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军人,满脑子是典上的条条框框,李林在山东作战,打的就是游击战。
    把战场上能够用到的损招都是编了小册子,发到每个连长手里的。
    作为战术教材一样的用,不过有时候也有失效的时候。比方说迎风撒石灰,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井上政吉中将指挥两个完整的步兵大队,抵挡了半天,已经是心力憔悴。肚子都软了下来,口是一起一伏的,大口喘着粗气。他是rì军中将师团长,哪里会累着,完全被李林的无赖打发给气的。
    指挥作战,本来就需要高度的神集中,rì军23师团因为吃过了5纵的苦头,神集中过头了。师团所属部队,每个人都紧张兮兮的,绷紧的神经,差点没断弦咯
    短时间倒是无所谓,时间一长,rì军的体力顿时出现了问题。
    高度紧张的神经,让rì军体能急剧下降,李林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将炮营立刻就用上了战场,一通炮轰之后,rì军两个大队构建的防线竟然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老3团扑出阵地,战士们个个如下山猛虎般的冲向rì军阵地。
    一通连削带打之下,23师团防线的缺口越来越大。即便是预备队上来,也无济于事,毕竟5纵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看到这一幕,井上政吉中将的抵挡的决心也渐渐的弱了下来。
    这仗没法打了
    这是全体23师团的官兵的心声。
    李林倒是对此毫无意义,5纵过江战斗中,牺牲了4个团以上干部,部队直接伤亡超过2000人,间接减员也不少。这都是23师团的右翼防线造成的伤亡,在李林和5纵指战员的眼中,23师团是整个5纵的大仇人。
    这时候不报仇,还等什么时候报仇?
    可井上政吉中将再也不敢给李林报仇的机会了,在防线出现松动之后,立刻命令炮兵火力增援,右翼被分割的兵力向纵深靠拢,在后方和主力会合。这当然也没大错。
    只要撤退顺利,23师团的伤亡也不会太大。
    两三百人的伤亡,对于一支超过5000人的军队来说,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可是准备撤退的rì军,除了留下打阻击的一个中队180人全部战死之外,另外的1000来号步兵,也只有逃出去了100多人。也不知道骑3连的连长是哪里来的一车玻璃瓶,总之这玩意是从鬼子手里顺来的。赶在rì军步兵通过公路之前,在公路的两边埋伏了下来,而这一车的玻璃瓶不久之后,就变成了玻璃渣子,撒在公路上。
    rì军撤退的步兵通过公路的时候,机枪一响。
    鬼子很配合的往公路上一趴下,这一趴下不要紧,紧接着几个没多少战场经验的鬼子就从地上弹起来,点太背,关键部位被半拉玻璃给扎进去了,伤的倒是不重,可给在气势上的打击是致命的。
    骑3连这出好戏一演,加上道路边上的两个重机枪阵地这么一栏。
    近千鬼子,愣是被拖住了一个多小时,无法动弹。
    被及时赶来的5团和jǐng卫团一举歼灭。仗打到这个份上,井上政吉中将再也不想什么用血来阻挡陈光的步伐。他的小命就像是一个被废弃的玻璃瓶一样,嘎嘣脆,经不起折腾。
    好不容易收拢起残兵,井上政吉中将让部下请点了一下兵力。8个小时前还有5000多人,就这么点功夫,小2000人没了。
    没是没了,毕竟还有3000兵力可用。
    可在公路边上,井上政吉中将身边停着一辆重装卡车,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士兵,悲从心来。
    脑中突然一阵眩晕,身边的jǐng卫立刻就扶住了井上政吉中将,后者恼怒的推开jǐng卫的搀扶,低声呵斥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是一个大傻瓜?”
    打败仗倒是不要紧,关键是井上政吉中将心里实在是太憋屈了,遇到jǐng卫员也是死脑筋,周边糟糟的,大概是没听清井上政吉的说话,低头哈腰鞠躬道:“嗨……”
    “八嘎……”
    井上政吉戴着白手套的手紧紧的握着刀把,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要拔出手中的指挥刀。
    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这么做。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没有一个士兵是坏士兵,任何一场战斗的失败,都不应该归于士兵的无能。而是指挥官的不作为,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井上政吉至少还有勇气担当作战失利的责任。
    放下jǐng卫,找来了师团部的参谋小野少佐询问道:“还有多久能到达二克浅?”
