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枇瞬簧俟睦撸热缤恋刂嗟摹5牵褂薪氲娜朔祷亓斯氏纭!
  接下来,话题就转到了战利品上,辽东兵熟悉地形和气候,配合作战,很是得了不少彩头。不时,有受伤者、轮换回来的,将自己和战友的缴获送回来。都是乡里乡亲的,知根知底,说起某人得了多少金银财物,均是人人燕羡不已。 
  “这算什么,马老三带回来一个小姑娘,那叫一个漂亮……” 
  饮了几杯薄酒的男人们说着说着,就下道了。男人们坐在一起,没有说不说女人的。 
  “怎么,羡慕啦,要不,也给自己买一个——那可就要趁早了,现在便宜,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去!哪儿有那么容易,马老三那个,还是他亲手抓住,又立了战功,这才好不容易到手的,我哪儿买得起呀,净拿我开心……” 
  “怎么,还真想买呀……要真想买,也能买。买个小厮什么的,过上两年就能够派上用场了……”那人口若悬河,说的天花乱坠,说到后来还做了个总结:“一句话,便宜!” 
  别说,真还有人动心了,就冲他打听: 
  “多少钱?” 
  “这个嘛,要价在一千七八百钱,实际上,一千五百钱就差不 多……” 
  “真的?”这个价钱可就太便宜了,平常时候,小厮之类,总要三四千钱左右的。 
  “那是!乡里        
      ,我还能骗你不成,我外甥认识一个军官,能买到便    人急于用钱的,再说,也不在乎这三个连个的,也就便宜卖了……” 
  “要真能如此,肯定是要好好谢谢您!” 
  “客气啦!” 
  这位费了半天口舌,为的就是这,一听此言,不由笑逐颜开。大军的征战,破乌桓,战鲜卑,平濊  ,讨三韩,千秋丰攻也好,万世伟业也罢,对平民百姓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说来说去,粮食卖个好价钱,能用便宜的价钱分享些儿胜利果实,却是比什么都重要。具体的作战经过,却没有多少人关心。 
  ———————————————————————————— 
  “伯奂,准备好了吗?” 
  “嗯,将军……” 
  赵文华盯着海图,那是徒河入海口处的海图,计算着所需的物资。建立临时港口,准备登陆作战,海军曾经有过多次试验。不过,这却是第一次实战。由不得赵文华不仔细些儿。涨海诸岛的土著谈不上武 装,武器不过是粗制滥造的长矛之类,人数也极有限。海军每每一冲即溃,并不能以之作比较。 
  过了半晌,赵文华计算完毕,才回过神来,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将军,万事具备,就等您一声令下了。” 
  “那就好!” 
  赵文华的性格,黄庭真了如指掌,对他的迟钝也不以为意,只笑着应了声,就沉默了下来。赵文华也没有吱声,他可不是紧张。两人身经百战,都无数次经历过生死关头,早就学会适应了。不过,登陆作战在任何时候,都是件困难重重的事情。试验多少次了,赵文华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天气、风浪、敌人……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赵文华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五月中,刘文标统帅十万大军,受命东征。兵贵神速,雨季转眼即至,刘文标丝毫不敢怠慢,立刻传下命令:两万四千骑兵即刻出发,穿越滨海道,直扑徒河(锦州)。与此同时,海军则受命运送一万步兵及大批粮草、器械,直抵徒河入海口处,建立起港口和营垒,为下一步进攻作准备。 
