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来
  连老爷子嚷着要分家。
  周氏第一个变了脸色。
  “老头子,你糊涂了?分啥家,咱俩这都硬实,秀儿的亲事还没个准谱那。”周氏急忙道,又扭头瞪着连守信,“你都跟你爹瞎咧咧个啥,你看现在咋办,就一吊钱,我这张老脸,就不值那一吊钱,你掉钱眼子里了?”
  连守信很无奈。
  连蔓儿抚额。遇上不讲理,而且将不是当理说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家里的长辈,打不得、骂不得,除了憋屈到内伤之外,你还能怎么样。
  被周氏纠缠上,肯定就没完没了。连蔓儿就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过在走之前,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爷,我爹把话都跟你掰扯明白了。爷你当这个家,还是你说了算。”连蔓儿不理周氏,只对连老爷子说道,“爷,我和我爹先回去,你老好好想想,要还是让我爹出这一吊钱,那就让我老姑来给我们个信儿。”
  连蔓儿说完,就从炕上下来,给连守信使了一个眼色。
  连守信也跟着站了起来。
  “爹,娘,那我先回了。”
  连守信和连蔓儿从上房出来,回了西厢房。
  张氏正拿了盆子从锅里往外掏饭。晚上蒸的是一锅高粱米饭,火候刚刚好,将饭铲出来之后,锅底还留了薄薄的一层锅巴。
  “娘,锅巴给我吃啊。”连蔓儿就道。
  “行,娘给你留着。现在先别吃,等会上桌了再吃。”张氏就将锅巴小心地铲下来,团成一个饭团状,放在铲出来的米饭上面,又在盆子上盖上了盖帘保温。
  “说的咋样?”张氏就问,“刚才在门口。我都听见老爷子吵吵说要分家。真要分家?”
  “屋里说去吧。”连守信说着,就从张氏手中接过饭盆,走进里屋。
  在里屋坐下,连守信和连蔓儿就将刚才在上房的事情,跟张氏学说了一遍。
  “蔓儿,你跟你爷说,他要还是让咱出钱,咱就给出?”张氏听了之后。就问道。
  “都说那么明白了,老爷子不能这么干。”连守信道。
  这话说的没错,连蔓儿那么说,也不过是为了好听。
  “他爷真能下决心分家?要是分。可咋分?”张氏自言自语道。
  正说着话,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从外面走了进来。连守礼是刚刚从山上收工回来,听到了风声,来找连守信打听。
  “爹真说要分家?”连守礼问。
  “是有这个话。等等看吧,一会爹捋清楚了,就该叫人过去了。”连守信道。
  “咋感觉跟做梦似地。”连叶儿轻声道,一张小脸蛋兴奋地有些发红,眼睛也闪烁着希冀的光。
  
  上房西屋,门关的严严实实地。除了妞妞正躺在炕上睡觉,连守仁、连继祖、古氏、连朵儿、蒋氏都围坐在炕上,小声商议着。
  “老爷子这次,是真的要分家?!”连守仁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听的可真了。我爷说话声,好像还挺生气的。”连朵儿小声道,又扭头笑着问古氏,“娘。是不是分了家,咱就能搬到城里去了?”
