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这事干系华夏安危,有关大宋国运,是不是再等等?”司马康犹豫一阵,还是鼓足勇气说了出来:“无论爹如何反对新法,也不能不硕大宋国运,不能不顾华夏命运呀!”
    “哼!王安石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事,就这么定了!”司马光心如铁石,眉头一挑,道:“要想让官家停下来,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太皇太后!我这就写一通书信,你派人送进宫去,面呈太皇太后!”(
    '  '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慈宁殿,是曹太后的住处。本书来自。【'曹太后年岁不小了,却是保养有术,看上去不过刚过四十的人,皮肤白净嫩滑,成熟的女人味充满着魅惑之力。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子无上威严,这是久居上位者才能有的威势。
    曹太后虽然身处高位,是宫中最有权势的人物,可以威胁到宋神宗的帝位,却是不喜华丽的服饰,衣着简朴,洗得有此泛白,若是不知究里的人,一定会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民妇,不会想到她竟然是当时最有威权的太皇太后。
    玉手洁白如莲,正持着一通书信在观览,眉头微微一颦,风情万种,宛如百花盛开。
    看完书信,曹太后久久没有说话,陷入沉思中。
    “这个司马光,老奸巨猾,把如此之事推到老身面前。哼,他那点心思,还以为老身看不透?要不是看在他反对新法的份上,老身一定要了他的身家性命!”曹太后沉思良久,终于有了决断:“官家也是的,听信王安石的妖邪之言,要改来改去。祖宗之法不可变,何需改变?”
    在当时,反对变法的人很多,理由更多,其中有一条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持这种看法的人多不胜数,曹太后就是其中一个。宋神宗决定启用王安石变法之时,曹太后就曾以此为理由,当面记斥过宋神宗,只是,宋神宗没有听她的。
    “赵颈,当日,老身当面问你,祖宗之法不必改变,你不听。到如今,你折腾出甚么样了?骂名不断,青苗法倍受诟骂你是寸步难行了。”曹太后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了再把书信打量一通,道:“虽然司马光也不是甚么好东西,可是,在反对变法这一点上,却是与老身看法相同。嗯,司马光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可是,其言也未必没有道理。若是这次给赵顾折腾出大状况,真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话,他就是一飞冲天,再也没人能压住他了。这次,老身不得不出手了!”
    曹太后盘算一阵后,决心下定,凤眉一挑,风情毕露,道:“嗯这事,老身还是不宜露面,让高太后和向后去说。实在不行,老身再露面吧。来人,传高太后,传向皇后!”
    集英殿,宋神宗正在处理公务,心静如水,一点波动的情绪都没有。
    王安石瞧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官家,您就如此镇定,一点也不担心么?”
    宋神宗自然明白王安石所说的是何事,那就是这次进攻涿州之事。【'出动大军,进攻辽国重镇这种事,自从宋太宗北伐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王安石尽管知晓谋划,却是惴惴不安。
    “呵呵!”宋神宗笑呵呵的道:“介甫,不必放在心上。这事虽然很大,很惊天,联乍一听之下给吓得不轻。可是,事后想来也没甚么。不就是攻打辽国的一个城池么?你博古通今,熟知史实,你说说,在华夏历史上比这大得多的事情太多了,何必放在心上。”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泰始皇扫灭六国,攻城掠地,比起涿州大得多,重要得多的城池不知凡几,这是对内,暂且不说。汉武虽给后人骂为暴君,残暴不仁,穷兵数武,可是,他能把匈奴给打得灭种,不能不说其了得。虽然匈奴没有城池,能让强横的匈奴灭绝,这是何等的豪气?这是何等的让人振奋?”
    “再说前朝之事,李靖以三千勇士,夜袭阴山,一举灭掉东突厥,活捉颌利可汗。这事,算不算惊天?比起攻打涿州这事,大得太多了。还有那个高仙芝,在西域与大食打了那么多年,虽然败于担罗斯,让人拖腕。可是,其所作所为,有哪一件不比攻打涿州重要呢?”