  骑兵进击徒河,刘文标之意,是稳扎稳打。张涵为吞并上谷乌桓,兴大军北上幽州,沮水立誓,在燕代闹的天翻地覆。此时此刻,消息早已传遍了北方,偷袭自是不必再提,防备着别人偷袭才是正理。整个计划简单点儿说,就是声西击东——骑兵大军出动,从西方吸引乌桓人的注意力,然后海军将步兵运抵徒河东方,从背后发起进攻。因此,海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徒河城位于渝水流域,地势平坦,北部有部分丘陵,北高南地,十分适合骑兵作战。登陆作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之前,海军已经在葫芦岛建立了中转补给基地,把海军对徒河支援,缩短为一日航程。不过,此次出兵,海军需要运送近万士兵,故而依然是从秦皇岛起程。 
  从秦皇岛出发,到锦州,不过是两日的航程。 
  五月二十三日清晨时分,手持望远镜,赵文华站在船头遥望着河 口。这里的情况,他早已从海图上了解清楚。拿到海图,赵文华对主公眼光的佩服无以复加。从地形、地貌、礁石、水文,海图上无一不 备,这决不是仓促间能够准备就绪的。不知道情报人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牺牲。 
  在渝水北支流入海河口(大凌河)的西侧,有一块高地,方圆里 许,高出海面丈许。赵文华指挥着舰队从侧翼接近,停泊在岸边不远 处。放下小船,先遣人员乘船上岸探索。同时,探索预定地点海域,确定是否适合设立临时码头。 
  很快,先遣人员就传回来平安的消息,附近没有发现敌人。昨日,在河西发现的大批骑兵,吸引了乌桓人的全部注意力。苏仆延已集结了全部战士,准备与之一战。说白了,在这个时代,渡海作战并不是常 见。随后,探测人员也发回来好消息,海图准确无误,预选地点水深流缓,可以在此建立临时码头。 
  于是,黄庭真一声令下,登陆行动开始了。大批船只早已准备就 绪,载满了全副武装的战士,向岸边驶去。一万步兵被分为三批,先行登陆的,多以会水者为主。太史慈将登陆指挥拜托给楼船将军,自己亲自出马,率先领兵登上沙滩。 
  北地天寒,但初夏的海水也不寒冷,换下冬装的战士们都感觉轻快了不少。海风吹过潮湿的裤腿,太史慈不由自主抖了一下。但他没有在意这点小小的不适,迅速组织起部队,恢复了建制,并开始构建滩头阵地。阵地设置在北方,东册有大凌河,西侧却空荡荡的。除了预备好的拒马和大盾,快速简易的坑洞陷阱也是防御阵地的重点之一。所有挖掘出来的泥土,都被有条不紊地装入了麻袋以备用。一切行动均已经操练过数次,全军上下,每个将士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井然有序。待第二批部队上岸的时候,滩头阵地已经初步完成,纵深上百步的坑洞带,足以使没有准备的骑兵付出沉重的代价。 
  太史慈站在滩头,目光投向阵地西侧,并一直延伸向海上。西侧自然不会是个空当,谁若以为这里没有防备,准会吃亏上        
      。                        I|舰在后,普通楼船在前,交错着以侧翼对准了海岸线。舰队距离海岸约有百步,太史慈遥遥望去,浩浩荡荡犹若连城。 
  赵文华曾经说过,“水上作战,弓弩为先”。舰队的每个水手,都是熟练的弓弩手。想来。此刻舰队里应已准备就绪,投石机石弹上 好,大黄弩弩机大张,弩炮引弦待发,从登陆点西侧控制住千步以内的所有攻击路线。投石车被固定在船上,只有侧对着海岸线的一面能够使用,只有两百八十余架;而大黄驽和弩炮则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四百二十架大黄驽,及一百一十架弩炮被集中到了一面。与之一同准备作战的,还有数千海军战士。 
  蹶张弩的射程最差,有效射程为五百五十步,但胜在数量众多。强弩形成的连绵不绝之箭雨,可以将西^        》        射程次之,约在八百步;大黄弩和弩炮的射程最远,都在千步上下。这样一来,海军虽然不能完全封所敌人的进攻路线,却可以使之缩小到北方一个不足千步的缺口。 
  赵文华立在船头,正好看到了遥望中的太史慈,不由会心一笑。两人都是青年才俊,前程似锦,在船上这两日交流下来,不觉投契。 
  赵文华一笑即首,转身巡视准备情况。突然,他看到件事物,不由眼中精光一闪。凑到投石机跟前,小心地待水手放下猛火弹,赵文华才开口: 
  “杨司马,怎么把猛火弹拿出来了?” 
