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已经从望眼镜中看到,这三艘小炮舰在正在减往江岸上靠拢,肯定是准备登陆而登陆的地点就是炮兵伏击的河口,那里相对水面比较宽,加上步兵下船后,这些炮舰只要不用担心在江面上转弯的时候,侧身翻在江里,要真那样的话,真成了千古笑谈了
    李林很满意部队的果断,在这场两个民族之间不死不休的战斗之间,日本人从开始就没有估计,而中**队也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的不忍
    徐明河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那几艘炮舰,江面上微bōdng漾,几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要不是天空有些暗了下来,还能看的远炮舰似乎并不急着赶来增援,当然,增援的结果也只是看到第一的日军尸体
    警卫团不敢耽搁,在火力和防护力上,炮舰对上步兵有着先天的优势
    “就地补充弹yo……”
    “1连集结……”
    “2连集结……”
    ……
    “出发……”
    口令一个接着一个在战场上回dng,战士们也是就近找一具日军的尸体,从腰间将日军的皮带解下,将三个弹yo盒带在身上,就想集结地而去,一个连、一个连的部队跑步前进,增援包围日军增援的地点而去
    只有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将镇外增援日军全部击溃,5纵才有足够的时间,在一晚上准备好渡桥,不然留下大量的部队不仅要关注拉哈镇的日军,还要对包围在平原上的日军进攻,最后能够chōu调的兵力有限,架设渡桥的任务就会困难很多
    李林见战场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回头走到电台边上,随口问了一句:“前指有没有回复?”
    就在刚才,5纵给陈光发电,一方面将已经在准备渡桥的事上报给前线指挥部,另一方面,也希望江对面的4纵能够chōu调人力,架设浮桥
    刚工的话,应该能够在天亮之前,将两座浮桥架起来,只要将一些物资送到江岸对面,整个西线,乃至甘南的战局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想要从西线一下子将兵力全部chōu调,那是不显示的,不要说和9纵已经jiāo战的第8师团,就是在齐齐哈尔的喜多诚一都不会答应泰来的铁道线时断时续,已经让喜多诚一非常头痛了
    好在他不用为物资的事担心,即便铁路断了,还有水运可以依赖
    可毕竟在江面上chōu调松huā江上有所的舰船,也无法运送大量的兵力抵达东岸,铁路和桥梁的作用还是无法替代的而第8师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陈光的3个纵队都飞到了嫩江东岸之后,去做铁道兵
    这样一来,14师团不久要受到两面的夹击
    本来前线就没有太好的办法消除1纵的威胁,在加上3个纵队,高品彪即便再有能力,也无法抵挡铺天盖地的**军队的反扑到时候,齐齐哈尔还守不守?
    一旦14师团撤离嫩江东岸,别说喜多诚一的大将梦,就是眼下这个中将的位置都将要不保习惯了被众人围在中间,成为风云人物的喜多诚一绝对不会愿意有一天,他只能在老家的河岸边,过着身后有监视他行动的警察的日子真要等到那一天,还不如杀了他比较实在
    自从接到71联队的告急电文之后,喜多诚一也多次要求本多政材中将加快推进度,从根子上解开23师团的危局虽然看不起23师团的战斗力,但本着蚊子再小也是ru的理念,喜多诚一还是不愿意看到井上政吉灰溜溜的逃回满mng边境
    对于关东军来说,要是连嫩江防线都松动了,满mng边境要不要守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就在李林指挥部队,将对被围住的日军千余人开始发动进攻的时候,在总部,曾一阳也接到了相应的电文
    他也在为前线的渡桥而担心
    能用的船只差不多都被征调,但这些船只还远远不够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船只的问题呢?
    “警卫旅已经和5纵接应上了,第一批物资也已经送了过去,相信在拉哈镇的日军最后只能做困兽犹斗唯一担心的是,4纵和9纵在没有大量船只做渡桥的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渡江”谢维俊也在为此事头疼
    “可不可以用芦苇呢?”
