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你老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上了东北军的坦克营了?”曾一阳不免笑道。
    “我知道,你就接下来一句就是我们穷啊供不起这样的烧钱货。我就不明白了,我才是赤贫出生,家里连一亩山田都没有,才十来岁就去帮工。你家里可是知识分子出生,我可打听过了,你才四五岁的时候,兜里常备这好几块大洋,整一阔少。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你教育我要勤俭持家,反而我像是过惯了好日的阔少爷?”陈光心里当然很不服气,曾一阳是在糖水里长大的,后来吃的又是洋面包,有时候却比他这个泥腿子都抠门。
    西北军区坦克学院里,有半个坦克营的装备,都做训练用,真可惜了。
    照陈光的意思,这些宝贝就是该拉出来,要不今天也没有东北军的孙铭九什么事情了。要是40军坦克营的旗帜一拉出来,那还了得?
    “在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之前,坦克部队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曾一阳又一次打击了陈光的积极性,反正陈光就是怎么想的。
    一辆坦克,需要四到五辆汽车为后勤,不断的运送补给的油料,弹药,配件。别说是队了,即便是日军也消耗不起,所以日军才弄出了小如蚱蜢的豆战车,姑且不论豆战车的防御力,和战斗力,仅仅和汽车差不多的消耗能力,就让日本人不能割舍。
    曾一阳在静静的等待,等待攻克日军109师团司令部的那个时候,对于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伟大的。一个农业国,让一个工业国尝到了失败的味道,这不容易,日军一如既往的狂妄,和自信,将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阶段性胜利,拱手让给了曾一阳。
    被进一步压缩的日军,在城内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活动空间,两千多日军盘踞在火车站周围,如大的密集程度,又一次成了火炮和坦克的靶子。
    山冈厚重的心在滴血,仅仅两个小时,他的师团就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
    两个旅团长相继战死,7000多的伤亡,让他已经不敢面对陆军部的怒火,在一间狭小的休息室内,山冈将一面联队旗放到了燃烧的文件上。
    看着在火焰中跳动的旭日旗,白底的旗帜一点点的变黑,山冈大声悲叫:“天不佑我金泽师团。”作为第9师团的预备在乡部队,第9师团服役过,老兵的数量很多。
    随后,所有的参谋都被山冈赶出了静室,缓缓的拿起了那把剖腹专用的肋差,想了想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短刀。
    并不是他不想用最虔诚的仪式,来为他的失败而赎罪,而是这种剖腹并不在日军将军眼中是一种荣誉。
    而剖腹的痛苦,也不是人能够很轻松地承担下来的。
    随着一声枪响,日军的指挥部内哑然无声,师团长不能成为俘虏,这个认识在日军指挥部内已经是一种共识。很多人都私下里商议,在最后被攻克的时候,他们不是忙着去自杀,而是前将师团长山冈厚重杀死,然后再去冲向队的机枪。
    这就是日军,一支被疯狂迷失了眼睛的军队。
    山冈的死,激起了不少年轻军官的斗志,在109师团内,还有一个刚刚从陆军大学毕业的参谋观察组,20人,清一色的少佐军衔。
    这些人双眼充血的样子,不免让人会想起一种动物,狼。
    二十多个人嚎叫着拿着武士刀冲了出去,他们甚至连手枪的威力都比刀要强大很多都忘了。
    在前线指挥的吴高群,疑惑的看着二十来个日军军官倒在了机枪的枪口下,就像是屠杀平民一样,屠杀了一群军官。
    吴高群甚至感觉到日军在仅仅几年的时间内,又有一次质的变化,即便在长城抗战的时候,第6师团也没有现在的109师团疯狂。
    作为保定最坚固的建筑,火车站的三层小楼是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便有些地方炸毁,也不会妨碍到整个大楼的防御。
    高爆弹的攻击,显然没有穿甲弹威力来的明显。
    只能求助于孙铭九,至少坦克上穿甲弹是必备的。在四辆坦克的围攻下,保定火车站大楼上的钟楼轰然倒地。
    按照曾一阳的命令,吴高群很快就将战场交付给了赶来的东北军105师,高鹏云发现还有鬼子在反抗,顿时眉开眼笑的对吴高群笑道:“兄弟,够朋友,这份礼我代105师3万弟兄谢谢了,今后用的着高某的时候,尽管言语。”
    正在吴高群纳闷的时候,他发现孙铭九的坦克也跟着撵上去了。
    两个日军士兵,疯狂的从废墟中跳了出来,但是孙铭九的装甲指挥车显然不想放过他们。日本兵不断的射击着,手中的三八式步枪的子弹怎么可能给钢铁巨兽带来伤害。
    反而一个日军士兵被跳弹割破了颈部的大动脉,痉挛倒地。
    用坦克碾压日军的血腥场面,即便是吴高群这样的老军人,也不免有些看不下去。
    “老刘,命令部队打扫战场,尽量不要和东北军冲突,军长已经和东北军方面打过招呼,这批日军战利品,40军要了。而且日军刚刚被击败,城内肯定还有一定数量的日军溃兵,让战士们注意安全。”副旅长刘振亚领命而去,而吴高群也准备去司令部报告战况。
    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吴高群走进前敌司令部的时候,所有人都起立想要前去祝贺,但曾一阳正在思考问题,在40军内部,敢于打断曾一阳思路的人,还真没有,只有曾一阳一个人在地图上不断地勾画着。
