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连老爷子曾经用来痛打秀才连守仁的旱烟袋,现在用来训导二房的人。自然更加有效。
  连蔓儿修好旱烟袋这件事情最后直接造成了两个后果,连老爷子从此依旧用这杆旱烟袋抽旱烟,再也没换过。然后就是二房的人再也没去碰过那些葡萄酒坛子。当然连守仁看到这杆烟袋时是什么样的心思,连蔓儿其实是并不太关心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连蔓儿听说连老爷子找了二房的人过去说话。就知道她做的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后应该不用太担心二房去动那些酒坛子了。
  心里高兴。干活就更加有劲头。
  板油买回来了,这个天气是放不住的,要马上把油熬出来。连蔓儿先将板油用水清洗了一遍,然后去掉水迹,将板油用刀切成块。这个块不能切的太大,那样油不容易熬出来,也不能切的太细碎。那样容易将油熬焦。将板油切好后倒入烧热的大铁锅里,因为板油比较多,所以要分几次倒进去熬。熬油的火候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小,那样出油慢,但是火也不能太旺,免得把油熬焦,就不香了。
  五郎负责烧火,连蔓儿和连枝儿负责熬油。
  连蔓儿早就准备了两个干净的瓦罐,将熬出来的油用勺子舀进罐子里。这时候的油是清亮的液体。等油温降下来,就会凝结成雪白的凝脂,这就是荤油了。
  油梭子就是板油熬出油后,剩下的肉渣。里面还有少量的油脂,香香脆脆的非常好吃。连蔓儿叫小七拿过一个饭碗来,用勺子舀了一碗的油梭子,又将今天酿葡萄酒留下的白糖舀了一勺倒进去和油梭子拌在一起。
  “二姐,油梭子能这么吃嘛?”小七问。
  “能的。”连蔓儿用筷子夹起一块沾了白糖的油梭子放进嘴里尝了尝,“很好吃。”
  连蔓儿自己吃了一块,就夹了一块多沾了些白糖给小七。油梭子和白糖都是乡村人家难得的美食,两样东西一起吃,小七还没有试过,因此特别珍惜地慢慢咀嚼。
  “真好吃!”油梭子和白糖双重的幸福,让小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连枝儿和五郎都占着手,连蔓儿也夹了油梭子喂给他们吃。
  “好吃。”五郎道。
  “这么吃是真好吃,就是太、太过福了吧。”连枝儿道。
  过福是他们这的乡村土话,放在这里说,大概的意思就是太浪费了,太奢侈了的意思。
  “啥过福不过福的,大家尝尝,就这一碗,余下的咱还要包饺子那。”连蔓儿就让小七把碗端进屋里去让连守信和张氏也尝尝。
  连守信和张氏也都只吃了一块,就让小七把碗又拿了出来。油梭子就是要趁热吃,几个孩子很快就将一小碗油梭子沾着白糖分吃干净了。
  “留着肚子吃饺子吧。”连枝儿道。
  一扇十一斤的板油,熬出来的油装了整整两个瓦罐,估计有九斤多,应该够吃一阵子的了。然后就是准备包饺子的馅,今天打算用倭瓜做馅。
  倭瓜是北方的叫法,在南方就叫做南瓜。连蔓儿挑了两个嫩南瓜摘下来,用水清洗干净,又用刀切开,将里面的瓜瓤和瓜子都掏出来,瓜瓤可以喂猪,瓜子挑成熟的晒到窗台上,留着以后炒了吃。因为是嫩南瓜,而且是绝对无公害的有机食品,根本就不用削皮,只切成大块,用擦板擦成丝。
