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理罪系列-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我想,凶手对他的暗示就是当他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就会对发出信号的人发动攻击。”
邰伟沉思了一会,指指床下问:“那他在床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究竟是为什么?”
方木想了想,“孟凡哲在案发前几天,大概已经察觉到自己精神状态的异常。他跟我说过,经常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回寝室——就是你们在他的寝室里发现的那些所谓物证,我判断那也是凶手控制他带回来的——他对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名字产生了一种恐惧。人在害怕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躲起来。这张床的床底,”他拍拍自己身下的床板,“大概就是他当时的避难所。而他,也许对这一切又感到不甘心。因为他毕竟在那个所谓医生的帮助下,曾经差点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所以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在床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希望能够说服自己并不惧怕自己的名字。”
方木顿了一下,低声说:“他那个时候,也许对那个医生抱着一种既怀疑,又依赖的复杂心态。所以,才会给他妈妈写那封信。”
在那一瞬间,方木仿佛听到了床下有一个人在急促的喘息,小声的哭泣,床板也发出了硬物划过的“咯吱咯吱”的声音,还伴随着含混不清的反复念叨:“孟凡哲、孟凡哲、孟凡哲……”
方木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邰伟皱着眉头抽烟,一言不发。
方木看看他,“怎么样?现有证据能不能说服你们重新调查?”
“恐怕很难。”邰伟沉默了好一会才说,“第一,那封信和窗户玻璃上写着的‘G’‘R’只有你才知道;第二,‘6’‘7’两宗案件表面上都已经完成了,要说服局里第六泳道其实是凶手完成第六次犯罪,恐怕他们很难接受。另外,你也知道,局里的意见是坚决不让你参与这些案件。所以,你的话,不见得有人相信。”
方木的神色有些黯然,低下了头。
邰伟见他那副样子,心中有些不忍,拍了拍他的肩膀。
“对了,那篇课文你查得怎么样了?”
“没什么头绪。”方木摇摇头,“我把那篇课文翻来覆去的看了很多遍。找不到一点线索和提示。”
他起身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递给邰伟,“我把这篇课文的出处——《呼兰河传》也借来了,希望能找到些线索。”
邰伟看着厚厚的一本《呼兰河传》,“靠,这要看多长时间啊。”
“我再去找找登载这篇课文的那部教材吧,仔细研究研究。”
“哎,方木,你说凶手会不会在那篇课文上用了什么隐形墨水之类的东西写了提示和线索?”
方木显然对这种设想早就考虑过,很快回答道:“应该不会。他应该知道那张纸会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如果不能复原的话,写了也是白写。所以我觉得提示可能还是这篇课文本身。”
“靠,小学教材里居然会有杀人的线索,说出去谁会相信?”邰伟伸了个懒腰,伸到一半突然停住了,“难道下个死者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
方木苦笑了一下,“谁知道呢,也有可能。”
他看了看电脑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我记得从前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最难的,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先做前面那些简单的,有时间了,再集中精力解答最后一道难题。”
第七道题,答案究竟是什么?
又是一个寒冷、干燥的冬日清晨。方木背着书包匆匆地向教学楼走。校园里依旧是一派忙碌景象,大学生们在懒散了一个学期后终于又紧张起来,期末考试快到了。[华夏网·乐园—wWw。soSuu。cOm]
今天的1、2节课是乔教授给本科生上的犯罪学。由于在师大的时候没怎么系统的听过犯罪学,所以方木一直在跟班听课。
此外,从那天开始,方木就没见过乔教授。乔教授那句“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一直让方木心绪不宁。他很想找乔教授谈谈,哪怕不说话,给自己一个暗示的眼神也好。
教室里比往日多了许多人,也许是因为快到期末了,怕被抓到缺勤吧。
方木挑了一个角落里的座位坐下,有些认识方木的人在对他指指点点,他一概装作看不见。
已经过了八点,乔教授却还没有出现。
本来在静候上课的教室里开始有些喧闹。过了八点十五分,乔教授还是没来。一些坐不住的学生开始要求学习委员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
学习委员捏着电话跑到走廊里,很快就回来了,“关机。”
“教务处,给教务处打电话。”
八点半的时候,一个教务处的老师匆匆赶到教室,宣布今天的课取消了。
“欧……”学生们开始七手八脚地收拾书包,不一会的工夫就跑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在角落里发呆的方木。
方木掏出手机,按下乔教授的手机号码,关机。
再拨他家里的电话,占线。
连拨了好多次,都是占线。
方木的心中陡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下午的时候,这个预感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个马上要毕业的师兄跑来找方木,问他知不知道乔教授的去向。方木摇头说不知道,他显得焦急万分。
“妈的,论文还没写完呢。该不会临时要我换导师吧。”
方木听了这话,突然很想骂人。可是还没等他开口,那个师兄已经拉开门,一溜烟跑了。
方木压压火气,拿出手机拨打了乔教授家的电话,还是占线。
继续打,终于通了。
一个急切的女声在电话那头响起:“喂,谁啊?”
