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也对,40军也好,105师也好,51军也好,都是一战区的部队,只不过在山西休整,这些部队在不久之后还是要走出山西,防止日军在南下黄河。
    杨爱源是深知阎锡山脾性的,如果这些部队都被阎锡山召集到二战区之后,必然会放到最前线,跟日军死磕,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存晋绥军的主力。
    可这些都是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如果都打完了,那么一战区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二战区完全将会被在华北孤立。
    从战略上看,在华北保持两个作战集群,对山西有利,对晋绥军有利。
    杨爱源权衡之下,冒着被阎锡山记恨的危险,说了一句公道话。
    再说了,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也将上战场,此战面对日军精锐部队,自己也没底,作为一个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死战。
    10月7日,日军仅仅发起进攻十天,就攻克了最后的一道防线,崞县失守,整个同蒲线将有全部被日军控制的危险,原平危机。
    10月9日,日军围攻原平,三天之后,阎锡山准备了半个月的忻口战役如期开始
    阎锡山终于可以放下一颗心来了,日军无意于五台,他的右路集团军就失去了作用。
    整个山西防御战开始到现在为止,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主帅昏庸,累死三军。”
    彭总前脚刚刚到五台,这下子,又接到命令,去阳泉等地,防止日军从石家庄出兵,进攻山西。
    整整半个月,八路军两个主力师就在太行山上跑了一个小来回。好在阎锡山也知道这回做的过分了一些,优先补充了一部分物资给八路军。
    西北的兵工厂已经能够自主开始生产枪械,子弹的产量也在逐步提高,要不是运送不便,彭老总也看不上太原兵工厂的这些子弹。
    除了五万套棉军装,让彭总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之外,回来的路上,彭老总都是在骂阎锡山无能。
    “什么,每天的伤亡竟然达到2000人,可如何是好?”阎锡山这几天连抓带挠的,头发稀疏了不少,连带着焦虑,满头的黑发,也渐渐的成立灰白色。
    半个月间,将近一半的头发变白,可见他的压力也不小。
    从名义上来说,忻口会战能够僵持到现在,整整十天,日军也没有丝毫突破忻口防线的迹象。
    战局正向着阵地战的方向发展,这是中日两军都不愿意接受的。日军是时间上拖不起,华北方面军两个常设师团即将抽调入淞沪派遣军,而中**队每天一千多人的伤亡,确实让前线指挥的卫立煌心力交瘁。
    这样下去,他手下的十万多人,也不过两个月就要玩完。
    于此同时,日军在十月初拿下石家庄后,立刻让线头部队,第20师团开始往井陉进攻,准备从东往西,进入山西,从侧翼威胁山西的中心——太原,从而支援整个忻口会战的日军主力。
    前线作战顺利,寺内寿一心里不爽,毕竟这场战役是板垣征四郎绕过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官开始的,他是个记仇的人。但战局发展不利的消息,还是让他权衡后发现,整个华北,日军要是不能顺利拿下山西,那么南下就成为泡影。
    如此一来,他作为整个大战略中,重要的一方决策者,必然会受到多方的指责。
    寺内寿一在第第8天后,也从北平到了山西前线,并带来了两个联队的步兵,交给板垣征四郎指挥,早一天拿下山西,他就能早一天指挥华北的日军渡过黄河,从而让松井石根脸面无光。
    他已经从帝**部获得消息,淞沪派遣军的情况,比华北的要严峻的多。
    中日军队人数对比到了可怕的10:1,尤其是苏联三百架战斗机送抵淞沪前线,日军的空中优势也荡然无存。松井石根已经扬言,如果再没有增援部队抵达,那么他将辞去派遣军司令官职务,让帝国另派高明。
    15日白天,进攻忻口中央防御区域的日军,在攻击上显示出了疲态,二战区立刻就组织了5个旅,在当日的夜间,往日军的阵地上反扑。
    根本就没有夜战训练的部队,在前线一时间打成了一锅粥。混战变成了白刃战;阵地战,变成了追击战。在步兵作战中,略显上风的日军很快就抵御住了进攻。
    并在当晚开始有组织的小部队反攻。
    等到第二天天亮,也就是16日,日军的小股反攻部队,渐渐的合拢了起来,组成了几个威胁巨大的攻击梯队,往第9军的纵深扎去。
    板垣征四郎闻言大喜,原来只要突破了第9军的防御阵地,那么日军就能够依托这个前进堡垒,对周围的中**队分开围歼,整个战役将会以日军的胜利而落幕。
    危难之际,第9军军长郝梦龄,带领警卫连,正在前线阵地视察,胸前挎着冲锋枪,带着一个师部的直属人员,加入了对缺口的封堵。
    士兵个个言勇,将军带头冲锋,在最困难的时候,郝梦龄带着一百多人,神奇的堵住了日军的进攻。只要一个小时之后,增援部队抵达,就能守住这片阵地,让日军的希望化为泡影。
