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天的功夫,连家的作坊里真的腌出了一千五百斤的酸菜。武掌柜派了马车来,拉了三趟,才将所有的酸菜都运到了镇上。
  连守信和连蔓儿跟着车到镇上。
  武拿柜见他们果然如期交货,而且还办起了作坊,请了人工做酸菜,赞许地连连点头。
  “难为你们了,我还想着第一次交货,怕不会这么顺利。”
  “我们答应的事,哪能说话不算数那。”连守信就道。
  “心思活泛、言出必行,有前途,有前途。”武掌柜笑道。
  “只要武掌柜和东家信得过我们就行。”连守信憨厚地笑道。
  结算这次的酸菜钱的时候,一千五百斤的酸菜,应该是一千五百文钱,武掌柜已经给了一吊钱,只需要再支付五百文钱就可以了。
  连蔓儿看着那五串钱,并没有立刻去接。
  “武掌柜,我们家底薄,办这个作坊,往里边可垫了不少钱,有些周转不开那。武掌柜家大业大”
  连蔓儿还没有说完,武掌柜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这小丫头,可精的很。”
  “我就是实话实说。”连蔓儿道,“武掌柜要是咱干脆立个字据吧。”
  第一百四十章 连蔓儿的打算
  “我听镇上做生意的,都讲究个什么立约。那么咱们也立吧。”连蔓儿又道。
  连守信厚道,而且乡村人家,都最讲究体面、名声,遇到事情讲究一言九鼎,也就是口头约定,要跟人白纸黑字的立约,有的人反而会觉得是对他的不信任。虽然在连老爷子面子,连守信也是赞成立约的,但是到了武掌柜跟前,他却有些不好开口。
  连守信骨子里还是一个种田人,而不是买卖人。
  经过连蔓儿这样一说,立这个字据,就完全是为了武掌柜考虑了。连守信也忙跟着附和。
  “在商言商,是该立约才显得郑重。”武掌柜笑道。他答应的很痛快,因为这样做,对他也是个保障。
  “咱们能有这笔大生意,多武掌柜,今个下晌,就在我家里,准备一顿家常饭,请武掌柜务必来。”连守信道。
  武掌柜知道这是连家要答谢他,同时和他立约,也就答应了下来。
  “那一吊钱,就算是给你们的押金,帮你们周转。今天的酸菜钱,另外付。”武掌柜这么说着,真的另外拿出一吊钱来,将这次一千五百斤的酸菜钱都付清了。
  揣好了钱,父子几个就从悦来酒楼出来,采买下晌酒席要用的东西。连蔓儿先到了肉铺,买了一叶猪肝,一个猪肘子和三斤猪肉,又到小市场上。今天不是集日,不过这小市场上也聚集了一些卖东西的摊子,连蔓儿又买了一只鸡,一尾鲤鱼,然后又到酒铺里买了一坛好酒。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连蔓儿清点着买好的东西,她来的时候和张氏商量好了酒席的菜色,应该没有漏掉什么。
  连守信也帮着核对,点点头。
  “都齐了,那咱回家吧。”连守信道。
  “爹,我还想买点东西。”连蔓儿道。
  “还有啥没买?这菜不都齐了吗?”连守信不解。
  “爷要写字据,咱得买纸笔啊。”连蔓儿道。
  连守信这才恍然大悟。
  “家里纸笔应该都有”不过那些都是连守仁的,连守仁一家现在还在县城没有回来,要用的话,应该也没问题。
  “那都是大伯和大堂哥的,咱用的不方便。”连蔓儿道。
  “行,买就买吧。”连守信想了想道,“你们去吧,我先把这些东西送回家,让你娘和你姐先收拾着。”
  连守信提着几个篮子回家去了,连蔓儿就和五郎、小七进了卖纸笔的铺子。
  小伙计见有人来,态度倒也十分热情。
  “笔墨纸砚,我们都要。”连蔓儿就跟小伙计说道,“写契约的纸笔要一份,另外,还要写大字的笔两只、纸要一沓”
  小伙计一见是大主顾,招呼的态度就更恭谨了。
  “蔓儿,咱就写契约的就行,买这么多干啥,还写大字?”五郎有些迟疑地拦住连蔓儿,小声道。