  “别净想着回城,这八字还没一撇那。”古氏嗔了连朵儿一眼,心里暗暗叹气。连朵儿和连蔓儿同岁,可这说话、做事却和连蔓儿根本没法比。比如说现在,连朵儿就只想到要去城里享福,完全没意识到,分家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如果真那么简单。她们现在早就在县城里了,难道谁愿意在这乡下地方受罪。老天有时候也很不公平,张氏竟然能生出那么机灵的闺女来,而她却生了个笨闺女。
  不过,好在还有连花儿。也许是聪明劲都被连花儿给占了,所以落在连朵儿身上的就少了吧。
  “他爹。这要真是分家,咱咋说?”古氏就问连守仁。
  “我这以后要是还想做官,分家这事咱就不能赞成。”连守仁想了想,就缓缓地道。
  “咱又没说分家,这不是我爷提出来的吗?”连继祖插话道。
  “要是老爷子坚持分,那就好说了。”连守仁两手握在一起,手指头轻轻地敲着手背。“那咱就顺着老爷子。”
  一家人谁都没说话,只有一股名为喜悦的气流在他们之间来回传递着。
  “他爹,这分家,你估摸着,咱能分到些啥?他爷和他奶是跟着哪一股过?”古氏又问道。
  “家里的东西都在明面上,分啥不分啥的,谁也背不过谁去。”连守仁就道,“老爷子和老太太,身子还都硬实着,我看,他们愿意自己过的面儿大。”
  所谓面儿大,是三十里营子这里的土语,就是可能性大的意思。
  古氏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连守仁的目光就转了过来,落在古氏的脸上。夫妻俩交换了一个眼色,知道他们这是想到一处了。
  “他爹,话是这么说,可咱还得往细里想想。他三叔那边估计是没啥,可他二叔那人最赖,还有二郎媳妇,说起来这事就是她闹的。咱得多想想,要是他爷和他奶现在就要归一股,那咋办好?”
  所谓的一股、一股人,也是三十里营子这边的土语,指的是一房、一房人。比如在连家,从连老爷子往下,连守仁这一房的人就算一股。
  古氏所说的连老爷子和周氏归一股,就是说这两人和哪一房人过日子,归那一房人抚养。
  连守仁就沉吟起来,这个年代,若是分家,父母一般都会跟着家里的长子。要不然,长子就会被人指摘为不孝。
  如果以后只是依附着连花儿做个富家翁,这还罢了。如果以后他要出仕,那这不孝的名声是万万不能有的。
  连守仁有些头痛起来。
  “你有啥法子没有?”连守仁就问古氏。
  遇到这种情况,连守仁习惯询问古氏。当然,这不是说古氏就当的了家,这最后做主的人还是他。
  “要是不分家,这话我就不好说。要是分了家,我打算着,先得把继祖送县城去。那有好书院,继祖在那念一天书,比在镇上念一个月都强。”古氏并没有直接回答连守仁的话,而是说起了连继祖念书的事。“花钱的事,继祖完全不用操心。我和妞妞她娘辛苦点,再不行,那不还有花儿吗。她大哥念书用钱,不用谁去要,她自己就得送来。”
  古氏这话,连继祖当然爱听。
  “娘,你也别总先紧着我,咱要去县城,当然是一起去。”连继祖就道。
  “咱都去了县城,大半是要靠着宋家和花儿,就怕你爷和你奶跟着咱,不自在。”古氏就道。
  “那就让我爷和我奶还住老宅呗。老人年纪大了,冷不丁换个地方住,对老人不好。”连继祖道。
  蒋氏瞟了连继祖一眼,随即飞快地收回了视线,脸上看不出什么感情波动来。
  “继祖这么一说,还真提醒我了。”古氏就笑道,“他爷他奶在老宅,咱吃点亏,那一股帮咱照看老人,咱的地就给那一股人种,房子也给他住。这些换成钱,啥都够了。咱就进城投靠花儿,你们父子俩专心念书,等啥时候考出个功名来,那个时候,又有另外的说法。”
  连守仁听得不由得眼睛一亮。
  古氏说的这个法子好啊。连家就剩这一点东西,分成几股,他们能得到的非常有限。有连花儿和宋家的照应,他们当然不会将这么一点东西放在眼里。而将这些东西当做连老爷子和周氏的抚养资费,谁也不能说他不孝,不抚养老人。
