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又将车辆重新安排了一下,就启了程,到镇上和吴家四口会齐了,一起往锦阳县城来。

    赶在晌午前,众人就到了连蔓儿家在柳树井胡同的宅子,蒋掌柜带着人将大家伙迎进去,又是安排住处,又是吃晌午饭,很是忙了一阵。

    这宅子房舍不少,连家这二十来口人,将将够住。连枝儿、连蔓儿、张采云、连叶儿和吴家玉几个女孩子自然是单独住了一间。

    吃过了晌午饭,又喝过了茶,蒋掌柜就拿了纸笔过来,说是要请东家的少爷和姑娘们写几个灯谜。原来这锦阳县城的风俗,在灯会这几天,大一些的店铺都要准备花灯和烟花,供人欣赏。有的店铺还会在灯笼上贴上灯谜,供人猜谜,猜中的,往往还有彩头。

    这算是店铺对城中百姓的回馈,也是不错的推广、宣传活动。连记百货自然不甘人后,也准备了几架烟花,并些漂亮的彩灯。到时候还要挑些精致的货物出来售卖。

    蒋掌柜知道东家的几个孩子中,五郎是新秀才,小七正在私塾念书,家里还有一位大儒,因此两位姑娘也都念了不少的书,因此才拿了纸笔来,让五郎、连蔓儿几个写个灯谜,到时候贴在灯笼上,猜中的人,由连记百货提供彩头。

    “鲁先生如果也能出一谜,就更好了。”蒋掌柜还笑着对鲁先生道。

    连蔓儿几个都觉得有趣,自然就应了。鲁先生笑眯眯地没有说话。

    “咱这谜底就挑咱铺子里有的东西写,到时候就拿铺子里的货做彩头。”连蔓儿就和五郎、连枝儿、小七商量道。

    五郎、连枝儿和小七都笑着点头,大家各自拿了纸笔,冥思苦想起来。

    “不能太难,谁都猜不着就不好了。不过,也不能太容易。嗯”连蔓儿手里握着毛笔,想了想,心中一动,就在纸上写了四句。

    “此宝瘦又细,说话把头低,不吃农夫粮,能为民出气!打一物。”

    五郎、小七和连枝儿见连蔓儿写完了,就都凑过来看。五郎看后,笑了笑,连枝儿和小七一边念叨,一边想着答案。

    连蔓儿等他们看过了,就将纸条交给鲁先生。

    鲁先生看后,也笑了。

    **

    两章并作一章,求粉红。

    感谢大家对弱颜的关心和支持,非常感谢。弱颜会遵医嘱,好好调养,并争取在允许的用电脑时间内,多挤出些时间来码字,也希望大家更多的支持和爱护。



第五百八十二章 灯会

    连蔓儿写的这四句灯谜,是现成的。这是她前些日子看了一本诗话闲书,里面写到一位有名的诗人在少年时离家流浪的几则趣事。这四句灯谜,就是少年在遇到一位老学士赏识,问他何所需的时候写下来的。

    五郎也看了那本诗话,因此不用猜,就知道答案。至于小七,他现在还只能按着鲁先生给开的书单看书,闲书看的有限,所以不知道。而连枝儿,虽然也跟着一起念书识字,但本身对此的兴趣并不大。与念书识字相比,连枝儿更喜欢女红。所以,连枝儿也并不知道这个典故。

    而鲁先生,自然也是知道这则典故的。

    “不错。”这是鲁先生给了女弟子连蔓儿的两字评语,与其自己杜撰,还不如用这样朴而不俗的谜语。这样,那些有学识的,自然能轻易的猜到谜底,而即便并不知道这个典故的,略加思考,也能从谜面上猜出谜底是什么。

    所谓雅俗共赏,也就是这样了。

    连蔓儿就另取了枝条,将谜底写在了上面。

    谜底为毛笔,彩头为连记百货柜上出售的大楷硬毫湖笔一只。写完这些,连蔓儿想了想,又在后面加了一句,若是能说出谜面典故者,另加精致小楷软毫湖笔一只。

    写完了自己的,连蔓儿就去看小七。小七正握着笔,皱着小眉头,冥思苦想。纸上却一个墨点也无。

    “咱们开的是百货铺,卖的都是日常用的东西。这灯谜,也该做的家常些才好。小七,你也不要掉书袋。就想想咱娘给咱猜的谜,你写两个上去,就是最好的。”连蔓儿就笑着对小七道。