    曾一阳忽然想起来,后世很多地方的土著居民用芦苇坐船,甚至有些好事者还推断埃及人的芦苇船渡过了大西洋
    至于埃及人有没有靠着芦苇做的船渡过大西洋,但打捆的芦苇的浮力绝对的要比木头好得多眼下的世界,天气也渐渐的转凉了,芦苇也在一点点的变黄,水分也比青s时候少了很多
    “马上给陈光发一份电报,让西路兵团斟酌着试试”
    曾一阳也不敢把话说满了,毕竟可行不可行,还要看实际的使用情况
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
    第三五零章一苇渡江(上)
    “用芦苇渡江?”
    陈光歪头看着电报,第一个年头是在陕北的时候,看过一本话本小说,书名叫书名他已经忘记了,但其中有一个情节在他的脑海中还是非常清晰,‘达摩一苇渡江’。书mí群2一个人,站在一根芦苇上,宛如神仙一般,越过大江。只有神话中才会发生的场景。
    曾一阳总不会胡luàn给自己出主意吧?
    说白了,西路兵团3个纵队,将来是给曾一阳指挥的,而此时在嫩江边上,因为缺少渡江工具,搭建浮桥也不太顺利。主要是因为日军的三艘炮舰,将5纵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木船和修建的木筏都给炸成了碎片,而新砍伐的木筏因为太湿,无法充当理想的渡江工具。
    一时间,才让陈光犯难了起来。
    “将芦苇扎起来,或许可以试试。”王秉璋低头沉思了一阵,从电文上似乎看到了一丝的希望。不够他也不敢肯定,这个法子最后能不能成功,但是想来是取材最方便的。
    此时的嫩江边上,青sè的漫天大帐,渐渐的变成了青黄一片。芦苇的头部开始变黄,而芦huā也渐渐的张了开来,只要再过一两个月,风一吹,漫天的芦huā随风而起的场景,简直就是北国最绚丽的秋景。
    “扎起来?”陈光是个实干派,立刻下令警卫连让他们先去河滩边上砍一些芦苇,扎起来放在水里,看看能不能站人。
    因为怕芦苇太脆,一两个人走过去,或许还没事,但这条浮桥需要几万人过江,就需要一个周详的计划了,不过芦苇的浮力确实不用太担心。
    差不多让陈光等了一个小时,其实陈光也没等,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在抵挡第8师团进攻的时候,能够安然的将部队撤回到东岸去。他倒是不担心第8师团会和西路兵团一样,建什么浮桥。
    鬼子可不缺少船只,即便从松huā江上调集,也不会太麻烦。要知道,齐齐哈尔还是一个内陆港口,从这个城市出发能够畅通无阻的抵达哈尔滨,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直接通过黑龙江出海。要不是限制于航道的关系,大船无法通过,齐齐哈尔的重要xìng将会被进一步的提升。
    “首长,很好用。战士们试着扎了几个一人抱的芦苇,放在水里站立人都没问题。只要用绳子固定好,扎好之后,上面铺上木板,简直比公路都好走。”
    后勤部长心急上火的找渡船,可在5纵第一次渡江之后,能用的船只都已经被征集了起来。即便这些船只全部没有损失也不足以建设渡桥。
    这也是5纵没有选择用渡桥,而是一次次的用船将部队运送过江。
    为了多运送部队,连重武器也无法运过河去。
    “不会断?”
    “绝对不会,虽说芦苇比竹子要脆一点,但一大捆芦苇,想要nòng断可不容易。加上是放在水面上,就更不容易断了。”后勤部长兴奋的说着他试验的结果,比起砍树来说,砍芦苇的活根本就不能算是体力活。e^看一个人,半个小时就能nòng好一个小筏子。
    要不是单兵渡江,让部队组织起来太困难,后勤部甚至都想提议,让战士自己解决渡江的工具,然后自己过去。
    “李林来电,能够在今晚12点之前,解决东岸的日军或者控制住日军的反抗。我要求,部队在天亮之前,要准备好至少一座浮桥的材料,并投入江中架设完毕。”王秉璋报告道。
    陈光没想到解决浮桥的困难这么容易被解决,底气一下子足了起来“5纵那里架设浮桥的情况如何?能否在天亮之前,也架设成一条浮桥?”
