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种二家,的确是有些棘手,不过,若是大夏精锐尽出,也是不惧他们。”李宗保很有信心。
    这些年,与西夏在陕州北部打的宋军,主要就是姚种两家之军,西夏群臣对姚种两家军队的情形很是了解。虽然这两支军队很能打,若是西夏精锐尽出,再加上居高临下的便利,要打败这两支军队不是不可能。
    “只要打败了姚种两家,陕州北部就尽入大夏之手了。然后,联亲率大军,直下关中,大事就成了!”李秉常很是欢喜,道:“李宗保,梁熙,你二人着手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直接出兵,不必向联禀报,你们便宜行事便是!”。
    “遵旨!”二人齐声领旨。
    一场针对宋朝的谋戈就这样完成了。(
    '  '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河南府,司马光府上。。
    司马光在屋里编写《资治通鉴》,提笔在手,时而皱眉,时而奋笔疾书,笔行龙蛇。
    “吱呀!…”
    门开了,司马康快步进来,冲司马光见礼道:“爹,吕相公来了。”
    “吕相公?…”司马光眉头一挑,放下笔,也飞似的冲了出去。吕公著到来,必然有天大的事情要与他相商,这正是堑伏的司马光最需要的东西,一闻此言,哪能不急的。
    “爹,你慢点,小心点。”司马康急得不得了,不住提醒。
    司马光哪里理睬,只管冲出去,一出府门,只见吕公著从马车上下来。司马光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哈哈大笑道:“吕相公,你可算是来了。…”
    “君实,进去说!”吕公著根本就没有客套话,眉头皱得很紧。
    “嗯!”司马光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一跳,肯定没好事。他可是千盼万盼,要盼望好事,当即不再言语,拉着吕公著进了府,前往大堂。
    “君实,去你的书房,我们两个好好说说话。”吕公著忙阻止。
    司马光知道必有大事,领着吕公著去了他的书房,吕公著连《资治通鉴》都没有兴趣品评了,司马光看在眼里,更加觉得不妙了。
    吕公著对司马光很佩服,于他编写《资治通鉴》一事倍加赞成,每次前来,都要好好欣赏一番,象今天这般,看都不看,还是头一遭:“吕相公,你前来河南府,所为何事?…”
    “奉旨前来!…”吕公著更是语出惊人。
    “奉旨?…”司马光尽管是个聪明人,却绝对想不到”吕公著此来竟然是宋神宗的意思”心头狂跳,很想问是不是接他回朝去任丞相,出于稳重起见,强忍着没有问出来。
    “此来有两件事,一件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吕公著眉头拧得更紧了:“这次大宋八万大军深入辽境掳掠,所获极丰。斩杀七万三千余辽军”缴获的粮草金银不可胜数。…”
    “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王韶夸大军功,借此邀君之宠。”司马光打死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宋军战力低下,打不过辽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用八万宋军,深入辽境掳掠,不兵败就是烧高香了,能有小小的掳获就是天大的幸事了,斩杀七万三千多辽军这种事情,司马光做梦都是想不到。
    他宁愿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君实”不得不信啊!”吕公著从怀里掏出一物,递给司马光:“君实,你先瞧瞧这个吧!…”
    司马光接过,展开一瞧,只见上面写的是这次掳获的清单,一笔笔,一桩桩全在上面,非常详尽。司马光越看,脸色越是惊讶”到最后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之色,嘴巴张大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奉旨誊写的,很详尽,要编也编不出来,不敢不信……”吕公著抚着额头”很是恼火道:“官家这是在给我们这些反对新法的人示威!要让我们知晓厉害!”
    “哎!”司马光叹口气,尽管他一百个不愿意相信,可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信也得信了。北方打得越好,反对派的希望越小,司马光很是郁闷。
    “第二件事”是有关誓碑的事。”吕公著把誓碑前的一幕说了。
    司马光一双手不住发抖,他最大的依仗便是宋神宗紧守宋太祖之言”不杀言事者。如今,宋神宗决心已下,谁再挡他的路,谁就死,他最大的依仗没了,要他不怕也不行。
    “君实,你是不是早就知晓誓碑?”吕公著死盯着司马光,眼睛一瞬不瞬。
    “有过耳闻,却是没有见过。”司马光长叹一口气:“官家决心已下,再有前方打得不错,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是呀!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吕公著打量着司马光,道:“官家这次派我前来河南府,就是在警告我们。下一次,官家就不会是警告了,而是直接下手了。”。
    司马光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双眉紧锁,不住踱步,沉吟起来。
    一时间,屋里静悄悄的,唯有司马光的脚步声。他脸色变幻不定,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不必气馁,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司马光猛然停下来,道:“这一仗尽管打得很不错,斩杀七万三千余。可是,也把天给捅漏了,耶律洪基不是个肯吃亏的人,他一定会起大军与大宋大战一场。第一次,大宋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次就是正面对决,大宋未必能占上风……”
    “是呀!”吕公著不住点头,道:“耶律洪基这次肯定会恼羞成怒,大军尽出,这一打起来,必然是天下风云激荡,兵连祸结,大宋未必能胜!…”
    “不要说胜,若不惨败就侥天之幸了!”司马光的眉头舒开道:“再说了,西夏与辽国向来沅整一气,必然会在陕州出兵,大宋两面应敌,这胜算就更小了。一旦大宋失利,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有理!有理!”吕公著不住点头,大是赞成这分析。
    “再者,宫中那位一直没有说话,并不是她不理睬,而是时机不成熟。”司马光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若是这次大败的话,她一定会出面,到那时,王安石、王韶、吴骥之流都会成为祸国殃民之人,一定会给治罪。不家破人亡,能保住身家性命,就是天大的仁慈了。”
    对宫中那位,吕公著是深深的忌惮,他的眉头一挑再挑,很是惊惧。
    “要是更进一步的话,“…”司马光眼里闪过一抹狠色,道:“眼下嘛,我们就一个字,等!等机会!”
