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啥时候的事,俺咋不知道?”何氏顿时急了,矢口否认道,“蔓儿,你小孩子家家的,可别乱说话。”
  “二伯娘,你要是忘了,等会就问问我奶。我奶肯定记得。”连蔓儿笑道。
  “都分家了,俺家的事你们都少管。”何氏忽地站起身,也不再提要豆芽菜的事,拿着笸箩就走了。她这个时候才有些后悔,为了争一口气,把卖葡萄酒的事都给兜了出来,这要是上房的知道了,真管他们要钱,这可咋办。
  何氏出了西厢房·也不回自己的屋,急急忙忙地就朝西村去了。连守义现在在西村她兄弟家里,她得赶紧过去,和连守义说说·趁早想个法子,把这到手的钱保住了。
  “瞧她吓的那个样!”连蔓儿忍不住笑道。
  “这事咱就听听,也别在你爷你奶跟前说啥。”张氏是个息事宁人的性子,就嘱咐连蔓儿,“要不然啊,可就有的闹了。才消停了没几天,哎。”
  如果周氏知道何老六的葡萄酒卖了·依她的性子,肯定会向连守义要钱。连守义和何氏也肯定舍不得拿钱出来,到时候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娘,就是咱们不说,这事早晚也得传到我爷和奶的耳朵里。”连蔓儿道。
  “不管咋地,咱不能去做这个恶人。”张氏道。
  张氏将碗里的姜糖水喝完,就又去作坊干活。她刚走没一会,小七就蹦蹦跳跳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二姐。”小七叫了连蔓儿·就笑嘻嘻地爬到炕上,从炕头拿了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两枚红皮鸡蛋。
  “咋还没吃完,舍不得吃是咋地?”连蔓儿就笑了。
  今天是十月二十六,是小七的生日。她们这个地方的乡村人家,小孩子过生日讲究吃红皮鸡蛋。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因为孩子多,连蔓儿这一辈的几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周氏都会允许煮上一个鸡蛋。
  现在她们分家出来自己过,第一个过生日的就是小七。她们家没养鸡,当然也就没有鸡蛋,只能买。正好前些日子买了鸡蛋·张氏特意挑了几个大个的红皮鸡蛋留着。今天早上,张氏就给小七煮了四个鸡蛋。小七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就放在炕头捂着保温。
  “不是舍不得,我是怕吃撑了。”小七笑着道,就蹭到连蔓儿身边坐了,将两个鸡蛋在手里掂了掂·就把其中一个递给连蔓儿。“二姐给你,咱俩一人吃一个。
  他们家里,除了小七,就是连蔓儿最小。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一般也会先可着她们俩吃。小七又和连蔓儿要好,这两个鸡蛋,就是他特意留下来,要和连蔓儿分着吃的。
  真是个机灵鬼,连蔓儿又是好笑,又是窝心。鸡蛋因为一直在炕头捂着,握在手里还是温热的。
  “二姐,你咋不吃?”小七看见连蔓儿拿着鸡蛋发呆,就说道,“二姐,你吃吧。爹和娘,还有大姐和咱哥,都知道我给你留了鸡蛋。”
  连蔓儿笑了笑,给小七倒了一碗姜糖水。
  “喝点水,别噎着。”连蔓儿嘱咐小七
  “嗯。”小七接过碗,靠在连蔓儿身上,一边吃鸡蛋,一边答应着。
  连蔓儿就将手里的鸡蛋剥了皮,慢慢地吃着。
  “小七,今天你生日。除了鸡蛋,你还想吃啥,不是吃的,别的东西也行。”连蔓儿就向小七道,“咱卖苦姑娘儿的钱还没花完那。”
  “不要啥了,我都吃了三个鸡蛋了。”小七将最后一口鸡蛋吃下,又喝了一大口糖水,“以前过生日,才能吃一个”
  还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孩子,连蔓儿心里想。
  小七放下碗,舒服地叹了口气,就发现一颗完整的鸡蛋黄出现在自己的嘴边。是连蔓儿只吃了蛋白,把蛋黄又留给了他。
  “张嘴。”连蔓儿道。
  小七就笑嘻嘻地张开嘴,将一个蛋黄吃进嘴里。
  一会功夫,连守信、张氏、连枝儿和五郎都从外面回来。
  “娘,小七生日那,不能就吃几个鸡蛋吧。”连蔓儿就和张氏商量。
  “我刚才还和你爹说那,咱晌午吃面条吧,手擀面,鸡蛋卤,让你爹擀面。”张氏就道。
