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给交战双方都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5万大军的损失,这就是山西保卫战开始以来,所有参战部队的总和。不担任正面作战任务的八路军,也损失了万人的部队。
    而日军的损失虽然和晋绥军、中央军相比,小的可怜,但伤亡5万人,其中阵亡3万人,巨大的伤亡,还是让寺内寿一大为恼怒。在一天前,日本内阁和军部联名希望华北方面军给天皇一个解释。
    在此之后,急火攻心的寺内寿一,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中**队中出现了一个恶魔,那就是曾一阳。竟然向毫无抵抗能力的伤兵下手,违反了日内瓦公约,正是敌人的残忍,才让帝**队损失巨大。
    姑且不论,日军是否有没有允许士兵投降这一说?光在战场上,看到那些垂死的日军士兵,还一心求死,不惜拖上一个来救助他们的中国战地医生,这就足够让所有人吃惊了。
    就在这种局势下,40军迎来了两个美国人。
    战地记者马克、和摄影师维克多。这两个人风尘仆仆的从北平,路过平汉线上所有被日军占领的中国城市,才从井陉进入了山西。
    又一路追着40军的脚步,来到太原。
    素来对国际影响有着敬畏态度的民**政两界,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压制的40军,连一片像样的报道都没有(除了西北三省之外,他们管不到那里)。
    一夜之间,就传到了大洋彼岸,让美国人都注意到了。
    甚至,连阎锡山都放下了山西的防御,开始琢磨起来,40军的问题。如果在山西,有一支能够在国际上都引起注意的部队,对山西的防御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屠夫还是英雄?
    这就是两个美国记者,琢磨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标题。这让他们很幸福,美国人喜欢英雄,而且喜欢年轻的,平民英雄。这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而曾一阳的成长历史,正好符合了这个条件。
    两个认真的美国人,在山西收集着大量的证据,所有的事实表明,日军不仅在有在战争中使用毒气的战列,还有屠杀平民的事实。
    当初马克和维克多在北平,被寺内寿一的气度所折服,但在大量的事实面前。用寺内寿一的话来说:他们叛变了,美国人根本就没有认清到底谁才是他们的盟友,谁才是他们的敌人。
    两个富有正义感的美国记者,充分利用了他们手上大量的笔记和照片,连40军缴获的不少日军笔记,都在翻译的帮助下,揭露了一个事实。
    日本人鼓吹的亚洲繁荣计划,不过是一场骗局。
    抢劫和屠杀,才是这场战争背后最大的本质。
    多次被美国人采访,也让曾一阳和40军的干部大为紧张,深怕说错了一句话。
    曾一阳听着罗荣桓的劝解,脸上却是笑容灿烂:“政委,你也知道,屠夫不过是日军对我的称呼,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让敌人害怕了,这是好事。”
    “但事实上,我们确实没有主动去抓俘虏,而且中央也希望能够通过俘虏政策,来瓦解日军的内部团结。在方方面面给予抗战一定的支持。”罗荣桓显然不打算放弃。
    显然,曾一阳把这一段给忽视了。
    曾一阳决定开一场新闻发布会,让所有在太原的各国记者,和组织,来接受采访。这让罗荣桓大为紧张,曾一阳舍弃了大部分军队高级将领使用的‘全国通电”而采用闻所未闻的新闻发布会,这让罗荣桓也一时转不过弯来。
    曾一阳想着所有人神色中,担忧的样子,不由得嘀咕,至于吗?
    不就是一场新闻发布会,这要是在2世纪,这都是娱乐圈过家家的游戏而已。
    提高知名度?对于曾一阳来说,不需要,在军界,曾一阳的大名还是很管用的。日军视其为在华北最大的敌人,在中国,他又是横空出世才几年的名将。
    这让他在和各种阶层接触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某些小特权。比方说,张学良觉得,让40军优先补给,是给东北军找到了一个好盟友。而阎锡山的付出,很快就在山西战场上,收到了他期望的报酬。
    40军的强势,让日军占领山西的愿望落空,而且让阎锡山有机会将本来岌岌可危的战线重新加固。
    南京,曾一阳要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通过军统二处的戴笠,送到了总统侍从室。
    “新闻发布会?以二战区的名义,还是40军的名义。”蒋介石揉着太阳穴,想不明白,一向对外国人畏如蛇蝎的阎锡山,在一夜之间转性了,竟然允许外国记者能够采访他的军队?