  “哥,你不想学写字?”连蔓儿问。
  五郎被问住了,他当然想学写字,他还想念书。但是他们家的日子才刚刚好了一点,如果他要学写字、念书,可要花费不少钱。他不觉得家里有这个条件供他。就算是家里要供他,爹、娘、姐姐和弟弟妹妹们,肯定就要节衣缩食,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我想学,可咱家现在的条件不行,我不能像大伯那样。”五郎想了想,郑重地答道,“蔓儿,咱好好干,或许小七再大一点,咱能供他。”
  五郎瞧了一眼弟弟,他心里对书本是渴望的,但是他现在十二岁了,家里的日子以后就算好过起来,他要念书也晚了。他想的就是多干活,多赚钱,给弟弟妹妹们创造条件。
  小七在旁边眨着大眼睛听连蔓儿和五郎说话,眼睛就有些湿润。他一手抓了五郎的衣襟,一手抓了连蔓儿的衣襟。
  “我、我也好好干活,我不学写字,不念书。”小七奶声奶气的声音道。
  五郎和小七这样,让连蔓儿本来就不刚硬的心肠更软的像碗豆腐脑
  “这么没出息。”连蔓儿故意立起眼睛,抬手捏了捏小七胖乎乎的脸蛋。触手肉滚滚的,这让连蔓儿心情很好。她记得她刚来的时候,小七脸上可没这么多肉。
  “我是这么打算的”连蔓儿就将她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她心里早就在想着让五郎和小七读书,她自己也想读书,学写字,当然还有连枝儿。可是有连守仁的前车之鉴,在家里这么贫穷的条件下,她只能将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要读书、写字,首先要把经济基础打好。所以她有了钱,先想到的是买地。现在她们有了几十亩地在那里,基本上温饱应该不成问题了。现在又有卖酸菜的收入,连蔓儿算了算,觉得可以将读书、写字这件事安排到日程上来了。
  三十里营子并没有私塾,村里的人要让孩子念书,除了送到镇上的私塾来,就是送到王举人家。镇上的私塾每年的花费不少,王举人家请了先生,是教自家子弟读书的,到他家附学的,也是王氏家族的子弟。
  “咱现在还上不起学,”连蔓儿道,“家里请了帮忙的,咱腾出工夫来,可以跟着爷先念着,学写字,打个基础。”
  连老爷子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就算将来不能入学念书,能够像连老爷子那样写写算算,也比现在好许多。
  五郎的心思就活动了,小七自然更是欢喜。
  “买两只写大字的笔,咱们四个还要帮家里干活,要省钱,咱就轮流用,轮流学。”连蔓儿道,“可不是光给你们俩买的,我和姐也要读书、学写字的。”
  连蔓儿一边说一边看着五郎。小七还小,啥也不懂,要是五郎有啥大男子主义的思想,反对她和连枝儿读书写字,那她可要对五郎不客气。
  “这个安排好。”五郎想也没想地就点了头。女孩子读书写字不用考什么功名,却是很抬身份的。连蔓儿和连枝儿想要学,他当然要支持。
  连蔓儿准备的一番大道理没了用武之地,不过心中却是欢喜的。
  四个人用两支笔,纸张方面当然也是能省就省。
  “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写字的纸要便宜的,还要经用的。”连蔓儿大大方方地和那小伙计道。
  小伙计以为来的是大主顾,刚才在旁边听了,知道是要省钱的主,就有些语塞。
  “这样的纸,这店里正好有。”一个男人清亮的声音道。
  “幼恒哥!”连蔓儿扭过头去,不由得又惊又喜,“幼恒哥,你怎么在这里。”
  “蔓儿,这位是这店的老板,黄先生。”王幼恒指着和他并肩站立的中年男子道,“我正和黄先生说话,听见这说话的声音,我猜就是你们,过来一看,果然没错。怎么,想要买纸笔?”