  那边连枝儿也将那一斤的肉切成臊子,倒进锅里熬出油来。乡村人家过日子都极是节约的,连枝儿只舀出一半,加上切的碎碎的油梭子,和倭瓜丝拌成馅,另外一半的臊子,则是加上葱花、大酱,炸成肉酱,装进大碗里留着下顿吃。
  连蔓儿负责调馅,连枝儿就去和面。虽然有张家送的白面,但那是精贵的东西,要留着慢慢吃。这次包饺子,主要用的是黍米面,只在两份黍米面里加入一份白面,这样和出来的面可以擀出比较薄的饺子皮,口感也相当不错。
  下晌连家没活,连守信也帮着包饺子。面板就放在炕沿上,张氏坐在炕上,连守信站在地下负责擀皮。连蔓儿、连枝儿和张氏负责包饺子。小七和五郎还在外面烧火,今天还买了大骨头,也收拾干净了。又让小七去后院的园子里拔了两根白萝卜来,炖大骨萝卜汤。晚饭就吃油梭子倭瓜馅的饺子和大骨萝卜汤。
  连蔓儿一边包饺子,一边看连守信擀皮。
  “看啥。爹擀的饺子皮不好?”连守信就问。
  “不是,”连蔓儿道。“我就奇怪,爹咋会擀饺子皮那。”
  “你爹还会擀面条,比我擀的好。”张氏就道。
  连蔓儿就更奇怪了。不仅是连家,他们村中的所有男人似乎都信奉君子远庖厨,厨房的活计是女人的活计,男人们从来不会去沾手的。就比如说没分家的时候,轮到何氏做饭。二房的几个半大小子都能够帮着烧火,但是他们却从来都躲的远远的,何氏也不会叫他们来帮忙,似乎是做了这活计,就没了男人的威严似地。
  但是五郎就会帮着张氏烧火,现在连守信还能擀饺子皮。
  “爹,你咋会干这些活那?”连蔓儿还是问了出来。
  连守信低着头擀饺子皮,没有回答。
  “你爹以前学过。”张氏简单地答了一句,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连蔓儿觉得连守信和张氏的态度有些奇怪,也就不好再问了。
  一家人很快就把饺子包好了。然后就是上锅蒸。
  连蔓儿就拿了碗,从西厢房出来,在窗户外面挂着蒜辫上掰下两头蒜来,打算做蒜泥。
  “蔓儿啊。你们包饺子了?”何氏站在东厢房的门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大声问。
  “嗯。”连蔓儿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回屋了。
  “蔓儿,这一分家,你们这日子可好过了,这两天就没断肉。”何氏拉长了声音道。
  连蔓儿就转过身,对着何氏。
  “二伯娘这话说的,我们刚分家另过,我姥姥、姥爷来看我娘,给我们燎锅底,这事一年能有几回,一辈子也就这一回吧,这是大事,要是人家有钱的人家,还不得办席啊。二伯娘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分出来就另外开火了,可是除了口粮,一滴油盐也没有,这不,只好买点板油熬油。二伯娘说我们这样的日子好过,二伯娘哪天不吃荤油,这么说话,是嫌奶安排的伙食不好了?”连蔓儿大声回应道。
  周氏正在上房外屋看着赵氏做饭,听见何氏和连蔓儿两个说话,心里有些不痛快,就走到门口来扶着门框站住了。
  何氏看见了周氏,就故意说道:“买板油也要钱啊,又没分给你们钱,蔓儿你们哪来的钱?”