  杨奋闻言一回身,迅速一扣胸,敬了个简礼: 
  “见过偏将军,是将军命令尝试一下猛火弹在登陆战中的效果,就拿了这一箱出来……” 
  “哦,”赵文华皱了下眉,在四周扫了一眼,的确就只有一个红箱子,“那就这样,小心着点儿……” 
  “是!” 
  杨奋正色应了一声。 
  其实,这话不必多言,杨奋也不会不小心的。但看到这东东,人人都不自觉会绷紧一根弦。要不然,也不会连箱子带石弹都漆成醒目的红色。说起来,新发下来的雷火弹声如霹雳,裂石开山,似乎很危险。但是,所有的老水手都清楚,真危险的,还要数猛火弹。 
  投石车大量使用以后,标准的石弹就成了问题。将坚硬的岩石打磨成浑圆的球形,极为耗费人工,成本很高,也不适合于海战。一颗石弹落在船上,威力不会超过大黄弩。后来,小作坊就发明了水泥弹,以及空心水泥弹。无论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以标准的模型铸出来的水泥弹,价格便宜,效力也分毫不亚于石弹。当然,人们说起水泥弹爱,依然习惯性地使用石弹。 
  水泥弹铸空心的,自然是为了往里面装东西。而迄今为止,生产出来的最危险的产品,就是猛火弹了。遗憾的是,猛火弹见风即燃,水泼不灭,不论是对敌我均十分危险。可话说回来,无情莫过水火,海上交战,船舶都是用木头造的,火攻威力无可比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新发明的雷火弹也不能相提并论。雷火弹爆炸后,杀伤范围很大,丈许方圆内,当者立毙。可雷火弹杀伤的是人员,而猛火弹是针对船只的,属于持续性杀伤。假若对方应对措施不力的话,三五颗猛火弹便能够消灭敌人一艘数千石大船。在过去的数年来,猛火弹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雷火弹无论如何也不能相比的。 
  猛火弹的制造困难重重,弹体需要一定的强度,还不能过于结实。简单地说,就是在使用的时候,却不能不破裂;而在保管之时,却不能意外破裂——可想而知,数百颗猛火弹一起燃烧,万石巨舰也挺不住 的。在平日里,猛火弹都是分开保存在独立的几个铁底舱里——分别有铁管直通轮舵舱中。除此之外,铁门一闭,便四面密封。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刻从门外打开一个舱内活门,用海水淹没保管舱,以防造成严重破坏。 
  对了,雷火弹不是石弹,而是铸铁的弹体,内装大量的黑火药。这是最新投入战场的新式武器。此次为了对付乌桓人的骑兵,确保成功登陆,不仅海军以雷火弹为主,步兵也装备了熟练众多的小手雷,以打乱骑兵的突然袭击。马是十分敏感的动物,没有经过训练的战马,忽然听见有人在耳边大喊,都很容易惊慌。而在雷火弹的雷鸣般的巨响中,即使训练有素的战马也会止步不前。这样一来,缺乏速度的骑兵,不过是步兵手中弩箭的靶子。 
  盛放猛火弹的箱子也是特制的,结构类似后来装鸡蛋的箱子。不过是四面固定的。一箱的话,就四颗猛火弹而已。赵文华见此,也不在多说。虽然,他对猛火弹在草地上的效果,持悲观论调。但是,这终究是件小事,顶头上司要试试,赵文华也不好说什么。 
  放下此事不提,赵文华开始组织临时码头的建造。在预定的地点落帆下锚,五艘改造过的戈船并排停泊在一起,以铁索连接成一体,用木板排布于其上,使之形成一个六丈见方的平台。这样的浮动平台一共建有四个。然后,桥船、赤马船……为数众多的大小船舶被类似的组合在一起,依此与平台相连接,一路向海岸延伸过去        
  在这个时候,一万步兵已经全员上岸。太史慈开始命令最后一批上岸的三千多步兵,在沙滩上开始建立平台。事先预备好的木桩被整齐地钉入沙滩中,形成了一排排的条格。随即,装满泥土的麻袋被一层层交错的码实在条格里,直到堆满为止,才在其上铺就一层厚实的木板。与此同时,太史慈指挥着步兵安营扎寨,并挖掘出纵横交错的堑壕,准备了更多的泥土麻袋。待完成了四座平台之后,步兵就井然有序的,在海军舰艇的配合下,开始将平台向海中延伸去…… 