    眼见胜利在望,日军怎肯干休,立刻组织了两个中队的士兵,扑向了郝梦龄将军所在的高低。
    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不到一百人。
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
    第四十章哀兵必胜
    “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这是第九军军长,中将郝梦龄在忻口战场上的最后一段激励战士们的话,也是最感动人的一段话。
    在204高地上,九十多人防御的阵地上,少将两人,包括54师师长刘家麒,少校以上军官就有第九军参谋部的军官,随着郝梦龄到横山阵地巡视,才投入到了战场之上的。
    日军也发现了204高地上的特殊,迅速收拢部队后,立刻投入了两个中队的日军,对高地发起了攻击。
    横山204高地是整个战场上最高的位置,无论是在这里架机枪,还是干脆架上火炮,整个火力控制范围至少可以覆盖战场的一个侧面,这样重要的位置,无疑是中日两军争夺的焦点区域。
    54师在这个高地上,几次与日军互换阵地,阵地最后都牢牢的掌握在第九军将士的手中。
    要不是15日夜里的混战,54师的一个团将士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被日军打乱的部队摸了上来,一场混战下,损失严重,就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情况。
    一夜之间,一个精锐的步兵团,就损失殆尽。2000英魂,在这片小小的土坡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日军想要顺利的稳定阵线,必须拿下204高地,不然昨天夜里混战的得到的一些阵地,也会在失去侧翼保护的情况下,成为中**队炼枪法的靶子。
    204高地上,如果有人往身后看一眼,就会发现,原来他们的援军离自己并不远,已经在远处得山梁上出现。
    仅仅只要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就能够将高地牢牢地握在手中,等援军一到,发起反击,日军定然防御不住。
    但高地上没有一个士兵往身后看的,眼中带着复仇的怒火,盯着渐渐从山腰上往上爬的膏药旗,正是这面膏药旗下,那些吃人的鬼子,毁我家园,杀我父母,欺我姐妹……
    杀掉他们,全部杀掉他们……
    同一个声音在他们的胸膛里响起,很快日军滴滴答答的机枪声响起,这是日军步兵冲锋的最后准备。
    所有人都拿着手雷弹,安静的等待着军长手中的冲锋枪响起的那一刻。
    一五十米——
    一百米——
    五十米——
    ……
    日军先头的几个小鬼子甚至以为,所有的中国守军都在他们火炮的攻击下,全部阵亡了,呀呀——,的说着岛国话,像是要准备胜利的祝贺词。
    打——
    郝梦龄率先从战壕中探出手,打响了阻击的第一枪。
    咻咻——
    天空中飞起来上百颗的手榴弹,带着浓浓的烟雾,往鬼子的头上落去。
    连连的爆炸声,让冲在最前的一个中队的鬼子士兵伤亡惨重,全都死死的趴在地上,就怕这种爆炸还会继续响起似的。
    鬼子中队长一看就急了,立刻拉出指挥刀,对着身边的几个鬼子士兵连连怒吼。中队长知道,他身边根本就没有落下过手榴弹,要不然他也不会身上一点伤都没有。
    鬼子士兵不情愿的慢慢爬行着,就怕爬快了,挨到手榴弹下,成了亡魂。
    日军开战以来,对中**队有了充分的认识,中国兵的武器不行,步枪准头也差,火炮都是些迫击炮,没有重炮,根本就不担心在炮火下阵亡。但是一种叫捷克式机枪和手榴弹的武器,让他们记忆深刻。
    前者可以当机枪使用,在冲锋,和反冲锋的时候,也能提在手里当成冲锋枪用,给鬼子心里上造成了一定的阴影。
    手榴弹的威力,在中**队中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使用用途。
    近了,可以当炸弹用,远了,能赶上掷弹筒,由于完全由人操作,战术灵活多变,简直是防不慎防。
    这和日军配备的香瓜手雷不同,完全是为了对付在射击视角之外,很近的目标而设计的。
    从爬起来的日军数量上来看,鬼子中队长胸口一闷,八嘎,可恶的中国手榴弹。
    一个中队180余人,眼睛一扫,就知道,有一个小队的士兵不是负伤,就是阵亡。
    还没等他喊出进攻口号,又一波手榴弹落下,这次郝梦龄用了一个更损的办法,手榴弹在手里拔出了引线之后,拿了三、四秒钟,延时一共七秒的手榴弹,在出手后,仅仅只有在空中停留2秒钟的时间,就凌空爆炸。
    这给日军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
    要不是看到后续的一个中队正在渐渐的靠近他们,日军中队长甚至准备下达撤退的命令了。
    联队长在出战之前,已经下过死命令,一点要在中**队增援高地之前,将整个高地拿下来。不然死啦,死啦的——
    日军中队长一看,只有三十米得距离,只要一个冲锋就冲过去了,相信整个高地上也摆不出多少人,依靠日军扎实的拼刺刀技术,面对面应对中**队,成功拿下的高地的可能性很大。