    “可能xìng不大。”王秉璋犹豫了一下,紧接着用疑问的口气道“江对面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浮桥需要的芦苇倒是不缺,可是没有足够的木板,浮桥就架设不起来,还有绳索的准备也不足。用芦苇架桥,已经是将不可能变作了可能。可用芦苇这种材料需要大量的绳索,我担心李林那边无法在短时间内准备这么多的绳索。”
    “嗯,这倒是个问题。”陈光点头赞同道,这也不是稀罕的事“最大的困难还不是渡桥的问题,是日军在江上的几艘炮舰,这几个后患不除,即便渡桥架设起来,也能难逃过日军的眼睛。”
    “可惜我们的火炮是山炮,直shè的情况下,命中率非常低。”王秉璋顺势接话道。
    “即便是野炮,也不太有机会击中这几艘炮舰。这些舰艇在通过我们jiāo战的区域时表现的非常谨慎,不仅提速,试图规避我们的火力网。也不跟我们纠缠,用炮舰的火炮增援安防上的日军,除非这几艘军舰停在江面上,才有机会击沉一两艘,迫使炮舰撤离江面。”江面上最大的威胁不是天上的日军飞机,也不是第8师团和23师团的拦截追堵,而是那三艘不过百余吨的炮舰。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炮群压一bō,只要每艘炮舰上中了几炮,就那种小吨位的巡逻舰,及时不沉,也不敢在这一代游弋,封锁江面。
    “不如让李林想想办法,从总部借一些大炮打他一下子?”
    王秉璋期许说道,手中攥着半截烟头,似乎下了不小的决心。面对14师团,曾一阳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尤其是14师团拥有比一般野战师团多出一个联队的炮兵,攻击力是非常犀利的。
    本来就处于下风,1纵大概也只能以攻代守,用伤亡才给陈光的西路兵团赢取了时间,这时候要是再chōu调炮兵,王利发肯定要跳起来。
    总不能让1纵打残了,再让渡过江的9纵赶上1纵的后路吧
    这已经相当于变相的阵地战、消耗战,抛去战略和战术上的不说,光是这种消耗,对关东军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战斗。用大兵压境不是不可以,一来消耗太多;二来,曾一阳很可能不会理睬决斗一样的作战,不符合**抗战的力量情况。
    唯一有可能的是,曾一阳会选择放弃一部分靠近关东军控制区的根据地,反而集中兵力攻击关东军的后方。
    当然,曾一阳指挥下的几个野战纵队最后也不见得能将将打下来的区域彻底的变成解放区,可即使这样,对关东军的控制和经济的破坏也将是巨大的。给地建立起来的商社就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一旦这些商社损失,不仅关东军当年的收入将大大缩水,还会增加当地反日武装的兴起。
    关东军为了加强控制,就不得不增加给的驻兵数量。进一步分散兵力将是必然。
    所以,及时梅津美治郎知道围剿根据地是压制曾一阳的好办法,却也不敢孤注一掷执行,就是担心后方的不保。而满洲成了整个侵华日军最大的后勤补给站,日军控制的最重要的兵工厂就设立在满洲。
    一旦这些重工业设施受到破坏,别说关东军,就是整个侵华日军都将面临弹yào不足,只能龟缩在城市中的尴尬局面。
    在jiāo战之前,梅津美治郎派遣饭岛穰中将飞抵齐齐哈尔向喜多诚一面授机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陈光的三个纵队在西线被拦截,无法度过嫩江这个契机,让14师团利用齐齐哈尔周边便捷的jiāo通线,和曾一阳的主力打一场消耗战。
    关东军总司令部不会再向北满派遣师团一级的作战部队,但是在北满的任何一个师团的兵力损失,都将在第一时间获得补充。为此,梅津美治郎不惜chōu到几个新编师团的兵力,扩充北线作战部队。
