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偶人馆之谜-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说……” 
  “因为他们对我非常好,特别是阿柞,对我的衣食住行等什么都悉心照料。”
  “噢,从感情上来说总觉得不是犯人。”
  “是这样。就是道吉他,身体也已经很虚弱,怎么也不像是能害别人性命……”
  “那么,这两人暂且不管,关于其他人,有没有特别感到什么?”
  “辻井雪人是个非常不正常的人,说话方法和态度都非常令人生厌,相反仓谷诚他虽然有些蹊跷,但性格上看上去很坦率。关于木津川伸造——这么说,倒是有一天突然想过……”
  于是,我把以前——母亲叫他按摩的时候——自己感到的疑念跟岛田说了一下,即:木津川真的眼睛看不到吗?
  “嗬。对失明的他来说,这一连串的‘犯罪’是很难的,但如果他失明是假的,那就不能这样说死了。可不是呢!”
  “当然,这不是能断言的,只是总觉得这样。”
  “那就确认一下。”岛田非常干脆地说道,“调查一下他是否真是失明就行。”
  “这——可是,怎么做呢?”
  “给他使个小小的招数就行。在他屋子的门上弄个什么玩意儿,比如说,用图钉把画着用假名画起来的人脸的纸事前钉在他门上。上午做好这手脚,第二天再去弄清楚纸的状态。”
  “啊,可不是。”
  这就是说,如果木津川的眼睛真的看不见,那么纸会原封不动地被钉在那里;如果他的失明是假的,那么钉在自己屋子门上的那种胡乱涂抹的画应该会立即揭掉。
  “如果他不是失明,也许会对这样做的手脚怀疑起来,心想这不是有人想试验自己吗?可是,我想在想到这步以前,首先想揭下那种胡乱涂抹的画才是普通人的心理。如果他想到了可能是有人在测试自己,即使回头照原样重新钉上,门上啦纸上啦应该都会留下相应的痕迹。”
  “的确如此。”
  “明天,可能的话,今晚就这样做怎么样?”
  “好,就这么做。”
  “还有,关于那个性格执拗的作家,我想到一点。”
  “是关于辻井?”
  “嗯。就是他和你的关系,从表兄弟。”
  “这有什么?”
  “动机呀,动机。”
  “还没有懂呀?”岛田有点吃惊似的,“你和辻井是从表兄弟——这就是说,是你为数不多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吧,和池尾家则没有正式的亲戚关系。如果你在这儿死了,那飞龙家的财产会到哪儿去呢?”
  “啊……”
  “即使是远亲,总而言之他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呀。”
  “你是说他会获得我的财产?”
  “其实,我想从表兄弟应该是没有继承权的,但如果辻井他自己认定有的话……”
  “那么,信上的字句都是为了掩饰他的动机?”
  “伪装。对,也有那种可能性吧。总而言之,辻井是个需要注意的人物。关于另一个叫仓谷的研究生,不好说什么呀。听你那么说,总觉得有点‘motherplex'【注】 一种不好的感情?”
  “这个嘛……经你这么一说,对你的母亲,看上去有没也不是没有这种感觉,可是……哦。关于犯人的问题,暂且能说的就是这些。关于你的记忆,试着画画的这方法应该坚持下去吧。总而言之,这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不能插什么嘴。”
  “关于这个家呢?你怎想的?就是那个以前你说的和中村青司的关系……”
  “啊,这个嘛……”岛田稍停顿了片刻,“中村青司过去参与了京都的‘偶人馆’也就是你家的改建工程。嗯,确实听说过这件事。”
  “果然是这样。”
  “但时至今日,介意它也无济于事了吧,已经是不在人世的人了。因缘啦什么啦,我也常常想,但它们并没有任何根据,所以我担心的倒是放置在你家里的偶人本身。”
  “偶人本身?”
  “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父亲把这些不完整的人体模型留在家里各个地方?”