  “二伯娘你不会听人说话。我姥姥、姥爷来给我们燎锅底,看我们油盐酱醋啥也没有,临走的时候就留下几个钱,让我们自己买,不然,我们拿啥开火。”连蔓儿大声道。
  连老爷子当时分家,说是油盐这些让周氏给连守信准备,但是周氏根本就没理会这件事。连蔓儿不想看周氏脸色,都是自己另买的。这个时候,正好将话都说明白了。
  “你个懒婆子,你有闲工夫,你不过来帮着做饭,你瞎咧咧啥。你看着别人过的好,你也分出去过。就怕你没人家那有钱的娘家!”周氏指着何氏骂道。
  何氏本来以为是四房偷着攒了私房钱,想挑着让周氏问四房钱的来历;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转身挑帘子进屋去了。
  饺子熟了,连蔓儿就夹了一个,蘸着调好的蒜泥汁尝了一口,倭瓜馅水分足,还有些甜丝丝地,加上油梭子和臊子的香,非常好吃。
  “枝儿,去拿个盆来,把这一笼屉的饺子捡进去,都给上房送去。”张氏突然道。
  他们一共包了两个笼屉的饺子,是打算明天早上再吃一顿的。
  连枝儿有些不愿意,就站着没动,眼睛看向连蔓儿。
  “娘,咱不能这么做。”连蔓儿缓缓开口道。
  第六十一章 打场
  肥章,求订阅、粉红、各种票票支持。
  ****
  连蔓儿拦住了张氏。
  “蔓儿,别的事情娘都依着你,这件事情得依着娘。”张氏的态度十分坚持。
  “娘,你给我们说说道理。”连蔓儿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一家渐渐地形成了习惯,如果遇到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要以理服人。谁说的更有道理,就听谁的。
  “你没听刚才你二伯娘和你奶在外面说话,咱要是自己吃,人家还不得咋说咱们那。咱一分家,这两天吃的是好了些。”张氏道。
  连蔓儿听出来张氏的话总含有几层的意思。
  “娘,你要给上房送饺子。我不拦着,但咱得弄明白,这饺子是给谁送的。”连蔓儿道,“给爷和奶送,我没话说,别的人,没必要。”
  “主要是给你爷和奶送。可那么多人一起吃饭,总不能都看着。”张氏叹了口气。她难道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多吃几口,可又担心上房人多口杂,说他们一分家就只顾自己,不贤惠不孝顺。
  “那就不是该咱们想的问题了。”连蔓儿道,张氏又责任心爆棚了。“要照娘的意思,把两笼屉的饺子都端过去,也不够吃。”
  作为分家出来的,他们只需要孝敬连老爷子和周氏就可以了。
  “二伯娘是啥脾气咱谁不知道,她嘴贱,她的话咱这个耳朵听了,直接从那个耳朵倒出去,根本就不用走心。”连蔓儿又道,“娘。我知道,你觉得咱一分家出来,就吃的比以前好。比上房的饭食好,你心里不落忍是不是。”
  张氏微微点了点头。
  “可是咱吃这些也不是经常的事。上房吃的不好,也不是咱们的错。娘。你算算,没分家的时候。如果不是把钱都贴给大伯一家,像这样的吃食,不说常年吃,偶尔吃吃,难道就吃不起?”
  这话确是实情,如果不是要供养大房,连家的日子本可以不用那么俭省的。
  “蔓儿。你说的有道理。”张氏听了点了点头,“可是就给你爷奶送,你大伯他们,还有好几个孩子都看着”
  “娘,大伯娘、花儿姐他们穿金戴银,我们不是也只能在旁边看着?”连蔓儿道,“那还是没分家的时候那。”
  张氏和连守信就没话说了。
  连蔓儿想了想,“爹,娘,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请我爷和奶上咱家来吃。”
  “你爷和奶肯定不来。”连守信道。
  “可是咱们的礼数应该做到啊。”连蔓儿道,“如果咱们请了,他们不来,咱再送一碗饺子过去。给爷和奶,这样既孝敬了爷和奶,别人也没话可说。”
  “行,那我就去请。”连守信站起身往上房去了,一会功夫就又回来,果然连老爷子和周氏都不肯过来吃。
  “爹说咱包顿饺子也不容易,让孩子多吃些。”连守信道。
  连蔓儿已经捡了一大碗的饺子,“那我把这些饺子送过去吧。”
  “多捡点,你爷爱吃饺子。”张氏又亲自动手,捡了几个饺子添进碗里,直到碗里的饺子堆成了小山,再也放不下。
  连蔓儿心中并不在意几个饺子,只是不想从此立下这样的规矩,现在张氏和连守信终归还是听了她的话,她也就高高兴兴地端了饺子送到上房来。
  上房里,大家正在吃饭,依旧分做两桌,因为少了连守信一家六口人,大家坐的比过去宽松多了。饭桌上的主食依旧是黍米面的窝窝、黍米粥,菜更简单,就是土豆炖茄子,还有一碗大酱,一把大葱。连守仁和连继祖都低着头吃饭,只是动作矜持的很,倒像是在数碗里的米粒。
