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青州以南是徐州。张青州进攻泰山郡,陶徐州总不会坐视不理。唇往齿寒的道理,天下皆知。我们不知张青州是如何部署地,但这必须要考虑在内。 
  再者说,袁渤海等人结盟一致,正在讨伐董卓的凉州军,张青州却在这时候攻打泰山,无论能否成功占据泰山郡,都必会招致后患……”
  左丘亮点头称是,姜还是老的辣,父亲的眼光就是比他看得远。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 
  左丘林轻捻山羊胡子,沉吟片刻,才继续说道:“静观其变!” 
  “那家兵……” 
  “继续招,招到的家兵封闭在庄里严加训练,不过,要小心些儿,不要让外面知晓了……” 
  左丘林犹豫了一下,没有改变主意,这天下是要乱了,想要在乱世中保全家族,私兵也是重要的一环。 
  树大招风,世家大族人员众多,引人瞩目,考虑的也就要多些儿。而平民百姓的考虑,就相对要简单许多,没有世家大族那么些弯弯绕。看到了强大的军队,或者貌似强大的军队——两者对他们而言没有区 别——便深感兴奋。在随后地很多天里,临  人的话题都围绕在那天地所见所闻。铠甲、环首刀、斩马刀、强弓硬弩,以及驽车等等,都让人们津津乐道。张涵治理青州已久,在天下不安之际,尚能维持住地方安定,今年又免了大家的税役,还是颇得人心地。而且,怎么也是青州自己的军队,临  人说起话来,不知不觉间都有些偏向张青州。 
  “不过是一群泰山贼,还能用多少时间?当初平原数万黄巾,伍大人也才用了十日……” 
  这位身穿细布长衫的中年人,显是喝的有点多,满面红光,舌头不太听使唤,说的稍微有些含糊。不过,他的同伴显然已经习惯了他的口吻,并没有搞错他的意思。 
  “那可不一样,平原郡地多平原,泰山郡上多林密,骑兵未必施展地开……” 
  这位还有些军事常识,试图证明,泰山贼不可易与。不过,他也不怀疑青州军终将取胜。 
  没有人会怀疑青州军的胜利,临  人常自豪地说,咱们青州兵可不是泰山兵。张角作乱,乌桓入寇,还有青州地十万黄巾,徐州的三十万黄巾,青州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是无可置疑的,人们议论的多是需要多少时间而已。 
  青州军兵分两路,一路以伍子方为首,率领三千骑兵,及张恒和孙成良两军,共一万六千余人,从北海国出发,穿过琅邪国境内,由东北进入泰山郡。这一路本就守在北海国,张涵在临  演兵时,便已越过北海,出发了。另一路则由齐国出发,分别由高顺和张英各领一军,直奔莱芜和  县,进占两县以后,再进军泰山郡。张涵检阅        
      是齐国这一路兵马。 
  果然不出所料,张英、高顺各领一军,没费多少工夫,就占了莱芜和  县。而几天以后,北海也有消息传来,伍子方部占领了盖县。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张涵大喜,在州牧府大摆酒宴,宴请了众位从事,新来不久的主薄荀彧还喝醉了云云。这些事情与百姓关系不 大,却也平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随后,张涵就派兵运输粮草前往莱芜,接替张英防守。而张英则统军绕过泰山,经北海前往琅邪国,去支援张桓。青州只剩下刘文标和高顺率领的两军,一万余人。 
  此后的十天里,没有青州军的消息初出来。但在六月二十日,张涵却秘密动员了屯田兵。说是秘密,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于是,便有流言流传,称青州军的进展很不顺利。随后,张涵调动了一支屯田兵,接替了高顺把守新下两城,而高顺则匆匆找了几名向 导,带兵进入泰山。有消息灵通人士说,高顺要带兵穿越泰山,前往泰山郡。青州偌大的六郡国六十五县,算上各郡国兵,也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马。这部分地证实了上述流言。出征的三万青州军多是青州子弟,青州人也担心青州军一旦失败,战火会燃至青州。 
  青州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流言还只在暗地里悄悄传播。然而,到了六月下 旬,屯田兵动员完毕,一万屯田兵押运着粮草,开赴南方。种种迹象表明,青州军地形势不妙。谣言就忽然爆发开来。有说泰山贼与泰山太守同流合污,打败了青州军;有说徐州刺史陶谦参战,截断了青州军粮道。青州军大恐之下,全军溃摆……这些说法都是比较普通的,还有很多离奇的。比如说,黄巾复起,大败了青州军什么的。也有传闻说张涵得到消息,大发雷霆云云。都说的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的。 
  总而言之,谣言多种多样、说法不一,却都称青州军败了。 
  “怎么会呢?” 