    国际舆论要是真的有用的话,日本人早就从东北退出去了。
    当初,国联一再警告日本当局,从占领的东北各地退兵,不然会遭受英法两国的制裁。
    制裁没有等来,反而是在不久之后,日军在上海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让英法大吃一惊,认清到了日本人的强势之后,英法两个老牌军事强国,态度大变,开始对谈判热衷起来,谈判的目的就是,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只要不损害英法在亚洲的利益就行。
    远东向来不是英国的根本,反而是富饶的南亚各地,出产黄金,矿石,橡胶等物资,才是他们的福地。而法国在东亚的利益,更是小的可怜。能够保留在中国的租借,和南亚的安南等地,就已经满足了。
    再说了,连美国、苏联都没有说话,他们也没有必要掺和。
    就像日军突然发动全本面侵华战争一样,美国人乐的卖多余的钢铁,从日本人那里换来黄金;英国和荷兰人卖石油给日本人,同样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即便和中日两国都有接壤的苏联,也大有坐看中日大战。
    至于,苏联卖武器给中国,一方面可以获得黄金等硬通货,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太弱了,要是日本一下子就灭亡了中国,那么苏联人就要倒霉了。
    这是各国政府的态度。
    但不是那些记者的观点,欧美在亚洲设立的机构本来就不多,而被派来中国的,无疑是这些人中最倒霉的一部分。
    因为中国是战区,中日两国开战3个月,无论哪一方都不愿意在损失巨大的时候退让,事实上,中国是没有退路,而日本是觉得他们收获的不够多。
    榆次,这个本来就不大的晋中古城,要想寻找一处既威严,而又宽敞的地方,真不容易。
    县衙倒是保存完好,但是召开记者会?真的适合吗?
    还有一处大一点的地方,就是晋中商业协会,低矮的平房,和狭小的院落,气势上比县衙差了很多。
    没办法,刘先河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在县衙召开这场,对40军来说,是建军历史上首次记者会,隆重或许办不了,但庄严肃穆也不错。
    上午八点之后,陆续就有记者从各处拿着邀请函,进入了县衙。
    记者会的时间定在九点,这让40军警卫团的战士们大为紧张,每个记者身后总会跟着一到两个战士,深怕这些记者是来搞刺杀的特务。
    记者们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物,不少都是远渡重洋,见到的人和事,早就将这些人各个练就了一身的阅人本事。
    见被监视,大都是莞尔一笑,安静的来到会场,找了把椅子先坐下来。
    上午十点,邀请的三十多位中外记者,全都赶到了会场。
    曾一阳、陈光、罗荣桓等40军的主要将领,在军乐声中,步入了会场。
    除了陈光有些紧张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副坦然的样子。
    “曾军长,您这么年轻,就担任了第一战区的参谋长,是否说明,任命上,是一种政治的产物……”法国记者提问道。
    “感谢这位英国朋友的提醒,事实上,我一直为自己担任的职务,和我的能力上的差距而惶恐,并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减小这其中的差距。幸运的是,我的战友和同僚都很宽容。”曾一阳很坦然的回答。
    “我补充一句,作为曾一阳同志的战友,我们从来都没有对其有过丝毫的质疑,曾一阳的同志的能力是出众的,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在生活中更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刘先河的话很多,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
    从中国的抗战形势,说道了山西的抗战决心,和日军的残暴兽行。言语生动,思路明晰,一个人就说了十几分钟,到最后,曾一阳不得不用脚在桌子底下,踢了刘先河一下。
    刘先河意犹未尽的看了一眼曾一阳,对曾一阳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他很不满,他还没有说够呢?
    这是宣传抗日多好的机会啊而且又能让40军的名声大作,何乐而不为呢?即便将40军的军史说上一遍也是值得的。
    为了让记者会更正式,40军高级干部都换上了**的将军军装,刘先河的身份也呼之欲出,40军政治部主任。
    主持会议的晋绥军将领——鲁英麟,也是一头冷汗,这刘先河太能侃了,不愧是做政工的。
    “您好,曾将军,我是英国《曼切斯特卫报》的记者。我想问的是,日军的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但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在最近的报纸上说,40军将重伤的日军战俘杀死,违反了日内瓦公约,是否存在。”
    曾一阳心里大乐,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沉重:“回答这个问题,请允许我先说明一个事实。”
    “日军的战斗意志都是很强的,至少,40遇到的对手都是如此。即便在战场上,只留下了一个幸存者,这个士兵还是会选择反抗……”
    这回,轮到刘先河着急了,不停的在桌子底下暗示曾一阳,可惜曾一阳根本就不为所动。
    一番赞扬日军作战勇猛的描述后,一转,给自己问了一个问题:“我很疑惑,在失去了增援,甚至反抗的能力之后,为什么日军士兵还能如此疯狂?事实上,我们也抓住过俘虏,但这些日军俘虏拒绝治疗,拒绝进食,在被俘虏后不久,都相继死亡,这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后来,我终于才一本日军阵亡人员的日记上找到了答案。各位,这本日记我可以送给大家三天,上面记录的都是一个投降者的悲惨下场。在日军的军规中,没有投降着一说,而且一旦投降,他的家人将受到惨无人道的报复,加上日军对军人战死,几乎被神化,所以,我得到了一个答案。一个人死,总比一家人死要好的多,这就是日军在战场上疯狂的原因。”
    曾一阳将手中的笔记,递给了地下的记者,立刻就引起了轰动。
    “事实上,寺内大将不过是急火攻心,对士兵的忠诚有了一定的质疑,才说出了这样不合常理的话。”曾一阳惋惜的说道。
    之后的提问,一直围绕着中日两国的战争,中国能否有战败的可能?等问题上。
    “中国一定会在战场上让狂妄的日军屈服,不过这需要时间,或许三年,或许五年,也有可能更长一些八年。重要的是,文明一定会让野蛮尝到血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侵略者都无法逃脱的厄运……”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整个记者会被人记住的只有一点,寺内寿一对自己的士兵都开始怀疑起来。而且是日本国内的报道,让这一事实浮出水面。
    在日军高层看来,士兵在战场上战死是本分,而投降则是耻辱。
    一个叫嚣着曾一阳屠杀日军伤兵的大将,其实是在述说另外一个事实,日军士兵失去了在战场上投降的机会,难道帝国的士兵会在战场上哀求投降而不被允许吗?
