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召唤,韩忠媳妇留守厨房,小福负责将陆续出锅的螃蟹和点心送到亭子外,再由小喜端上桌。

    连守信和五郎自然要陪鲁先生喝酒,张氏也能喝上几盅,她还做主,在连蔓儿、连枝儿和小七的面前也摆了酒盅,让这三个孩子跟着也吃了两盅。

    “今个高兴,再说,吃这螃蟹不喝点热酒,小心回去肚子疼。”张氏如是说道。

    螃蟹自然是连蔓儿家鱼塘自产的,是连蔓儿挑了最大个团脐的留下来,就是为了过节自家吃。多亏连蔓儿留心,事先给自家留了螃蟹,要不然,荷塘里能吃的螃蟹就都卖光了。

    就八月节前这几天,连蔓儿家鱼塘的鱼、虾、蟹就卖的非常火爆,其中又以螃蟹为最。连蔓儿按照塘里螃蟹长成的情况,将螃蟹分为三等。第一等的,就是连蔓儿家现在自家吃的这种,每斤是五十文钱。第二等的每斤价银是四十文钱,还有第三等每斤的价银是三十五文钱。

    节前是消费旺季,截止到今天,连蔓儿家已经卖掉了一千多斤的螃蟹,共得价银四十五两银子。再加上这几天卖的鱼虾,莲藕等,只这几天,连蔓儿家就赚了有一百二十两银子。而鱼塘里还有不少的虾蟹,估计八月里都能长成并卖完,到时候的收益估计又要翻番。

    席间,一家人的话题不免就谈到眼前的鱼塘和荷塘。

    “对,”连蔓儿点头,“明年荷塘要再挖一个,鱼塘另外再添四个。把这边的地都给利用上。”

    眼看着今年鱼塘和荷塘的收益如此喜人,明年自然要再进一步,将她们买下的所有河岸地都开挖出来。这是一家人这几天商量的结果。

    过了八月十五,连蔓儿一家都忙收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秋收工作当中去了。

    家里的几个长工,大力和小丁转签了死契。连守信这多半年见大力年纪略长,忠厚能干,就提拔了他做下地做活计的头。有的时候下地干活,连守信有事不能去,就都是大力领着,极稳妥让人放心。

    今年收秋,连守信依旧亲自下地带人干活,五郎因为暂时不再又考试的压力,也和小七一起穿了粗布衣裳、千层底的布鞋,带了草帽,一副庄户人家的打扮,每天跟着连守信下地干活。

    张氏娘儿三个就都不用下地干活了,每天只在家里,做些家务,为连守信这些人准备饭菜。张氏是干惯了活计的,她也操心地里面,即便连守信、五郎都不让她下地,有的时候她还是会下地去看看,或是送些茶水,或是送上两个西瓜,要不就是送去一篮子香瓜等。

    连守信带着五郎和小七不仅和长工、短工们一起下地干活,回来吃饭,也吃一样的饭菜。张氏安排饭菜,又极厚道,所以不管是家里面的长工,还是暂时雇来的短工,都对连家的人赞不绝口。



第五百一十五章 当机立断

    玉米、高粱、糜子、豆子,地瓜,花生等都一样样地收割回来.两百多亩地的庄稼收成,场院里放不下,就堆放到前院里来。

    庄稼从地里收回来,要在场院晾晒了,才能开始打场。而在晾晒期间,连守信又忙带着人披星戴月地收摘葡萄,开始酿制葡萄酒。

    六十八亩地的葡萄,都用来酿制葡萄酒,产量是前两年在山沟里采摘野生的野葡萄酿制葡萄酒所不能比拟的。为了让酿制的葡萄酒品质更好,保质期更长,连蔓儿这次打算依旧用粗瓷酒坛酿制葡萄酒,但在葡萄酒酿制成功之后,则打算改用木桶存放葡萄酒。