  “嗯。”连蔓儿点头。
  王幼恒就挑了五只笔,两方砚台、两块松烟墨,又要了两沓上好的宣纸,让那小伙计包起来。
  “等等,幼恒哥。”连蔓儿忙拦住王幼恒,雪白的脸蛋微微有些发红,“幼恒哥,你帮我们挑,是最好的。可是这些东西,你要送给我们,我们绝对不要。”
  王幼恒微微一愣。
  “蔓儿,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王幼恒小心地道,“这些对我来说,是很小的事。”
  “幼恒哥,我们穷,你想帮我们,我们很感激。可是,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收。”连蔓儿道,“有句话,叫做救急不救穷。如果真的有急用,或许会求幼恒哥帮忙,但是这件事、我们要靠自己”
  五郎和小七都点头。
  王幼恒想了想,明白了连蔓儿的意思。
  “那好吧。”王幼恒让步了。
  “幼恒哥,纸笔这些,我都不懂,还是你帮我们挑吧。不过不要贵的,一般的就行,便宜点的更好,我们才开始学”连蔓儿对手指道。
  这么精打细算想省钱,偏偏人家白送的还不要,黄先生在旁边看着,暗暗点了点头。这几个孩子,不论读书的资质如何,这品性,就实在是难得的。
  “小姑娘,这里的笔墨纸砚,你们尽管挑。以后凡是在我这店里买,都给你们打八五折。”黄先生道。他这样做,不仅是欣赏连蔓儿几个,同时也是看王幼恒的面子。
  “那太好了,黄先生,咱们可说定了,不能反悔。”连蔓儿见这掌柜肯给这么大的折扣,赶忙和他敲定,防止他变卦。
  “一言为定。”黄先生哈哈笑道。
  王幼恒就向连蔓儿介绍店里的笔墨纸砚,和连蔓儿一起斤斤计较地比较着价格、优点,最后帮连蔓儿挑了三支笔、一方砚台、一块墨,一沓大纸。都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尤其那种大纸,拿回家去自己裁,比买现成裁好的要省钱。
  即便是这样,最后结账的时候,还是花了四百文钱,这还是打了折扣,抹去零头后的价钱。连蔓儿紧巴日子过的惯了,难免有些肉疼。
  小七和五郎拿了买好的东西后,连蔓儿将钱付清,扭过脸来对小七和五郎,连蔓儿的眼中露出凶光。
  “谁要是不好好念书、写字,浪费纸笔,要打板子,狠狠打板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农工商
  连蔓儿说的有些凶狠。
  五郎挠了挠头,没有说啥,小七却真的被吓到了,哧溜一下就躲到五郎背后。
  王幼恒在旁边看的眼睛里满是笑意。
  大家从纸笔店里出来,王幼恒让连蔓儿几个到自己的店里坐坐,说要谢谢她们上次送的酸菜。
  “幼恒哥,你和我们不用这么外道。”连蔓儿就问王幼恒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家里可都好,又将她们开了酸菜作坊的事和王幼恒说了。
  “幼恒哥,下晌我们家要请客,幼恒哥你也来吧。爹和娘都说要请你吃饭,总没得空,这次正好。”连蔓儿最后说道。
  五郎和小七也拉住王幼恒,让他和他们一起回村里。
  王幼恒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
  “你们先回去,我药铺里还有事,要回去交代一下。”王幼恒道。
  “那行,幼恒哥,你可早点来。”
  和王幼恒在纸笔店前分手,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这才回了三十里营子。
  家里连守信、张氏和连枝儿正在收拾买来的鸡、鱼和肉,见三个孩子抱了许多的纸笔,都不由得一愣。
  “爹、娘,我们回来了。”
  一家人就回屋里说话。
  “咋买了这么多的纸笔,就写个字据,也用不了这么多吧。”张氏看着连蔓儿问。
  “爹、娘,这些纸笔,不光是为了今天写字据。我们想要学写字。”连蔓儿道。
  “爹、娘,是我想学写字,让蔓儿买的。”五郎就抢着道。