  “那是因为他精神不正常了……”
  “我不反对你父亲的精神状态不寻常了这一点,但是,即便如此,那偶人的特征啦、放法啦我总觉得是个问题,像是有什么意义似的。狂人有狂人的理论,人们常这样说吧。”
  狂人有狂人的理论……
  我又一次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父亲高洋留下的偶人们的样子。我想像那是指望母亲实和子复活的没有“脸”的偶人们,缺了身体的某一部分的偶人们……
  “我还会给你打电话的。有什么奇怪的事就跟我联系,好吧?”
  过了一会儿,这样说罢,岛田的声音便消失了,耳朵里只是留下了被撇下了一样的寂静。
  3
  那天晚上很晚以后,我如岛田所指示的,准备了一张画了一些没有意义的图画的便条纸,悄悄地朝木津川的屋子走去,并且用图钉将它钉在门上,刚好是眼睛平视的高度。
  木津川住的'1…D'的入口处在沿前院的小路绕进去的家的后面,所以不用担心除了他本人以外,会有其他人会发觉这乱涂的画并将它揭掉。
  木津川出去工作了,平时要更晚以后才回来。明天上午来弄清楚吧!那时,如果纸原封不动地留着,那么木津川就姑且是无罪的。
  沿小路折回时,抬头看了一眼辻井住的'2…C'的窗户——他在屋里,好像还没有睡。               ※棒槌学堂の 精校E书 ※
  回到'2…C'房间,我一头倒在床上,反复在脑海了回味与岛田的对话。
  “犯人”是谁?住在这栋房子里的人绝对可疑;特别是考虑到可能有想获得我的遗产这一动机,需要注意辻井雪人;为了探寻记忆的画应该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偶人馆”果真是中村青司建造的房子;更令人不放心的是父亲留下的偶人本身。这宅邸里的偶人本身。
  关于这一点,当初搬来时我也再三考虑过,但随着眼睛对那些偶人们所具有的不自然和可怕的形象渐渐习惯起来,结果就认定:那是在孤独和衰老中自杀的父亲发疯的产物,揣测它的意义是徒劳无益的。
  但是——
  岛田说:狂人应该有狂人的理论。这是不是指和“不准动现在所在的场所”这一遗言一起留下的偶人们一定包含着什么相应的重要意义?
  我开始非常惦记这件事来。时刻己经过了12点。要是平常,该是犯困的时间了,但此刻反而头脑清醒起来。这宅邸里的偶人……从床上爬起,穿过起居室到走廊上看了看。
  出门向右。走廊上已经熄了灯,拐过一个角的正面,站着六个偶人之一——缺左腿的偶人。位于放置在一楼走廊上的没有上躯体的偶人的正上方的位置。
  借助从窗口射进来的星光,我看着那白花花地浮现在黑暗中的姿态,看着看着,我突然察觉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她的“视线”。
  当然,她的脸是一张没有起伏的扁平脸,所以从正确的意思上来说是没有视线的。我想说的是,斜着朝向窗户的那脸所朝的方向。放置在正下方的偶人,如果我没有记错,不也是朝着同一方向站着吗?会不会因为是在相同位置,所以朝着同一方向的呢?倘若是这样,那么,她们为什么必须朝着同一方向呢?
