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簿-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创作聊斋故事的民间创作者们不过是在饭余茶后讲一个个故事而已,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获得报酬,或者博个功名之类的。而现在网上的作者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民间文学的生命力是巨大的,不同的是,古时的作者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现在,网络却可以使作品和作者迅速地传播,可以说,网络是民间文学的催化剂。
  什么是恐怖?恐怖其实并不来自于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恐怖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心灵。每个人的心中都压抑着恐惧感,比如怕黑,怕各种怪异的声音,这源于人类的本能。第一,因为这个世界是无穷的,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地了解世界,总有一些我们所还未探索到的未知领域,甚至这个领域就在我们身边。我指的不是超自然现象,我是不相信超自然现象的,也没有宣扬超自然的意思,我指的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都有一些内容有待于人类的发掘。而人类可以不断地发掘,却永远都无法完全解决,因为世界是无限的。第二,我们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没有意外的前提下,今天的我们是有可能掌握的,但是,世界上的意外无处不在,相对于此,人类又是渺小的。泰坦尼克号的乘客们的生命系于船的设计,系于船长的指挥,系于一块巨大的冰山,最后是系于别人的救援,没有一样是系于乘客们自身的。这与超自然无关,因为人类面对自然,甚至面对自己的同类,依然是脆弱的。基于以上两点,我可以说,恐惧无处不在,恐惧无时不在,《病毒》所要做的,就是要发掘出你心灵深处最原始的那种恐惧,就像是发掘一座古墓中的骨骸,请原谅我这样的比喻,因为恐惧多数时候就是一具骨骸,当你内心的大门被某种力量打开时,这个骨骸就会得到复活。
  我不喜欢那种写荒郊野外,古墓或寺庙里的恐怖故事,因为那会产生距离感,一旦产生距离感,就很难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冲击。真正好的故事应该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还是那句话,恐惧无处不在,恐惧无时不在。所以,我在《病毒》中写了许多上海的街景与真实的地名,如果你有上海的朋友,也许你到过其中的一些地方。特别是那尊普希金雕像,在靠近上海音乐学院那边。
  看过许多关于网络文学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点。一、网络写手大多是写心情故事的高手。二、网络写手大多缺乏说故事的能力。我想以我的《病毒》来打破这种对网络写手的偏见,网络文学也可以有很好的故事性。我想,我可以通过写类似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说故事的能力,以及自己的逻辑思维。但是,故事性绝不是惟一的,如果仅仅只有故事性的话,那么只能算做是地摊文学,有的朋友说《病毒》某些地方不太恐怖,倒有一些诗意。我觉得这很好,恐怖的诗意也是我所追求的意境,故事也应该有故事的美感。如果纯粹是讲故事,就如同一个人只有骨骼而无血肉,恐怖是很恐怖,但应该被送进坟墓。好的故事是有血有肉的,诗意就是故事的血肉,这样的话,你才会喜欢她,谁不喜欢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呢?
  中国大陆一直缺乏好的恐怖悬念小说和推理小说,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先不提欧美的斯蒂芬·金,单就是日本的推理小说也自成一家,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品,直到《午夜凶铃》和《催眠》等。难道我们连近邻的日本都不如吗?其实,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说出自于中国,也就是包公的断案小说,好像宋元的南戏和杂剧里就有包公故事了。而聊斋则是我们民族丰富的想象力的体现,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想象力的民族,而且我们有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还有广阔的民间故事作为汲养,我们有能力写出最好的推理、悬念、恐怖的小说。如果说一定需要我承担什么责任的话,我想这就是我的责任。
  以上是一些片断的感受,零零星星地写了一些,也许毫无价值,权当是给两个月创作时间的纪念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