  “那行啊。”连守信笑着答应道。
  这个面条,自然是白面面条,还有鸡蛋卤,几个孩子全都高兴起来。
  “晌午吃面条,那晚上咱再包一顿饺子吧。”连蔓儿提议道。她前世和家人一起过生日,蛋糕可以不吃,但是饺子是必须吃的。现在没法弄蛋糕,包一顿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闺女说啥是啥。”张氏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他们现在的条件,吃顿饺子不是难事。
  吃面条,饺子,自然是全家吃,这不仅是给小七过生日了,是全家都跟着改善伙食。
  家里白面还有,白菜也是现成的,但是包饺子的肉却要去买。连蔓儿就将笔墨纸砚都收拾起来,从柜子里取了钱,让小七和她一起去镇上买肉。
  姐弟两个走出西厢房,就看见周氏手里提着个罐子,正冲东厢房里招呼人。
  “二郎、三郎、四郎、六郎”周氏将几个孩子的名字挨个叫了个遍,却没有人应声,“都跑哪去了,找个跑腿的人都没有。”
  二郎几个一定都是去西村他老舅家吃饭去了,周氏自然找不到人。看她的样子,似乎是要买什么东西,四郎他们不在,可连秀儿不是好好地在家里,就不能跑一趟。庄户人家的闺女,还真能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比如她和连枝儿,还包括连叶儿,哪一个不当半个劳力使?
  就算是小脚,她们村里,小脚的姑娘和媳妇也不少,也都是该干啥干啥,并不比大脚轻省。
  连蔓儿就没有理会周氏,拉着小七往外走。
  “老爷子,这秋油罐子都空了。找不着人给你去买,你晌午要吃,就吃咸盐水吧。”周氏高声道。
  “秋油没了,咋不早想着买。孩子们都去哪了?”屋里传来连老爷子的声音。连老爷子因为连守仁的事着了气恼,又赶上入冬,天气突然冷了下来,这两天身子就不大好,说话的声音似乎都没以前洪亮了。
  连蔓儿一边走,一边回头,就看见连守信站在西厢房门里,脸上带着犹豫的表情,欲言又止。
  “爷,奶,”连蔓儿就站住了,回身冲着周氏道,“我要去镇上,要是不太着急,就交给我吧。”
  连守信站在屋门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也没说什么话,转身就回屋去了。
  周氏依旧板着脸,好像不太愿意的样子,可却将手里的罐子毫不犹豫地递给连蔓儿。
  连蔓儿就走回来,接了罐子放进篮子里。
  “奶,打多少秋油?”连蔓儿问。
  “打二两。”周氏道。
  “是蔓儿吧。”连老爷子在屋里道,“把钱给蔓儿拿着。”
  周氏正数着手里的铜钱,听连老爷子这么说,就有些生气。
  “还用你说,你是生怕我占他们的便宜还是咋的?多少钱的玩意儿,给你,把钱拿着,可别说我没给钱。”周氏气呼呼地把钱塞在连蔓儿手里。
  周氏这个脾气,就是永远不让你痛快。这样的脾气,也就是自家的骨肉才肯包容吧,换了别人,根本就不会去搭理她。
  连蔓儿和小七一边说笑,一边就往青阳镇来。进了镇子,连蔓儿就发觉今天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多。
  “二姐,今天不是集,咋这么多人啊?”小七奇怪地道。
  连蔓儿也觉得奇怪,这些人有坐车的,有骑马的,还有走路的,好多都是出了镇子,就顺着官道往三十里营子去了。
  “应该不是赶集,这些好像不是咱本地人。”连蔓儿就道。
  两人就先到了肉铺。
  “半肥半瘦的,包饺子用′要两斤半。棒骨还有吧,也要两根。”
  “好咧,这猪肉馅,我顺带就给你切好了吧。”张屠夫道,连蔓儿没少来他这买肉,算是老主顾了。
  “那感情好。”连蔓儿自然点头,“张大叔,镇上咋突然多了这老些人·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
  因为不是集日,所以买肉的人不太多,张屠夫就一边给连蔓儿切肉,一边和连蔓儿聊起了天。
  “也不知道咋地,这两天镇上来往的人就多。听口音,不是咱们这嘎达的人”
  不一会的功夫,还有个好事的也凑过来加入了谈话。
  “老张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些人啊,都是从府城来的,还有的是从京城来的。你没看见,还有官面上的人吗?”