  (这是……)
  这会不会是赋予这偶人们的意义?这么一考虑,便坐立不安起来。
  一回到房间里,立即在书桌上打开素描薄,握起了铅笔。就这样,一面回想着这宅邸的构造和房间布局,一面尽量忠实地试着画出它的平面图。
  记忆也有模糊的部分,也不知道准确的尺寸,但总而言之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完成了包括烧毁的正房在内的平面图,随即用红圈标出了其中放置着六个偶人的位置。
  正房的正门口边;有堆房的门的雨道顶头;母亲生前使用的起居室的廊檐;'1…B'的前面的走廊角上。
  不另行画出放置在二楼的偶人,在同一图的相当的场所标上记号。这屋子前面的偶人与正下方的偶人重叠一起,标上双重圆圈。另一个在大厅的东南角。
  一记录完所有六个偶人的位置,便在心里回忆各个偶人脸的朝向。
  正门口的偶人,如果没有记错,是从门口的旁边斜着朝向左边。廊檐上的偶人也背向屋子稍稍朝向左边……
  雨道上的偶人虽然没有头部本身,但显然朝向正面。另外在一楼二楼相同位置上的走廊角上的两个正如刚才所看到的,面朝斜左方向。大厅角落上的偶人与此相反,面朝斜右的窗户的方向。
  将各偶人的视线用箭头标上,于是——六个箭头不是全都向着同一场所延伸吗? 因为不是准确的图,所以不能说完全吻合,但把各箭头延长,这六个箭头在里院中央的几乎是一点上相交叉。
  偶人馆视线延伸图  
                 
  确认这一事实后,我便离开书桌,再次来到走廊上,并走近站在那角上的没有左腿的偶人旁边,把自己的脸并排在她的脸旁看了一下。看得见窗外,看得见微弱星光下的荒芜的院子。一面追逐着她的“视线”,一面目测着在图上箭头的延长线交叉的那一点,于是……
  “啊!”
  不由得从嘴里发出了一声叹息。
  在那里的不是别的,而是父亲上吊自尽的那棵樱花大树。
  4
  时间已经很晚,所以决定留待明天再行动。所谓行动,当然是指调查一下那棵樱花树的附近有无异常之处。
  六个偶人的“视线”为何集中在那棵樱花树上呢?这应该决不是偶然的。只能认为这是去世的父亲高洋有意识这样做的。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是让“她们”在自己死后也注视自己死去的地方?我不觉得仅仅因为这点原因,一定还有什么别的意思。是偶人们注视的那棵樱花树本身,还是那附近的地面或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也许这又是画宅邸的平面图,又是在那上面标上偶人位置的这种“探宝”般的行为所产生的联想。我总觉得那棵樱花树的附近可能埋着什么东西。
  翌日,1月7日。
  上午9点一起床,我先去木津川伸造的房间。
  昨晚钉在门上的便条纸原封不动地留在那里,仔细检查了是否有被揭下来过的痕迹,但全然看不出被揭过的痕迹。
  (木津川是无罪的……)
  轻轻地取下图钉,将便条纸塞进裤袋里。对他的失明的怀疑莫非是由于我的多虑?……
  一离开'1…D'的房门,我就径直向里院走去。通过正门前,从洋房的南侧绕进去。
  天空晴朗,难得像今天这样连山上刮下来的风都没有。尽管如此,但隆冬的严寒丝毫没有变化。从排列在院子周围的常绿树的树叶间穿过来的阳光,与其说使人感到暖和,不如说使人感到有点儿凄凉。
  一站在掉了叶子,只是凹凸不平的线条醒目的樱花树下,我就边将双手插进裤袋里,边慢慢地开始观察那一带地面的情况。
  堆积如山的落叶、枯草;在冬天继续生存的杂草;火灾后留下的漆黑的灰……
  倘若地面埋着什么东西,那么,不会是离树根太近的地方吧,因为要是离树根过分地近,那么伸展在地里的树根就会碍事,挖洞一定很难。
  我一面用脚尖拨开落叶和枯草,一面在树的周围徘徊着。就这样过了一会儿,我好不容易发现了像是埋着东西的部分。离树根一米左右的北侧——那一带的地面总觉得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紧贴在地面上的杂草,看上去要比其他地方稍稀少一些。
  当然,如果父亲在那一带埋了什么东西的话,那也是距今一年以上的事了。如果考虑到时间,仅仅考虑杂草的密度当然是靠不住的……
  我试着站在自己的感觉捕捉到的地方,朝洋房方向看了一下,从一排涂料剥落了的乳白色窗户中,寻找着放置在走廊角上那个偶人。
  我马上发现了它。虽然因为反光的关系很难捕捉到“她”,但可以看见伫立在一楼走廊的窗户的角落里昏暗处的“她”的样子和那张脸朝着的方向。她的视线不正是笔直地朝着这边吗?