  不是左丘亮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转眼间,雄纠纠气昂昂的青州军就战败了。作为临  有数的世家,他地消息自然远比平头百姓灵通。张涵已秘密下令各县,征集青壮,说是要讨阀董卓云云。但是,这样的借口如何骗得过人。青壮打胜不打败。只有守城还用的上。 
  “嗯,”左丘林也没有更多的消息。北海以南都是战区,被张涵严密封锁了。“黄巾什么的,肯定是胡说,不可相信;泰山贼就算与泰山军配合,恐怕也不可能打败青州军,但应太守文武兼资,曾经做过车骑将军  ,也许有什么奇谋也说不准;但最可能的,还是徐州出兵 了……” 
  左丘林得意于自己地先见之明。不过,他也有些担忧。战乱一 起。世家大族在其中也如蝼蚁一般。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选择,只好让儿子抓紧时间招募训练更多的家兵,以应付时局的变化。 
  谣言在私下传播,张涵便已经知道了,一直在密令郡县追查。然 而,谣言愈演愈烈,却始终也没能查出个结果来,张涵大为震怒,重责了不少官吏,公开下令彻查此事,并严禁传播流言,如果有违者定要严加惩处云云。郡县的吏卒们大肆出动,抓捕了不少人。张涵为政宽 和,从来没有如此行事。 
  一时间,青州人心惶惶。谣言传的愈发广泛了。各式各样的谣言满天飞。 
  许是见势不好,张涵下令没有几天,又撤消了这道命令,把所有被抓的人都放了,声称青州军大获全胜,已经大破泰山贼,不日就可以返回云云。然后,张涵全副武装,检阅了屯田兵,也很威武雄壮,民心稍定。不过,在明眼人看来,屯田兵远不如州郡兵有战斗力。队形不 整,还不时有嗡嗡声,张涵在上面讲话,有时都听不见。尤其是,友有还得到了准确消息,张涵近日脾气暴躁,身体不好,还罕见地涂起了脂粉。  
  又过了几日,各地的民壮已经组织完毕,开始训练了。青州军依然还没有返回。这时候是七月初七日。 
  在青州六郡国中,却是平原郡的形势最为混乱。岑涛剿灭了五家豪强,深深地得罪了许多人。而这五家之中,西昌平刘氏、平原王氏和乐陵郑氏都是当地大姓。在大汉国,一个传承了百年家族,往往会有千百人之多,他们与其他家族互相通婚,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复杂。普通的传言传播越远,也就会越离奇。何况,有许多人还恶意地添油加醋。一些偃旗息鼓地豪强大族,重新将私兵拉出来,大肆训练扩张。 
  “王氏怎么说?” 
  宋惠民说话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地,甚是可笑,但屋里的人却没人有心思笑。 
  “王氏不不要指望了,茹姑去探了口风,结果,却被教训了一 顿,”郑重摇摇头,他有些不以为然,“我早说过,王舆地事,王氏是不满意,但也不会因此与张涵决裂的!” 
  “那没关系,只要有人不满,那就好办,到时候,由不得王氏不参与……” 
  “刘氏呢?” 