    宋神宗说的这些事,哪一件都比攻打涿州重要,都比此次谋划重大。相较起来,吴骤谋划的攻打涿州一事,算不了甚么。
    “你之所以心不静,难以放下来,那是因为大宋积弱百年,给契丹人压着打了上百年,心里没多少底气。”宋神宗叹息一声,道:“是以,把这并不算重大的事情,当作了天大的事情。
    如此之事,比起前朝那些丰功伟绩,根本就算不了甚么。若是在前朝出现这种事,只不过派一旅偏师罢了,掷一道圣旨而已,哪会有如此大的动静!”
    宋神宗说得太对了,攻打涿州根本就不算个事,若是在汉唐之世的话。只是因为宋朝太过积弱,把这放在历史上并不算多大的事当作了天大的事情。这也折射出了宋朝的积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官家圣明!”王安石给宋神宗一说,心情好多了,不再是那么沉甸甸的。
    “其实,我们再担心也没用,不如不担心。
    …”宋神宗很看得开:“该做的,联都做了!若是天要亡联,谁也改变不了!若天不亡联,自有天佑!不必介怀,去公干吧!”。
    王安石领命,退出去,暗道:“官家的心胸,还是那么的让人心折!”
    王安石刚刚离去,高太后和向皇后就到了,二人虽然脸色平静,可是,宋神宗却是看出来了,二人心情异常沉重。
    “见过母后!”宋神宗忙行礼,把高太后请入座,站在她的身边。
    “见过官家!…”向皇后冲宋神宗见礼,她人极美,盈盈一福,宛如百花盛开,风情万种。见完礼,站到高太后另一边,冲宋神宗一眨眼,给了个暗示。
    她们来得太过突兀,宋神宗本就极为疑心,再得了向皇后的暗示,更加笃定,忙问道:“母皇,您怎生来这了呢?您有事,派人传个信,顾儿就来请安问好!”。
    “呜呜!。”高太后没有回答,突然之间,掩面而泣,哭得很伤心。
    “母后,您怎生哭了呢?母后,您莫哭!。”女人的眼泪本来就有无穷的杀伤力,更别说,还是自己亲生母亲的眼泪,那就更有杀伤力了,宋神宗一下子慌了手脚。
    他不说话还好,他一说话,高太后哭得更加伤心了,宋神宗无奈,只得向皇后求助。
    “官家,母后之所以哭泣,是为官家担心……”向皇后这才说起经过。
    原来,二人去了慈宁宫,给曹太后?通高压,二人不得不领命前来见宋神宗,劝宋神宗放弃这次行动。
    曹太后的一惯作风就是她若要做事,一般不会自己出面,而是找人来做。即使出了问题,她可以推得一干二净,必要时,她还可以捞上一个美名。是以,这些年来,她干了不少坏事,其名声却是越来越好。
    “顾儿啊!你就依了你祖母的话吧。”高太后见向皇后把经过说了,这才止住眼泪,眼巴巴的看着宋神宗,几近乞求。
    “母后,这是国事,太祖有记,后宫不得干政……”宋神宗很无奈。
    这话若是从向皇后嘴里说出来,他定然厉颜疾色。可是,这话是从自己生母嘴里说出来,他这个做儿子的,还能怎样?总不能把自己的母亲给办了吧?