  “府城、京城的人,上咱这干啥来了?”连蔓儿问。
  “别就显你能。”张屠夫白了那个凑过来的人一眼,“后街的李二婶你知道吧,她常到我这来买肉。她有个外甥在县衙门里当差,她跟我说”
  张屠夫说到这,还四下扫了一眼,似乎是他将要说出来的话非常重要,怕不相干的人听见了他的话似的。
  “李二婶说,这些人都是往小沈屯那边去的,是为了沈家的事。”
  怪不得来的路上,就看见多了好些人。沈家能有什么事那,除了沈皇后刚刚过世?
  “他们到底是来干啥的?”连蔓儿就又问道。
  “这个啊”张屠夫没有直接说,也不知道他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卖个关子。
  “老张,你又在这胡咧咧啥了?”一个人哈哈笑着走了过来。
  连蔓儿扭过头去,发现来的人正是吴玉贵。
  “吴三叔。”连蔓儿和小七都笑着跟吴玉贵打招呼。
  吴玉贵看见她们两个,也笑了。
  “蔓儿和小七啊,这是买肉来了?”
  “是啊,吴三叔。晚上家里包饺子,吴三叔要是有空,就来和我爹喝两杯吧。我爹这两天一直念叨吴三叔那。”
  连蔓儿一番话,说的吴玉贵脸上的笑容又增加了几分。
  “回去给你爹和娘带个好,今天不行了,一会还得帮人谈笔买卖。改天。我打两斤好酒,跟你爹喝个痛快。”吴玉贵道。
  “这真正的万事通来了,三姑娘,你不是问这些人来干啥吗?要是老吴不知道,那咱这镇上就没人知道了。”张屠夫咧嘴笑道。
  “是啊,吴三叔,这么多人上咱这干啥来了?”连蔓儿就笑着问吴玉贵。
  “这人还多,过两天。那人还更多那!”吴玉贵就道。
  听吴玉贵的话音,似乎他真的知道些什么。
  “咋回事,老吴,快说说。这两天说啥的都有。”张屠夫和那个好事的人都向吴玉贵询问道。
  “老张。我让你给我留俩猪腰子,你留了没?”吴玉贵并不回答,反而向张屠夫道。
  “这还用说,你嘱咐的话,我能给你忘了。”张屠夫说着话,就将刀放下,从案板下拿出个沾了血迹和油脂的油纸包,扔在案上。“快说说,到底是咋回事。”
  “沈家的皇后娘娘没了。当今的皇上写了道圣旨,赏给沈家好大一笔钱,要在小沈屯给皇后娘娘修一座庙,就修在小沈屯那山上。这不,这两天来的人,就是来看地方来了。”吴玉贵终于将消息说了出来。
  连蔓儿莫名地松了一口气。沈皇后死了,还能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就说明沈家的荣宠不衰。她果然是看宫斗看多了,替古人担心。沈六和沈小胖这两个人,依旧会享受富贵荣华啊。
  “小沈屯的山?”连蔓儿心中一动,“那不就是我们村南山前面那座山?”