    粗瓷酒坛依旧是从赵家村定的,存放葡萄酒的木桶则是找了几个木匠,给定了尺寸和木料以及一部分定金,约定到期要交多少木桶。连守礼自然也接到了订单。

    连守礼、五郎和小七带着人下地摘葡萄,往家里运送,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就负责在家里带着人进行葡萄酒的初酿。其中连蔓儿和五郎还要兼顾连记、以及鱼塘、荷塘的事务,一家人忙的什么似的,晚上几乎是头一沾着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却依旧还得天没亮就起来。

    一家人的勤劳,自然获得了应有的收获。

    前面跨院的酿酒坊已经放不下她们酿酒的坛子了,只能将一部分酿好的酒放到后面的跨院去存放。

    这天,采摘和酿制葡萄酒的活计终于告了一个段落。一家人吃过晚饭,就都聚到内院上房东屋里,围坐着说话。

    “葡萄估摸着还有两天,就能摘完了。”连守信就道。要是按照正常的速度,这葡萄现在应该已经摘完了。但是摘葡萄的进度,还要兼顾家里酿制葡萄酒的进度。因为摘下来的葡萄。最好是随摘随即就酿酒,如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这是连蔓儿从前两天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也许是细微的差别,但是她总是想精益求进。

    “到时候,你们这葡萄酒也能酿完了吧?”连守信就问。

    “再有两天,那应该没问题。”张氏看了一眼连蔓儿,就点头。

    “那葡萄酒酿完了。咱是先打场,还是先把地里的柴禾拉回来?”五郎就问道。

    “先打场,那柴禾啥的不着急,入冬前都拉回来就行。”连守信就道,“就是今年咱这院子里可没有放柴禾的地方了。我今天在院子周围看了看。打算着等柴禾拉回来,咱就在院子外面堆几个柴禾堆。”

    “爹,那柴禾堆的地点可得选好了。最好是离咱家院子稍微远点。对了,还得选下风向。”五郎就道。

    “这个我都考虑到了。等明个我把地方指给你,你看看行不行。”连守信就道。连守信的优点之一,就是他从不自以为是,不摆家长的谱。家里有事,只要张氏和孩子们有意见,他都肯认真地听。

    而自从分家后。五郎念了书,如今又考上了秀才,连守信对五郎的话就更加信服了。

    “要种冬小麦的地,咱得先清出来吧。”五郎又道。

    “那一定的。”连守信就点头道。

    大家又商量了一番在哪块地上种冬小麦合适。

    “要不还是南山旁边那块五两银子一亩的地吧。”连蔓儿就道。那块地今年种了十亩的春小麦,现在还种着第二茬的白菜和大豆,自然是不能接着再种冬小麦。可另外还有十亩,今年种的是花生,正好接下来种冬小麦。

    “这个行,就用种花生那几亩地吧,还能省点事,不用刨岔子了。”连守信就道,“等这边打场差不离了,那边咱就翻地、上粪,犁出垄来。等冬小麦种子到了,咱就赶紧种上。”

    “这次老陆家这商队去的日子可有点长,按着他们走的时候的说法,前两天就该回来了。”张氏想了想,就道。

    “这此他们走的远。这出门在外,计划赶不上变化,早个两天,晚个两天的都不算事。前些天,咱这不下雨了吗,听人说,好多地方也都下雨了,比咱这的雨大多了。”连守信就道。

    说到冬小麦的种子,一家人免不了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老赵家卖的那春小麦种子,还真有人买!”张氏叹气道。

    陆家的冬小麦种子没带回来,赵文才却从太仓运来了几车的春小麦种子,并按照每斤五十文钱的价格开始出售,比太仓的麦种价格高出二十四文,比连蔓儿家的麦种价格高二十文钱。

    “咱家的麦种又卖完了,他们想种麦子,不在老赵家买咋办,咱这左近也就他家有的卖。就是他家这买卖做的有点不大地道。”连守信也摇头叹气道。

    “爹,你这话也说的太客气了。他们那不叫有点不大地道,是太不地道了。”连蔓儿插嘴道。

    连守信就闷声不吭了。

    之所以说赵文才这卖麦种的生意做的不地道,还不是说他的定价。而是他在卖麦种的时候,放出来的话。

    “说啥太仓那边卖麦种的都得了衙门的明令,辽东这边要买麦种,只卖给他一家,别人不管是谁要买,都不卖。想种麦子,买麦种,就得到他那去买。还说啥,这是刚开始卖,看大家伙乡里乡亲的,价钱还便宜。要不赶紧买,他那麦种就要涨价,还得成倍的涨。”连蔓儿道,“这都叫啥事?”