    “殒儿啊,母亲不是干政,不是压你,是不得不说……”高太后也是无奈,道:“无论怎生说,殒儿你是娘肚子里的肉,血浓于水,不说对辽国用兵,你就是对天下用兵,娘也支持你。可是,你也得找个好时机呀!”。
    高太后是宋神宗的生母,无论如何不可能对自己的亲儿子不利,即使他对变法也有不满,却不会在这时节出手,因为这是落井下石。可是,在曹太后的高压下,她不能不来,不能不说话,不能不表态。
    “官家,您就听娘一声劝,罢了这次用兵吧!…”向皇后给宋神宗跪了下来,一边抹眼泪,一边泣道:“官家,臣妾有幸,入主后宫,自当辅助官家。可是,官家,您是知晓的,血浓于水,祖母那里…,………。
    说到此处,闭嘴不言,接下来的话,不需要再说了。
    宋神宗并非曹太后的亲孙子,她要罢宋神宗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只需要造够势就成了。对于曹太后来说,管他谁当皇帝,她的地位是稳因的,宋神宗不听话,换一个就是了。
    对于向皇后来说,她是真心希望把这次危机化解了。她也许对变法有异议,或许不满,可是,她绝不会与曹太后同流合污,更不会允许到有人危及到宋神宗的帝位。因为,她是宋神宗的皇后,若是宋神宗给废了,她的皇后位置就保不住了,她和宋神宗是一休。
    “她她她,竟然是她使坏!。”一提起曹太后,宋神宗真的是气得不行,很没好气:“当初,联要启用王安石变法,她就一力反对。哼,她躲在深宫中,一副不干政的样儿,谁不知晓,司马光、韩琦、吕公著他们都是看她的脸色行事。要不是她,司马光、韩椅、吕公著他们的胆子有这般大么?要不是她在授意,朝中那些大臣,哪会明目张胆的反对新法?…”
    曹太后才是新法最大的障碍,才是反对新法的根源。正是有她横在其间,宋神宗无法对司马光他们痛下杀手,司马光他们的胆子就大了,反正有人撑腰,要闹就闹。司马光表面上一副不管朝政,在河南府著书立说,实则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朝局。
    “联这就去见她!。”宋神宗也火了,转身就走。
    慌得高太后和向皇后忙追出来,把宋神宗死拖硬拽着,就是不放宋神宗。(
    '  '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曹太后精明人一个,她当然不会因区区之言就放过宋神宗。【虾米文学。'适才的话,她是不得不说,那是因为宋神宗的话占住了理,她只能那么说。如今,情势稍稍稳定下来,她就要问罪了,一双凤目打量着宋神宗,威严自露。“吓嗵!。”高太后就跪在了面前,不住叩头,道:“母后,您可是冤枉了颈儿。”。“冤枉了么刁”曹太后只要控制住了局势,就该她发威了,冷冷的打量着高太后,再没了下文。“母后,您请想,辽国横行了上百年,压着大宋打了上百年,大宋只能在边关防守,有哪一次深入辽国打过?”高太后一边流眼泪,一边分辩。“不是深入辽境掳掠,斩杀了七万三千余辽军么?…”曹太后仍是不冷不热的问。“祖母,您慧眼如炬,您是知道的,这不过是掳掠,得了好处就走,并不是攻城掠地……”宋神宗适时接过话头,道:“大宋之军到了涿州城下,耀兵而回。之所以不得不回,那是因为大宋之军还没有实力打下涿州。大宋之军去掳掠,捞些好处,还是可以的,若要攻城略地,征伐辽国,万万没有这实力。…”反正吴骤的谋划只有宋神宗、王安石、王韶和吴膜四人知晓,不会再有人知晓,顶多就是猜测之言,宋神宗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承认。宋神宗说的很有道理,若是宋军已经具备了征伐辽国的实力,曹太后无论如何是不信的。去辽境掳掠,捞此好处,这事只要找到机会,是可以做到的。太后的脸色缓和了些:“你真没有攻打辽国的想法?”。“祖母,要说想法”孙儿是有”自孙儿懂事之日起来,就想征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宋神宗没有否认,话锋一转,道:“可是,那也得大宋有那实力。太祖、太宗都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孙儿不敢再有这奢望。