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拆弹特工绝地厮杀:潜伏-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长椒冷冷地说:“下一个环节。”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 爆破
第二个环节是爆破。
  潘长椒将秦远带到离卸底火间两里外的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是他们平时用来存放不安全弹药的地方。此刻里面放着的是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十八箱弹药,里面有手榴弹、雷管及一些种类不明的弹药,弹体大都被锈蚀。
  从锈迹斑驳的外壳上能看出,这些弹药时刻处在即将“走火”的状态,要想安全销毁这些弹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弹药销毁站的士兵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想到妥善的方法来解决,就连引爆都不行,因为弹药量大,威力大,炸起来不得了,弹药太敏感,不方便远距离转移。
  本来这个环节的考核要求是销毁一箱就可以了,而潘长椒临时决定让秦远销毁五箱,你的销毁速度不是普通人的五倍吗?好,别人销一箱,那就给你五箱。
  秦远不知道别人要销几箱,没表示异议,当然以他的性格,即使他知道了别人销一箱他销五箱,他也还是会闷声不响地接受。
  由于对这些炸弹的特征不够了解,秦远决定先选一箱,按照传统销毁方式试验销毁。所谓传统销毁方式也就是按照拆弹流水线来。
  他把这箱弹药搬到拆弹台上,不料在拆弹试验进行时,弹药箱内突然冒出白烟,并发出哧哧的声音。
  “危险!”
  在不远处守着的潘长椒大声喊。
  其实在白烟还没冒出来之前,秦远已经闻到其中气味的变化了,随后他机警地朝后趴了下去。这个拆弹台是特制的,台身比地面高出几十公分,而台子周边则挖了一圈的闪避坑,坑有一米来深,拆弹人员如果遇到危险就可以直接朝身后一滑,躲进坑里。弹药可以放在台子上面,炸弹爆炸产生的弹片都是在地面以上飞行的,对坑里的人威胁不大,除非炸弹的药力太强,能将地面炸出几米的深坑,否则不会给他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不过难的是拆弹人员能否及时地作出判断,如果晚了一秒钟,都会被炸弹炸得粉身碎骨。所以这个台子的保障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更多的还是要看拆弹人员本身的反应敏捷度。
  “轰”的一声巨响,一股强大的气浪从闪避坑上方冲过去,躲在坑里的秦远脸上被烫得哧拉拉地疼。不过由于他提前闻到变化,在炸弹爆炸之前就已经躲了进来,所以毫发未损。
  远处的潘长椒吓得脸都成猪肝色了,他真怕因自己一时的斗气而损失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在附近考核的其他队员也闻声过来,在秦远考核之前,已经先后有四位队员进行这个环节的测试了,有两个束手无策,放弃了,另外两个采用传统拆弹法拆除的,其中一个运气好,没爆炸,另外一个引爆了,幸好他也闪避得及时,只肩膀上中了一枚弹片。
  风吹烟散,潘长椒回过神来,想起刚才秦远的动作,心里隐隐地起了敬佩之心。
  这小子反应够快!
  怎么那么快!