  连蔓儿把饺子递给了连老爷子。
  “家里没油,买了点板油熬油,用油梭子包了点饺子。请爷和奶过去吃,爷和奶又不去,爹和娘让我端一碗来给爷和奶尝尝。”连蔓儿笑着道。
  “咋就送一碗来,这够谁吃的?”何氏在炕梢的桌上,眼睛盯在那一碗饺子上,不满地道。
  连蔓儿暗自好笑,已经说清楚了就是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现在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说话,哪有何氏说话的地方。她因此也不接话,只笑嘻嘻地看着连老爷子。
  “你还想够谁吃?”连老爷子扫了何氏一眼,训斥道,转脸又对连蔓儿和颜悦色道,“你们刚分出去,日子过的紧巴,好不容易包点饺子,还送啥送,爷不吃,你拿回去,和小七分着吃吧。”
  “爷,我们过的咋不容易,只要爷和奶不嫌弃,有我们吃的,就有孝敬爷和奶的。”连蔓儿笑道,“爷,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四房用油梭子包了饺子,先是连守信来请他和周氏,现在连蔓儿又说出这样孝顺贴心的话来,连老爷子心里非常受用。他也就不再推让,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吃过后就连声说好吃。
  “娘说爷和奶年纪大了,特意把面和的软和些。我回去告诉我娘,爷夸饺子包的好吃那。”连蔓儿就笑着从上房出来了。
  连蔓儿回到西厢房,就将连老爷子的话告诉了张氏和连守信。
  “你爷是个懂礼的人。”张氏就道,“快上炕吃饺子吧,就等着你了。”
  原来一家人都没动筷子,就等着连蔓儿回来一起吃饺子。还是自己的家人好啊,连蔓儿心中因为何氏而有的那一点不快,即刻就烟消云散了。
  吃完了饭,连蔓儿和连枝儿正在收拾收拾桌子,小七飞快地从门口跑回来。
  “二伯娘带着六哥,好像往咱们这来了。”
  连蔓儿心中一动,一面让小七去想法子拦一拦何氏,一边和连枝儿加紧收拾,碗筷都不要紧。那剩下的饺子可的先收起来。
  小七去拦何氏,不过是拖延了一点点的时间,但好在姐妹两个手脚都快。等何氏带着六郎进来的时候,饭桌上就只剩下一些空碗了。
  何氏睁大了眼睛,四下踅摸了一遍。啥也没发现,就拉着六郎在炕沿上坐了下来。
  “他四婶。你们今天包的饺子可真好吃。”何氏开口就道。
  连蔓儿心想,看来是送过去的饺子,连老爷子不肯吃独食,分给大家吃了。
  “就是熬油剩下的一点油梭子,有啥好吃的。”张氏老实地道。
  “咋不好吃,咱家都有半年没吃饺子了。就是少了点,一个人分一个都不够的。还没尝出滋味那,就没了。他四婶啊,我看见蔓儿摘了两个倭瓜,你们包了不少饺子吧,也吃不了,就拿出一碗来,赏给你找个侄儿吃吧,你看把他馋的。”何氏就把六郎推了出来。
  张氏不爱听何氏的话,但是她看着六郎就心软。
  “蔓儿,你看还有没有饺子。有的话就给六郎。”张氏向连蔓儿道。
  张氏脾气绵软,爱面子,碰到何氏这样没脸没皮的,只能吃亏。好在张氏还知道问连蔓儿的意见。
  连蔓儿心中生气。如果说是给六郎几个饺子倒没什么,但是她不能惯下何氏的这个脾气,否则以后就没个安宁。
  “娘,哪还有饺子啊,就那么点东西,为了省出来孝敬爷和奶,我和小七都没吃饱。”连蔓儿就埋怨张氏。
  张氏当然知道还有饺子,但是连蔓儿这么说,她总不能当着外人的面折了自己孩子的面子。
  “她二伯娘,你看这”张氏就有点歉意地看着何氏。
  张氏这样,何氏就觉得她逮住理了。
  “她四婶啊,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啊,咋一分家,就这么狠心了,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就忍心让我们看着”何氏巴拉巴拉地道。
  “二伯娘,你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做我娘心狠。”连蔓儿立刻沉下脸,“二伯娘你才是真心狠的。六郎是你亲儿子,你真疼儿子,有钱买几两银子的杭粉往脸上擦,足够买上半扇猪肉,让六郎吃个够。”
  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何氏擦的雪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