    少佐许是刚刚看过地图,不过此刻是晚上,周围都黑漆漆的,没有参照物可以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心中的计算,不够rì军中参谋人员能够晋升少佐的,大部分都是出生帝国陆军大学的高材生。
    小野少佐恭敬道:“还有二十公里,天亮之前就能抵达二克浅。”
    作为公路上的一个小镇,23师团抵达二克浅之后,井上政吉就不能履行对饭岛穰的允诺,准备将部队拉到嫩江上游,试图过江。再打下去,23师团不是在兵力上被压死的,而是憋屈死的。
    井上政吉想想都后背发冷。
    翌rì,天亮,在狂野中,几座牌楼孤零零的出现在视线中。
    23师团的士兵看到这些,紧绷的心顿时松懈了下来。宁静的江边小镇,更多是个经历了一场苦战的士兵一个休息的地点。热饭团,新鲜的蔬菜,最好能到一头牛,或者一些小母,一想到这里,溃败的rì军士兵嘴中的唾就湿润了起来。
    一个小队的rì军斥候,快步的冲向镇子的寨。
    这不过是一种习惯,在行军队伍前布置斥候,可以避免被突然袭击。
    正当这三十多个rì军斥候,就要靠近寨墙的时候,突然边上的壕沟两个机枪阵地同时出两道火舌,形成一个火力界面,将这三十多个鬼子包裹在了其中,寨墙上倏然就冒出了几个火力点,居高临下,捷克式的点,追着人影而去。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这些rì军中的老兵组成的斥候,就倒在血泊中。
    “敌袭……”
    rì军的阵线非常不理想,卡车挤在公路上,士兵围在卡车周围。想要反击部队也一时难以展开。
    在望眼镜中,曾鉴一眼就看上了rì军卡车后面拉着的野炮。
    “发信号弹,命令3团穿入rì军中部,把卡车和步兵隔离开。”
    三颗红信号弹升空,迎着启明星越升越高。
    井上政吉中将要是还不知道中了埋伏,那就是傻子了:“命令第2大队阻击,师团部队跟随72联队往南撤离。”
    井上政吉下达了命令之后,rì军顿时开始着手准备防线。
    可在寨上,猫着腰偷偷观察rì军动向的曾鉴有些傻眼了,鬼子怂包了?
    即便缴获了23师团大量重武器,心底里也没有喜悦的感觉。
    一个多小时之后,嫩江边上的白洲,茫茫数里看不到头的芦苇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带着黑烟,张牙舞爪的向高空伸展……
第三五八章 一把火烧掉的决心
    李司令一怒之下,火烧白浪洲!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主力部队中间,传的是有板有眼的,反正后来李林听着就觉得别扭,还有觉得有点冤。
    李林放火也没放错。鬼子一头冲进芦苇之后,5纵再想消灭23师团的残余兵力的困难就增加了许多。要是让部队冲进芦苇中,四周茫茫一片,如何消灭鬼子。
    打过游击的战士都知道,进了芦苇,青纱帐等于就是安全了。
    外面围多少兵都白搭,重机枪泼水一般的子弹撒出去,都不见得能打中一个人?李林在芦苇边为难了一阵,派部队进入?损失大了自己这一关就交代不过去。还有可能是在芦苇中,被鬼子打几次小伏击,最后不仅撞出个头破血流,还拿小鬼子没办法。
    终年打雁,今儿被大雁给啄了眼睛。
    这口气在胸口憋着,让李林非常难受,运动战,电台架在哪儿,部队的指挥部就算到了哪儿。不一会儿的功夫,出去寻找当地向导的战士带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这两位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以前是在嫩江上打渔为生,后来鬼子收缴了渔船,就靠着在河滩上种些庄稼过rì子。对江边的情况非常熟悉。”
    jǐng卫连长很谨慎的没有暴李林和其指挥部,不过对老百姓来说,腰间别着手枪的都是老总,了不得的大人物。如果不是军队中的,那就是土匪山大王之流的,总是老实巴交的平头老百姓都是吃罪不起的。
    “老总啊!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给小鬼子当汉哪!”
    ……
    李林一看,人都给他跪下了,回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jǐng卫连长,这小子跟了自己都好几年了,怎么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介绍身份的时候,要介绍自己是抗rì的部队,是穷人的部队,别整天咋呼的打打杀杀。
    不过,也有让李林诧异的地方。
    两个老百姓,一个是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一半真、一半假的,有着农民的小聪明。李林也没在意,反而站着的这个人,引起了李林的注意,眉宇中显出一种刚毅的神来,不会是当过兵吧?
    看到这一幕,李林准备伸出去搀扶的手也收了回来。
    23师团在此地驻扎了足足有一个月,西路兵团在抵达甘南之后,两军一直交战不断。
    作为一支关东军野战师团,23师团在满洲境内作战,配备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侦缉队的特务,或者干脆将当地驻扎的伪军集中起来,充当向导。会不会是伪军脱下了军装,冒充老百姓?
    还是侦缉队的特务,留下来的探子?
    见李林的颜不对,站着的汉子却开口说话了:“这位长官,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打鬼子没出上力气,是有些亏欠的地方。但我绝对不给鬼子卖命,也没有做过对不起乡里乡亲的事情来。”
    壮汉站的笔直,落在李林的眼中,隐约能看到一些军队的影子。
    “东北军出生?”李林像是不在意的随口一说,却让地上的那人差点吓的趴下。浑身如同筛糠一般发抖,咬着牙关连嘴唇都白的吓人。
    “不是!我是jǐng察出生……”
    “老二啊!你可千万别犯浑……”
    “大哥,你都看见了,这小鬼子都脓包成什么样了?要是还在家缩着,还是个爷们吗?抗联的时候,我没有走成,已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这次要是,我还在家里躲着,什么时候才能赶走小鬼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听到这些,李林也不管是否是两个人唱戏一般的双簧,还是另有别情,他不需要知道原因,原因不重要,过去也不重要。重要是现在,如何对付眼前这逃入芦苇的两千多鬼子,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jǐng察?”李林的语气多少有点看不起的意思,至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jǐng察怎么了?当年我们齐齐哈尔jǐng察局所属各个分所,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给中国人长脸不?”虽然年纪不小了,可两兄弟中的弟弟,却是个火爆脾气,一点就着的格。个子也大,说话的声音嗡嗡的,站在李林面前,一点都不输于李林的气势:“你不错,是个爷们。我请你们来的意思我想你也知道,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将在在芦苇中的鬼子出来?”
