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拆弹特工绝地厮杀:潜伏-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立虎等胖子走开了,沉声说:“汇报继续。”
  剩下的七个人依次汇报姓名和入选原因。
  汇报结束后,孙立虎说:“我忘了提醒大家,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如果中间发现不合适的,我会让他随时走人。所以你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既要严格遵守纪律,又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周围的情况——现在,我要看一看刚才你们的认真程度,这里总共二十九名队员,都介绍过自己的姓名和入选理由了,你们——到底记住了几个人名?能不能对上号?”
  这么一问大家心里都有些慌乱,一来多数人确实没有保持足够的认真去听别人的介绍,二来即使认真听了也未必有那么好的记忆力。
  孙立虎朗声说:“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允许你们互相走动,看看其他人的模样,但是不允许你们开口说话,只能在心里念名字,一分钟过后我要开始考核,看看你们能记多少个!计时开始!”
  大家立刻走动起来,二十九个人像绕着圈子似的一边走一边观察其他人,都努力地回忆别人在汇报时的神情语气,想通过这些来记住他们的名字。秦远没跟着走,他还站在原地,眼神空洞洞地望着前方,不知道是在看人还是在想事情。
  另外二十八个人都觉得,这小子最他妈好记,靠关系进来的,看样子也是个愣子。
  一分钟结束了,孙立虎看了看表:“停!归队!”
  其实他要求这些队员报名字的时候还要报上入选理由,就是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形成干扰,让大家把兴趣放在汇报人的特长、经历或者天份方面,看看他们在这种聆听状态下,到底能记住几个人名。这既是考验一个人的瞬间记忆力,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抗干扰能力。要知道拆弹特工所执行的任务非常需要抵抗外界的干扰,时刻保持冷静、睿智、清醒。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神秘的黑色(4)
孙立虎皮笑肉不笑地说:“现在,你们当中能记住八个以上队友名字并且还能对上号的给我站出来!记不住的或者模棱两可的,不要跟着来凑数,全他妈的老实点!说谎是军人的耻辱!”
  队伍站出来一批人,数了数,一共二十四个人。
  孙立虎点了点头:“不错!能认识十二个以上的再站出来!”
  稀稀拉拉地又站出来一批人,数了数,十一个。
  孙立虎挨个看过去,一边看一边点头:“很好!你们当中有没有能认识十八个以上的?在心里好好地数一数,数清楚了!能的,就给我站出来!”
  这十一个人犹豫了一下,都在默数。其实能记住十二个以上的孙立虎已经认可了,毕竟不是专门要求他们记名字和认人,这种状态下普通人也就能认清楚六七个队友。要知道这些人身材个头差不多,穿的又都是统一服装,说话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不经过细致观察,很难一下子辨别开来。到十二个的,是有潜力了。至于能到十八个的,那绝对是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非常优秀的、能时刻保持警惕的人了,这种人是千里马的苗子,如果加以培养,就能大有作为,大放异彩。
  十一个人犹豫片刻之后,站出来四个人。
  孙立虎眼中闪放着光彩,看得出他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原本他的期望是能有两个人,不想现在翻倍了,看来这一阶段的人才选拔还可以。实际上虽然这二十九个人都是孙立虎本人参与挑选的,分别与每位学员打过交道了,折腾了几个月,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也认不全,自己琢磨一下,也就是能认出二十个左右。
  而这四个人,在没有刻意去记的状态下,仅凭片刻的工夫就记住了十八个以上,这显然是非常优秀的。
  他将这四个人从头到脚扫视了好几遍,说:“非常好!”
  接着,他加重了语气说:“你们四个人里面,能认出二十个队友的站出来!”
  站出来两个。
  孙立虎连连点头:“厉害!厉害!”
  不过夸赞只是轻微的,为了避免这两个人得意忘形,他还是要唬一唬他们,他抬高音量说:“你们是很厉害,但是我告诉你们,上一批送去的拆弹特工,有比你们还厉害的,他们能一下子记住二十四个!不过就算是能记住二十四个的那位,还是有去无回,所以你们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这算不了什么!怎么样?你们两个当中,有谁能认出二十四个队友?给我站出来!”
  孙立虎是为了挫一挫他们的锐气,瞎编了一个能一下子记住二十四个的特工,实际上根本没有。
  他觉得这一次不会有人站出来了,然而,出乎意料地,还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孙立虎心里几乎是咯噔一下,他半信半疑:“你听清楚了,是二十四个!待会如果认不出二十四个你就得滚蛋!”
  这人点了点头。
  孙立虎有意给他点挫折瞧瞧,于是背过身去说:“好,现在能认出二十六个队友的人站出来!”
  这人又朝前跨了一步。
  队员们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不相信,但没有人敢说话。
  孙立虎皱眉了,他也觉得这不可能。他的牛脾气也上来了,非问到你朝前走不了为止!还不信治不了你!
  他加大声音说:“二十八个的,出来!”
  在众人交错的目光中,这人最后跨出一步。
  咦!人群里发出一片低呼。
  这人是谁呢?
