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涵就把他的盘算老老实实说了出来——当然,孔夫子笔削春秋,是很值得效仿的。张涵说的,是删节版的。
    “家族要兴旺发达,就是要族中子弟争气,子弟们越有本事越好。以张家目前来看,张家缺乏的不是其他,而是缺少人才。……”
    要获得人才,无非是内外两途。对外招揽并不是个好办法,至少眼前不是。驺县张氏要名声没名声,要势力没势力,真正的人才未必肯屈就。而且,忠诚也是个问题,张家有太多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也就是说,张家只有自己培养才行。尽管周期长一些儿,但安全可靠,基本可以危险降低到最小。哪怕十个人里有一个人才,也是值得的。
    这话是正理。张王氏自不会反驳,但不等于说,她同意张涵在族学花这么多钱。
    “小孩子吃饱就行了,吃的那么好做什么?连长辈都很少吃肉,张家早年都没这么吃过东西……”后来,张涵变身厨神,张家也腐化堕落了。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吃的好一点儿……”
    张涵准备以这批人为班底打天下,指望这些人里能出几个能征惯战的,当然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他说的理直气壮。
    “哼!是你自己贪吃,又不好意思吃独食,才搞成这样吧!”
    “……”一语中的。
    “……,张家不差这一点儿钱,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应该花的钱,张家一钱不少。但是,族学吃的太好,你惹下大麻烦了……”张王氏笑容可掬。
    “怎么会?”张涵不明白。
    张王氏足足看了张涵半刻钟,直把张涵看的浑身发毛,才说道:
    “如果有一个地方,管吃管住年年给做新衣服,还什么也不用做,一钱也不用出,你想不想去不去?”
    “……”
    张涵无言以对。
    汗!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怎么会不想去,去,还要争取带全家一起去……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正是能吃的时候,衣服也总要做新的。族学管吃管住,还吃的好,睡的好,又给做新衣服,等于是帮着养孩子了。
    说扯点儿,去族学,不求孩子能学到什么东西,能自己吃饱穿暖,再给弟弟妹妹带几套旧衣服回来,张氏父老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乎,张氏族人的观念忽然为之一变,充分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凡是家里有孩子的,都要求入族学,恨不能把襁褓里的婴儿都抱来入学。
    “来说的人多么?”
    “不多,才七十几人跟我说过……”
    张涵大汗,张氏族人一共三百多户,这就来了七十几户,性急的估计都来了,其余的想必会在过年其间前来拜访……
    这可真是个问题。
    张涵以手轻拍自己的前额,族学里突然塞进来二三百人,这些人十有八九一个大字不识,他能想象出那时候的混乱场面。
    张王氏曲起两根手指,一下一下敲着儿子的脑袋,笑眯眯地看着他愁眉苦脸的表情。这还不算,她还落井下石告诉张涵一个消息。
    “你祖父很期待跟你单独谈一谈……”
    “咕咚!”
    张涵终于仆倒在地板上了。
    “哎~”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你母亲跟你说过了?”
    “嗯。”
    有了张王氏的提醒,在张昭提出这个问题时,张涵已心中有所准备。
    “哦……陪祖父喝一杯……”
    新酿酒的度数并不高,张涵估摸着,也就二十度左右。不是没有度数高的,只是张昭喝不惯。张涵先给张昭倒好,又给项让倒了一杯,这才给自己倒。冬天里喝上杯热乎乎的烧酒,张涵从里到外浑身舒畅。
    “有什么想法?”
    “哎,孙儿想的简单了……只注意了族学里面,却忘了其它……”
    错了就是错了,张涵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张昭并不在意这个。
    “涵儿,你还小,犯点儿错没关系。但是,要知道错误犯在什么地方,以后做事前要把事情想全面,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了,嗯?”
    “是!孙儿知道了。”
    “说说你的想法吧!”