  第一箱爆炸过后,秦远又搬了一箱过来,这次不敢再用传统的拆弹方法了,因为每一箱都是不一样的,万一这个箱子里的炸弹药力特别强的话,就算躲得快也会没命。
  秦远对着这箱弹药仔细观察。
  由于不能轻易触动,所以观察起来很有难度,他花了半个小时,终于回忆起,这是孙立虎曾经在一次培训课上讲过的日航毫米机枪弹,弹内装有极为敏感的猛烈炸药和雷汞,由于弹内雷汞漏出,与铜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敏感度极高的雷酸铜,弹体一旦产生摩擦就会引发火星,在这里有火星就意味着有爆炸。
  既然知道了化学成分以及构成,那么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显然常用的弹药销毁方法不适合这批弹药,到底该怎么办?秦远开始思索——
  雷酸铜的化学式是Cu(ONC)2常用单质起爆药,具有良好的火焰感度和一定的撞击、针刺敏感性。雷酸铜的制备方法是以铜粉、浓硝酸及百分之九十乙醇混合制得,所得粗产品可用氨水溶解再用百分之三十酯酸沉淀以精制,在水中或一比一的水或者乙醇混合液中贮存。
  通过对雷酸铜一系列的回忆,秦远找到了一个简便的解决方法:采取注水降低弹体表面雷酸铜敏感度的办法进行销毁。他提来一桶水,对准枪弹泼了一瓢又一瓢,一桶水泼完再来一桶水。
  泼了三桶水之后,秦远再对这些弹药进行销毁。结果成效立竿见影,没有一枚发生自爆。
  紧接着后面的三箱都用这个法子拆掉了。
  秦远自己的考核过了,不过他索性把剩下的那八箱弹药也全用这个方法拆掉了。
  当然,是让整个弹药销毁站的人一起拆的,否则他一个人光是提水也把他累跨了。
  十八箱危险的弹药终于清除了,潘长椒此刻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欣赏和喜悦,笑呵呵地对秦远赞不绝口。他手下的士兵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傲得要上天的长椒站长能对一个人这么夸奖。
  那何止是夸奖,简直是崇拜。
  这也是潘长椒第一次从心里服人,没想到这人只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
  毫无疑问,第一天考核秦远顺利通过。
  回到训练营地,孙立虎告诉他,这一天淘汰了十三个。
  也就是说,包括秦远在内,还剩下十二个人。
  

(三) 丛林拆弹(1)
第二天的考核由孙立虎亲自把关,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是他专门根据云南地形设计的,就连他本人都觉得丛林拆弹有些变态。不过孙立虎认为,考核的门槛放高一些没什么不对,最好比他们在战场上遇到的更难,那样他们将来在战场上会更从容一些,他们能够生还的机会也就更大一些。
  这一次考核培训基地除了被先后赶走的那五个队员之外其他人全都参加了,前两场考核没有通过的也允许他们参加这次考核,孙立虎说,只要你们能有惊人的表现,依旧可以进入五人名单里去,即使五个人满了也会跟上级要求的。也就是说,本次考核本着自愿模式,如果你参加,还有机会去云南,如果你退出,即使前两场表现再好也会被淘汰。
  既然是还有机会,这些人自然会争取的,但是有五名队员在上次的弹药销毁考核中受了伤,所以最终只有二十个队员参加第二轮考核。
  所谓的丛林拆弹,就是把炸弹和地雷放置在浓密的树林里,有些是露出来的,有些是隐藏着的,可能你还没有找到炸弹在哪里的时候,已经被脚下的地雷掀翻了。每个人的任务是进去之后在一个小时内拆掉六枚地雷或炸弹,如果达不到规定数目或者引爆了任何一颗,都算失败。当然这些炸弹和地雷都是假的,威力也就跟过年放的烟花差不多,即使引爆也不会被炸死,顶多是点皮肉伤。
  值得一提的是,孙立虎并没有规规矩矩地按照设计好的考核模式来。一直以来孙立虎训练特工素以手腕铁血闻名,从他手下出来的人个个机敏沉稳、冷静异常。与此同样出名的是孙立虎训练特工的手法,时常惹人非议,也让人捏汗。比如这次,他就做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他在树林埋下了三枚真的地雷。
  孙立虎来来回回地在二十名士兵面前走,一边走一边说:“不管在普通部队还是在我们这里,大家一直喊着把考核当实战,话是没错,可几个人做到了?为什么做不到?不是因为大家的心态没有摆正,而是因为面对一支真枪和一支假枪、面对一枚真炸弹和一枚假炸弹的时候你的反应绝对是不一样的!一个从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经过再多次的训练也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只有面对真正的敌人你们才能体会到那种血管快要迸裂的感觉,那个时候你还能像考核时那样冷静果断吗?当你面对一枚具有十足杀伤力的炸弹时,还能跟考核时一样敏锐地判断出该剪哪根线吗?”