  就是年龄最小,最瘦弱的秦远。
  孙立虎真的不相信了,真他妈奇怪了!他就不信这小子能把其他所有队员都清清楚楚地认出来!看他愣愣的模样就不可能!如果真有这么强的话,那也就不用培训了!
  但是,孙立虎心里并不是没有一丝相信的成分,毕竟这小子是秦书勇的孙子。祖父是个神奇的人物,孙子也有可能同样神奇。
  孙立虎为了检验、也为了让其他队员信服,命令剩下的二十八个队员归队站好,让秦远走出来,挨个认。
  秦远走过去,开始从左到右地认人。
  “这个叫葛严新,兵器专家。”
  “这个叫庄振业,军校毕业考核第一名。”
  “这个叫周扬,一等功勋章。”
  “这个叫钟大伟,原×部队爆破组组长。”
  ……
  神了!连入选理由都记得!
  孙立虎觉得这小子有可能是偷偷地按照顺序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了,所以才分辨这么清晰,于是在秦远认了一半人的时候打断了他。
  孙立虎让剩下的十四人重新站队,打乱原先的顺序,然后秦远继续认。
  秦远还是那个漠然的表情,走过去。
  “这个叫左凯,朝鲜战争挖过一百多枚地雷。”
  “这个叫范文杰,特工出身,擅长丛林追击。”
  “这个叫孙明,去苏联学过火药知识。”
  ……
  另外的二十八个人,脸上怀疑的表情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越张越大的嘴:这小子不是傻子吗?他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瞬间记忆力和分辨能力?
  秦远逐一将剩下的十四个人认完,走到孙立虎面前,立正,站直身子。
  孙立虎此时的惊讶程度不比另外二十八个队员低,他仔细地再看一遍面前的人:这小子脸上既无喜悦之情,也无得意之色,眼神平静得像……像什么呢?像一汪湖水?像一面镜子?还是像其他的?孙立虎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这平静背后蕴涵着强大的爆发力。
  看来还真他妈是秦书勇的孙子!孙立虎一边纳闷一边感叹。
  

(二) 猛兽传说(1)
究竟秦远是怎么一下子把全队的人名还有入选理由都记住了呢?是智商高还是用了手段?这是当天晚上培训队的宿舍里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不过秦远的宿舍没有讨论,另外五个人自然不能当着他的面说这个事情,并且他们也不愿意跟一个“木头”说话,太痛苦了,所以干脆跑到其他宿舍去了。
  他们直到现在还是不相信秦远有这么强的瞬间记忆力和分辨能力。
  但是他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当时队伍站成三排,由于秦远瘦小,所以站在最后一排的最左边上,而孙队长站在中间偏右的位置。每个人汇报的时候都是走到孙队长跟前,然后面向大家。时间很短,就那么一句话,亮个相而已。最关键的是,从秦远的那个角度来说,他的视线受到不少的阻挡,凭他的位置和个头,目光怎么可能越过层层的肩膀或者穿过层层的缝隙把目标看清楚呢?汇报队员个高一点的还好,如果再是个瘦小的,那他根本就看不见了啊!
  也就是说,这小子连别人的脸都没看见,就知道他是谁,就知道他说了什么入选理由。这不是作弊是什么?准是在来之前他就悄悄地拿过登记表看了!登记表上面有每个人的照片,还有履历,他肯定是把我们其他人都研究好了,所以才记得这么清楚。分析来分析去,也只有这种可能了。
  大家一琢磨,这小子看上去愣乎乎的,想不到还真他妈阴!不就是想第一天表现表现吗?犯得着私底下把大家名字特点都记得那么熟吗?城府够深啊!
  再一琢磨,这么阴的人坚决不能让他留在队伍里,说不定哪天把你捅了都不知道,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于是他们立刻将分析讨论的结果报给孙队长,希望他能慎重对待,谨防一只老鼠坏一锅汤的情况出现。这些可都是革命的幼苗、军民的骄傲啊,经过层层筛选才汇集到这里来的,目地都是为了去云南给解放军长长脸,不能还没去呢就被自己人给整了!
  队员们苦口婆心地跟孙队长说了半天,孙队长阴沉着脸不说话,等他们说完了,孙队长才冒出一句:“全他妈的给我滚回被窝里去!我就不明白了,怎么招了你们这群窝囊废!自己脚短,还不准别人站得高!要怀疑别人,你们就自己先拿点资本出来,等你们比他做得好了,才有资格说别人的不是!以后再出现这样打小报告的情况就全给我滚蛋!”
  这二十八个人只好悻悻地回各自的宿舍睡了,私底下对孙立虎骂个不停,不过他们更恨的是秦远这小子。
  反正秦远是间接地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从这一天开始,他们跟秦远结仇了。
  等着吧,有你好看的!
  别说培训结束后去云南了,能像模像样地回到老家就算你秦远有本事!