    赵文才能有什么本领让太仓那边卖麦种的铺子只把麦种卖给他,不卖给辽东府别的人?还说衙门的明令,这里面自然是有连家上房那些人的事。

    与辽东府最近的、能买到麦种的地方,也就是太仓县了。都是庄户人家,要去更远的地方买,不是没钱就是没人。就真的有人相信了赵文才的话,怕他以后还要涨价,捏着鼻子去买了麦种。

    背地里的抱怨和咒骂,自然少不了。

    连守信知道了,就很上火。

    “我觉得这件事,咱不能放着不管。”连蔓儿想了想,就道。

    五郎沉思。

    “咋管?”连守信就忙问道。

    “哥,”连蔓儿就转向五郎,“你看你能不能给锦阳县的县衙写个帖子?”

    “嗯,我也正这么想。”五郎就道,“我马上去写帖子,明天一早就送县衙去。”

    “这个”连守信张了张嘴,似乎是有话要说。

    大家就都看向连守信。

    “爹,哥这么做,你不同意?”连蔓儿就问,“是因为上房太仓那边的人?”

    “也不是不同意。”连守信就迟疑着道。

    连蔓儿看连守信为难又纠结的样子,就明白了。连守信是个标准的庄稼人,身上有着庄稼人的共性。本分、老实、胆小、怕事,最怕的就是和衙门扯上关系。

    小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想法,宁死不打官司,避着衙门走。

    “爹,这事已经不是闲事了。”连蔓儿就对连守信道,“他们在太仓咋折腾,离的咱远,咱管不了。可就在咱这边,闹出这样的事来,咱不能不管。”

    “爹,我哥现在是秀才,是有功名的人了。碰上这样的事,咱要管,而且咱也有能力管。”连蔓儿见连守信的表情有些松动,又继续道,“爹,不说别的,你也不想看咱这周围的乡亲这样让他们给欺压不是?”

    “是这个理。”连守信就道。他的正义感还是挺强的。“我就是不大懂,这样的事,五郎给衙门递帖子,能管用?”

    “管用,咋不管用那。爹你明天看着就行了。”连蔓儿就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匆忙地吃过早饭,五郎就带着韩忠和小喜去了县里。晌午五郎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县衙的差役,将赵家的铺子给封了。那些差役还将赵文才父子俩锁去了县里。

    五郎回到家,一家人就都到前厅说话。

    “哥,吃晌午饭了没?”连蔓儿见五郎面有倦色,就问道。

    “一上午就办事了,还没吃。”五郎就道。

    连蔓儿忙吩咐小福到厨房去找韩忠媳妇,给五郎准备饭菜。

    “晌午家里吃的啥?”五郎就问。

    “吃的面条。”连蔓儿就道。

    “那就给我弄面条就行了。”五郎就道。

    “面码要多些,再准备两个小菜。”连蔓儿就吩咐小喜,让厨房里给五郎做炸酱面。

    接着连蔓儿就问五郎事情的经过。

    五郎就大概说了一遍,事情办的挺顺利,他的帖子一递进去,县令就让人请他去了内堂说话,然后,就派了人查封赵文才的铺子,将赵家的男丁都抓去县衙问罪了。

    事情办的顺利,五郎脸上却不见一丝的喜色。

    “知县跟我说,他已经得了这个消息,就是关系到咱们家,他不知道消息真假,一时没有行动。”五郎缓缓地道。

    “咱们家?”连蔓儿心中一动,“哥,这个咱们家不是指太仓那些人,是指咱们自家吗?”