    听连蔓儿这么说。小七的眉眼一下子活泛起来。

    “滑溜溜,光亮亮,眼睛生在屁股上。打一物。”小七下笔,刷刷刷,写了一个谜语。

    连蔓儿见了,立刻就乐的前仰后合,小七写的这个。果然是张氏在她们更小一些的时候,曾经让她们猜的谜。完全是小儿语气,质朴活泼,十分贴近生活,估计那些出来看灯的小娃娃肯定能猜的出来。到时候,就要看谁最快了。

    小七写了一个,许是顺手了,又乐呵呵地接连写了几个才停手。连蔓儿看了看,见其中有“坐也坐不安,立也立不牢,年纪虽然大,永远不跌倒”,又有“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以及“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等,都是小孩子的谜语,那谜底的物件,连记百货铺子里也都有。

    连蔓儿就又去看连枝儿写的。

    连枝儿只写了两个,一个是“进屋瘦,出门胖。打一物。”另一个是“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物。”

    这两样,铺子里也有。看过了连枝儿的,连蔓儿又去看五郎的。

    因为先设定了,谜底要是百货铺子里有的家常物件,所以五郎原本要写的猜字灯谜就都用不上了。

    当看到五郎写的“独木造高楼,无瓦无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时,连蔓儿就笑了。

    “哥,你这个和咱姐的谜底重了。不过也没关系。”

    鲁先生看几个孩子写的有趣,想了想,也动笔写了两个,大家的凑在一起,就有了二十几条的谜语,至于谜底的彩头,诸如一包针,一把伞,一把扇子,一包盐,一个不倒翁等等,有吃的、用的、玩的,价格并不昂贵,却都是家常必不可少的东西。

    大家写完了灯谜,就都交给蒋掌柜。蒋掌柜乐呵呵地出去带着人挂灯笼、贴灯谜、准备彩头去了。

    在大家的期待中,很快,就到了晚上。众人吃了饭,各个收拾、打扮利落,待到华灯初上,在门口都能听见外面街上热闹的人声了,就从宅子里出来。

    广冒街,也是灯市的一部分,街道两侧的店铺前都挂了彩灯,各式各样的摊子挨挨挤挤,十分热闹。连蔓儿这些人,自然是从自家的铺子门前看起。

    连记百货的花灯和货摊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有在看货物的,也有许多在看灯和旁边贴出来的灯谜。蒋掌柜很聪明,并没有一次将所有的灯谜都贴出来。就连蔓儿在摊子前驻足的这一会工夫,小七写的那“滑溜溜、光亮亮、眼睛生在屁股上”的灯谜,就被一对夫妇抱着的五六岁大的孩子给猜中了。

    “是针,是针,我小姥给我猜过这个谜!”小孩大声抢着道,又奶声奶气将谜面念了一遍,引得周围一阵善意的哄笑。

    辽东府有些地方的习俗,管外公不叫姥爷,而是叫大姥,管外婆也不叫姥姥,而是叫小姥。

    “这个谜谁写的?”李氏就笑着问。

    连蔓儿就指着小七。

    小七嘿嘿地笑,张氏在旁边也笑,她记得给小七猜过这个谜语,那时候小七还穿开裆裤。

    “你娘小的时候,我也给她猜过这个谜那。”李氏就有些感慨地道。

    “这个谜我也会。”小龙和小虎就都抢着说。

    伙计见那小孩猜对了谜语,就从货摊上挑了一包针,递了过来。

    那小孩子接了针,乐的合不拢嘴。物件不在贵贱多少,关键这是他自己赢得的。那夫妇两个也高兴,觉得自家的孩子聪明。

    在连记百货前面看了一会,连蔓儿这一行人就往前走。街道上人很多,为了不至于走散,也是为了不让女孩子们被冲撞了,连守信、张庆年、吴玉贵、吴家兴、五郎、包括鲁先生带着几个伙计和长工就走在外面,围成了一个圈,里面是张氏扶着李氏,还有吴王氏、张王氏、胡氏几个媳妇,再里圈,就是连蔓儿几个小姑娘,至于小七、小龙和小虎,就更被宝贝地包裹在最里层,连蔓儿手里牵着小七,张采云牵了小龙,连枝儿牵了小虎。