  队员们熄灯睡觉以后孙立虎还坐在床上沉思,一方面被这群打小报告的队员闹腾得窝火,另一方面也确实对白天的情况不大理解。
  其实他也知道,这群队员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他反感这种打小报告的方式,单凭逻辑推理而没有证据就口口声声地说别人作弊,这不是军人的作风。他很生气,所以刚才说话才那么冒火。
  至于问题本身,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队员们的冒失还有一层原因是,他们不知道秦远是秦书勇的孙子,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秦书勇是谁。如果他们稍微听说过一些秦书勇的故事,肯定不会将秦远的表现这么否定掉。

(二) 猛兽传说(2)
想到秦书勇,孙立虎不由自主地激动了一阵,这个名字曾是多少军人的偶像啊!他的神奇至今还未有人窥得全貌,想来他孙子跟着神奇一下也不足为怪。
  说到秦书勇的神奇,凡是在军中的老兵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有些源自真实情况,有些则是故意夸大。至于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夸大的,这个就分不清了。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书勇身边有几个神秘的刺客,他们行动迅捷,身形轻巧,来无影去无踪,但是刺杀敌人的时候却凶猛异常。
  刺客长什么样没人见过,他们都是在暗中行动,见过他们的人没有活下来的。但是大家都说他们是八路军专门训练出来的高级侦察兵,习惯穿一身夜行衣,可以攀岩走壁,可以鸽子翻身,前进的时候如同蟒蛇爬行,跳跃起来如同白驹过隙,眨眼即逝。但就在这眨眼即逝的功夫里,他们就能穿花绕柳般将敌人的头颅轻易摘下。
  秦书勇抗战时期的警卫员声称他亲眼见过这些刺客,只不过是在黑漆漆的夜里,只能看到模糊的一点。他说这些刺客通常弯着腰行进,乍一看像是水桶粗的四脚蛇,穿行起来身影低低的,带着沙沙的声音。曾经在好几个夜晚来过秦书勇的卧房里,有时候是从窗户跃进去的,有时候是打开门缝闪进去的。
  警卫员还说,刺客每来一次,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会死几个日本将领,全都是被突然割掉脑袋的,据说死的时候血能喷到一两米高。日本鬼子害怕极了!因为这些将领都是要准备跟秦书勇打仗的,好像所有要跟秦书勇的独立团打仗的日本部队都会在前一天死掉几个重要人物。
  这个警卫员后来被秦书勇辞掉了,所以他说的话大家更加相信。为什么?大家觉得肯定是因为他发现了什么秘密,所以秦书勇才把他赶走。况且警卫员说的都是实话,秦书勇的队伍跟日本人交战之前,好多次对方都会先死一两个重要人物,要么是前线大将,要么是后营参谋,反正都是关键人物。关键人物死了,对方肯定会乱了阵脚,再加上秦书勇智勇双全,他的手下个个都是精英,杀敌势如破竹。日本鬼子对秦书勇的部队既恨又怕,软硬兼施,不知派了多少名刺客来暗杀他,都没有成功过。
  警卫员还给大家举了个例子:
  一九三九年的七月份,日军五万余人分七路向晋东南根据地围攻。当时我党部队只有一个军的番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的的编制是一个师有两个旅,外加一个教导团,有时还有师属独立团。那个时候一个班大概能有二十多人,一个排能有七八十人,一个连能有两三百人,一个营有一千人左右,那么大一些的团就可能有四五千人了。因为那时并不是全是三三制。有的团有四五个营,再加上什么区小队,县大队之类的。而秦书勇的独立团人数非常少,已经减少到只有八百多人,实际上达不到一个营的规模,人数虽少但全是精锐,几乎屡战屡胜没人能小看他。
  当时阳城被日军侵占,成为重兵防守的县城。这兵力有多重呢?日军驻守县城的是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下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五千人。
  五千人,光人数就是秦书勇独立团的六倍之多。而且独立团兵种上弱势很明显,要么是步兵要么是骑兵,没有其他的,顶多再让几个警卫员充当一下侦察兵。而敌人兵种齐全,分工明确,信息捕捉迅速。这还没考虑装备,如果考虑装备的话,几乎形不成对抗的形势。秦书勇那个独立团的人用的武器全都土得掉渣,开两枪有可能只出来一颗子弹,扔一枚手榴弹有可能等半个小时都不炸,仅有的几挺重机关,还是缴获来的,但子弹必须省着用。总而言之,以这个独立团的实力去跟驻守阳城的混成旅团抗衡,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螳臂当车。

(二) 猛兽传说(3)
但当时由于游击区的扩大,阳城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秦书勇决定三天之内必须把日军的这个独立混合旅团拿下,拿不下至少也得逼走,否则犹如眼中生钉肉中长刺,让人寝食难安。
  日军混合旅团的的头目是三田原木,三田早闻秦书勇奇人奇事,有心杀之以扬日军威风。山田的旅团下有一支偷袭劲旅:“伊萨马西”特种队。“伊萨马西”是日文“勇猛”一词的发音,是日本天皇钦赐的封号。特种队伍能获得这个封号,显然是极高的荣誉。这也是日本最早组建的一批特种部队之一,当时的八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