  若是他不做官,就一直保持这样。若是他做了官,到时候就说连老爷子和周氏一直都是他抚养的,他并没有单独分出去,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就这么办。”连守仁右手握拳,击在自己的左手掌上。
  “他爹,凡事我们都听你的。”古氏就笑道。
  
  东厢房门口,连芽儿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手里坐着针线。她是被打发出来望风的,屋里,连守义一家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商量着对他们一家的未来非常重要的事情。
  说是一家人商量,但是二郎、三郎几个多数时候都是沉默,发言最多的只有两个人——连守义和赵秀娥。
  赵秀娥饱饱地睡了一觉,又吃了二郎给她买回来的酱猪蹄,她现在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病态。
  她正一边掰着手指头,鲜红的嘴唇仿佛是蜜蜂的翅膀飞快地扇动着,旁边的何氏、二郎、三郎等人都看着她,似乎是被她给说晕头了。
  连守义的表情却是越来越欢喜。
  “二郎媳妇,你说的好啊。咱就这么办,二郎媳妇,二郎最笨,一会可就看你的了。”连守义笑着对赵秀娥道。
  “该我开口的时候,我当然会说。可这事,爹、娘,你们得打头阵。”赵秀娥挑眉道。
  第三百三十章 闹分家
  与连守仁和连守义两房人口不同,三房的连守礼和赵氏只是坐在连蔓儿家,安静地等待着,直到连秀儿过来传话。
  “三哥,爹和娘让你过去。”连秀儿沉着脸,嘴角往下耷拉着,一副谁欠了她米还了她糠的模样,”四哥,还有你,爹让你也过去。“
  连秀儿说完话,瞧也没瞧连守信,一扭身就走了。
  连守礼先站起身,连叶儿拉着赵氏也站了起来。连秀儿传话,并没有让赵氏去,但是分家这件事,关系到家里的每一个人。
  “我和我娘也去。”连叶儿就道。
  “是该去。”连蔓儿点头,“该说话的时候,还得说话。”
  “嗯。”连叶儿点头。
  “老四,一起走吧。”连守礼就叫连守信。
  “孩子他娘,那我就过去?”连守信也站起身。
  “都叫你了,你就去看看吧。”张氏微微叹气,虽然他们分家出来,自家的事都只自己操心,但是上房可并没有将他们当做外人,一有事,总少不了要叫上连守信。
  “咱已经先分出来了,他们再怎么分,也没咱们啥事。你就带着耳朵去就行,啥也别说。”张氏手里拿了笤帚,说要给连守信扫扫衣裳。等连守信走过来,她就在连守信耳边低声的嘱咐。“一窝一块的,他们爱咋争,就让他们自己个争去。他爷、他奶压得住,咱最小,说啥都不合适。”
  “我知道。”连守信点头应承。
  “娘,你不去听听?”连蔓儿就问。
  “我,”张氏瞄了连守信一眼,她心里不愿意去看周氏的脸色。“我去干啥,没咱的事。该吃饭了。你啥时候能回来?”
  “谁知道这事。”连守信摇了摇头,“你们娘几个先吃吧,给我留点饭菜就行。”
  “娘,我也跟去听听,要吃饭你叫我一声。”连蔓儿说着话,就跟着连守信往外走。
  “这孩子,这个好信儿劲儿的。”张氏看着连蔓儿蹦蹦跳跳的出了门,无奈地摇头道。
  所谓的好信儿。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好奇心特别重,什么事都想知道。
  其实连蔓儿还真不是好信儿,上房再次分家,从道理上是跟他们没关系的。但实际上就难说,所以她还是很关切的。
  众人都往上房东屋走,一会工夫,屋子里就坐满了人。
  “小孩崽子都来干啥?”周氏看见连蔓儿、连叶儿几个,就瞪起眼睛道,“都出去、出去,该干啥干啥去?都不走是吧,那咱今天这事就别说了。”
  连蔓儿、四郎、六郎和连叶儿就这样被赶了出来。
  周氏还是觉得人多。
  “每屋就留一个人,别人也都回去。”周氏又道。她的意思。是只要连守仁、连守义、连守礼和连守信这四个儿子留下来,别人都出去。
  周氏的话说完了,却半天都没人动换。