  “是啊,就是你们叫大南山的。”吴玉贵道。
  那不就是她当初救了沈六的地方?还真是巧。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张屠夫已经将猪肉馅切好了,又将两根棒骨也砍开来,交给连蔓儿。连蔓儿付了钱。与吴玉贵道别,离开了肉铺。
  “大南山要修庙,那咱们这可要热闹了。”一边走,连蔓儿一边和小七说道。
  连蔓儿预见到她们这里会热闹,但还是低估了热闹的程度。吴玉贵的消息应该是有准头的,不过也只得事情真相的十分之一。不过这个时候。连蔓儿当然是不知道这些的,而是在以后,从当事的沈家人嘴里,她才知道了事情的全貌。
  “二姐,咱还要买啥?”小七见连蔓儿往镇子里走,就问道。
  “没想好,咱先看看。”
  连蔓儿就领着小七拐进青阳镇的菜场,这里不论是集日还是闲日,都有商贩摆摊,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
  “二姐,那是从咱家发的酸菜。”小七指着一个摊贩道。
  连蔓儿笑着点了点头,自从她家办了酸菜作坊,就有好些小贩来她家批发了酸菜去零卖。
  “豆芽多少钱一斤?”连蔓儿在一个卖豆芽菜的摊子前停下来,问道。
  “小姑娘买豆芽是吧,你看我这豆芽多水灵,多干净。”卖豆芽的是个中年妇女,见来了主顾,便非常热情地将装着豆芽的袋子口开大了一些,还抓了一把豆芽给连蔓儿看。“自家种的大豆发的,价钱比别的地方便宜,三文钱一斤。”
  这中年妇女的话大多数是实话,不过那价钱比别的地方便宜的话,却是哄小孩子的,连蔓儿将小小的菜场都走遍了,却什么都没有买。
  “二姐,你打算干啥?”小七觉得有些奇怪,就问连蔓儿。
  “小七,姐考考你。”连蔓儿就小声对小七道,“你看这菜场里,有多少家卖豆芽的?”
  “我知道,一共有三家。”小七只略想了想,就伸出三根胖乎乎的手指道。
  连蔓儿满意地点点头,小七这孩子很聪明,观察力不错。
  “那你注意没,这会功夫,她们卖了多少豆芽了?”连蔓儿又问了一个难度稍高一些的问题。
  “嗯”小七歪着头想了想,“好像有两个人买了豆芽,刚才咱走到第二家的时候,一个老大爷从那家买了三斤。”
  连蔓儿又点了点头,在没有事先提醒的情况下,小七能够记住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她是早有留心。这菜场里,一共有三家卖豆芽菜的,价钱都是三文钱一斤。这么一会功夫,应该不超过一刻钟,就成交了两笔生意,卖出大约五斤的豆芽菜。
  “答的好,有奖励。”连蔓儿笑道。
  “啥奖励?”小七毕竟是孩子,听到奖励顿时就笑的见牙不见眼。
  “你想要啥?”连蔓儿问。
  小七似乎有些羞涩。右脚尖在地上小幅度地蹭着。
  连蔓儿暗笑,小家伙有想要的东西,却不好意思开口。
  “说吧,今天你生日。一年就一次。要是姐带来的钱不够,咱就先赊回去。”连蔓儿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小七,话里的意思分明是不管小七要的东西多少钱,她都会买。
  “二姐,不用那么多钱。”小七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旁边的一个货郎挑子,“我想要那个,叫子。”
  连蔓儿顺着小七的手指看过去,就见货郎挑子上挂着一排竹哨子。被雕成各种形状,非常精巧,一端还系着红绒线。
  “原来小七是要这个。”连蔓儿抿嘴笑,就拉着小七走了过去。
  “二姐,我就要那个鲤鱼的。”小七指着一个叫子道,看他这个样子,一定是想要很久了。
  “小兄弟要买叫子。八文钱一个。”货郎听见了小七的话,立刻笑着道。
  不过八文钱,小七还不敢开口要。连蔓儿心里有些酸酸的,她这才想起来,她和小七,似乎都没有玩具,一件都没有。叫子价格不贵,但在贫寒的乡村人家孩子的眼里。却仍旧是一种奢侈品。
  “贵了。”小七不等连蔓儿说话,就先说道,“上次集上,一模一样的,只要、只要五个铜钱。”
  小七说着话,偷偷冲连蔓儿眨了眨眼。货郎没骗她们。竹叫子是八文钱一个,但是能省几文就省几文。买东西要还价,这是连蔓儿教他的。
  “就是啊,你可别欺负我们年纪小,就多朝我们要钱。”连蔓儿立刻帮腔,“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