    雄州,王韶的帅府,众将站立,王韶站在最前面,手棒圣旨,打量着众将道:“你们瞧好了,这是官家的旨意。我现在宣读,你们听好了!错过了的,自个倒霉。”
    “呵呵!”他的话语颇多调侃,众将发出一阵欢快的畅笑声。
    王韶展开圣旨,宣读起来。一开始,是一长段赞颂之词,赞众将忠心国事,敢打敢拼,都快把众将赞成完人了。
    然后,就是封赏之事。这次掳掠,总休说来,很不错,打得很好。可是,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当然是那些会打仗,敢打仗的将领、军官,他们打得有声有色,战功了得。
    愁的是那些不会打仗的将领、军官,他们损失了不少人手,到最后仍是没有多大起色,他们的位子很难保住了。
    这次掳掠,一是让宋军经历实战的考验,二是让将领、军官掌握这种战法。总休说来,在经历了前期的不顺之后,大多数将领、军官打得不错了。对于这些人,依据功过相抵的原则处置,大多数人没有升官,只是呆在原来的位子上。
    虽然他们这些没有升官,只要掌握了这种新战法,升官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那些始终没有起色的将领、军官,就是撤职问罪,将领给撤下了五个,军官就更多了,不下百来人。
    这此人撤下来了,自然由打得很不错的将领顶上去。林洪打得不错,升为一地的都指挥使,独挡一面。皇甫嵩、齐大保也升任都指挥使,归信军的副都指挥使由李明初接任,都虞侯由商元接任。
    李明初听了圣旨,一脸的错愕,他很难相信他竟然升官了。想想吴睢接手归信军时,他穷得没裤子穿了,连生孩子都成问题。如今,却竟然升任副都指挥使,成了吴骥的助手,他跟做梦一样。
    “圣旨宣读完了,升官的再接再励,要打得更好!没有升官的,你们不用灰心,只要你们会打了,有的是机会!”王韶勉励一句。
    “官家也真是的,我们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官家竟然没有派钦差。”这道圣旨是廷寄来的,没有派出钦差,着实出乎众人所料,不免埋怨几句。
    “休要乱说!”王韶眉头一挑,训斥起来:“官家如此做,自有官家的道理!你们都下去等着,我和吴兄弟有些话来说。”
    “哦,吴都指挥怎生没有升呢?”众将这才发现异常,圣旨没提吴睢。吴骥是这次胜仗的始作俑者,在众将的想象中,吴骥应该大升特升才是。让他们奇怪的是,宋神宗竟然没提。
    “没提就不升了么?从今天起,吴兄弟协助我处置北方军务,这就是官家的圣旨。”王韶挥手,众将施礼告退。
    王韶上前去,把门关上,竖起耳朵仔细听了一阵,没有动静,这才回来身来,冲吴骥的道:“吴兄弟,情形很不妙。”
    他这是语出惊人,明明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为何又不妙了?吴骥给他弄糊涂了,不解的问道:“何出此言?”
    “你看看这道圣旨就明白了。”王韶从怀里掏出一道圣旨,递给吴骥,上面的大意是说要吴骥协助王韶处置军务。然后就是问王韶和吴骥,要抽调多少西兵,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个”,“”吴睢看得不明所以。
    “吴兄弟,你没在陕州呆过,对西夏情形不太了解。再者,你还未去过汴京,对朝中局势也是不太了解,容我细细道来。”王韶坐了下来,一脸的凝重之色:“这次我们虽然打胜了,也让大宋的新军有了方向,可是,也是把天捅漏了。一个不好,会翻天的。甚至可能,连官家都保不住!”
    连宋神宗都保不住,这是石破天惊之语!(
    '  '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王韶这话实在是太惊人了,吴骤惊讶不已,嘴巴张了老绊天,愣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王韶是宋神宗朝的头号大将,熙河之役名垂史册,其人的胆量是何等之大,就是泰山于前,他也不会变色。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说宋神宗有可能保不住,可以想象局势是何等的危急。
    吴膜的历史不够好,来到宋朝的时间不短了,对宋朝的了解更加深入,却是不知朝里局势,他转过了很多念头,却是想不明白?