    鬼子中队长第一个跳起来,嚎叫着冲向了高地,军曹,小队长也纷纷仿效,顿时喊杀声响成了一片。
    不过郝梦龄的卫队也不是吃素的。
    不等鬼子冲上高地,一排十来支花机关立刻出现在了大队鬼子士兵的面前。这时候已经不用担心鬼子的机枪了,在两军马上就要肉搏战的时候,鬼子的机枪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起来的。
    怎么看,都。是鬼子人多,高地上的中**队,显得有些稀疏。
    嘟嘟嘟——
    十几条火舌,**着愤怒的火焰,一颗颗黄澄澄的子弹壳,从枪械的边上跳跃而出。面对只有步枪,手枪的鬼子步兵攻击部队来说,冲锋枪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如同割庄稼般,倒下了大片鬼子。
    倒下的鬼子,从高地上落下,不少还砸到了后续增援的鬼子身上,连带着将人一起从山坡上带下,留下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
    上刺刀,杀鬼子——
    郝梦龄一个起身,就要从战壕中跳起来,立刻被他的卫兵按到在地,郝梦龄大怒骂道:“管我干什么,开不快去杀鬼子——”
    但是卫兵根本就没有搭理他,忽然一阵粘稠的液体,粘到了他的手背上,抬手一看,原来是血。
    郝梦龄挣脱了抱着他死死的卫兵,将手在卫兵的脸上缓缓的划过,帮他闭上了眼睛。还不满二十岁的脸上,带着担忧的申请,渐渐的僵硬,停留在这一刻……
    郝梦龄拿起武器,跟着追击的部队就冲了下去,扑向了鬼子最多的地方,手中的花机关一梭子下去,顿时倒下了五六个鬼子。
    已经准备好肉搏战的鬼子,已经将三八步枪中的子弹都退膛了,用一把明晃晃的刺刀在第九军将士的眼前晃动着,没想到,第九军的这些将士中,别的不多,就是军官多,大部分都配备了德国的驳壳枪,第十四集团军的精锐部队,武器自然不会差。
    手枪对刺刀,挨个被点的小鬼子顿时怕了,都知道驳壳枪的加子弹麻烦,但一把枪少说也有十发子弹,这要等对方打完子弹,还不要用十个人的命去填?
    小鬼子也不傻,知道这个算术题算下来,最后全部倒下的就是自己。
    第一个鬼子回头逃走的时候,被一个少尉军官用手枪杀死了,但这种势头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愈演愈烈,直到前期冲锋的,活着的八十多个鬼子,全部调头,往山下逃去。
    连滚带爬的将增援他们的,一个中队的鬼子阵型也冲散了,增援鬼子一看,都这样了,跑吧,于是乎,出现了战场上难得一见的鬼子逃命的场景。
    郝梦龄看在眼里,胸口豪气盖天,看到身边有些气喘吁吁的54师师长刘家麒,笑道:“你看你,跑这么点路都喘,还行不行?”
    “怎么不行,看见山脚下的鬼子阵地了吗?这小鬼子一退,山脚下的阵地也要乱,只要我们一个反冲锋,一下子就能冲上去,将这伙鬼子打乱,拿下被鬼子占领的阵地。”刘家麒不服气的说着,眼睛微微眯起,战场上到处是硝烟弥漫,都是火药味,刺眼睛的很,老兵都知道,眯起眼睛,对保护眼睛很有好处。
    “好,那你我看看,到底是谁先冲到鬼子的阵营中。”郝梦龄好奇大涨,准备和刘家麒比比。
    山下指挥的是日军关东军后藤联队,联队长后藤大佐见到自己两个中队的士兵,竟然被中**队一个连的士兵给冲散了,成了逃兵,眼看自己的指挥阵地,都要成为其攻击对象
    恨不得将这两个中队长全部用长刀劈了,显得出国来丢人现眼。
    日军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对军官进行过普及教育,一个是中**队的军官服装,军衔,等知识的培训。当然苏联军队的制服,和军衔,军官这些知识也有过相应的培训。
    但作为主要进攻目标的中国,自然是被主要培训的对象。要求日军士官以上,都要对中**队的士兵,军官,军衔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能力。
    从望眼镜里,加藤大佐看到了山坡上中**队中,军官的比例特别多,尤其是他还发现了又将军的出现。
    他已经不敢肯定,自己的手中最后一个小队是否有把握将这些中**人全都留下来,杀死。
    一脸横肉的后藤联队长一咬牙,一个恶毒的想法顿时在他的脑子里响起。
    不然这样?
    “命令,第9中队,和联队部全部撤离预定区域。向野战炮兵大队发报,要求重炮火力压制,目标,204高地前50藤说完,扶着腰间指挥刀的刀柄,扒开罗圈腿,一阵小烟似的跑了
    接到命令的通信兵都一愣,204高地前500米,这不是我们的阵地吗?
    不过联队长的命令他可不敢质疑,不然小命要不保。一个联队长,要杀一个准尉,只要上了战场胡乱下一个命令,就能把他,随时随地送回老家去。
    很快,后藤联队的士兵开始后撤,而三公里之外的日军重炮大队,开始调试大炮,测量距离,第一发试射炮弹很快就装填完毕。
    随着炮口**出的数米长的火光,大炮在如雷般的响声中,跳起半人多高。
    距离偏差,炮弹在飞行了十几秒后,在了204高地的外侧,并没有人伤亡。但12门大炮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