    “族人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
    族人要求上进也好,想占便宜也罢,都是不能拒绝的。再说,此事终究是对张家有利。张家的生意正在扩大,关键的位置需要大量可以信赖的人手。不信赖自家人,反而去找外人来,没这道理。唯才是举,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忠诚之上的。
    而且,张家的付出看起来不少,却都是自家产的东西。
    就以肉为例子,族学扩大十倍,一年有八十头猪也够吃了,而饲料漫山遍野有的是,张家出上三五个奴隶养的猪,族学一年吃不了的吃。如此算来,张家付出的其实并不太多,没有多大负担,张家付的起。
    不过,答应归答应,却不能轻易答应。
    一来卞南庄的住房有限,住不下那么些人。暂时可以先答应,但是,需要等春暖花开,过了农忙季节,才能开始建房子,房子盖好后,才能正式接收学生。
    二来,对入学年龄要限制。张家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给谁家养孩子的。要求是年满六周岁以上,且十四周岁以下的,超过标准的,都需要考核通过,才能进入族学。原则上,不入学者年龄不能超过十六周岁。张昭是族长,掌管族谱,也不怕族人做手脚。
    ……
    张昭眯着眼睛,轻轻呡了口酒,心里却着实吃了一惊,他本想只接收一部分。看不出来,张涵这小子心还真大,竟来者不拒,还真是要做大事的……孰不知,在张涵的脑海里,普及教育是理所当然的。
    张昭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就不再说此事,随便与张涵聊了起来,几个月不见,他想知道的很多。
    PS;今日第三更,半夜还有一更。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
     更新时间:2008…5…12 23:54:05 本章字数:2818
    建宁四年(171年)新年,是忙碌的一年。随着张氏家业兴旺,前来拜访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张王氏再能干,身份上也不能代替张昭。不少客人,还得张昭自己招呼。不过,这是喜事,张昭累点儿,他也高兴。
    张涵在新年里则更为忙碌。作为驺县张氏的长子嫡孙,他已经可以接待一些不重要的客人了。而张昭、张王氏接待重要客人时,他也会一同出场,以便被介绍给客人认识。
    此外,族学中的学子们来拜年,也要张涵来接待。由于张涵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也由于各家家长的提醒,所有的学子都来拜过年了。
    在大汉国是非常讲究礼仪的,礼尚往来。随着这一波波客人的到来,张涵还必须拿着客人带来的礼物,再去客人家拜访,并把礼物原物奉还,或者送去价值差不多的礼物,以示张家不贪图钱财。
    简而言之,张涵这个年过的,比他在族学的时候还要繁忙。若若看着非常心疼,却也没有办法好想,只好多做些儿好吃的,来犒劳张涵。
    不过,张涵经常需要陪人吃饭,多半无福享用这些美味。十有八九都被来找张涵的张清、张律和张恒消灭掉了。张恒是张涵的小弟弟,今年五岁了,母亲也是张王氏。
    后来,三小吃惯了嘴,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跑到张涵房里来蹭饭吃。无奈之下,生的若若只有多做几份,来喂饱这三个小家伙。
    有时候,张涵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若若。但他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考虑这些。待到中旬,张涵稍微有了点儿空闲时间,张清又抓住他要他讲故事。张涵当时只觉得眼冒金星,哪里想得出什么故事来。
    张涵真想断喝一声,把这几个小东西扔出门去。但他最疼妹妹了,也知道,假如他胆敢如此,张清肯定大哭不止,到时候,不忍心,倒霉的还是他自己。在许下了无数诺言,签下了极多不平等条约,并贡献了上万的压岁钱,才算把张清打发走。
    一般来说,压岁钱给的都不多,通常在十几钱到几十钱之间。再多的,张涵不会收,也不能收。不过,张涵接待的客人多了,压岁钱也就多起来。
    所以,当张清高高兴兴地告诉他,“明天再来找你……”,张涵立马栽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价值一金(大汉官价:一万钱等于一斤黄金)的下午,张涵把若若抱在怀中,竟什么都没做,就那么傻乎乎的说了一下午话,最后还很丢脸的睡着了。
    在离开张坞之前,张涵找了个时间,陪若若回了躺家。在丈母娘看女婿的眼光里,张涵微笑着与她拉家常。老实说,张涵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自在。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若若家人轮番进来,以找东西的名义参观,张涵汗要都下来了。然而,若若很高兴,张涵也就认为值得了。快乐有时就这么简单。
    “这是什么东西?”
    在张涵即将离开张坞的前一天,他递了张纸给张王氏,说是送给她的新年礼物。张王氏拿来看了半天,也是有看没有懂。
    其实,那是一个算盘。在看帐本时,张涵忽然想起了算盘。本来,他想亲手做一个,廖表孝心。然直到要走了,他也没能找出时间来。
    张涵说的算盘,就是那种下面四个珠子,上面一个珠子的。上面的珠子代表五个,一列相当于九个,逢十进一,一共九排,最大可以算到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一般情况下是足够用了,不够再加两排就好。张涵不知道珠算乘法口诀,但光是加、减,就省事许多。
    另外,张涵还针对流水帐,提出了复式记帐法。当然,也是最简单的,一进一出分成两栏的帐目。
    张涵只是看到帐本,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两件东西,顺口说是新年礼物。结果,收到礼物的张王氏对儿子的孝心是非常高兴。但是,张清看到这一幕,就立刻向哥哥要自己的礼物,而若若也偷偷地看着他……