    从这一点来看,北满的作战部队,尤其是3个充当绝对主力的甲等师团,其作战持续能力获得长足的增强。
    相信,很快曾一阳就会发现这个情况。
    但现在,他还没有闲心去管14师团的事,只要能够挡住14师团东进的威胁,尽快和陈光的西路兵团汇合,这才是打开东北抗日局面新形势的最好办法,为此,曾一阳还急忙让后勤部收集了一批麻绳支援前方。
    他估计了一下,芦苇渡桥剩下了船只作为浮力的承载工具,但也不是就能够无限量使用。需要解释的绳索捆扎芦苇,对前指来说,绳索不缺,毕竟早就开始准备,数量上绝对够架设两条以上的浮桥。
    5纵毕竟刚刚过江,是作为作战部队来使用的。
    其任务也不是收集船只,从对岸帮着架桥。关键是要消灭日军在对岸的作战部队,保证主力部队过江的时候,不会受到日军的抵挡。
    从半天内,5纵和前指来往的电报上来说,李林差不多已经控制住了河滩,甚至将日军71联队也压制在比较小的空间内。
    而陈光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第8师团从中午开始,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9纵的整个防御阵线,都在其攻击范围之内。一旦第8师团突破了雅鲁河之后,因为八岔河距离前线阻击阵地太近,一旦雅鲁河被日军突破,无法第一时间在八岔河重建防御阵地,留给陈光的选择就只有阿伦河一条防线可以守。
    可阿伦河在甘南境内,距离嫩江也不过二十公里的样子,届时第8师团肯定会疯了一般,扑向9纵的阵地。
    要是再失守?
    陈光就要跳江了。
    轰隆——
    轰轰轰——
    “日军进攻了?”陈光诧异的回头对王秉璋询问道。
    “不会吧9纵的防线虽然危机,但从4纵队chōu调了3个团之后,已经将防线稳住了,第8师团不可能打到这里。”司令部自从转移到了嫩江边上,很少再回听到炮声,主要还是陈光手中能够动用的炮弹只有两位数,打一发、少一发。
    都准备留着关键的时候用。
    没有前指的签字,谁也不敢动一发炮弹。
    都难到了这个分上了,王秉璋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会是自己人在进攻,反而会想到应该是鬼子的进攻,可听声音,也不是附近,好像在江对岸“是对岸发生了炮击,我马上派几个人去看看,到底是这么回事?”
    王秉璋倒是有些担心,万一是对岸的日军增兵之后,对5纵发动的攻击,那就糟糕了。
    陈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眉头也紧皱在一起,似乎在想些什么,一时间指挥部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三河湾,炮兵营阵地。
    虽然行军很匆忙,也没有太多的伪装,只不过稍微nòng了一些网帮上青草,在视线比较暗的时候,这个炮兵阵地还真不容易发现。
    呜呜——
    汽笛声从河岸边上传来,又飘到远方。
    战士们不由的jīng神一振,终于等来了日军的炮舰,他们埋伏的河湾,北面的堤岸比较高,能够很好的挡住从炮舰而来的视线。不过炮兵营的战士也看不到日军的炮舰。
    不过很快,三艘炮舰渐渐地lù出身形。
    在暗黑sè的江面上缓缓的减速,江营长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兴奋起来,看日军炮舰的情况,都被李司令给猜到了。三艘穿上到处都是日军士兵,拥挤在甲板上,吵闹的声音传出很远。
    想必呆在船上的日军也不舒服,像是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鸭子,翅膀是扑腾不起来了,这时候嘴巴却是不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