  孙立虎发挥了老虎的本色,直抵人心的目光掠过一个个队员的脸庞,气势逼人,站到他们面前就好像泰山压顶一般。
  这么看了几眼,他接着说:“说实话,我很担心,也很想知道你们究竟是在战场表现好,还是在训练场上表现好,所以我觉得不如我们现在就看看结果。这次考核我在树林里放了三枚真的炸弹,爆炸直径是两米,也就是说,这个林子一共有一百一十七枚假炸弹和三枚真炸弹,如果你们哪位不幸遇到了其中一枚又不幸没把它拆除的话,只能等着它爆炸了,这一炸非死即伤,而且我还得提醒你们,这三枚真炸弹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你遇到真炸弹却没有拆掉,我只能表示遗憾了,那个时候要想四肢完整地走出来是不可能的。”
  有几个人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眼尖的孙立虎继续把弯起的嘴角朝上抬了抬:“我知道这个方法有点残忍,但是你们要理解,我们之所以站在这里是为了能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是他妈的用来训练的!而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光训练有个屁用!记住了你们不是唱戏卖艺的,军人也不是一个用来谋生的职业!别以为你晃晃枪别人就不敢来侵犯我们的领土了!和平年代算什么?告诉你们,没有真正的和平年代,枪声随时都可能响起,我们不仅要应对,还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三) 丛林拆弹(2)
“现在!”他继续说,“我给你们五秒钟的考虑时间,愿意参加这项考核的站到我左边,不愿意参加这项考核的站到我右边——你们放心,如果有谁不愿意这么早见识战场我也不会勉强他,但是你们记住,出去以后一定要谨记守则!”
  毫无疑问队员们全都站到了他左边。
  拆弹开始。
  二十个人分两批进去,每次进去十个人,一个小时后出来。孙立虎说,愿意先进去还是后进去都由自己选择,但是人数必须协调好,保持每批十个。
  那么谁先进去谁后进去?先进去的人率先面临考验,有可能率先碰到真炸弹,率先被炸弹炸飞。不管第一批进去的人把真炸弹拆了还是引爆了,对后面一批进去的人来说都是好事。但问题是如果第一批的人把真炸弹拆了,第二批的人不可能知道,照样非常紧张,经过漫长的等待只会让他们更加紧张;如果是他们把真炸弹给弄爆了——分两种情况,一是弄爆了一颗或者两颗,二是三颗全弄爆。弄爆了一两颗的话,谁都会想着自己拆的是不是下一颗,还是紧张。这么说只有三颗全被第一批的引爆,第二批进去的人才能保证安然无恙,可是当你看到自己战友血淋淋地走出来或者躺在地上的时候,还能保持手不颤抖吗?
  千头万绪,这其实就是赌博,一场和生命的赌博,所以说怎么考虑都是多余,干脆大家将评判标准定成最原始也是最直观的:先闯进去的就是勇士,后进去的就是懦夫。
  孙立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今天他故意这么做,放开手,让平时纪律严明的他们自己选择,就是为了从头到尾考验一下这群人的心理素质,具体到每个人的心理素质。
  短暂的骚动过后,大家发现还是想当勇士的多,不好分配,没有办法,为了不耽误时间,大家决定采取通用的方法,奇数编号的第一批,偶数编号的第二批。
  偶数编号的人只好悻悻地退了下来,眼看着奇数编号的人冲进去当勇士。
  可是这个时候,奇数编号里的一个人举手示意了一下,然后退到第二批。
  这人是秦远,他的退后引起了片刻的骚动。
  有人说:“咦?这小子不是一向厉害得很吗?怎么不敢第一批冲进去?”
  “厉害那是平时装的呗,你看他那样,真要上去还不吓尿裤子了?”
  “嘿,他不去我去!”