  “咋地,这还没分家的,就都拿我的话当放屁了!”周氏怒道。
  蒋氏先站起身,紧接着古氏也起身,婆媳两个一前一后地从屋里出去了。赵氏看了一眼走出去的古氏。又看了一眼坐在那不动地方的何氏,犹豫了一会,就站起来,在周氏瞪视的目光下,战战兢兢地也从屋里走了出去。
  周氏哼了一声,刀子一样的目光落在何氏和赵秀娥身上。
  “娘,我们这股男丁多。”连守义就咧着嘴笑了笑,说道。
  “二郎媳妇这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何氏接口道。
  “你那肚子,也怀着一个?”周氏就道。
  “娘,咱老连家这几个孙子都是从俺的肠子里爬出来的。俺在这,还得照看二郎媳妇。”何氏就道。
  留下来的除了儿子,就是已经成年的男孙,赵秀娥是肚子里怀着连家的重孙。而何氏,是为连家生育了最多男孙的媳妇。
  连蔓儿在东屋窗户跟下,听见里面的说话声,心中想,二房这几个人这借口还找的真巧。
  周氏还想说话,被连老爷子在一旁拦住了。
  “就这么地吧,说正事。”连老爷子开口道。
  院子里,连叶儿站在连蔓儿身边,紧抿着嘴唇,闷闷不乐。现在屋子里的情形,二房的人最多,然后是大房的人,三房只有连守义一个。无论是从人数、还是任何其他的方面,他都是处在最劣势的。
  “叶儿,你进去。”连蔓儿就推了推连叶儿,“大伯、二伯都有儿子在跟前,三伯就你一个孩子,你就该留着屋里。”
  连叶儿也正想进去,听连蔓儿这么说,立刻迈步就进了屋。
  “你咋又回来了,出去,大人这说正事那。”周氏见连叶儿去而复返,立刻呵斥道。
  “我爹娘就我一个孩子,分家的大事,我也要听。”连叶儿就道。
  “你个丫崽子,这有你啥事。你还翻了天了!”周氏就骂道。
  连叶儿抿着嘴,走到连守礼身边,就坐了下来。
  “你们不能因为我爹没儿子,你们就欺负他。我不答应。我得在这听着。谁撵我,我也不走。”连叶儿大声道。
  “老三啊,你这个丫头是咋教的?没大没小的不说,”连守义就开口道,“连个男女都不分了?爹找咱们来分家,这个场合,有她一个丫头啥事?你看芽儿,我们干脆就没让她来。你这传出去,都能让人笑掉大牙。”
  “就是再想儿子,拿一个丫头片子,你也充不了数。”连守义翘着二郎腿,说完这句话,就哈哈笑着四下扫了一眼,意图引起大家的一片哄笑。
  何氏自然要捧自家男人的场,也跟着咧开嘴哈哈地笑的前仰后合,似乎刚才听见的是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
  屋里的其他的人都沉默着,并没有像连守义期望的那样附和。
  连守礼和连叶儿,更都是涨红了脸。
  “我爹没儿子咋啦?”连叶儿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道,“我们不偷不抢,做的多,吃的少,我们不欠谁的,啥伤天害理的事我们都没做过。走出去,人家也都说我爹和我娘是好人。二伯,你拍着自己良心你说。是我爹仁义。还是你仁义?是说我爹好话的人多,还是说你好话的人多。你有啥脸笑话我爹?”
  为了能看清楚屋里的情形,连蔓儿现在正两手扒着窗框,站在东屋外面的窗台上。听见连叶儿这样说,她几乎想为连叶儿鼓掌。
  说的太好了。
  扒着窗框的人不只她一个,四郎、六郎也扒着窗框往里看。
  “别人没作践我爹,你倒先作践起来了。你和我爹是亲兄弟吗,你就是这么对家里的人的?”连叶儿接着又道。
  连守义被连叶儿说的心里好大的不自在,他也不跷二郎腿了,作势就要站起来教训连叶儿。
  “二哥,你刚才那话是伤人。”连守信这个时候突然开口道,“三哥还正当年。这有早生的有晚生的,谁敢说三哥以后就不生儿子了?”
  “老四,你这是向着老三说话?”连守义听见连守信开口,就转向他,气势汹汹地道。
  “二哥,我是帮理不帮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