    “别乱跑,小心拍花子的把你们给拍去。”张王氏还故意吓唬自己的儿子小龙和侄子小虎,生怕小家伙们顽皮,一会挣脱开姐姐们跑开。

    大家都知道,逛街,人越多,走的就越慢,一会是这个人被某个东西吸引住了,一会是那个人要去买另外一件什么东西。连蔓儿这群人更是如此,走走停停的,比蜗牛的速度快不了多少。

    不过谁也不会催着大家快走,看灯,可不就是这样的。

    走了有多半条街的时候,连蔓儿几个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提了一盏灯笼,有的是买的,有的是猜谜得来的。小七、小龙和小虎的衣兜里,更是鼓鼓囊囊地装满了零碎。

    女人和孩子们乐在其中,男人们也相当的好脾气,他们出来本就不是看灯玩的,而是为了护卫一家老小的。

    当连蔓儿这些人走到九层塔前街的时候,广冒街连记百货摊子前的人聚集的更多了。其中有很多人,是听说连记百货今天的货品卖的便宜,而且灯谜好猜,每个灯谜都有彩头而赶来的。

    在涌动的人群中,一个被家丁小厮簇拥着的锦衣貂裘的少年公子,格外的引人注目。

    那少年不过十来岁的模样,身量还没长成。貂帽下两道长眉斜飞入鬓,一双略显狭长的眼睛,眼角微微上挑,悬胆鼻、菱角嘴,元宝耳,一张脸白里透红,还有些没有褪尽的婴儿肥,观之可亲。

    这少年骑在一匹肥壮的马上,那马在人群中站的安安稳稳,不惊不怯。少年骑在马上,一双眼睛在贴着的灯谜上一一扫过,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最后,他的眼睛暮地一亮,停在了一条谜语上。

    一直没有被猜到的谜语终于被人猜中了,这猜中的人还是位华服的小公子。连家百货的伙计就恭恭敬敬地取出一只湖笔。

    “小公子太有才了,这个谜贴在这里有半天了,有猜锄头的,有猜旱烟袋的,就公子你一个猜对了。这是彩头。”

    这伙计说着话,看着那衣着极华丽的小公子珍而重之地将笔接过去,贴身藏好,心里还有些纳罕。不过,他没忘记接下来要说的话。

    “东家还有吩咐,要是小公子能说出这谜的典故,另外还有一只更好的湖笔做彩头。”

    这个自然并没有将这位小公子给难住。

    围观的众人,也被小公子说的故事给吸引住了,等这位小公子说完,周围就响起了一片喝彩声。花灯映照下,小公子更显得风神俊秀、神采飞扬起来。

    蒋掌柜亲自捧了笔匣来,双手奉给这位出了风头的小公子。

    那小公子依旧接了,珍重的放入袖内。

    “你们东家可有来看灯?”小公子坐在马上,微微低头,向蒋掌柜询问道。

    “公子认得我们东家?”蒋掌柜打了一个愣怔,就笑着回道,“恕小的眼拙,请问公子是?”

    那小公子笑眯眯地不语,旁边一个小厮过来,在蒋掌柜耳边低语了一句。

    蒋掌柜的神态立刻变得更加恭敬,向那小公子拱手施礼。



第五百八十三章 连蔓儿的不满

    连蔓儿一行人正走在九层塔前街上,这条街道,正是灯市最繁华的所在。街道两侧灯火如龙,货摊上卖的东西更是林林总总,几乎应有尽有。

    女人们说逛街、看灯,如果你真的相信她们只是逛和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与逛和看相比,女人更热衷于买,似乎是不买些什么,甚至不多买一些,就枉费了逛和看。