    “这个?还真不好办。不过放火的话……”
    “不行,这么大一片塘子,都烧起来,想要扑灭就不容易了。”吴开山立刻阻止道,周围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居民,再说了,要是放火,鬼子也不见得就一定会被烧个半死。主要是周围靠近水源,芦苇中也有不少凹地,凹地中有水。
    “长官,如果我的主意管用的话,能不能给我们几杆枪。就是万一鬼子来了,也有一个抵挡的能力。我也知道,你们打仗都是来去如%绿%不定那天小鬼子还会打回来……”
    李林脸上越来越黑,但他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小鬼子一时之间死不了:“不是上山当土匪?”
    “土匪?绝对不会,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被小鬼子集中到了这里,房子小的跟狗窝似的,有点好东西也怕招来鬼子,整天过的提醒吊胆,要是手中有武器,乡亲们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柳奎勇,这是我大哥,柳奎智。”
    “哦,你们兄弟两个可是智勇双全啊!”李林满意的看着柳奎勇黝黑的脸膛上微微泛出一点红意,黑塔一般的家伙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李林得意的想着,他也从柳奎勇话中听出了一些味道,面对鬼子钻进芦苇中,李林毫无办法,但眼前这个大汉应该有办法,不就是几杆枪吗?
    给他就是,几杆破枪也成了不了什么大事。
    再说,李林带兵这么多年,认人的本事还是有些的,他也看出来了,刘奎勇虽然长相粗了一点,可心里挺有主意的一人。一般这种人认死理,不是说投靠rì本人,就投靠的。
    李林不紧不慢的掏出香烟,让了让,对方没要,自顾自的点上一颗:“这么说你们有办法?”
    “不不不……”柳奎智连忙摆手道。
    “我有办法。”柳奎勇上前了一步,也没打算瞒着,干脆把心里面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当初江桥战役的时候,部队人少武器也不太好,还不如张海鹏的伪军,仗打了整整七天,没有援军只能撤退,一部分沿着中东路铁路,往哈尔滨撤离。而部分jǐng察部队,往北撤离,就是纳河。当时我们准备在嫩江边上将鬼子引入,然后放火,把小鬼子烧死后,抢夺他们的武器弹。可惜,时不我待,战前的一晚下了一场大雪,功亏于溃。之后,有些老兄弟跟了王德林将军的救,参加了抗联。还有些人留了下来。”
    “我们那时候,天气已经是初冬了,天很冷。不像现在,芦苇刚刚开始枯萎,只要点起来浓烟就能把鬼子给呛死。”
    柳奎勇没有藏着掖着,就这一点给李林很好的印象。
    历史李林不答应柳奎勇的要求,对方也不准备藏着掖着,心中抗rì的心迹已经表明了。李林也不打算多试探,他可不是来建设根据地的,而是追着消灭鬼子残兵,打完了还是要走的。
    “芦苇要是全部烧起来,一眼望不到头……”
    李林说着他的担忧,这很正常,部队总不能图一时的痛快,就把整个嫩江都点着了。当初,rì军围山的时候,也很少放火烧山。这是因为放火容易,救火难,万一这一把烧上个十天半个月,怎么办?
    所以,鬼子能明着把眼看要熟透了的玉米地点了,也不能将成片的山林给点了。
    “长官,这里的芦苇有些特殊,中间都是隔开的,有一些暗河。有的还挺宽的,只要守住几个出口,不但小鬼子逃不了,而且也不会造成火势蔓延。”
    李林沉默了一阵,最后一咬牙,决定道:“就这么干,命令5团跟着这两个老乡,按照他们说的办。”心里也暗自发狠,鬼子能放火,自己就放不得?“你们的要求我答应了,缴获的鬼子武器,你们可以选50支步枪。”李林对着柳奎勇说道:“你们的要求我答应了,缴获的鬼子武器,你们可以选50支步枪。够不够?”
    “够了,够了……我马上带着人去。”柳奎勇心中也是暗暗吃惊,昨天半夜里,二克浅就被4纵秘密拿下来,进入二克浅的部队也不多,所以当地老百姓还不知道,打鬼子的部队有多少人。
    可随着柳奎勇和他哥哥出了镇子,看着公路上被鬼子丢弃的卡车大炮,还真的有些犯晕。才知道,他们遇到的不是抗联部队,空有番号没有多少兵力的游击队,而是正规的野战部队。
    就李林的口气,绝对要比团长大。
    这在部队中,就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