    华北的局势瞬息万变,已经朝着曾一阳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大量的人口基数,和大胜所带来的群众基础,让曾一阳看到了家里冀中根据地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程度。
    曾一阳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让那支部队到在冀中,开发抗日根据地,王立发的带兵能力不错,但是根据地建设没有经验,反而115旅230团的王炳南落入了曾一阳的视线,不过不知道吴高群肯不肯放人。
    “老陈,你看这个位置怎么样?”曾一阳在地图上勾出了保定东面的一片湖群,扭头对陈光问道。
    突然,曾一阳发现吴高群正在他身边一声不响的站着,顿时高兴的握住了吴高群的手笑道:“115旅这仗打的好,很大的鼓舞了所有的参战部队。我建议由军部给中央起草一份嘉奖令,专门设给老吴。”
    陈光接口道:“我同意,政委今天晚上就会到,由你们连个人签字,这份嘉奖也就落定在了老吴的头上。”
    吴高群不好意思道:“可不带你们这样埋汰人的,整个战役的指挥是军长,前线指挥是副军长,我不过是带着115旅的旅部在保定转了一圈。这首功这么就会落到我头上了呢?”
    吴高群虽然不断的摇头,坚持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心中也是欢喜。打了打胜仗,不为其他的,单单40军的名声在黄河以北可谓是家喻户晓,说不定军长的名声全国都能传遍。
    “不对啊难道保定城内的鬼子都投降了?”曾一阳想了想,如果单单靠着115旅,和116旅两个旅一万多人的部队,不可能这么快就结束保定城内的战事。
    “军长,我按照你的命令,将战场移交给了东北军105师。好家伙,也不怕人嫉妒,一个师4个主力旅,带上补充旅,后勤部队,都快赶上一个集团军了。”吴高群心中羡慕的说道。
    曾一阳心中了然,解释道:“105师可是张学良的命根子,编制3万人少了。”
    陈光心中也是大为震惊,也发现张学良有点过头了。感叹道:“一个师比一个军的兵力都强,怪不得东北军内部不和的事情时有发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哪里有面上一套,背后一套,这样将帅能和还真的成为怪事了。”
    “东北军的事情很复杂,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老吴,你刚从战场上下来,说说保定城内的情况。”曾一阳当然没有想过要占领保定,而是打一场反击战,挫败日军的锐气。
    面对咄咄逼人的板垣师团,山西晋绥军的防御只停留在一个准备阶段,不可谓不让人担心。
    给阎锡山一个准备的时间也好,再说了,在日军增援抵达华北之前,蒋介石说不定会将华北的中央军主力抽调一部分,连东北军都有可能抽调的危险。
    兵力上此消彼长,也不可能在河北和日军大战一场了。
    “从保定城池被攻破的那一刻起,我军参战部队的伤亡大概在一千人左右,阵亡的并不多,后续的战报统计后会送到军部。大部分日军的伤亡都是炮击造成的,我军两个旅在城内消灭日军的数量在2000人左右,尤其是最后盘踞在火车站的日军,成为东北军泄愤的对象,我们没有参与。战场上的日军武器已经开始收集,估计够一个旅的装备了,火炮大部分被日军炸毁,要么就是炮击中损毁,留下来的不多,主要还是步枪和机枪,掷弹筒也有不少……”
    吴高群说道泄愤二字,脸上有些异样。他也知道,日军该死,来到华北的日军没有一个是干净的,都是罪犯,强盗,但是用虐杀,还是会失去一部分舆论的支持。
    好在,这事是东北军干的,跟40军没有什么关系。
    曾一阳不用想就知道,高鹏云在干什么。从远了说,东北军撤离东北的落寞,让三十万东北军连头都太不起来,更别说家乡被占的那种苦闷了。
    就中午那场空袭,高鹏云可是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主要目标,伤亡也不会少。
    “对了,正要找你。老陈、老吴你们来看……”曾一阳的设想在河北给日军造一个**烦,就是在南起沧州,北到廊坊,东接东海,西靠太行这片广大的其余设立一个军区。
    开辟一个敌后战场。
    虽然,日军,并没有占领华北,但华北的趋势就是只能是被日军占领,这是两**力上的差距决定的。
    “军长,华北不是在东北军的控制中吗?冀中又是河北比较富庶的地方,东北军能答应吗?”吴高群虽然明白,华北守不住,但是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而是认为华北抗日联合的前景不乐观。
    东北军打了胜仗,必然会强势起来。而杂牌军希望获得生存空间将被一点点的挤压。
    但是,他不认为河北会在短期内就被日军全境占领。
    “看来你对中日两国的战局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希望将战争拖入僵局,从而拖垮日本国内的经济,最后赢得战争,所以保存主要势力,并遏制日军的进攻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曾一阳分析道。
    接着又说:“但是日本是一个资源依赖进口的国家,大量的消耗,对日本国内的经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速战。围绕着这个目标,如果三个师团无法解决华北的战事,那么就六个师团。从日本的兵役制度来说,在半年内,扩军百万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铁路线,是日军进攻补给的最重要补给方式,铁道线上的威胁,比十万人的大军都要来的重要。”