  屋子里有些昏暗,隐隐约约坐了不少人,坐在一侧的刘柏脸隐藏在阴影里,看不清楚,但从他的声音里,可以知道他是一位中年人。 
  “族里那些老人不肯,但我们是决定了,刘氏能出三千人!” 
  “我们能出千五!” 
  “我家出两千!” 
  “我家出五百!” 
  …… 
  在一片嘈杂声里,宋惠民问道: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太史慈有点兴奋,他抚摸着长弓,笑着说道,在昏暗的晨光中,他露出了森白的牙齿, 
  太守荀衍全副武装,顶盔贯甲,腰间插了一口长刀,隐隐流露出几分彪悍之色,那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消息的无影无踪。听到了回答,荀衍一摆手: 
  “出发!” 
  没有多余地话,五百士卒早已经准备就绪,悄无声息地出了太守 府。  
  稍微晚些时候,临  的青州牧府里,张涵地所有幕僚人员济济一 堂,在一片寂静声里,张涵问道: 
  “准备好了吗?” 
  七月十一日,青州军依然未归。 
  七月十二日,平原十一家豪强招集了所有能够招集的青壮年,凑集了一万五千余人马,共举私兵,宣布讨伐宦党余孽张涵。 
  PS:为什么有人一场战斗能够写上好几章。真是想不明白。推倒重来一             :              ;        ▌
    正文 第三卷 第五章 尘埃落定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13 本章字数:5440
    杀杀杀!擅自后退者斩!” 
  刘柏挥舞着长刀,咆哮如雷。他都已经到了两天了,平原城还没有攻下来,刘柏不由心急如焚。 
  “杀!斩杀荀衍者赏良田千亩……” 
  刘柏驱赶着一队队士卒向前,说是士卒,其实不然,就在几天之 前,许多人的手里还拿着锄头、镰刀。刘柏已经命人强征了附近所有的青壮年,进行攻城。刘柏不指望他们能起到多大作用,只要令平原守军疲惫,消耗平原的箭支,甚至哪怕他们死在城下的胡城河里,也一样可以。  
  在长刀的驱赶下,在重赏的刺激下,这些乱民如蚁般沿着云梯攀附上城头,再被守军砍/射/砸/推,而发出凄惨的呼声,重新坠落到城 下。  
  太史慈站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城角上,悄悄拉开了长弓。 
  “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 
  这个张牙舞爪的家伙,他觊觎有一阵子了,只是他昨日一连射死了七八个大小头目,今天叛乱者都躲的远远的,太史慈猛然将长弓拉满,长箭“嗖”一声撕裂了空气。 
  刘柏大声喝骂着,不觉间,已经离城越来越近了。正在他挥刀怒吼的时候,忽觉身后有人拉了他一下,他没理会,但随即又有人拉了他衣服一下,他不由不耐烦地侧首喝问道: 
  “怎么回事?” 
  “主公。离城太近了……” 
  身后是他地随从,小心翼翼地劝说道。刘柏并没在乎,正要说点儿什么,却觉耳际一热一凉,一股火辣辣的灼痛袭来,他忍不住痛哼了一声。  
  太史慈在箭离手的瞬间,发现刘柏动了一下,不由惋惜地叹了声。但他还是抱着一丝期望,长箭果然没能命中刘柏,隐隐约约只看到目标受了伤。太史慈一拍大腿,大声呐喊道: 
  “刘柏死了!刘柏死了!” 
  站在太史慈身边的亲兵会意,也随着他呼喊起来。 
  “刘柏死了!刘柏死了!” 