  “我去!我的编号跟他最靠近!”
  ……
  秦远的调整让本来已经准备好的两批人耽误了一小会儿。大家抬头看孙立虎,孙立虎依旧面无表情,示意他们继续。
  这一个月的培训效果显然不错,遇到分歧的时候,这些人心领神会,只互相揣测了一下,就换了一位上去。
  第一批拆弹开始了。
  孙立虎静声观察,不光观察这进去的十个人,同时也观察等在外面的这十个人。观察他们做什么?因为一个人在面临危险和等待危险的时候反应又是不一样的。好比是一个已经判刑的犯人和一个等待判刑的犯人,从某些角度来说,等待更加让人恐慌。孙立虎就是要看看他们这个时候的反应:动作、目光、神情,从他们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当中来观察他们的性格和心理。
  孙立虎就这么的认真,以认真到偏执的态度来对待这场考核。当然这也符合他一贯的铁血风格。此时孙立虎的神色,乍一看是面无表情,但是再看他的眉毛——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孙立虎的眉毛会自己动。不需要用肌肉和皮肤牵扯,他的眉毛可以做出自发的、灵活的、神经质的、毫无规律的跳动。毫无规律是指眉毛跳动的节奏让人捉摸不定,但是跳动的原因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 丛林拆弹(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孙立虎的眉毛跳动只有这么两次:第一次是部队为一位军委领导开追悼大会,连长坐在孙立虎旁边,他发现当主持人在宣读追悼词的时候这个人的眉毛不停地上蹿下跳,起初连长以为自己看花眼了,直到他看见孙立虎垂下来的鼻涕,他才知道这是真的,这也是唯一一次看到孙立虎流泪(眼泪没看到,只看见鼻涕了);第二次是在孙立虎的婚礼上,当时很多官兵都过去了,婚礼举行到中间的时候,大家起哄要求新娘咬新郎的耳朵,连长特意转到孙立虎的正面,发现他的眉毛在跳动,跳得像要燃烧。
  如今孙立虎的眉毛又开始跳了,那两道浓浓的黑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像波浪,像拳击,又像是印第安舞蹈……反正程度远远比前两次厉害得多。
  按照他眉毛跳动的逻辑来看:一次是葬礼,一次是婚礼,这次考核的重要性足以和葬礼婚礼抗衡。
  三十天的流血训练,每个人都不想白费。队员们也非常紧张,成败在此一刻。
  孙立虎观察外面的这十个队员,按顺序来。
  第一名士兵,他身体的重心几乎全部压在右脚上,导致身子倾斜,左肩比右肩高出两指,此外他眼神涣散。
  第二名士兵,拳头握得很紧,是即将出击的感觉。
  第三名士兵,太阳穴高高隆起,肯定他在用力咬牙。
  第四名士兵,目光沉静,但又透着一股自信,成竹在胸的表情。
  第五名士兵,微微踮起脚尖,观望着树林里的动静。
  ……
  这些人的表情都在他意料之中的,训练场上见惯了的。有的让他欣慰,有的让他担心有的让他失望,每一张脸他都紧紧地记着,对应着脑海里的编号。
  但是秦远的表情让他看不懂:这个人低垂着头、闭着眼睛、甚至堵着耳朵……不看,不听,不管,这是什么姿势?这是在干什么?在显摆?不把这次考核当回事?不把真炸弹当回事?不把孙立虎当回事?不把纪律当回事?这成什么样子!
  如果在以前,孙立虎一定会为这个姿势发火,但因为这个人是秦远,所以他觉得这个姿势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包括刚才他从第一批退到第二批,这种看似窝囊的行为孙立虎也没有责怪他。孙立虎知道,实际情况肯定不像表面那么回事。
  在孙立虎的心里,秦远的神奇已经逐渐跟他祖父的神奇靠近,都是那么的让人匪夷所思,同时又那么的让人神往。
  在孙立虎观察的间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