…”宋太祖、宋太宗都是马上皇帝,他们都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宋神宗这话更有说服力。说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只要是宋人都有,就是曹太后也有此想法,这不算个事。曹太后的脸色更加缓和,问道:“那眼下的事,你是怎生打算的?”。“禀祖母,孙儿只能按祖宗的办法来做,紧守城池”务使城池有失便是……”宋神宗绝对不会说出谋划,以退为进:“大宋不能征伐辽国,还守不住城池么?澶渊之盟时,萧太后那么揭狂,也没有打下大宋的城池,最后不了了之。【虾米文学。'耶律洪基虽然狂妄,他还能打进中原来么?”。对于守城,曹太后是很有信心的,心想这更符合宋朝国情”脸色缓和得更多了:“可是,老身听说你在抽调西兵,你若不征伐辽国,抽调西兵做甚么?”。宋神宗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几个宫女一打量,曹太后明白”一挥手,要几个宫女出去守着,这才道:“你可以说了。“祖母啊”这事,您可是冤枉孙儿了,孙儿保证绝无此事!”宋神宗信誓旦旦的道。“没有么?老身听说种家军、姚家军都在大举调动,赶赴北地呢。…”曹太后有此不信。“祖母,那是孙儿的幌子,借以迷惑西夏的。…”宋神宗压低声音”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儿,道:“祖母,您是知晓的,西夏一直念着大宋的关中呢,若是把种家军和姚家军抽调走了,陕州军不是失去了顶梁柱么?真要那样,西夏一打过来,大宋拿甚么去抵挡?…”说到这里,略一停顿,作出颇有几分自豪的样儿,道:“祖母,孙儿在想,西夏一直念着关中不放,只要北方打起来,西夏肯定要出兵的。天下人都以为,孙儿会抽调西兵去北方,孙儿何不趁此机会耍点花样,坑西夏一次呢?”“你这小鬼头,这么多的花花肠子!。”曹太后一愣,接着就是笑了,点着宋神宗的额头,:“若能坑西夏一次,那是再好不过了!大宋打不过辽国,还打不过西夏么?熙河之役,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宋朝的心理是辽国太强横,打不过。可是,小小的西夏还真不放在宋人心里。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朝执行了数十年的先西夏后辽国的战略。抽调西兵这事,本来就是个幌子,宋神宗底气十足,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曹太后无论怎么想,都是合情合理的,叹道:“司马光几误老身矣!…”“司马光?。”宋神宗终于明白原委何在,恨恨的道:“司马光敢谎言欺瞒祖母,孙儿饶不了他!祖母放心,孙儿这就下旨,把他下狱,治他的罪。”。“罢了!…”曹太后一挥手,阻止宋神宗,道:“治他的罪就不必了。这书信,你拿去,叫人还给司马光,好好敲打敲打他!司马光居心不良,他这是落井下石,老身岂能饶他!”。把司马光的书信递给宋神宗,道:“司马光就喜欢妄自猜侧,几误大事,敲打敲打他是必须的。”宋神宗把书信接过,略一浏览,大是惊讶,司马光虽是猜侧之语,却也猜了个三四分,至少在出兵征伐辽国这事上是对的,只是他没有猜到吴膜的谋划。当然,司马光的文章很了得,在他的笔下,这会引来涵天祸事,危言耸听之下,就是宋神宗都是给吓了一大跳,怪不得曹太后会干预。“这个司马光太可恶了,联一定要好好敲打敲打,不能便宜了他!。”宋神宗恨恨不已。略一收拾情怀,念头转动,来到曹太后身边,给曹太后捶肩。曹太后很是享受,眼睛眯了起来。高太后和向皇后一打眼色,两人一左一右的给曹太后操腿,曹太后舒服的呻吟了起来:“官家,你有空么?…”“祖母,您有事就吩咐,孙儿一定办好……”宋神宗知道她有话要说。“也没甚事,若是你有空的话”我们一家人难得聚到一起,就吃顿饭吧!。”曹太后很是享受这种天伦之乐。“谢母后!…”高太后冲宋神宗一使眼色,率先应下来。接下来这顿饭,是其乐融融,宋神宗、高太后、向皇后三人尽心侍候,把曹太后乐得直笑”更是给宋神宗打气:“顾儿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