    40军在接受采访后,让记者还参观了一部分军营。
    不少士兵帮着老百姓修缮房屋的场景,让很多记者都震惊了。
    40军的直属医院,不但伤兵都获得了很好的治疗,而且连周围的老百姓,都能进入医院接受简单的治疗,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大公报上,一篇《人民的军队》,一时间将40军的事迹被放大了到了全国。
    不过曾一阳和40军的将士们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
    第五十一章风陵渡
    “大老爷,您老还是做滑竿先走,我们在这里等着……”卫兵伸长着脖子,对骑在马上的李家珏恭敬道。
    李家珏骑在马上,消瘦的脸膛死死的盯在渡口,心里也是窝囊之极,但部队仅有几天的口粮,武器弹药更不用说,打一场遭遇战,一万八千47军将士,手里的武器将变成烧火棍,摊到每个士兵的头上,只有区区十几发子弹。
    李家珏固执道:“不,再等等,去看看,还有什么吃的没有,拿一些过来,发给弟兄们。”
    这些人都是他从老家带出来的,真正的子弟兵。
    二十二集团军辖41、45、47三个军,李家珏的47军被编城先遣部队,先期从四川出发。
    临出发,他的这个军两个师一万八千人,是欠了半年多的军饷,士兵都是饥一顿饱一顿,靠着两条腿在山路上走了三千里路,才到了前线。
    按照惯例,部队上前线之前,会将欠的军饷下发一部分,补充弹药,各种军需物资。
    四川军阀穷,穷就穷在一直打内战,所有的力量都在互相争斗中消耗干净。
    很多地方的税收都征到了民国八十多年,这是因为四川主要的税收来源是盐税,占整个四川税收的一半以上,但川军为了争夺成都平原,而引起的一系列战事,不断的从盐税上争夺。
    使的盐税越来越重,很多井盐商人都纷纷关闭盐井,从事其他的贸易。让川军的税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只能从农民身上盘剥,这种恶性循环下,很多军阀让农民种植罂粟,用来制造烟土,从而筹集军饷。粮食都吃不饱,又都种了烟土,平民的生活就越来越没有保障。
    乃至衣不附体,食不果腹,已经到了矛盾的最大化。
    抗战一来,刘湘接任四川省主席,但是川军没有一支部队能够付足了军饷,才开拔的。
    更不要说武器弹药,大都是成都兵工厂生产的,质量连汉阳造都不如,机枪更是少的可怜,迫击炮是其最强大的火力,但四川造的一门60迫击炮被铸成了铁疙瘩,炮管加配件,上百公斤的重量,三四个人才能摆动的起来。
    而日军的60迫击炮,加上座钣只有十五公斤左右,两个人可以轻松的使用。
    不但如此,已经是十一月初,北方的气温已经开始降低到零度左右,而从四川赶来的川军都穿着单衣,两双草鞋,从四川途径甘肃一路走来。
    其实李家珏的这个军9月底就到了河南,但阎锡山并没有让其通过黄河渡口,让一个军一万八千人,就在河南先住下,拨付了少量的军需之后,就不管不问。
    在军界,没有人愿意接受川军,更不用说协同作战,这是一种不成文的默契。
    一方面,川军的兵源大部分都是土匪和袍哥,军队里,用江湖规矩那一套来管理。这倒是和张钫的部队有点相像,一个是陕西刀客,一个是四川袍哥,都是绿林豪强。
    山西战事正在往好的一面发展,二战区竟然发布了公告,让二十二集团军没有入晋的部队,在河南休整。
    这个休整是无限期的,除非日军大兵压境,山西兵力吃紧,不然绝对不会允许川军进入山西一步。
    渡桥早在一天前就搭好,李家珏看着数里长的渡桥,心中也是疑惑,40军不但将沿岸的大小船只征用,而且来搭建了渡桥,一个军需要这么多的渡河通道吗?
    下午,黄河对岸出现了一队步兵,看队伍长度,至少也在3000人以上,这正是李漫山的231团,在山西兜了个天大的圈子,跑了上千里地,最后就赶上了在七里河打了一个中队小鬼子,就算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