  同样,我找到了站在二楼走廊上的两个偶人的影子,并确认它们的脸也笔直朝着现在自己呆着的场所。
  (还是在这儿吧?)
  我从废墟上捡起一块瓦砾,放在那地方。这是为了把它作为记号。
  如果这儿真的有埋着的东西,那么埋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时,我觉得模模糊糊地预感到了那答案。
  5
  在屋子里吃完水尻夫人替我准备的饭菜后,我向她借了一把铁锹。她吃惊地问:为什么要这种东西?我找了个借口,说:一时心血来潮,想鼓捣鼓捣院子。
  这时我顺便装作若无其事地问了一下:“这个家里各处的偶人,那是从什么时候起放在那些地方的?”
  “我想是前年秋末。”夫人答道。
  “那时,他——我父亲有没有在院子里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摆弄摆弄栽种的树啦,挖挖洞啦。”
  “这个嘛……”对我的问题,她暖昧地歪着脑袋说,“也觉得好像有过那样的事,但究竟如何,我……”
  从下午起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了起来,开始刮起的大风吹弯了庭树的枝头,刮得叶子沙沙作响。据水尻夫人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起有雨或是雪。
  想在变天前设法挖掘一下。
  我赶紧将铁锹插入放着记号的地方,但因为这几天连续天气晴好,所以地面干燥,很是难挖。加上不习惯干力气活,还没有干五分钟我的胳膊和腰就酸痛起来。与背上和腋下冒出来的汗相反,脸颊和握着铁锹的手冷得发痛。
  连续挖了20多分钟,洞的深度好容易才达到了34厘米左右。
  随着加速扩展开来的厚厚的云层,风越来越大,我感到很冷。应该挖到什么深度呢?就在我这样早早开始产生了弄不清是后悔还是断了这个念头的想法的时候,突然喀嚓一声铁锹的尖端碰上了什么硬的东西。
  我急忙瞧了一下洞里。由于混杂着土,不知刚才碰到的是什么东西。我又一次将铁锹插向同一地方——“喀嚓!”确实手上又有一下感觉。
  我蹲在那地方,徒手扒开那部分的土。不一会儿,冻僵的手指头摸到了那东西。是一种硬硬的、平平的东西——就是它。我重新握了握铁锹,随即忘了寒冷和疲劳,拼命地重新开始了挖掘工作。
  那是相当大的东西:长一米半,宽四五十厘米,高约三十几厘米。
  辛苦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洞挖大到了那样大小。
  离黄昏还早,但四周已经昏暗起来,那样子什么时候下起雨或雪来都不觉奇怪。
  那是一个狭长的木盒子。
  (放什么用的呢?)
  用不着考虑。要说这种大小、这种形状的盒子,首先联想的东西是必然的——对,是棺材。
  (棺材……)
  即使不打开盖子看一下,我也略微猜测出来放在这里面的东西是什么。
  (对。)
  (那是……)
  盒子的盖子牢牢地用钉子钉着。我先回到家中,又向水尻夫人借了一把拔钉钳子。
  “怎么啦,少爷?”看着我浑身是土和灰的样子,她担心地问道,“您好像是在挖院子……”
  “是在找东西。”
  “啊?找什么东西?”
  “父亲的遗物。”
  撇下目瞪口呆的夫人,我再次跑到了院子里。打开盖子又花了约莫十分钟时间。好不容易拔完所有钉子,我立即一面尽量平缓变粗的呼吸和加速的心跳,一面把手放到了盖子上。
  (啊!)
  果然不出所料。
  (啊……)
  躺在盒子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