  “放……哎……嘶” 
  刘柏脑袋一侧,救了他一命。三棱雕翎箭从他脑侧掠过,把他的左耳连皮带肉撕掉了一大块。听到城头的呼喊,刘柏勃然大怒,大声喝 骂,但刚喊了个放字,脸颊上剧烈的疼痛就令他把“屁”吞了回去。 
  刘柏在平原颇有勇名,在私兵中也甚有威望,听说他死了,攻城方士气大沮,潮水般的退了回去。太史慈趁势带兵从云梯上一路追杀下 去。叛军溃散,一直退到四里外地营寨中。郑重见此情形。不敢开寨门,令人大喊指挥溃兵绕寨疾走。平原城里兵力微薄。敌军溃而不 乱,太史慈也不敢追赶,两军就此罢战,各自回兵。 
  费了好大工夫,安置好溃兵,郑重就听说刘柏受伤而归,赶紧前去探望。发现刘柏并无大碍,他这才放下心来。不过。随即忧虑便淹没了郑重。郑重并不是没有见识之人,青州军出征泰山的前前后后。是有疑点的,而且,屯田兵的战力不行,但多达数万之众,也不是可以轻辱的。然而,谣言越传越广,形势已不是任何人能控制得了的,在这个民心惶惶地时候,郑重觉得机会还是很大的。 
  岑涛的所做所为,令平原的豪强极为反感。只要能够趁乱攻下平原城,平原的豪强势必会群起响应,平原郡的大乱就不可抑制了。那时 候,郑重能拉起十万兵马,张涵有再多的准备,也无济于事。此外,郑重还联系好了渤海袁绍。张涵兴兵攻打泰山郡,得罪了关东群雄。到时候,袁绍一宣布张涵是宦党余孽、依附董卓的判逆,张涵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他郑重要兵有兵要钱粮有钱粮…… 
  每每想到这里,郑重心里就会象揣着团火炭似的。可是,图谋不知怎么泄露了,荀衍抢先动手,剿灭了平原城里的内应。众豪强被迫仓促起兵。幸好准备充分,也拿下了乐陵和西平昌。本以为平原城中兵力薄弱,一鼓而下。没想到竟然损兵折将…… 
  一路行军就花了三天,攻城又花了两天,未有战果,大将刘柏便先受了重伤,郑重也不由得忐忑起来。 
  想到此处,郑重也顾不得刘柏如何,匆匆离开,重新安抚编组士 卒,准备再次攻城。不过,士气可鼓不可泄,私兵令出多门,抓来地青壮也没有训练,再怎么着急,郑重也知道今天是不可能进攻了。 
  郑重不觉有些沮丧,情况不太妙呀…… 
  ———————————————————————————————— 
  “情况不太妙呀!” 
  郭嘉叹息道。这话一出,立刻招来了不少白眼,虽然大家都清楚,话也不能乱讲的。张涵走到他身旁,上下打量了一会儿,盯着郭嘉白皙地脖子,问道: 
  “扰乱军心者,该当如何?” 
  “……”郭嘉缩了缩脖子,不说话了。 
  “好吧!形势确实不太好,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这一回的乱子,本来是众人制订地圈套。张涵解除平原郡私兵的企图,遭到出乎意料的抵抗,不得不宣告失败。反而,因此引起了豪族大姓的警惕,颇有些得不偿失。不过,平原私兵是一定要解决的,不稳定的豪强,也必须铲除。否则,一旦与袁绍等开战,平原不稳,会要人命的。  
  于是,青州军出兵泰山,郭嘉便制订了这个“锄草”计划。计划实施的很顺利,青州地局势似危实安。屯田兵的战斗力是不如青州军。但是,高达四万余人地数量,足以弥补这一切。所有的百人将都是族学的子弟兵,流民又感张涵的恩德,忠诚绝对不虑有问题。不过,屯田兵东莱最多,北海国次之,乐安国也有不少,张涵又调集了一批到齐国。从而使得青州的屯兵分布呈东重西轻,南多被少的格局。这样一来,北海、东莱、乐安和齐国都不会有太大变乱,而济南国面积狭小,与齐国近在咫尺,也不虑有失。却把平原空了出来,给有心人以机会。为了掩人耳目,张涵唯一的支援,就是利用各种名目,如仆役,给平原城荀衍准备了五百精兵。 
  果然不出所料,平原豪强起兵造反叛了。不过局势发展之迅速,超过了众人的预料,短短几天工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