草帽摘了下来,往连枝儿跟前递过去。连枝儿没接,还往旁边躲了一下。吴家兴固执地拿着草帽,保持着递给连枝儿的姿势。可巧,不远处的连蔓儿这个时候抬起头来,正好看见这一幕。吴家兴和连枝儿两个敏感地察觉连蔓儿投射在他们身上的目光。连枝儿忙离吴家兴远了点,低着头干活,也不吭声。吴家兴拿着草帽,拐弯朝连蔓儿递过来。“蔓儿,草帽给你戴。”吴家兴向连蔓儿笑道。连蔓儿眯了眯眼,心说,别以为我没看见你的小动作。想讨好我,早干嘛去了。要不是我姐不要你的草帽,你还想不起来给我那。对了,要不是我看见了,你也想不起来把草帽给我戴!“切!”连蔓儿故意扭过头,不搭理吴家兴。吴家兴拿着草帽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连枝儿发觉吴家兴的窘态,便有些心软,她不好说连蔓儿。“家兴哥,草帽你自己戴吧。我们没事的。”连枝儿就道。
  “我姐头发已经湿了,再戴草帽管啥用?”连蔓儿走近了些,故意说道。
  吴家兴在同龄的男孩子中,算是比较老成的。但是被连蔓儿这样说,还是让他窘的红了脸。他是早就想把草帽给连枝儿了,但是要鼓起勇气真的这么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是吗?
  除了自家的妹妹吴家玉,吴家兴并没有与其他的女孩子相处的经验。而吴家玉文静话少,从来不会抢白他。吴家兴可怜巴巴地窘在了那里。
  连蔓儿看在眼里,几乎要暗笑到内伤。总是一副老成样子的吴家兴,其实也不过是个脸皮嫩的少年,她就这么一句话,就让他呆若木鸡了。实在是太好玩了!
  “蔓儿”连枝儿偷偷嗔了连蔓儿一眼。正在这个时候,小七拿着三顶草帽从家里回来了。“吴三叔、家兴哥”小七看见吴玉贵和吴家兴便招呼道。“哎。”小七的到来,总算将吴家兴从窘境中解救了出来。吴家兴也早看见连蔓儿忍笑的模样,知道她是故意恶作剧,窘是不窘了,但是心里又多了一个新的急需解决的难题。连蔓儿家只有三顶草帽,一家人很是相互让了一番,最后这三顶草帽分别落在了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的头上。吴家兴的草帽戴在了小七的头上,这是他自己坚持的。
  少年虽然没有经验,但却有一颗灵通的心。他相当快地意识到,他的追妻路上,有一些人,是必须要首先讨好的。接近晌午的时候,天也放晴了。
  “你带孩子回家做饭去吧。”连守信就对张氏说道。“行。”张氏点头“晌午在哪边吃?”
  “去铺子那边吧。咱打算晌午做的菜都放铺子那边了不是吗?”连蔓儿在旁听见了,就忙道。“对,晌午咱还是去铺子那边吃。”连守信就道。
  张氏就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先回了铺子。要招待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还有请来的两个短工,晌午的饭就不能向他们自己吃的那样随便。“娘,要不,咱就烙饼吧。实惠、顶饿。”连蔓儿提议道。“对,就烙饼。”张氏想了想,便同意了“还得再多炒俩菜。蔓儿,你再去镇上买两斤肉回来吧。”“哎。”
  连蔓儿答应了一声,就提着篮子往青阳镇上来。她先是在肉铺子里买了三斤肉,又去酒铺子里买了一坛的酒。因为下午还要干活,晌午连守信他们是不会喝酒的。不过,吴玉贵不可能只帮他们干半天的活,等到晚饭的时候,这酒就能派上用场了。
  等连蔓儿提着篮子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张氏和连枝儿已经烙好了饼,配菜也准备齐全了,将肉切了,就开始炒菜。