是师母。“师母您好,我是方木,乔老师在家么?”
师母开始小声抽泣,“老乔已经一天一夜没回家了……”
“什么?!”方木感到自己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乔教授失踪了。
第二十六章 师兄
乔教授家里满满登登地挤了一屋子人,本来就不大的客厅显得拥挤无比。
有同届的同学,也有师兄师姐,省公安厅的边平也在,看见方木进来,微微颔首。
方木冲他点点头,急不可待地问坐在沙发上抹眼泪的师母:“师母,怎么回事?”
师母擦擦早已哭红的双眼,哽咽着说:“这老头,前天晚上说出去见个朋友,也没说见谁,就走了。我一直等他到11点多,还没回来,打他手机,关机。我心想可能出去吃饭,然后洗澡去了。我就自己先睡了。昨天一整天也没回来,手机还是关机。我以为他直接去学校了,谁知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消息……”
电话突然响起来,刚才还似乎全身无力的师母一跃而起,几乎是扑到电话机旁,一把抓起话筒:“喂?嗯……”她的声音骤然低落下来,“订到机票了……晚上?嗯,回来吧,帮妈找找你爸,嗯,好,好。”
挂断电话,师母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呜呜的哭起来。
边平站起身来,把师母扶坐到沙发上,好言劝慰着。
“把乔羽叫回来了?”
“嗯。”师母拉住边平的手,“小边,师母拜托你,一定要帮忙找找乔老师,他年纪这么大了,真要是出了什么事……”
“师母,您别想得太多。”边平急忙说,“乔老师也不见得是出了什么事。也许……是到什么地方搞调查去了也说不定。”大概是觉得自己的话缺乏说服力,他忙补充道:“我已经把人派下去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旁边的人也随声附和着,师母却显得更加六神无主。
来探访的人越来越多,法学院院长和学校领导也到了乔教授家。电话铃再次响起,师母又是满怀希望的接起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后依旧是失望。
“嗯……那你来吧,小孙,嗯,好的。”
估计又有人来家里探视。边平看看屋子里的人,对学生们说:“要不你们先回去吧,有消息再通知你们。”
学生们纷纷起身告辞,方木走到门旁的时候,突然想起乔教授那天站在这里跟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扭头对边平说:“边处长,乔老师有消息的话,请尽快通知我。”
边平一边跟校长说话,一边冲他挥挥手,“知道了。”
回到寝室里,方木一直坐在床边发呆,直到夜幕降临。
方木没法不把乔教授对他说过的话和他的失踪联系在一起。
“你保重自己。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乔教授应该认识凶手。
难道他单枪匹马的去找凶手,结果……
这是一个方木不愿深想下去的“结果”。
截止警方正式立案时为止,乔允平教授已经失踪了48小时。警方在乔允平教授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并去电信部门调取了乔允平教授的手机及住宅电话的通话记录,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市内各医院在乔允平教授失踪后,共送来无主尸体4具。经失踪人家属辨认,均不是其本人。在市内各救助站也没有发现乔允平教授的踪影。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正当警方寻找乔教授的时候,方木也行走在J市的大街小巷中。没有目标,没有线索。方木茫然地穿行在那些或灯红酒绿或污浊不堪的角落里,心中却一直期望能在下一秒看见乔教授从街对面走过来,从某一扇门里走出来,或是坐在临街的某一扇橱窗里。有好几次,他几乎肯定那就是乔教授,拼尽全力追过去,才发现那只不过是年龄、体态相仿的另一个人而已。
你在哪儿?
每当临近午夜,疲惫不堪的方木才会黯然返回学校,胡乱吃点东西,就和衣躺在床上。有时候能睡一会,有时候就一直睁着眼睛到天明。天亮之后,他就像昨天一样,再次融入到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寻找着那个生死未卜的人。
方木自己也清楚这样夜以继日的寻找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然而他不能停下来,他不能忍受自己在寝室里静静地等候消息,他必须做点什么。为了乔教授,也为了他自己。
而且,他一直在回避这样一个几乎可以肯定的事实——乔教授很有可能已经遇害了。
他不能,或者说不敢面对这种可能性。他宁愿相信乔教授是由于突发重病,正奄奄一息地躺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里。
乔教授是方木最敬重的人,这种感情与刘建军、张瑶都不同。尽管在这个案子里,方木从未主动向乔教授求助过,唯一的一次咨询也被他生硬地回绝了。然而,方木的心中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有一天他被杀死了,乔教授决不会袖手旁观,他一定会将凶手找出来,将其绳之于法。因为他深信乔教授是强大的,经验丰富的,是最后的希望。
可是,乔教授现在生死未卜。这让方木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绝望。
在街边的一家小饭馆里,邰伟边吸着烟,边看着眼前蓬头垢面的方木。
“再吃几口。”方木面前的碗里还剩下大半碗面条,听了邰伟的话,他又端起碗来喝了几口汤。
邰伟是在市百货大楼门前找到方木的。当时他正捏着一块面包,边扫视着眼前的人群,边咬着面包,合着冷风吞进肚去。
“再来点别的?”