    连蔓儿这一行人里,张王氏和胡氏买的最多。烧锅屯离县城远,这妯娌两个极少有来县城的机会。这次来看灯,妯娌两个本就打算大采购一番的。看着两个舅妈叽叽喳喳地,看见什么新奇的玩意儿都想买的样子,连蔓儿暗自好笑。

    怪不得那么干脆就答应让女孩子们牵着小龙和小虎,看这两个人那么投入的样子,现在就算儿子跟在身边,也顾不上了吧。

    张氏与娘家两个兄弟媳妇相比,就冷静了许多。毕竟,年前她就带着闺女们来大采购过一番的。吴王氏也买了不少东西,但相比张王氏和胡氏还是差了一些。吴王氏更多的精力,放在陪李氏说话上面。

    张氏自己不打算买东西,但是看到李氏或者张青山合用的东西,就会停下来,若是看李氏也喜欢,她就会付钱买下。

    几个小姑娘反而买的少一些,连蔓儿是理智消费型,连枝儿和连叶儿则都属于节俭型,至于张采云和吴家玉。她们有什么想要的,她们的娘都给她们买了。小姑娘们,只需要欢欢喜喜地看灯就行了。

    至于小七、小龙和小虎,出门前。连蔓儿一人给他们塞了一个钱袋,足够小家伙们买吃的玩的了。三个小男孩,都长的虎头虎脑。一到了街上,就开始撒欢,精力充沛的让人头疼。尤其是小龙和小虎,在家里上山下河的习惯了。这三个在一起,就将连家最调皮的小七给显得斯文了许多。也多亏今天出来带的人手多,不然,还真看不住这几个小子。

    女人和孩子们很欢乐。外围的男人们却并不怎么轻松,好在他们也能够乐在其中。其中鲁先生比较悠闲,在五郎的陪同下观看花灯,谈论着贴出来的各样的灯谜。遇到好玩的,这师生俩就猜一猜。为大家伙赢得了不少的彩头。

    吴家兴则是很任劳任怨地照看几个小孩子,不管是小七,还是小龙、小虎,谁叫一声家兴哥,让他帮忙做什么,他都乐颠颠的去做。只一双眼睛,难免在连枝儿身上打转。

    连枝儿今天穿的是那件桃红色妆花面灰鼠里长身褙子,下面是同色的灰鼠皮裙,脚上是鹿皮靴。她身量已经渐渐长成。在灯光映衬下,更显得亭亭玉立、面若桃花。

    连枝儿的容貌已经足够娇美,再加上她比一般女子多读了些书,举止又温柔舒缓,被众人簇拥着,就是寻常大户人家的姑娘。也比她不上。这样的连枝儿,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的目光,也怪不得吴家兴会看着她挪不开眼。

    几个女孩子在一个首饰摊子前停住了脚,连蔓儿挑了一个蜜蜡的珠串,张采云挑了一只簪子,吴家玉也挑了只簪子,连叶儿挑拣了半天,最后买了一只戒指,连枝儿拿着一只青玉的镯子打量了半晌,最后还是放下了。

    她已经有好几只镯子了,这只青玉镯子的价格略有些贵。

    几个女孩子离开首饰摊子,大家一起往前走。吴家兴就找了个借口离开,走回到首饰摊子上,将连枝儿打量了半晌的那只青玉镯子给买了下来,揣在袖子里,喜滋滋地回来了。

    别人还没大在意,偏连蔓儿和小七看见了,姐弟俩耳语了一阵,就看着吴家兴笑,几乎将吴家兴给笑毛了,张氏来打抱不平,这姐弟俩才扭开脸去。

    吴家兴极乖觉,跑去买了一大包连蔓儿和小七爱吃的狍子肉干来,总算是让这姐弟俩不再盯着他笑了。

    众人逛到连记酒楼下,就有酒楼的王掌柜出来,接了大家进去。

    王掌柜已经让厨房准备好了宵夜,大家伙逛了半天,正好累了,就坐下歇脚兼吃宵夜。宵夜里自然有连记最有名的包子,还有连蔓儿和小七爱吃的炸元宵。

    连记酒楼也准备了几架烟花,见东家到了,就都推到楼前,准备燃放。五郎和吴家兴带着小七、小龙和小虎下楼去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