  鸡蛋炒韭菜,豆芽菜炒肉、木耳炒肉,肉片炖干豆腐,再加上一锅大骨头海带汤。买的干豆腐也没有全炖,还留了一些,另外准备了大葱和大酱。庄户人家,有的就爱这一口,吃起来爽口。连守信带着吴玉贵父子一行人回来的时候,张氏母女三个也已经将饭菜都做得了。
  一顿饭,大家伙都吃的很满意。饭后,也不歇晌,一众人又回到地里干活。
  因为有吴家父子和两个短工帮忙,第二天傍晚,连蔓儿家的地就差不多都种完了。她们收工的路上,天上下起了大雨。
  第二百九十二章 抱怨
  雨越下越大,就是最恨活计、最肯干的庄稼把式也在地里干不下去了,都纷纷抗了农具往家里走。
  等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做好了饭菜,大家都坐在了饭桌旁的时候,外面的雨还在下,而且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这雨照这个下法,明天这地都进不去了。”连守信看着窗外细密的雨帘,对吴玉贵举起了酒杯道。进不去地,就干不了活。得等地里干一些,才能继续种庄稼,这就耽误工夫了。“这次得亏三哥你来帮忙,不然,我们今天是说啥也种不完。”
  “自己人,还气啥。”吴玉贵也拿起杯子,跟连守信碰了碰,就滋溜喝了一口道。
  有吴玉贵、吴家兴和两个短工,一共四个壮劳力帮着连续干了两天,连蔓儿家只剩下地瓜因为地瓜秧子还没长好,所以暂时没有种,其余的庄稼都种完了。所以,这天晚饭,连蔓儿家准备的饭菜特别的丰盛。
  “明天不用干活了,咱这酒就敞开了喝吧。”连守信笑道。
  地种完了,心也跟着松泛了,有吴玉贵父子来帮忙,连守信心里又添了高兴。不得不说,连守信此刻的心情是格外的好。
  五郎和小七也都在桌上吃饭,他俩年纪小,连守信和张氏自然是不许他们喝酒的。吴家兴年纪略长,平常也跟着吴玉贵在外面应酬,是喝酒的,因此张氏也给他准备了一个酒杯。吴家兴只喝了一杯,就说什么都不肯再喝了。只殷勤地给连守信和吴玉贵倒酒。
  男人们喝起酒来,饭菜都不太吃,话却多了起来。
  “家兴这孩子老成。以前还不知道,这次一看,这孩子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要说你们家,孩子也不用干这个。这孩子肯干,不花俏。是个成大器的。”连守信夸吴家兴。
  这两天,吴家兴干活很舍得卖力气,一看也是做惯活计。并不是花架子。他话也不是很多,但却很有眼色,每句话说出来。都能让人觉得舒坦。
  “就是一般孩子,比不得五郎和小七。念过几年,也没念出啥来,就跟着我在外面跑跑。这孩子记性好,人家说啥话,有啥事,他听见就能记住,比我用笔记下来的还准当、还全乎。因为这个,我这两年撮合成的生意都多了两成。心里有几分灵透劲儿,不会别人那花言巧语的。办事比别人实诚。这孩子这性子,做我这行也好也不好。”
  连蔓儿往屋里端菜,正听见吴玉贵这么说吴家兴。连蔓儿暗笑,这父亲说儿子,谁都能听出来是明贬暗褒吧。而且句句都对连守信的心思。
  “比别人实诚,这行当才能做的长久。”连守信就道,他就喜欢实诚人。“那花言巧语的,咱和他打一次交道,下次谁还找他?要交事,还得找家兴这样的。吴三哥。要我看,有你这些年打的基础,家兴以后肯定能比你还干的好。”
  牙侩纵然讲究个能说会道,但是人们做交易,显然更注重的是诚信。吴家父子做牙侩,已经很有口碑了。吴家兴有好记性,浑身还散发着实诚、可靠的气息,这分明是做中间人的极大优势。而且能说会道,也不是说的越多就越好。
  “以后,也就家里这百十亩的地,接我的班做牙侩,一辈子吃喝倒不愁,大富贵就不敢说了。”吴玉贵说的很谦虚。
  “咱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