方木摇摇头。
邰伟注视着眼前这个形容憔悴的年轻人。几天不见,他瘦了很多,穿在身上的羽绒服显得肥肥大大的。见他在身上摸索,邰伟把摆在桌上的烟盒推了过去。
方木抽出一支,点燃,默默地吸着。
邰伟叹了口气。
“我说哥们,你这么找下去也不是办法,弄不好乔教授没找到,你先垮了。”
方木沉默了一会,“你们那边怎么样?”
“还是没有消息。”邰伟摇摇头,“这事主要是分局在查,公安厅的边平处长倒是动用了不少个人关系,已经派人去外地找了,不过到现在也没什么结果。”
他看看方木愈加阴沉的脸色,忙补充了一句:“不过你也别胡思乱想。如果遭遇什么不测的话,肯定就有人报案了。所以我觉得可能乔教授生了急病什么的,再说,他那个年龄,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也说不定。”
方木犹豫了一下,把那天乔教授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原原本本地复述给了邰伟。
邰伟听了之后,好半天没有说话。猛吸几口香烟后,他把烟头狠狠地按灭在烟灰缸里。
“这老头肯定认识那个凶手!他想包庇凶手,结果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乔老师不是那种人!”
“好好好。”邰伟不想此刻在这个问题上跟他过多纠缠,“这个线索很重要。我去找老赵谈谈,就算得罪他我也不怕。”
他站起身来,“方木,你忘了你最擅长什么吗?”
“嗯?”
“找人不是你的强项,画像才是。”邰伟伏下身子盯着他,几乎和方木鼻子碰鼻子。
“我们去找乔老师,你,回去好好睡一觉。睡醒之后,把这个人给我画出来。”他拍拍方木的肩膀,“你现在是最后的指望了。”
最后的指望?
方木回到寝室里,看着几乎铺满桌子的资料,心情陡然沉重。
下午邰伟的话与其说是劝慰,不如说是压力。他的潜台词很清楚:如果乔教授真的去找那个凶手,那么他很可能凶多吉少。
不过他倒是很赞同邰伟的观点:尽快把凶手找出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乔教授而在他身上。只有找到他,无论乔教授是生是死,才会有最后的答案。
拯救也好,报仇也好,这是方木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可是,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资料,方木枯坐了半个多小时,竟然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这段时间以来,悲痛、愤怒、内疚、绝望,这种种极端的情绪已经把方木的神经折磨到迟钝。那种察觉犯罪人心理的敏感能力仿佛已经在自己身上消失很久了。
要冷静,要冷静。方木用力敲打着自己的太阳穴。
方木点燃一支烟,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资料上。
目光却停留在手中的zippo打火机上。
他反复掀动着打火机的机盖,单调的“啪哒”“啪哒”的声音在寝室里回响。
这是邓琳玥送给他的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礼物。
无论是价格还是意义,都应该是弥足珍贵的。
可是,方木却一直只把它当作点烟的工具,也许,还可以用来照明。
很多事情,说它重要,只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与感情。如果超脱其外,你会发现限量版的zippo永恒星并不比一块钱一只的塑料打火机更好用。
人也是这样。
被害人。刘建军、孟凡哲、张瑶,也许还有乔允平,都只是被害人。
而我,是一个心理画像者。
翻开手里的文件夹,照片上是张瑶永远不会醒来的脸。
方木夹着香烟,一页页看下去。
凶手,男性。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身高在170-175之间。身体壮硕,动作敏捷,习惯手为右手。头脑聪明,心计颇深,知识面广,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童年时父母管教严厉但有节制,早期事业顺利,养成了自负和争强好胜的性格。性情自律、严谨。家境富裕,平日衣着整洁,注意仪表,社交能力强,可能与他人同居。熟练掌握驾驶技术,自己也许有车,并且车况良好。从事过教育业或者相关行业,熟悉J大周边环境,也许曾在J大任教。精通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但对于生理医学方面的知识,例如解剖学可能一知半解。
案发后,凶手的心理随着案情发展产生了变化。也许他的最初动机只是证明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与天赋。那么,一方面,由于警方的无能为力,甚至是错误的判断使他的自负心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他也许对自身的心理变化有所察觉,甚至是抗拒。例如可能会改变同居状态。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产生厌恶感,由此可能导致某些行为不能,例如正常的xing茭行为(这一点,从他没有对张瑶进行性侵害就能够洞悉一二)。
另外,凶手与乔允平教授相识,并且对方木极为熟悉与了解。
犯罪学复课了。
方木是偶然在教学楼的走廊里看到这个通知的。最初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走上前细看才知道犯罪学的确复课了,而且就安排在当天8点。
方木的心脏一阵狂跳: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