    新年过后,松懈了一个多月的人们,回到了族学以后,发现三千步的距离简直太遥远了,似乎遥不可及,一个个悲痛万分。
    “快点儿!还有说话的力气,很不错,看来还可以提高一下训练强度……”
    张涵才不管他们的嘀咕,他正打算把平地跑改成山地跑的,顺口便说了一句,此言一出,立刻一片哀鸿遍野——“不要啊~”。
    接下来的训练,张涵已考虑好了。跑步、负重、伏卧撑、五禽戏、蛙跳、游泳、……张涵在多年锻炼以后,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锻炼方式。
    但这只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要成为合格的战士,还必须学习骑马、射箭、长枪、短刀,已确定由伍德方和张奂传授。而具体的作战、安营、侦察、行军等知识,则要请教岑晊、伍天德(家兵步兵统领)和张郴(家兵骑兵统领)了。
    熟练掌握了这些,张涵还准备研究一下‘陌刀如墙’、‘长枪阵林’、罗马方阵,还有鸳鸯阵这些传说中的东西。相信有了基础以后,再反复演练,研究会取得相当实效的。
    在这一年,张涵在族学里推行了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并抓紧时间编写算学、格物(物理)和化学课本,为今后开设新课程做准备。
    编写课本并不是很难,其中的许多内容,张涵都已经记录在《回忆录》里,如今他要做的主要是整理工作,以使其条理分明些儿。麻烦的是,张涵很忙,难得有时间静下心来,编写进度很慢。
    原来的算学课本主要是《九章算术》,这是一本习题集。张涵通过对九章的注释工作,提出了相当多的解题思路。换句话说,张涵假借着给《九章》作注的名义,写了一本算学课本。具体内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正负数、绝对值、函数、方程和方程组,以及一些几何知识。
    格物和化学课本与之类似,两者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多一些儿,但格物更为详细。而化学,张涵只记得氧化、还原、蒸馏、粹取等基本的东西,以及三态等概念,连元素周期表都记不住几个,也只能记住多少写多少,慢慢补充了。张涵盘算了一下,发现物理还能用上,至少可以用来计算射程什么的,化学就只是个破绽百出的空架子了,他倒是知道“三酸二碱”,然如何制备,就只有天知道了。算了,用不上就用不上,就当给子孙后代打基础了,反正,他也没指望能造出热武器来。
    张涵每天非常忙,不仅仅是他要组织训练、教授算学、跟岑晊学习、管理族学、收买人心,他还要设计监督族学新堂舍的施工,下半年预计将会有二百一十人入学;还要经常去卞东庄冶铁作坊参与平炉的实验。
    建宁二年(169年)和建宁四年(171年)的天书,提供了许多技术,其中农业技术都比较详细,种植也好,畜牧养殖也罢,照本宣科,基本都实现了。就连麻烦的沼气池,在反复尝试多遍后,也都成功了。
    其它的技术就不尽如人意了。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新年'下'
     更新时间:2008…5…12 23:54:06 本章字数:2995
    白糖制取法、瓷器、晒盐法和荷兰风车制卤法等还好,虽有些麻烦,但经过研究,还是成功了。
    瓷器是最简单的,中国烧陶已经几千年了,而陶与瓷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烧制时的温度和土质。在使用焦炭和瓷土以后,轻易就烧制出了粗陋的青瓷。看张昭激动的样子,张涵却完全没感觉,那烧好的青瓷盘,模样与他前生常用的菜盘子差不多,实在激动不起来。
    白糖制取法又称之为炒米法、败家法。就是把大米炒成金黄色,使之成为天然的活性碳,然后将之与沙饴,或者石蜜,混合、吸附、过滤、浓缩、冷却结晶,便制成了白糖。
    沙饴和石蜜都是由甘蔗晒取物。在张涵看来,沙饴是红糖的雏形,石蜜则是甘蔗晒干后的结晶。从小到大,张涵没少吃这些东西,当然,他更常喝的是柘浆——甘蔗汁。甘蔗是大汉国交州闽越之地的特产,运到了鲁国时,价格已经很贵,更别说蔗糖了。
    张涵对制糖的方法了解不多。但是,相对于当时那种利用太阳能的制糖方法,天书记载的大锅熬糖法,应该算是革命性的突破了。
    败家法是张王氏的说法。其实,沙饴石蜜的数量有限,消耗的稻米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在粮食不足的时代,如此浪费,确实挺败家的。于是,在张家部分奴隶的粥碗里,偶尔会出现一些黄色的饭粒。张涵知道后,却是一阵大汗。不过,想想倒也没什么可说的。炒米是可以吃的,沙饴也是可以吃的,两者混合后,继续吃,应该是不成问题(^x^)。
    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败家行为一直在继续。直到有一天,张涵忽然想起来,稻壳类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里,相当一部分就是活性碳,比例还可以通过燃烧时的具体条件控制,败家行为才被取消。
    张家学会了白糖制糖办法,当然会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原料,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在一年以后,便设法从交州引进了甘蔗种茎,在张家的农庄里悄悄进行了试种植。并在试种成功之后——太成功了,同样一亩地,用于种植甘蔗制成白糖,要比种植粮食,获利多出一百倍以上——张王氏立即扩大了种植面积。
    至于平炉和玻璃镜等技术,始终进展不大,一直处于试验中。
    在棱镜、凹镜、凸镜、望远镜、显微镜等无数镜片中,琉璃窑花了一年的时间,只磨出了合格的棱镜,让张昭看了把彩虹。张昭倒很满意,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时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张涵却极为不满,棱镜除了看七色光,他想不出还有其它用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