    “嗯。”五郎点头。

    也就是说,有人在知县吹风,说赵文才这样卖麦种,里面还有她们家的事。

    “哥,这可多亏你去了。”连蔓儿就道。




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换门庭

    不管是知县送空头人情,还是确有其事,五郎的帖子和人都去的非常及时。上房那些人在太仓做了什么,她们可以不管,也管不了。但是在青阳镇,甚至整个锦阳县,有人打着太仓连家的旗号做事,她们就必须要表明立场。

    现在五郎有秀才的功名在身,就更是如此。

    五郎心里对此也是有数的。所以他不仅写了帖子,还亲自往县衙去了一趟,监督者差人将人抓了,他才回家来。

    “哥,知县那边还说了啥没有?”连蔓儿就问五郎。

    “我跟知县大人说,请他一定要好好审问赵文才父子俩。要审清楚,那些话是他们自己个编造的,还是真有其事。要是那些话是他们编造的,就请知县大人公告全县。要是真有其事,就请知县大人向上汇报,请河间府好好调查,该谁的罪责,不可轻饶。”五郎就道。

    连蔓儿听得连连点头,五郎这么说太对了。

    “哥,那去赵家封铺子、抓人,老赵家人说啥了没有?”连蔓儿又问。

    “说冤枉呗。”五郎就冷哼了一声道,“还说我不顾亲戚情面那。差役封铺子、抓人,好多人听了信去看热闹。我干脆就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话说清楚了。”

    “哥,你咋说的?”连蔓儿赶忙问。

    连守信和张氏也都看着五郎。

    “我就说,他们做的是欺行霸市,违法的事,亲戚不亲戚的,我都得管。再有,咱们家,跟太仓那边是早就分门别户。不是一家,但是他老赵家打着太仓连家的旗号做事,我就不能不管。这事。就是请县衙审问明白了。要是不关太仓那边的事。就单拿老赵家的人问罪,给太仓那边一个清白。要是关太仓那边的事,那那边的人也跑不了,该是啥罪过就是啥罪过。”五郎就道。

    “说的好。”连蔓儿赞许地点头。五郎这样就算是在公众和官府面前,旗帜鲜明地和太仓连家划清了界限,而且为他自己。也为这个家树立了正面的,论理不论亲的形象。

    屋里这正说着话,小喜就急匆匆地跑来。

    “不好了,老赵家婆媳俩到咱门口。说是让大爷还她们家的男人。要是不还她们家的男人,她们就要吊死在咱们家。”小喜进门就禀报道,“我爹带着人把她们给拦在门口了。”

    连守信和张氏的脸色就都变了。他们可都见识过,赵家婆媳俩撒泼、骂人的本事绝不下于周氏,而且这两位不仅会文斗,同时还善于武斗。整个青阳镇,敢于招惹这婆媳的人。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做错了事,不知道悔改,还敢闹到她们家来。真的当她们是好欺负的吗?!

    连蔓儿不由得看了连守信和张氏一眼。她知道,这两口子温和、老实的形象,也就是好欺负的形象,是相当的深入人心的。不过,以后,这个家是要换五郎来支撑门户了。如果继续给人这样的形象,会给五郎做事带来许多的麻烦。

    既然这赵家婆媳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利用她们,杀鸡儆猴,让大家重新认识连家。

    “哥,你看这事咱咋办?”连蔓儿就问五郎。

    “蔓儿你的意思那?”五郎看了连蔓儿一眼,问道。

    兄妹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就都明白了彼此是想到一处去了。

    “县衙只抓了赵文才父子俩,没抓她们婆媳,还是我念在她们是妇道人家的缘故。现在她们不仅不感念,悔过。还敢跑上门来吵闹。这是岂有此理。是我不该心软。”五郎就道。

    五郎毕竟年纪轻,心地善良。这若换个心狠手辣的人,就将赵家一锅端了,众人只有叫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