  没有告诉连守信和张氏,连蔓儿一次就花了四百文钱买笔墨纸砚,五郎心里其实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五郎心里是这么想的,女孩子读书、写字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连蔓儿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他和小七。所以在连守信和张氏跟前,他才这么说。如果连守信和张氏不高兴要怪,那就怪他好了。
  “是我和哥哥一起,让二姐买的。”小七的大眼睛咕噜噜转了转,就明白了五郎的意思也忙抢着承担责任。
  “要学写字啊”张氏和连守信对视了一眼,神情中都有些黯然和歉疚。
  连蔓儿自然看出来了。
  “爹、娘,现在是闲时侯,爷每天也能抽出空来。我们想,让爷教我们认字、写字就是得花钱买这些笔墨纸砚。”连蔓儿轻声道。
  “是我们这做爹娘的没本事”张氏抬起袖子抹眼泪。五郎和小七这个年纪,都应该在私塾里念书的。是她们夫妻耽误了孩子。张氏看重读书人知道读书的好处。她何尝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读书有出息那。现在看到几个孩子迫切地想读书写字,可又担忧花钱的样子,让她的心像刀割的一样疼。
  “我和你娘商量过,咱现在有地,手里也有了活动钱儿,明年开春,就送五郎和小七去镇上念书。”连守信像是下了什么决心。
  “对。五郎,小七你们俩到时候好好念书,娘就是吃糠咽菜,也供你们。”张氏抹干了眼泪目光坚定地道。
  原来连守信和张氏也有了让五郎和小七去读书的打算,连蔓儿暗自松了一口气。
  “娘,我年纪大了,我就跟着爷学会写字就行。以后,咱就供小七一个人吧。”五郎道。他大了两岁,想的比较实际。他们现在虽然有了一点钱,但是念书是很烧钱的,要供两个人念书,家里的日子恐怕会很艰难。他不愿意让家里承担太多的负担,情愿将机会让给小七。“我也大了能多干点活,多赚些钱。”
  张氏的眼泪才干,这时候忍不住又哭了起来,她一把将五郎拉到怀里。
  “五郎,我的好儿子,娘对不起你。”
  连守信则是扭过脸去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小七看张氏哭的伤心,也将圆滚滚的小身子依偎了过去,张氏一手抱着大儿子,一手抱着小儿子,哭的更伤心了。
  “娘,咱先别哭了。”连蔓儿赶忙道,“到明年开春,还有好几个月的工夫。咱勤快点,多赚点钱,到时候哥和小七就都能去念书了。”
  “对,对。”张氏连连点头。
  五郎还要说话,就被连蔓儿给拦住了。
  “明年的事咱明年再说,现在咱就说现在的。”连蔓儿道。不管明年会怎样,这几个月,她们要每天趁着空闲,先摘了文盲这顶帽子。
  “你爷喜欢读书人,这事跟他一说,管保成。”连守信道。
  “我和姐也要学的。”连蔓儿又补充道。
  “让姐和蔓儿也学吧,我们不耽误干活。”五郎和小七赶忙帮腔。
  “作坊里请了人,家里的活也没多少,想学就学呗。”连守信和张氏是疼孩子的人,没用几个孩子多说就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当然,张氏心里还有另外的打算,她是想,大房的连花儿如果不是跟着连守仁读书、认字,怕也攀不上宋家这门亲事。
  “也不要枝儿和蔓儿去攀什么高枝,到时候能嫁的好一些就行。”张氏是这么想的,不过没说出来,只是眼睛看着连蔓儿和连枝儿,满是憧憬。
  “娘,你想啥那。”连蔓儿发现张氏的眼神有些异样,就问。
  “没啥,娘没想啥。”张氏回过神来,笑着道。
  “哦。”连蔓儿有些不信地哦了一声,就算她如何聪明,也是无法猜到张氏此刻的想法的。
  一家人商量定了,就到上房来和连老爷子说。
  “爹,我们条件不好,只有麻烦爹,趁着农闲,先教教几个孩子。”连守信道。“我们打算,明年过的好点,就送五郎和小七去念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