    “难道司马光他们会反扑?即使他们反扑,顶多就是罢掉王安石的相,废掉新法,还不至于让宋神宗保不住。”吴膜的念头一个接一个,越想越是迷糊。
    把吴膜那副样儿看在眼里,王韶呵呵一笑道:“吴兄弟,这事,还是让我来给你说吧。我要记住,我接下来要说的,可是抄家灭门的事,不能有丝毫泄露。不然的话,不仅你,还有我也会给诛连九族。”
    一脸的凝重,语气不容置疑。
    吴模看在眼里,知道他并非说笑,重重点头,道:“王枢密请放心,我知道该怎生做。”
    “这事其实不想让你知晓,却不能不让你知晓。要不然,你不明情形,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王韶微叹一口气,道:“还是先从西夏说起,再来说朝中局势。吴兄弟是知道的,西夏的前身,是前朝的定难军,党项八部。到了大宋朝,李氏表面称臣,实则暗蓄不臣之志。直到李元昊时,与大宋打得最是激烈,好水1一战,西夏气焰嚣张不再称臣建立西夏。”
    在西夏立国之前,向宋朝称臣,虽然时有战争发生,表面上仍是宋朝的臣子。直到李元昊,在好水1打败宋朝,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才正式登基称帝,不再承认宋朝为天子。
    “西夏地处西北边陲之地,地广人稀,地瘠民贫,其所产主要是盐和马匹。粮食、茶叶、铁、丝调都得从大宋买入。“王韶嘴一咧,颇有些讥疯道:“自古以来,这里多悍匪,就是因为这里太穷了。西夏立国于这穷乡僻壤之地,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西夏设立了很多作坊推行农耕,冶炼精铁,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好的技艺,所得远远不比大宋。…”
    西北自古多悍匪,原因就在于这里太穷了,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西夏立国于这等穷乡僻壤之地,其日子是很难过的,是宋辽西夏三国里实力最弱经济力量最为薄弱的国家。
    “穷则思变。西夏立国于此,就在想着如此发展,如何过上更好的日子。…”王韶接着道:“西北之地,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四战之地,很容易遭到进攻同样的,也可以四处征伐。西夏可以征伐的有三个方向,向西是西域向东是辽国,向南是大宋。往西打,固然是可以,再加上西域实力不强西夏若要往西打,很可能成功。可是西域也很穷,地广人稀,打下来也不见得能治理好,说不定还要徒增负担。…”
    西域这个名词的变化很大,自古以来各有界定,说法不同。在汉朝时,西域主要是现代的新疆。到了唐朝,西域一词不仅包括现代的新疆,还有部分中亚地区。
    不论如何变化,西域这个词在古代就是穷、苦、恶的代名词。西域是地广人稀,物资缺乏,这里的生活条件异常之艰苦,正是因为如此,汉朝在西域驻军不过数千,唐朝在西域驻军不过三两万。
    正是因为唐朝在西域驻军不多,高仙芝才在担罗斯惨败于阿拉伯帝国之手。尽管唐军很能打,压着阿拉伯帝国打了五天五夜,由于兵力有限,他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是他的数倍,一批败了,再上一批。如此拖下来,最后策反了叛徒,高仙芝不败也得败了。
    因为西域太穷,不能就地补给,军队不能驻守得太多。若是从内地运粮,那就更不可能,必然是引得天下动荡。
    著名的“丝绸之路…”是用尸骨堆出来的,要寻找“丝绸之路”,顺着尸骨前进就能找到。尸骨成了“丝绸之路…”的标志,由此可见内地通往西域的艰难了。
    宋朝时,西域的范围与唐朝的变化不大,西夏若向西域用兵,有可能打下来。却是因为那里太过苦寒,西夏得不到急需的东西,没怎么用兵。
    王韶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西夏对西域用兵,得不到其所需的东西,那么,西夏就只能往东和往南两个方向用兵了。往东用兵,是辽国的土地,辽军号称天下精锐,西夏未必能胜。再者,辽国最富饶的地方就是燕云之地,而燕云之地最为富饶的就是幽州附近。辽国与西夏接壤之处,比起幽州附近来说,就差得太远了。正是因为如此,西夏没有与辽国开战,而是联辽抗宋。”
    辽国很强势,尽管西夏军队训练有素,很能打,不见得比辽军差,却也不敢轻易与辽国开战。再者,即使打败了辽国,夺得土地,也不会给西夏多大助益。
    是以,西夏实行联辽抗宋的策略,对宋朝大打出手。
    “照这么说来,西夏之所以与大宋打了数十年,是因为大宋积弱。”吴模已经听出来了,不由得叹息一声:“积弱就要挨打,千古不易的真理!”
    “积弱就要挨打?”王韶品评起来:“说得不错!大宋就是活生生的写照,要不然,官家不会弹精竭虑,革故鼎新!”
    叹口气,接着道:“大宋积弱,大宋之军不能振大宋声威,这是真的,不用不承认。可是,这只是西夏对大宋用兵的一个原委。西夏之所以对大宋不断用兵,那是因为大宋有西夏急于得到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