    吴高群虽然不是太明白曾一阳的两国分析,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国,也不知道日本在哪里,什么样。但是他听明白了,曾一阳是决心在冀中扎下一颗钉子,至于为什么跟他谈话,自然是看上了115旅的那支部队。
    “军长,您说吧115旅那支部队留在冀中?”吴高群苦笑道。
    “23一阳接着说:“其实我更倾向于将115旅放在冀中,但是目标太大,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这个险我们担不起。所以让王炳南在冀中打下基础,相信两年后,冀中将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好吧我去做工作,脱离主力部队建立军区,需要大量的干部,这不是一个团就能够培养的起来的。”吴高群也是打游击出生,知道建立根据地的基础是什么。
    大量的政工干部,才是根据地拧成一股绳的最主要的保证。
    一个团,两千多人,能有多少政工干部。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等政委来后,我会和他商量,40军解决不了的,即便向中央要,这个手也必须伸。”曾一阳不容置疑的口气,显示着强大的自信。
    在天黑前,保定的枪声渐渐的稀疏了起来。
    当晚,保定大胜的消息,在一战区,甚至国防部的各个厅内传播开来。
第二十九章 夸大的战果
    第二十九章夸大的战果
    自从7月,庐山抗日演讲以来,蒋介石的声望在国民中与日俱增。
    可是,他却是在短时期内,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每每刚躺下,就又醒来了,就是怕担心那个地方又被日本人占了去。
    至此全国抗战之时,蒋介石虽然不见得是全国压力最大的人,也是其之一。
    他深怕一个不慎,就成了亡国的领袖。就像是崇祯皇帝一样,在大明朝,荒唐的皇帝多了去了,崇祯最大的缺点不过是多疑,这在皇帝来说是必备的性格,但就是这点多疑,漠视了他所以的努力。
    正在淞沪前线视察的蒋介石对于**迟迟未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而出现的焦躁,让淞沪前敌总指挥陈诚很为担忧。
    深知其性格的陈诚,当然明白,蒋介石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越权指挥,好大喜功。从名义上来说,蒋介石越权指挥也没有大错,他是名义上的民**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民国三军的总司令。但在战役关键的时候,他突然胡乱下一个命令,却能让前线数万,乃至数十万将是受累,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辞修,这次淞沪之战,乃中日两国之国战。在北方频繁出来捷报的同时,我更希望,在淞沪我**将士能同心同德,将日寇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给日寇迎头痛击。”蒋介石走在全副境界的军队前,虽远离前线,但还是能够感受到大战带来的紧迫感。
    一战区准备在两天后发起对保定的攻击,这在蒋介石和陈诚耳中并不是秘密。
    “委座,我淞沪前线面对日军庞大舰艇编队,数量庞大的日军航空兵。在重炮,和飞机的数量上,我军占有绝对劣势。”顾祝同很委婉的表示了他的担忧,两军交战,**数量上是日军的数倍,但是在重炮飞机等强势武器前,还是要面临挨打的局面,让所有将官都深深的感觉到憋屈。
    就像张发奎说的那样:“在前线,白天根本就不会去集团军的指挥部,而是躲在防空洞里,等待日军飞机的轰炸,等到夜深人静了,再去指挥部溜达……”
    这几乎成了淞沪前线高级指挥官的一条至理名言。
    “苏联人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出售战斗机给我们,在这个月月底之前,首批三百架战斗机将交付我国,同行的还有五百名飞行员,和大量的地面人员,届时中日两国在淞沪的空军实力将趋于均衡。”蒋介石不住的给手下的将领打气。
    淞沪大战前期这种一面倒的战局,别说武汉那些投降派们一片悲观,连前线的将军们,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顾祝同精神一振,喜道:“这太好了。”
    蒋介石看着顾祝同高兴的样子,心理也明白,顾墨三是个心思灵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墨三、辞修,我还是相信你们的能力的,淞沪之战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只要**尚有实力,就不能退缩。”
    对于苏联能够将武器卖给中国,蒋介石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苏联人想练兵,用苏联人的飞行员,来训练他们的空军。但是国民政府却要去买单,战斗机三万两千美元一架,而且还要统一用不断涨价的黄金支付,显然要比德国的都要贵上不少。而且一谈上轰炸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这种具有战略远程攻击的武器,苏联人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是转移话题。
    但德国已经停止了向民国出售武器,除了已经下了定金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