  预计中的种种危险,都没有发生。少数到此处放牧的乌桓人,都被斥侯灭了口。直到日头升起老高,才有一名骑士逃过了斥侯的捕杀,将消息带了回去。可惜,骑军统领孙齐云率领着数万大军兵临小凌河西 岸,乌桓人本已力不能支。得知这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乌桓大人苏仆延七拼八凑了三千骑兵赶来的时候,时间已是午后时分,太史慈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苏仆延试探着发起了进攻,守军箭如雨下,乌桓连阵地都没靠近,一发即收,就留下了数十具尸体。栈恋了一阵儿,眼见无机可趁,苏仆延只得仓惶退却。因全军皆是步兵,太史慈下令不得追击,滩头战事遂告一段落。至此,登陆部队平安度过了最脆弱的时候。
  一个时辰以后,临时码头完工,大批的补给品和攻城器械陆续运抵海岸上,登陆行动胜利完成。形势急转直下,乌桓人的处境益发恶劣。小凌河对岸有骑兵数万,已非辽东属国乌桓能够力敌;而东方又有步兵一万登陆,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何去何从,辽东属国乌桓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已年近四十,个子不高,却极为壮硕。他向以勇力而闻名,为人深沉多谋。在这个时候,苏仆延也拿不出好主 意。黑着脸,坐在上首,苏仆延一言不发。大帐之中,死一般的沉 默。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此时开口说话。坐在大帐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勇士。可是,只有勇敢的话,在草原上是活不下去的,生存是草原上永恒的话题。如今,又到了抉择的时刻了。 
  “汉军东来,来势汹汹,我等实已到了生死关头,诸位若有见解,尽快说来!” 
  “大人,若是上阵杀敌,我戎何没有二话!至于汉军一事嚰,大 人,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等无不从命!” 
  戎何  头络腮,眼睛瞪的老大,好似苏仆延一声令下,他就要去拼命一样。苏仆延不置可否: 
  “无末廆,你说说看!” 
  无末廆心中苦笑,这有什么好说的,“大人,汉军来势凶猛,不可力敌,作战就不要说了。为今之计,只有几条路:固守待援,北撤柳 城,东撤昌黎,还有就是……与汉军和谈!” 
  “什么?无末廆……” 
  “东撤昌黎,不行!此话休要再提!” 
  戎何断喝一声,正要说些什么,却被苏仆延抢先拦了下来。在他看来,也就是这四条路,只是他不便开口,借无末廆之口说出来而已。 
  三郡乌桓中,辽西乌桓势力最大,向为三郡乌桓之首。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后,他的儿子楼班年纪尚小,侄子蹋顿便取而代之,成为辽西乌桓大人。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暗地里支持楼班的人很多。特别是,上次三郡乌桓被张律大败,损失惨重,极大地破坏了蹋顿的威 信。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便趁机支持楼班,以抗衡蹋顿。因此,他与蹋顿的关系颇为紧张。 
  向蹋顿求援的信使昨天出发,尚没有消息传回来。不过,正所谓 “此一时,彼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